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热度
回到羊城之后,刘周立马联系了《南方周末》的一位编辑。
这位编辑是之前刘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和他对接的那位,后来刘周为了和《南方周末》打好关系,也和这位编辑互加了联系方式。
说来也巧,两人在简单沟通之后才发现,这位编辑居然是刘周老妈的前同事。
这位编辑叫于秋,之前和刘周老妈都是羊城晚报记者,不过后来刘周老妈因为身体原因就辞职了,而于秋则经过多年的打拼,调到了南方第一大报《南方周末》。
其实这么多年了,刘周老妈和于秋那点同事之谊不说消失殆尽,但也没多少了。
但是有了这样一份渊源,刘周和她彼此之间交流起来也更有一些亲切感。
刘周这次联系她也是将自己的小说即将在海外出版的消息告诉她。
这也不是刘周不要脸地请人家报道自己,而是现在刘周的热度很高,这样的新闻也同样是一个爆点。
再加上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不太自信的时候,任何内地的事物在海外走俏或者为国争光,都会比较受追捧。
所以刘周让《南方周末》报道这件事情也算是彼此互惠互利。
果然《南方周末》对这件事情是非常感兴趣的,在刘周告知于秋消息的第三天,他们就详细地报道了这件事情。
随后羊城的多家媒体也转载了这份报道,之后甚至引来了粤东省的官煤《南方日报》,并且在粤东卫视晚间新闻也提了一嘴。
可以说南方系的媒体在报道刘周小说海外出版上火力全开,对刘周的支持直接拉满。
随着时间的发酵,北方和魔都的媒体也开始跟进报道,也让刘周的这件事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刘周的书迷当然是异常高兴的,甚至让他们与有荣焉,和其他书友圈子的人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大了几分。
业内的情况刘周不知道,因为他一开始就在文学领域内没什么野心,所以他至今没有结交一个同行。
不过也有个别作家公开对刘周表示了恭喜,刘周也公开表示了感谢。
当然也有像《新京报》这样之前一直对刘周不太友好的怀疑刘周是在炒作,甚至是自费出版然后给自己脸上贴金。
刘周也不惯着它,直接将合同甩他们脸上。
这样一份热度对刘周的好处不小,因为有更多的人想要去了解刘周,然后又去了解他的小说。
这也给他冲了一波销量,七月底的时候,刘周接到曲河的电话,他告诉刘周,目前《一闪一闪亮星星》的销量突破了两百万册,《想见你》的销量则是突破了一百五十万册。
前者在去年四月份出版的,到现在刚好十五个月,销量破两百万。
后者则是今年元旦开始出版的,到现在七个月,销量破一百万五十万册。
八月一号这天,《萌芽》杂志也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同时宣布刘周的第三本小说《少年的你》将在八月下旬出版发行。
这无疑又给刘周的热度添了把火。
如果今年没人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话,那已经可以提前宣布今年内地文坛最靓的仔是他刘周了。
不过就在外面刘周的报道纷纷扰扰的时候,刘周却一直没有公开露面。
他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出声。() ()
趁着现在有时间,老爸学校也放假了,刘周带着爸妈去北戴河那边避暑去了。
在北戴河待了半个月,回到家的时候距离开学也没有几天。
老爸要开始忙着学校的事情,老妈也要去操心书店,刘周在剩下几天就一直陪着爷爷。
八月底,刘周回到学校。
今年迎新的工作不再需要刘周了,他也乐得清闲。
级表演班相对级来说要好很多,不过这个好,几乎都是邓朝一个人撑起来的。
刘周不用迎新是清闲下来了,却也让他感觉今年开学似乎有点冷清。
仔细一想,才发现自己的朋友很多人都没回学校。
刘周在中戏的朋友几乎都是表演班的,他们很多人都出去演戏。
