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连枷
第34章
为了找到解决办法,她又往下翻了翻,出现了几个带着“新”字标识的图纸,她仔细看着这些突然出现的新图纸。
木榨、油锤、碾盘、焙炉、蒸甑、油尖、枯盘、箍圈、枯铲。
赵意清可算知道了,榨油坊是空的,原因是里面的设施全要自己做。
她仔仔细细地点开看,发现大多设施做出来后还要自己组装。
也行吧,她又点开物品栏看,起码比啥都没有强。
物品栏里出现了个新的图纸,是做出衣服来的成就奖励,纺车的图纸。
这种工具能使纺出来的线粗细更均匀,纺线的过程更方便。
这一茬苎麻一件使用完了,在要用上这个要等到下一茬苎麻了。
打开榨油手册,幸好里面也讲了这些作坊里的设施的使用和安装方法,不然她还真不知道这些东西做出来要怎么安装怎么使用。
难题在于,制作这些设施的原材料需要铜锭。
看来一时半会还是没法开始榨油了。
但要先处理收割下来的菜籽。
油菜花开时遍布整块田的嫩黄色,鲜明动人。等到油菜花谢了,才是收割的时候。
这时候的油菜已经变成了一种奇怪的样子,和她认知中的油菜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油菜的枝杈上均匀地散布着菜籽荚壳,猛一看还以为是这个形状的叶子。
将割下来的整株植物放去晒谷场,趁着天气好暴晒,蒸发其中的水分,让它变得干燥。
晒了三四天,整株油菜从青绿色变成了干燥的黄色,这样就算是可以了,开始进行下一步。
菜籽被包裹在荚壳中,因为水分蒸发,而变得干脆,这个时候才好脱粒。
有了苎麻可以搓出来麻绳,也就做出来了连枷,名字听起来有点奇怪,像刑具,但这其实也是一种农具。
连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手抓着的杆子,一部分是用来敲粮食的。
手杆的原材料是竹竿,竹竿的一头用火烤软,在长短合适的位置劈掉一半,剩下的一半,被折弯,和手杆齐平90度的形状。
用木棍或者竹棍几根并排排在一起,用火烤软之后把这些棍子从上边或者中间弯折,用麻绳和藤条绑上,再加一根棍子做轴。
把这一部分套在手杆上垂直的部分,甩动起来的时候,连枷拍就会旋转起来,借着力量拍打在需要脱壳的作物上。
今天需要脱壳的就只有油菜籽,脱壳工作在午后进行。
这时候太阳最烈,站在晒谷场上能闻到这种作物被晒散发出来的味道,有些奇妙。
这个时间的荚壳正是焦脆的时候,更容易脱粒。
幸好还没到特别热的时候,不然在这种时候干活会晒得人身上特别难受。
赵意清和几个人一起干着这个活计,甩起来连枷拍,打在上面,刚开始还有点不顺手,习惯了这个节奏后就觉得很好用。
几个人站在一起拍打着,此起彼落,赵意清在这种重复地机械性运动中感觉到了一些乐趣,这些拍打的声音很像是在打拍子,总觉得下一瞬就要有人开始唱歌了。
被自己的脑补戳中笑点,她忍不住笑了出来,旁边正在和其他人聊天的吴嫂子听到,问她:“小清在这偷笑啥呢。”
赵意清答道:“感觉咱们打菜籽的声音,很好玩,像打拍子,很有节奏。”
吴嫂子不太明白节奏是啥,但她听懂了打拍子:“我也觉得很像。”
她扭头撺掇自己的妯娌王佳云:“小云,你唱歌可好听啦!趁着这个拍子给咱们唱唱呗。”
“哇,王嫂嫂会唱歌呀!”赵意清小耳朵听到吴嫂子说的话,视线也迅速转移过来,眼神和笑容里,都是能让王佳云看懂了的期待。
一旁的几人也都说:“真想听听呀。”
王佳云被自己的嫂子这样一说有些不好意思,但看着大家期待的样子,她还是不忍心拂了意。
轻笑着开口:“那我可唱了,就图一乐,唱的不好大家别见怪。”
“随便唱!唱什么我们听什么。”
“就是就是!”
