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分歧
顾深不能理解,真的不能理解。
张方平选择了在酒楼,而不是县衙处理县丞三人,已经让顾深不是很能理解了,最后拿出了这么多的证据,却还是给了县丞三人“最后的体面”,这就让顾深更加不能理解了。
所谓的“体面”,就是张方平答应胡县丞三人,只要他们能尽数退回所贪公廪粮物,那他就允许三人主动请辞,体面的回乡养老,不追究他们贪墨的罪名。
顾深是真的不明白,张方平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五百余因水患失踪百姓,难道在这些当官的人眼里,就只是一串数字么?!
就这三个玩意儿犯的事儿,足够砍好几次脑袋的了,怎么张方平最后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难道这也要官官相护?!
对此,张方平只能是叹气。
张方平难道不想砍了这三个猪狗不如的狗官么?!
他也想啊,但问题是......
“我朝从未有此先例......纵是官吏贪墨,也不过是罢官流放而已。”
这就是张方平给出的解释。
但是吧,顾深也有自己的理由,他反驳着说道,“不对吧......太宗朝的董枢,先帝时的褚德臻,不都是因为贪墨,被杖毙的么?!”
张方平心说这你也跟我抬杠?!
别拿前朝的事儿,跟今朝相比。
真要比的话,你咋不说太祖朝时,杀的文人更多呢......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是三代以后了。
世易时移懂不懂?!
太祖,太宗那是打出来的皇帝,跟如今的官家,能一样么?!
况且,三代以前,咱们大宋的官员们,基本都还算是能过日子的,哪怕是底层官吏,只要朝廷能及时发放俸禄,再加上职田的收益,过好日子也不难。
可如今......别说如今了,就是先帝在位的晚年,朝廷因为冗官问题严重,对各级官吏的俸禄,已经开始出现折枝了。
也就是工资打折。
中高层官员还算好的,本身工资高,日子照样能维持体面,可到了底层官吏这边,比如说县丞,县尉这个级别,一个月的工资,拿到手只有五贯钱左右。
换算下来,一年也就只有六十贯的收入。
这年月,养一个厢兵丘八,一年的开销都得三十贯钱,堂堂县尉,一年收入居然只是养两個丘八的钱,这让底层官吏怎么过日子?!
而且,底层官吏的职田收入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又是流官,基本都要在当地租房子住,各种开支都不小......如果倒霉,遇到调任期间迟迟不能定下新的岗位,那么在待岗期间,工资打折都算好的,遇到朝廷困难时节,不发工资都有可能。
因此,底层官吏往往会为了尽快上任而上下打点,可如果没有足够的钱粮打点怎么办?!
只能是在任上的时候,尽可能的搂钱咯。
顺带一提,在大宋,给上官和同僚送礼,属于合法行为,而且是官场惯例......你不送,人家还会觉得你是瞧不起他。
所以啊.......大宋的底层官员,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张方平事后向顾深诉苦,讲述了大宋底层官吏到底有多么的不容易......但顾深并不买账。
至少这个理由,在顾深这边,是说不过去的......大概率放到范仲淹面前,也说不过去。
不是,嫌钱少你就别做官啊,当了官了,不想着怎么造福百姓,就想着搜刮钱财,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道理的吧?!
这话说的,张方平还真的无言以对。
张方平家里是官宦世家,他根本不需要靠着知县的这点工资过日子,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离任后需要待选,所以,在他得知大宋底层官吏的窘境后,才会觉得可怜。
但,就像顾深说的那样,历朝历代,都不会允许官吏贪墨,哪怕这个问题的根源,在朝廷本身。
没办法,张方平只能把自己真正不愿意追究到底的几个原因,说了出来。
一个,是厢兵的问题。
张方平发现,这次公廪贪墨案中,厢兵出现的几率,太高了。
不管是县尉调动厢兵巡视,借此贪墨公廪公粮,还是在水患时机,厢兵出兵看守公廪,又或者是张方平后来调查出的,厢兵将领私借军粮充实公廪.......这些事情里面都有厢兵的参与。
张方平无法判定,这三人的贪渎案中,地方厢兵将领到底参与进来了多少。
五代十国的混乱还没有彻底从宋人的记忆中抹去,尤其是像张方平这样的官宦世家子弟,对武人,有着一种天生的警惕和不信任感。
张方平无法确定,如果他坚持要处置县丞三人,是否会引起厢兵将领的连锁反应,而一旦厢兵将领煽动厢兵暴动的话,那张方平就靠手里的官印,能不能震慑的住那群丘八。
张方平在主观上,不相信那些厢兵们。
但这也不能怪张方平,毕竟大宋的厢兵,虽然说是军队,但实际上吧,成分非常的复杂。
大宋在军事上,实行的是强干弱枝的做法,战斗力最强的禁军,基本都驻扎在京城......前些年因为北方契丹和西北的党项人不太平,禁军也在北地和西北地区驻扎过一段时间。
但其他地方,都是厢兵来维持治安。
这些厢兵,有些也算是禁军里淘汰下来的正规军,但更多的,都是一些本地的地皮无赖,或者是造反被收编的百姓......这样的厢兵,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这,也是大宋希望达成的目的,避免地方坐大。
但是吧,这么以来,厢兵不仅战斗力成问题,他们的军纪和品行也很成问题。
当然,厢兵就算作乱,等到中央禁军一到,那也是被轻易横扫的份......但那时候张方平是不是还活着,就不好说了。() ()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张方平不想冒这个险。
而第二个原因,则在于.......一份书信。