除了上学期期末的几个,在暑假的时候也同样有几个接到了满意的邀约拍戏去了。
和曾梨形影不离的袁荃也去拍电影了,她接了一部音乐片,是女二号的戏份。
但导演很有名气,是第四代导演的滕文季,他儿子今后也是著名导演,只是不适合拍电影。
幸亏曾梨没有去拍戏,让刘周不至于一个人。
一天晚上,刘叶神神秘秘地请刘周去东来顺吃火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叶笑着说道:
“老刘,吃好了吧,没吃好我们再点。”
刘周放下筷子,拿纸巾擦了擦嘴,慢条斯理地说道:
“说吧,从你请我在这吃饭我就知道事情小不了,再看你现在这样,那肯定没啥好事。”
“老刘,要不你是我最好的兄弟呢,实在是太了解我了,我……”
“先说事,看麻不麻烦,我再考虑做不做你兄弟。”
“老刘,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
刘周也不再和刘叶开玩笑,说道:
“说吧,具体什么事,能帮的我一定搭把手。”
刘叶也正色起来,说道:
“暑假的时候,我接到了一部电影,他们邀请我演男主角。”
“这不是好事吗?难怪回来看你一点都不急,耗子都有点急了,如果知道你去演电影了,还是主角,不得更急。”
“他那是眼光高,看不上一般的剧本,你别打断我,我还没说完呢。”
“那你先说。”
“本来这个月底就要进组的,但是导演告诉我,有一个投资商撤资了,拍不了了。”
“等会,我还是得打断你一下,你不会是想让我投资吧?”
“怎么可能,这可是几十万的事情,我怎么可能拿这来请你帮忙。”
“好吧,算你还有点良心,你接着说。”
“然后我们导演就不知道哪里知道了你会投资电影的消息,然后又发现我和你比较熟,所以他想和你见一面。”
“所以他就请你来当中人引荐?”
“对,说起来我也不太好意思的,但是导演一直拜托我,让我也不好拒绝,但是你和他谈的时候不用考虑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那山那人那狗》!”
“你周末带那个导演来找我吧。”
这位编辑是之前刘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和他对接的那位,后来刘周为了和《南方周末》打好关系,也和这位编辑互加了联系方式。
说来也巧,两人在简单沟通之后才发现,这位编辑居然是刘周老妈的前同事。
这位编辑叫于秋,之前和刘周老妈都是羊城晚报记者,不过后来刘周老妈因为身体原因就辞职了,而于秋则经过多年的打拼,调到了南方第一大报《南方周末》。
其实这么多年了,刘周老妈和于秋那点同事之谊不说消失殆尽,但也没多少了。
但是有了这样一份渊源,刘周和她彼此之间交流起来也更有一些亲切感。
刘周这次联系她也是将自己的小说即将在海外出版的消息告诉她。
这也不是刘周不要脸地请人家报道自己,而是现在刘周的热度很高,这样的新闻也同样是一个爆点。
再加上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不太自信的时候,任何内地的事物在海外走俏或者为国争光,都会比较受追捧。
所以刘周让《南方周末》报道这件事情也算是彼此互惠互利。
果然《南方周末》对这件事情是非常感兴趣的,在刘周告知于秋消息的第三天,他们就详细地报道了这件事情。
随后羊城的多家媒体也转载了这份报道,之后甚至引来了粤东省的官煤《南方日报》,并且在粤东卫视晚间新闻也提了一嘴。
可以说南方系的媒体在报道刘周小说海外出版上火力全开,对刘周的支持直接拉满。
随着时间的发酵,北方和魔都的媒体也开始跟进报道,也让刘周的这件事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刘周的书迷当然是异常高兴的,甚至让他们与有荣焉,和其他书友圈子的人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大了几分。
业内的情况刘周不知道,因为他一开始就在文学领域内没什么野心,所以他至今没有结交一个同行。
不过也有个别作家公开对刘周表示了恭喜,刘周也公开表示了感谢。