赵意清也跟着连连鼓励她。
王佳云先停下了手里的活,拄着连枷,找了找感觉,开口唱了句“三月春来荠菜香——”
这一嗓子属实惊艳到了赵意清,平常这位王嫂嫂,连讲话都轻轻柔柔的,没想到唱起歌来,这么清亮好听。
唱了一句,似乎找到了感觉,她继续唱着,拿起来了连枷边打着:“村头田地种地忙。”
众人也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听着她唱歌。
农民们朴实的愿望也在歌里被她唱了出来:“日出晚归勤照料,盼来秋日好丰收。”
连枷的节奏和她的歌声融作一处,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的赵意清听得都要入迷了。
来到这里的安稳平和生活显然让王佳云也觉得十分欢欣,唱着唱着,那种欣喜之意都已经传达了出来。
大家在这动人的歌声里做完了今天的事情,到了晚饭时候都还在念念不忘着。
赵意清躺在床上的时候还在想着,现在是有吃有穿了,但好像娱乐生活不够丰富呀。
一早起来,她就翻找出来了之前吃野鸡时候留下的羽毛,颜色十分漂亮,董大娘虽然不知道她要留着做什么,但也全送给她了。
看着羽毛,赵意清能想到羽毛球和毽子。
她摸着下巴思索,羽毛球下半部分的圆球形是轻巧的泡沫,或许用粘土可以代替?但总觉得拍来拍去会被拍碎。
找个石片做毽子应该还好操作一点,这样想着她去了小溪边,里面有很多小石头。
就在她在溪边边洗漱边拿着木棍戳来戳去的时候,张婶子也来了溪边,看着她奇怪的行为,问她:“小清,你这是干啥呢,是不是仙器又要啥材料了。”
赵意清一回头,给她打了个招呼:“婶子早上好!没有没有,我就是想做个玩具,找点小石片。”
“要找啥样的,我给你找找。”张婶子很重视她想做的事情,积极地想给她帮忙。
“要圆形的,这么薄的最好了。”赵意清如此描述着。
张婶子也拿了个树枝在石子里面扒拉,听到赵意清说“这个不行。”“嗯这个也不行,太厚了。”
又再一次询问她的要求:“这样都不行吗,你想做的玩具是啥样的,跟婶子说说,婶子帮你想想。”
“之前不是有剩下的鸡毛嘛,我想做一个可以踢的玩具,叫毽子。想找个薄薄的小石片把中间磨空,用绳子穿起来,跟鸡毛绑在一起。”
赵意清边说着边用手比划着,张婶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一拍大腿:“我知道了!你不早说嘛。”
一下子丢掉树枝,拽着赵意清就走:“不用找石头了,我知道什么可以让你做这个。”
莫名其妙被拉着走的赵意清也乖乖地跟着她,但还是忍不住接话茬:“婶子,你带我去干嘛呀。你说的东西是什么。”
“咱们当时从村子离开的时候,你家的东西都是你董大娘给你保管着。她这个人啊,心肠好,性子直,你不用担心她给你把东西吞了。你家的钱还放在她那里呢。”
赵意清更奇怪了:“婶子婶子,你要带我去董大娘家吗,现在也用不着钱呀。”
张婶子停了下来哈哈大笑起来:“哎呦小清呀,你干活的时候那么聪明,现在怎么这么呆了呀。我带你去,拿你的铜钱出来呀。”
“你想想,你要找的是不是,薄薄的,圆圆的,中间一个孔的东西。哪里还有比铜钱更合适的呀。”
赵意清也恍然大悟起来:“是呀!我怎么这么傻!”
她欢快地抱了张婶子一下:“谢谢你婶子!”
董大娘听到她说这个,立刻把她家里带出来所有的都给了她,还说:“小清啊,不够再来婶子这里拿。”
赵意清哪里能要她的,她做毽子也用不了几个铜板:“够了够了。”
“现在在这山谷里,也花不到钱。等出了山谷的时候,外面都变了朝代啦!也花不到这些钱了。”董大娘摸摸她头,感慨道。
想了想,赵意清还是跟她借了两个铜板,承诺用其他东西还给董大娘。
老村长勤勤恳恳,攒下来了一点碎银子和一大把铜钱,赵意清捧着回去了家里,郑重地放好。
村里人倒没人会偷,只是她自己太容易马虎怕搞丢了。
这也算是这父女俩在这世界上留下来的最后一点东西了吧,赵意清心情复杂。
能带着这个身体过的更好也算是还了她用了原主身体的恩情了。
趁早饭还没做好,她先坐在屋子里做毽子。
