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虽然已经立春,但温度依旧很低,小孩安静下来之后,陆长阳就把袄子脱了下来给她披上。

    恰好也是午饭时间,几人就近找了个空地支起火堆,把带着的饭食热了热。

    火堆旁围了一圈,小孩坐在中间。

    这衣服对于瘦骨嶙峋的她来说太过空荡了,只好一手紧紧捏着身上披着的衣服,一手猛猛地把刚热好的饼子往嘴里塞,眼睛还警惕地盯住几人,好像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她就要窜出去。

    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赵春拿出竹筒让她喝水:“哎呦,还是个小姑娘呢,咋弄成这个样子,可怜见的。”

    赵春说着,要伸出手去理一下她乱蓬蓬的头发,小姑娘身子一抖,立刻看了过去,见对方没有恶意,才露出了放松的表情,继续低头吃饭。

    吃饱喝足之后,小孩似乎对他们放下方便了,赵意清试着询问她在这个村子里发生了什么。

    一年前导致他们举村逃避到山谷里的那场动乱,波及整个州府,山河飘摇,征兵的那些人不仅带走了家里的壮劳力,还把留存的麦种也全部搜刮一空。

    好不容易挨过这场人祸,又迎来了天灾,干旱席卷,民不聊生。

    好多人家在征兵之前就已经逃走了,留下来的人也抗不过旱灾,一路逃难北上去了。

    这小孩说自己叫小草,已经七岁了。因为是女娃不受家人待见,逃难的时候也不带她。她一个人留在这里,大家都走了,她就跟一棵小草似的,坚韧地生长在这,草根树皮老鼠麻雀,有啥吃啥。

    除了赵意清和陆长阳俩小年轻,其他仨都是当爹当妈的,听了这遭遇心疼的不行,李丰谷还从兜里翻出来布包的一小块麦芽糖递给小草:“尝尝,甜的,我家那小子可爱吃了。”

    小草眼睛发亮,倒也不客气,接过糖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感受这甜津津的味道融合流淌在整个口腔,含糊地开口:“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是要找什么人吗。”

    赵冬说:“我们以前就是旁边村的,现在回来看看还有没有亲戚在。”

    “那在这可找不到了,”小草吃着糖眼睛都弯了起来,“最好你们的亲戚都不要回来。”

    赵意清敏锐地察觉到什么:“为什么,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小草回想一下,小脸皱了起来,眼神中有些惊慌:“前些日子,有一大群人路过这,一看就是当兵的。”

    “他们还说啥以后就要待在县里,说要驻守啥的。”

    “你还听到了什么?”赵意清接着问道。

    小草使劲摇头:“他们真吓人,我怕被他们发现,就藏起来了,别的啥也没听到。”

    几人带着小草又转了转附近几个村子,天色将晚的时候就回了山谷。

    稍微商量了下,赵意清觉得起码先去镇子上打探一下消息,搞清楚现在的时局。赵冬赵春以及陆长阳完全信任妹妹,李丰谷则是懒得思考决定随大流,孙瑞也想去镇上找找父亲以前的熟人。

    出发前稍微捯饬了下,把家里最破的衣服穿了上,几人背着背篓,装着药材和一些野味皮子,就往镇里敢去。

    原本住在赵家村就足够偏僻了,往镇上去很不方便,山谷还要更远一点,到了镇上都中午了。

    几个人分头行动,陆长阳以前经常来镇上卖野味皮子,先朝着熟悉的饭店就走过去。赵冬和李丰谷到药铺去卖掉药材。赵春和赵意清就陪着孙瑞一起,往他爹熟人家的方向走去。

    “以前我爹带我来过,跟我说住在这杨伯伯和他年轻时候是好兄弟,后来杨伯伯生病了,就不再跟着他走南闯北,而是搬到老家来住了。”或许是终于要得到父亲的消息了,孙瑞明显的话都多起来了。

    “杨伯伯是绿林好手,手下也有很多兄弟,消息灵通,他应该知道我爹的消息。”这话不知道是说服赵意清还是安慰自己。

    站在那座青砖小院大门前,孙瑞看了看一旁站着的同伴,理了理自己的衣服,上前敲响了大门。

    过了一会,才有人应答:“是谁啊,来了。”

    大门被拉开,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黑脸汉子站在门后,上下打量他们:“你们是谁,要找谁。”

    孙瑞愣了一下:“我找杨绍杨伯伯家吗,你是他的家人吗。”

    这汉子斜他一眼,不耐烦地摆手,试图关上大门:“什么杨绍,不认识,找错了,走吧走吧。”

    三人只好离开,孙瑞有些失魂落魄,赵意清很能明白他这种报以希望又失去希望的感觉。但他得不到父亲的消息,现在说啥安慰他都是没用的。

    在说好的地方回合之后,几个人分享了下打听到的消息。原来导致他们逃进山谷的那次征兵,并不是朝廷所为,老皇帝去世,当地将领造反直接在当地强行征召民夫。

    后来又有其他起义势力揭竿而起,这将领早就被灭掉,如今统治本地的势力的首领,据说以前曾经是商人,靠着家中财富和人脉打下大块土地,现在已自立为宁王,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问其作风如何,据说是爱民如子,有仁有义。赵意清对此表示怀疑,不会包装自己的不是好统治者。但看镇子里大家的生活还算平和,这宁王的治理能力倒是不必多说,这让她倒是有些好奇。