当然也有像《新京报》这样之前一直对刘周不太友好的怀疑刘周是在炒作,甚至是自费出版然后给自己脸上贴金。
刘周也不惯着它,直接将合同甩他们脸上。
这样一份热度对刘周的好处不小,因为有更多的人想要去了解刘周,然后又去了解他的小说。
这也给他冲了一波销量,七月底的时候,刘周接到曲河的电话,他告诉刘周,目前《一闪一闪亮星星》的销量突破了两百万册,《想见你》的销量则是突破了一百五十万册。
前者在去年四月份出版的,到现在刚好十五个月,销量破两百万。
后者则是今年元旦开始出版的,到现在七个月,销量破一百万五十万册。
八月一号这天,《萌芽》杂志也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同时宣布刘周的第三本小说《少年的你》将在八月下旬出版发行。
这无疑又给刘周的热度添了把火。
如果今年没人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话,那已经可以提前宣布今年内地文坛最靓的仔是他刘周了。
不过就在外面刘周的报道纷纷扰扰的时候,刘周却一直没有公开露面。
他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出声。() ()
趁着现在有时间,老爸学校也放假了,刘周带着爸妈去北戴河那边避暑去了。
在北戴河待了半个月,回到家的时候距离开学也没有几天。
老爸要开始忙着学校的事情,老妈也要去操心书店,刘周在剩下几天就一直陪着爷爷。
八月底,刘周回到学校。
今年迎新的工作不再需要刘周了,他也乐得清闲。
级表演班相对级来说要好很多,不过这个好,几乎都是邓朝一个人撑起来的。
刘周不用迎新是清闲下来了,却也让他感觉今年开学似乎有点冷清。
仔细一想,才发现自己的朋友很多人都没回学校。
刘周在中戏的朋友几乎都是表演班的,他们很多人都出去演戏。
除了上学期期末的几个,在暑假的时候也同样有几个接到了满意的邀约拍戏去了。
和曾梨形影不离的袁荃也去拍电影了,她接了一部音乐片,是女二号的戏份。
但导演很有名气,是第四代导演的滕文季,他儿子今后也是著名导演,只是不适合拍电影。
幸亏曾梨没有去拍戏,让刘周不至于一个人。
一天晚上,刘叶神神秘秘地请刘周去东来顺吃火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叶笑着说道:
“老刘,吃好了吧,没吃好我们再点。”
刘周放下筷子,拿纸巾擦了擦嘴,慢条斯理地说道:
“说吧,从你请我在这吃饭我就知道事情小不了,再看你现在这样,那肯定没啥好事。”
“老刘,要不你是我最好的兄弟呢,实在是太了解我了,我……”
“先说事,看麻不麻烦,我再考虑做不做你兄弟。”
“老刘,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
刘周也不再和刘叶开玩笑,说道:
“说吧,具体什么事,能帮的我一定搭把手。”
刘叶也正色起来,说道:
“暑假的时候,我接到了一部电影,他们邀请我演男主角。”
“这不是好事吗?难怪回来看你一点都不急,耗子都有点急了,如果知道你去演电影了,还是主角,不得更急。”
“他那是眼光高,看不上一般的剧本,你别打断我,我还没说完呢。”
“那你先说。”
“本来这个月底就要进组的,但是导演告诉我,有一个投资商撤资了,拍不了了。”
“等会,我还是得打断你一下,你不会是想让我投资吧?”
“怎么可能,这可是几十万的事情,我怎么可能拿这来请你帮忙。”
“好吧,算你还有点良心,你接着说。”
“然后我们导演就不知道哪里知道了你会投资电影的消息,然后又发现我和你比较熟,所以他想和你见一面。”
“所以他就请你来当中人引荐?”
“对,说起来我也不太好意思的,但是导演一直拜托我,让我也不好拒绝,但是你和他谈的时候不用考虑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那山那人那狗》!”
“你周末带那个导演来找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