用布条从铜板空隙里穿过,在铜板上绑成个十字型,填满了中间的空,再把羽毛插进去,用布条系住。
这样一个漂亮的鸡毛毽子就做好啦,赵意清拿在手上看了看,十分满意。
带着去往食堂,现在大家都聚集在了这里。
她拿出毽子试着踢了两下,发现之前踢毽子的技巧还在,笑眯眯地招呼着小朋友们看她。
他们已经被鲜艳的野鸡毛吸引了注意力,赵意清动作灵巧地连连踢了好多下,几个小脑袋追着她毽子的方向一上一下的。
为了找到解决办法,她又往下翻了翻,出现了几个带着“新”字标识的图纸,她仔细看着这些突然出现的新图纸。
木榨、油锤、碾盘、焙炉、蒸甑、油尖、枯盘、箍圈、枯铲。
赵意清可算知道了,榨油坊是空的,原因是里面的设施全要自己做。
她仔仔细细地点开看,发现大多设施做出来后还要自己组装。
也行吧,她又点开物品栏看,起码比啥都没有强。
物品栏里出现了个新的图纸,是做出衣服来的成就奖励,纺车的图纸。
这种工具能使纺出来的线粗细更均匀,纺线的过程更方便。
这一茬苎麻一件使用完了,在要用上这个要等到下一茬苎麻了。
打开榨油手册,幸好里面也讲了这些作坊里的设施的使用和安装方法,不然她还真不知道这些东西做出来要怎么安装怎么使用。
难题在于,制作这些设施的原材料需要铜锭。
看来一时半会还是没法开始榨油了。
但要先处理收割下来的菜籽。
油菜花开时遍布整块田的嫩黄色,鲜明动人。等到油菜花谢了,才是收割的时候。
这时候的油菜已经变成了一种奇怪的样子,和她认知中的油菜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油菜的枝杈上均匀地散布着菜籽荚壳,猛一看还以为是这个形状的叶子。
将割下来的整株植物放去晒谷场,趁着天气好暴晒,蒸发其中的水分,让它变得干燥。
晒了三四天,整株油菜从青绿色变成了干燥的黄色,这样就算是可以了,开始进行下一步。
菜籽被包裹在荚壳中,因为水分蒸发,而变得干脆,这个时候才好脱粒。
有了苎麻可以搓出来麻绳,也就做出来了连枷,名字听起来有点奇怪,像刑具,但这其实也是一种农具。
连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手抓着的杆子,一部分是用来敲粮食的。
手杆的原材料是竹竿,竹竿的一头用火烤软,在长短合适的位置劈掉一半,剩下的一半,被折弯,和手杆齐平90度的形状。
用木棍或者竹棍几根并排排在一起,用火烤软之后把这些棍子从上边或者中间弯折,用麻绳和藤条绑上,再加一根棍子做轴。
把这一部分套在手杆上垂直的部分,甩动起来的时候,连枷拍就会旋转起来,借着力量拍打在需要脱壳的作物上。
今天需要脱壳的就只有油菜籽,脱壳工作在午后进行。
这时候太阳最烈,站在晒谷场上能闻到这种作物被晒散发出来的味道,有些奇妙。
这个时间的荚壳正是焦脆的时候,更容易脱粒。
幸好还没到特别热的时候,不然在这种时候干活会晒得人身上特别难受。
赵意清和几个人一起干着这个活计,甩起来连枷拍,打在上面,刚开始还有点不顺手,习惯了这个节奏后就觉得很好用。
几个人站在一起拍打着,此起彼落,赵意清在这种重复地机械性运动中感觉到了一些乐趣,这些拍打的声音很像是在打拍子,总觉得下一瞬就要有人开始唱歌了。
被自己的脑补戳中笑点,她忍不住笑了出来,旁边正在和其他人聊天的吴嫂子听到,问她:“小清在这偷笑啥呢。”
赵意清答道:“感觉咱们打菜籽的声音,很好玩,像打拍子,很有节奏。”
吴嫂子不太明白节奏是啥,但她听懂了打拍子:“我也觉得很像。”
她扭头撺掇自己的妯娌王佳云:“小云,你唱歌可好听啦!趁着这个拍子给咱们唱唱呗。”
“哇,王嫂嫂会唱歌呀!”赵意清小耳朵听到吴嫂子说的话,视线也迅速转移过来,眼神和笑容里,都是能让王佳云看懂了的期待。
一旁的几人也都说:“真想听听呀。”
王佳云被自己的嫂子这样一说有些不好意思,但看着大家期待的样子,她还是不忍心拂了意。
轻笑着开口:“那我可唱了,就图一乐,唱的不好大家别见怪。”
“随便唱!唱什么我们听什么。”
“就是就是!”
