崔商宜撕开一包薯片,拿起两三片,塞进嘴里,声音含糊,“对了,曲欢,你不是说帮咱们班说的那个同学看着眼熟嘛,咱俩还真见过他。”
下午在学校搬书见到温栩来的时候,曲欢便一口咬死说见过他。
“你不觉得他眼熟吗?”曲欢一步一步的从台阶上向下迈。
“可能是在学校见过吧。”崔商宜揽着书。
曲欢:“不可能,你没看见那校牌上写着创新17班啊?”
崔商宜显然也是看见了,并且她当时还在想,把校牌别在卫衣上能舒服吗?但她故意不着调的说:“怎么他创新班的,他了不起啊?”
曲欢走的离她更近“。。。”显然被她的理解能力震撼“我是想说,他们班之前一直在南院,今年开学才刚刚搬到北院。肯定没见过。”
溥恒中学是有南北院之分,一般来说是南北院轮流招新生,可崔商宜那一届招生当时南院学生过多,一大批学生便被分到北院,而创新十七班便是唯一一个被分在南院的重点班。
崔商宜:“那你当时不也在南院呆过嘛。”
曲欢:“我在南院的时候,我们高二级部和高一级部的教学楼隔了一堵墙,我们吃饭也不在同一个食堂,上哪见啊。”
崔商宜站在楼梯上,脚步止住“天下帅哥都有张帅脸,可能是你帅哥看多了,记忆模糊了吧。”
曲欢可见崔商宜那副笃定的模样,不再言语。
………………
“我就说肯定见过他吧。”曲欢面露喜色,如同是得了重磅赌注。
崔商宜:“他就是我们家楼上腿受伤的那个爷爷的孙子。”
寒假结束后的开学第一天,也就是温爷爷受伤那天,曲欢去崔商宜家吃午饭,因此见到了温栩来。于是瞬间回想了起来。而陈潇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事,听得一知半解,跟解秘一样。
崔商宜和曲欢没再扯这件事。客厅里他们三个的话题换了一个又一个。
“安安,欢欢,商宜吃饭了。”安安是陈潇的小名,陈潇的妈妈手里抓着一把筷子,摆在餐桌上,崔商宜几个人从地上的毛毯上起来,走到餐厅。
……………
九点多的时候,崔商宜和崔默琼回了家,崔商宜早早的躺在床上酝酿睡意,以免第二天早上赖床。
次日早上五点崔商宜自觉的从床上爬起来,穿上校服和羽绒服,背上书包扎了个利落的高马尾,便出了家门。
二月底的天,也算不上多暖和,五点多,半个月亮还悬在天上欣然放明,路边的灯光也照着地面出现无数光斑。
崔商宜和曲欢到学校时也不过五点半,两个人先回班早读,然后又到食堂买了一碗面吃完又到教室上课,创新班的学生大多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一点也不懈怠。
“停一停,模拟考的成绩出来了。”王婌朵拍打着讲台,班级安静下来后,她找了几个学生下发试卷,“崔商宜同学发挥的还是比较稳定,在这次模拟考历史,语文,生物还是第一。”
宏丰市实行新高考的政策,可搭配的科目也多,因为各学科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除了期中期末给总成绩排名外,其余考试只有单科状元,崔商宜的成绩好得很,她常年在学校考前三名,因此对于她的夸奖同学也早已习惯。
话刚巧说完,校园广播里就响起了铃声。班主任带各班学生,下楼站到操场上的指定位开学生大会。
普恒的操场是前几年新建的,可以用广阔来形容,高一的高三大约4000多名师生,在操场上都有一个容身之处,并且抛去这四千多号人,操场人还能留有一块空地。
“下面请校长为高三级部的优胜者颁发奖学金。”主席台上,主任用浑厚的嗓音宣读稿件。
优胜者指的是年级前一百名的学生。崔商宜从队伍中走出抽出身来,按照次序走上主席台。
给她颁发奖学金的是校长,黝黑的皮肤和几道细微也早已印在他的皮囊上,一副老百姓的气质,和蔼可亲。
奖学金不多一人只有五十。可也算是对于学生的激励,崔商宜接过装奖学金的红包,“谢谢。”然后转过身,面向台下,这时她将目光朝左偏了偏,余光真巧看见站在她一旁的温栩来,他眉眼弯弯,带着笑,将嘴角勾勒出一个好看的弧度,眼睛有光亮,头发乌黑,没有过多的流海作为点缀,只有微风轻柔拂过时,带动的一缕碎发。
温栩来没有注意到崔商宜的视线,还是专注的看向前方。
崔商宜只把目光放在他身上几秒,随即把视线收回。台下有老师拍照纪念,她把目光也定在摄像头上。
后来那张照片也流入温栩来之手。
……………
学校向来有优秀毕业生演讲的活动,今年演讲的是一名女学生,和一名男学生,女生是2022年的理科状元,男生是理科第二。
她简单的讲了一下学习方法,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女生微微鞠躬,便下了台。这是开学大会的最后一项活动,后面也没人再发言。
时间绵长却也短暂,上午的开学大会也拉近尾声,崔商宜也回了班,回班时不过十点半,正值大课间,崔商宜组织几个同学,把昨天搬回教室的课本下发下去。
“崔商宜,你把书搬回来了?”坐在后排的张井泽喝着水,并问她“这次不是轮到我们组班搬卷子了吗?”