    卖了点东西,手里也有了点钱,赵意清想着要去县城转转,赵春赵冬意外地提出反对。在没进山谷之前,他们也经常到镇子里来,但县城去的很少很少,对陌生的地方总是有些害怕。

    一方同意一方反对,对抗下去天都黑了,只好在客栈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还在互相说服,突然有十几个壮汉进了客栈,盯着他们几个人看了半晌,就要押着他们到县城里去。

    人数太多,他们根本无力反抗,而且看这些人也并没有恶意的样子,几人只好一脸懵地跟着上路。

    这些壮汉似乎训练有素,十分沉默,问他们话,俱是一言不发。把他们几个分开押解着,也不让他们之间互相交流。

    到了县城,就被带到了个小院里,盘问出身,好在态度还算和善,问完就把她一个人关在了房间。赵意清无聊地在房间观察起来,装修简约大气,看得出来主人不仅有钱还很有品味。

    这房间周围十分安静,门窗也都是封闭的压根打不开,赵意清努力尝试过后就放弃了。中途还有侍女来送了两顿饭。但看他们待的这地,主人对他们应该没啥坏心思,赵意清也就安心地歇下。

    又是一晚过去,无所事事拿出随身笔记本开始记录的赵意清听到外面有人说话,还没等她贴到门上去听外面动静,门就打开了。

    孙瑞完全换了一身打扮,着丝袍,戴玉冠,只是整天下地干活晒成了黑皮,看上去有点怪怪的。

    赵意清打量了他一下,见他面容也带着喜色就明白了:“哟,好一个富贵公子哥,你找到你爹啦?看起来你爹混的不错哎!”

    一听这话孙瑞有些不好意思了,有些支支吾吾地开口:“哎清姐别笑话我了,还得跟大家赔个不是,之前那些壮汉就是我爹的手下,真是失礼。”

    镖头手下有这样的壮士不稀奇,但赵意清观察,那些汉子沉默寡言且令行禁止,行动划一,她灵光一闪:“莫非你爹投奔宁王,当将军了?”

    孙瑞挠了挠头,眉毛拧了起来:“不是……”

    赵意清以为自己猜错了:“不过你找到你爹了就好……”

    没想到孙瑞的下一句话也跟她同步说出:“我爹就是宁王……”

    “嗯???”

    等到桃源村几人围着圆桌坐下,显然受到震撼的不只是赵意清一个,看向孙瑞的目光都有些陌生。

    但毕竟一起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又一起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加上孙瑞的强烈要求,大家的相处模式还是恢复如初。

    晚上宁王特意设宴款待,除了赵意清,其他几人都有点焦灼,赵春说:“咱这种地的,哪里见过这么大的官啊,他们吃席不得可有规矩了。”

    开宴之后就看出宁王这人能成功的原因了,知道今天赴宴几人都是农民,菜色都十分寻常且简单,没有搞一些让人认不出来的高大上花样。

    一人一个单独的位置,有侍女在旁引导服侍。宁王端坐主座,有一美妇相伴,除了这二人外就是桃源村的几人了。

    赵春几人紧张地问候了宁王几句,宁王温和地应答几句,看出来他们的不自在,也就转头跟赵意清说话。这种被无视的感觉反而让几人放松下来。

    宁王问起孙瑞的功课生活等等,赵意清反而十分从容,这不就是学生家长嘛!捡了些能说的讲给他听,夸了夸孙瑞,孙瑞在一边还不好意思起来。

    一顿饭也算是宾主尽欢,又住了一夜,几人便打算向宁王辞行。

    没想到宁王单独邀请赵意清到了书房,开门见山地说是知道山谷有秘密,但请求让孙瑞继续在山谷求学。

    赵意清很疑惑,身为一方诸侯,找个大儒教儿子那不是轻轻松松?

    宁王道:“经书典籍大儒教得,但更多的东西是大儒教不了的,比如造纸术。”

    这让她悚然一惊,但宁王继续说出原因,他没有了生育能力,只会有孙瑞孙珠这兄妹俩,往后又要征战,让他们待在山谷里,无人知晓反而更安全。

    同时他提出交易,提供人力和资金给赵意清,旗下将领的孩子都送去跟这桃源村的小孩一起学习,她拿出技术,为他争霸提供助力。

    这如同送出质子的行为,再加上一路走来看到百姓生活还算安居乐业,她同意了这桩交易。

    回到桃源谷,工作台有了新的提示:

    [您已选择加入宁王阵营,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山谷屏障将重新启动]

    经过实验才发现,重新出现的屏障效果是得不到工作台承认的人看不到入谷山洞。

    这让赵意清更放心了,为了方便用到工作台,和宁王合作建立的工厂就建在了山谷外,原来是村子的位置。

    宁王对百姓仁善,吸引了大量难民来到他的阵营,又有赵意清的工厂大量招人,收容了许多百姓。

    有钱有技术还有资源,有贤臣良将,有名望民心,宁王已经做到了得道多助,自然得到了天下。

    许多年后,山谷外的工厂已经发展成了桃源城,桃源村的后辈们也能够支撑起来城市的运转。

    赵意清自觉到了退休的年纪,回到山谷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陆长阳始终陪伴她一起。

章节目录

带着游戏小院建设桃源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最萦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最萦梦并收藏带着游戏小院建设桃源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