赵意清也跟着连连鼓励她。
王佳云先停下了手里的活,拄着连枷,找了找感觉,开口唱了句“三月春来荠菜香——”
这一嗓子属实惊艳到了赵意清,平常这位王嫂嫂,连讲话都轻轻柔柔的,没想到唱起歌来,这么清亮好听。
唱了一句,似乎找到了感觉,她继续唱着,拿起来了连枷边打着:“村头田地种地忙。”
众人也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听着她唱歌。
农民们朴实的愿望也在歌里被她唱了出来:“日出晚归勤照料,盼来秋日好丰收。”
连枷的节奏和她的歌声融作一处,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的赵意清听得都要入迷了。
来到这里的安稳平和生活显然让王佳云也觉得十分欢欣,唱着唱着,那种欣喜之意都已经传达了出来。
大家在这动人的歌声里做完了今天的事情,到了晚饭时候都还在念念不忘着。
赵意清躺在床上的时候还在想着,现在是有吃有穿了,但好像娱乐生活不够丰富呀。
一早起来,她就翻找出来了之前吃野鸡时候留下的羽毛,颜色十分漂亮,董大娘虽然不知道她要留着做什么,但也全送给她了。
看着羽毛,赵意清能想到羽毛球和毽子。
她摸着下巴思索,羽毛球下半部分的圆球形是轻巧的泡沫,或许用粘土可以代替?但总觉得拍来拍去会被拍碎。
找个石片做毽子应该还好操作一点,这样想着她去了小溪边,里面有很多小石头。
就在她在溪边边洗漱边拿着木棍戳来戳去的时候,张婶子也来了溪边,看着她奇怪的行为,问她:“小清,你这是干啥呢,是不是仙器又要啥材料了。”
赵意清一回头,给她打了个招呼:“婶子早上好!没有没有,我就是想做个玩具,找点小石片。”
“要找啥样的,我给你找找。”张婶子很重视她想做的事情,积极地想给她帮忙。
“要圆形的,这么薄的最好了。”赵意清如此描述着。
张婶子也拿了个树枝在石子里面扒拉,听到赵意清说“这个不行。”“嗯这个也不行,太厚了。”
又再一次询问她的要求:“这样都不行吗,你想做的玩具是啥样的,跟婶子说说,婶子帮你想想。”
“之前不是有剩下的鸡毛嘛,我想做一个可以踢的玩具,叫毽子。想找个薄薄的小石片把中间磨空,用绳子穿起来,跟鸡毛绑在一起。”
赵意清边说着边用手比划着,张婶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一拍大腿:“我知道了!你不早说嘛。”
一下子丢掉树枝,拽着赵意清就走:“不用找石头了,我知道什么可以让你做这个。”
莫名其妙被拉着走的赵意清也乖乖地跟着她,但还是忍不住接话茬:“婶子,你带我去干嘛呀。你说的东西是什么。”
“咱们当时从村子离开的时候,你家的东西都是你董大娘给你保管着。她这个人啊,心肠好,性子直,你不用担心她给你把东西吞了。你家的钱还放在她那里呢。”
赵意清更奇怪了:“婶子婶子,你要带我去董大娘家吗,现在也用不着钱呀。”
张婶子停了下来哈哈大笑起来:“哎呦小清呀,你干活的时候那么聪明,现在怎么这么呆了呀。我带你去,拿你的铜钱出来呀。”
“你想想,你要找的是不是,薄薄的,圆圆的,中间一个孔的东西。哪里还有比铜钱更合适的呀。”
赵意清也恍然大悟起来:“是呀!我怎么这么傻!”
她欢快地抱了张婶子一下:“谢谢你婶子!”
董大娘听到她说这个,立刻把她家里带出来所有的都给了她,还说:“小清啊,不够再来婶子这里拿。”
赵意清哪里能要她的,她做毽子也用不了几个铜板:“够了够了。”
“现在在这山谷里,也花不到钱。等出了山谷的时候,外面都变了朝代啦!也花不到这些钱了。”董大娘摸摸她头,感慨道。
想了想,赵意清还是跟她借了两个铜板,承诺用其他东西还给董大娘。
老村长勤勤恳恳,攒下来了一点碎银子和一大把铜钱,赵意清捧着回去了家里,郑重地放好。
村里人倒没人会偷,只是她自己太容易马虎怕搞丢了。
这也算是这父女俩在这世界上留下来的最后一点东西了吧,赵意清心情复杂。
能带着这个身体过的更好也算是还了她用了原主身体的恩情了。
趁早饭还没做好,她先坐在屋子里做毽子。
用布条从铜板空隙里穿过,在铜板上绑成个十字型,填满了中间的空,再把羽毛插进去,用布条系住。
这样一个漂亮的鸡毛毽子就做好啦,赵意清拿在手上看了看,十分满意。
带着去往食堂,现在大家都聚集在了这里。
她拿出毽子试着踢了两下,发现之前踢毽子的技巧还在,笑眯眯地招呼着小朋友们看她。
他们已经被鲜艳的野鸡毛吸引了注意力,赵意清动作灵巧地连连踢了好多下,几个小脑袋追着她毽子的方向一上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