溥恒的试卷是每周一发,所以就需要同学每周一搬,因此每个班搬卷子的活都是按组分。
崔商宜面色不变,心里却想一巴掌拍死他在教室里,语气也跟着心里的想法带了点杀伤力可也还算平淡:“对啊,这周到你们组了,所以昨天搬卷子的时候你们去哪了。”
张井泽和后排几个男生都略微显得不好意思,崔商宜正好把卷子发到张井泽位子上“昨天搬卷子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们这几个男生灭绝了。”
下午在学校搬书见到温栩来的时候,曲欢便一口咬死说见过他。
“你不觉得他眼熟吗?”曲欢一步一步的从台阶上向下迈。
“可能是在学校见过吧。”崔商宜揽着书。
曲欢:“不可能,你没看见那校牌上写着创新17班啊?”
崔商宜显然也是看见了,并且她当时还在想,把校牌别在卫衣上能舒服吗?但她故意不着调的说:“怎么他创新班的,他了不起啊?”
曲欢走的离她更近“。。。”显然被她的理解能力震撼“我是想说,他们班之前一直在南院,今年开学才刚刚搬到北院。肯定没见过。”
溥恒中学是有南北院之分,一般来说是南北院轮流招新生,可崔商宜那一届招生当时南院学生过多,一大批学生便被分到北院,而创新十七班便是唯一一个被分在南院的重点班。
崔商宜:“那你当时不也在南院呆过嘛。”
曲欢:“我在南院的时候,我们高二级部和高一级部的教学楼隔了一堵墙,我们吃饭也不在同一个食堂,上哪见啊。”
崔商宜站在楼梯上,脚步止住“天下帅哥都有张帅脸,可能是你帅哥看多了,记忆模糊了吧。”
曲欢可见崔商宜那副笃定的模样,不再言语。
………………
“我就说肯定见过他吧。”曲欢面露喜色,如同是得了重磅赌注。
崔商宜:“他就是我们家楼上腿受伤的那个爷爷的孙子。”
寒假结束后的开学第一天,也就是温爷爷受伤那天,曲欢去崔商宜家吃午饭,因此见到了温栩来。于是瞬间回想了起来。而陈潇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事,听得一知半解,跟解秘一样。
崔商宜和曲欢没再扯这件事。客厅里他们三个的话题换了一个又一个。
“安安,欢欢,商宜吃饭了。”安安是陈潇的小名,陈潇的妈妈手里抓着一把筷子,摆在餐桌上,崔商宜几个人从地上的毛毯上起来,走到餐厅。
……………
九点多的时候,崔商宜和崔默琼回了家,崔商宜早早的躺在床上酝酿睡意,以免第二天早上赖床。
次日早上五点崔商宜自觉的从床上爬起来,穿上校服和羽绒服,背上书包扎了个利落的高马尾,便出了家门。
二月底的天,也算不上多暖和,五点多,半个月亮还悬在天上欣然放明,路边的灯光也照着地面出现无数光斑。
崔商宜和曲欢到学校时也不过五点半,两个人先回班早读,然后又到食堂买了一碗面吃完又到教室上课,创新班的学生大多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一点也不懈怠。
“停一停,模拟考的成绩出来了。”王婌朵拍打着讲台,班级安静下来后,她找了几个学生下发试卷,“崔商宜同学发挥的还是比较稳定,在这次模拟考历史,语文,生物还是第一。”
宏丰市实行新高考的政策,可搭配的科目也多,因为各学科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除了期中期末给总成绩排名外,其余考试只有单科状元,崔商宜的成绩好得很,她常年在学校考前三名,因此对于她的夸奖同学也早已习惯。
话刚巧说完,校园广播里就响起了铃声。班主任带各班学生,下楼站到操场上的指定位开学生大会。
普恒的操场是前几年新建的,可以用广阔来形容,高一的高三大约4000多名师生,在操场上都有一个容身之处,并且抛去这四千多号人,操场人还能留有一块空地。
“下面请校长为高三级部的优胜者颁发奖学金。”主席台上,主任用浑厚的嗓音宣读稿件。
优胜者指的是年级前一百名的学生。崔商宜从队伍中走出抽出身来,按照次序走上主席台。
给她颁发奖学金的是校长,黝黑的皮肤和几道细微也早已印在他的皮囊上,一副老百姓的气质,和蔼可亲。
奖学金不多一人只有五十。可也算是对于学生的激励,崔商宜接过装奖学金的红包,“谢谢。”然后转过身,面向台下,这时她将目光朝左偏了偏,余光真巧看见站在她一旁的温栩来,他眉眼弯弯,带着笑,将嘴角勾勒出一个好看的弧度,眼睛有光亮,头发乌黑,没有过多的流海作为点缀,只有微风轻柔拂过时,带动的一缕碎发。
温栩来没有注意到崔商宜的视线,还是专注的看向前方。
崔商宜只把目光放在他身上几秒,随即把视线收回。台下有老师拍照纪念,她把目光也定在摄像头上。
后来那张照片也流入温栩来之手。
……………
学校向来有优秀毕业生演讲的活动,今年演讲的是一名女学生,和一名男学生,女生是2022年的理科状元,男生是理科第二。
她简单的讲了一下学习方法,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女生微微鞠躬,便下了台。这是开学大会的最后一项活动,后面也没人再发言。
时间绵长却也短暂,上午的开学大会也拉近尾声,崔商宜也回了班,回班时不过十点半,正值大课间,崔商宜组织几个同学,把昨天搬回教室的课本下发下去。
“崔商宜,你把书搬回来了?”坐在后排的张井泽喝着水,并问她“这次不是轮到我们组班搬卷子了吗?”
溥恒的试卷是每周一发,所以就需要同学每周一搬,因此每个班搬卷子的活都是按组分。
崔商宜面色不变,心里却想一巴掌拍死他在教室里,语气也跟着心里的想法带了点杀伤力可也还算平淡:“对啊,这周到你们组了,所以昨天搬卷子的时候你们去哪了。”
张井泽和后排几个男生都略微显得不好意思,崔商宜正好把卷子发到张井泽位子上“昨天搬卷子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们这几个男生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