这是张方平在寻找证据的时候,从县丞家仆身上找到的一封书信,而书信的内容,让张方平大吃一惊。
而等张方平把这封书信拿出来,交给顾深看过后,顾深也沉默了很久。
这封书信里,详细记载了顾深和王单被绑架前那几日的日常行程,以及身边的家丁,护卫情况。
现在,顾深能明白,当初渔娘为什么能从一个青皮的嘴里,得到王单的个人信息,同时还能在避开张岊的情况下,把顾深和王单一起绑到湖心岛上去了。
这封信表明,就算没有渔娘绑了顾深和王单,自然也会有其他的泼皮无赖来干这种事儿,甚至,两人的下场,可能会更糟糕。
某种程度上来说,渔娘还算是救了顾深和王单一命。
胡县丞三人,也许贪渎的手段不算太高明,让张方平一查一个准。
但他们的心狠程度,确实超出了张方平的预料——他们是真的敢借刀杀人的。
这样的人,被逼急了,不是没有狗急跳墙的可能,而他们狗急跳墙之下,真不好说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当初自己一个人拿着官印和吏部书信去上任,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些草率了。
有鉴于此,不管是为了顾深等人的安危考虑,还是为了自己的小命,张方平觉得,不能把县丞三人给逼到绝路上去。
得给他们留一点机会,让他们不至于狗急跳墙......虽然他们也确实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但翻起一点小风浪,淹死个把诸如张方平啦,顾深啦这类的人,他们还是能做到的。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若据实处置,上报吏部,以这些年官家的脾气,大概率也不会是砍头的罪名,最多就是将三人革职流放,而国朝素来又优待读书人,此三人即使流放,亦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罢了,连苦役都不用做。”
“既如此,何不令此三人戴罪,散尽家财吐回赃物,以充赈灾用度。待赈灾事毕后,许其辞官归隐,保留体面,以免此三人另生歹心,平添波折?!”
这就是张方平的如此处置的真正原因所在。
咱们的大宋官家,太“仁”了些,这些人就算真的被按照律法处置,以如今的官场风气,三人也不会死,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过日子而已。
既然如此,还不如给他们一个体面,换取他们多吐一点钱粮出来,填补公廪,用来赈济更多的灾民。
是的,张方平这么做,是一种更加圆滑,也更加符合这个时代风气的做法。
至于顾深耿耿于怀的那五百失踪百姓,张方平事后也派人去查找了,大概还有两百多人,逃到了太湖中的其他小岛上,因为范仲淹送粮及时,加上虞老大熟知水路,到底算是接济上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张方平只能是希望,他们真的是逃到了无锡县去求生了。
水患嘛,谁也不能保证一个人都不死的。
张方平没办法去做的更好,他只能更加着眼于昆山县境内,那数千需要赈济安抚的百姓。
只是......这样的说辞,还是不能说服顾深。
如果真的是天灾,那顾深最多也只能是叹口气,认了......可这次昆山的灾情,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祸。
虽然没有证据能证明,胡县丞三人是故意拖延开放城内时间,但就算不故意,这三人也是渎职罪。
张方平跟这样的底层官吏妥协,选择体面,本质上,这就是律法向人治的妥协。
顾深对此,不能理解,更不敢苟同。
如果说贪污渎职最后的结果也不至于丢命,还能获得一个体面的收场,那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底层官吏习惯于这种行为,造成更多的贪官污吏。
这对一个国家的基层管理,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顾深反对也没用啊。
说到底,张方平才是官,而顾深只是民......张方平能给顾深解释一遍自己这种做法的用意,已经很不容易。
一方面,是因为顾深背后的范仲淹,张方平不想得罪的太狠。
另一方,也许是因为之前被一起绑过,又或者是这段时间的配合查案,顾深和张方平到底还算相处的不错,彼此都有些欣赏。
否则,堂堂昆山知县,为什么要跟一个贡生去解释自己的做事缘由?!
顾深明白,张方平说这么多,试图让自己接受,是有他的难处。
但说实话,顾深还是不太能接受张方平的做法......现在顾深开始能理解《清平乐》里的韩琦了。
电视剧里的青年韩琦,在偶遇官家赵祯的时候,告诉官家,地方官吏做的实在是太差了,差到马上就要官逼民反了。
结果赵祯反问韩琦,既然大宋的官这么差,那他韩琦还来考科举做官干什么?!
然后韩琦告诉赵祯,正是因为如今当官的做的太差,所以他才必须去科考当官,扭转这一种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的情况。
虽然这段剧情是电视剧瞎编的,但,现在顾深却非常的感同身受。
甚至,顾深突然能理解,为什么范仲淹,韩琦,富弼,甚至后来的王安石等人,一直要对大宋进行变法革新了。
不革新根本不行。
开国才传承到第四代,大宋居然出现了以前王朝中后期才会出现的诸多问题。
军队战力不足,军纪下降,军队将领庸碌无能。
官员队伍臃肿,人浮于事,苟且度日,且贪腐腐化成风,却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惩处。
百姓身上背负着沉重的田税和各种苛捐杂税,艰难度日,以此来支撑起都城汴梁的繁华。
这样的情况,不变革,难道等着亡国么?!
张方平选择了在酒楼,而不是县衙处理县丞三人,已经让顾深不是很能理解了,最后拿出了这么多的证据,却还是给了县丞三人“最后的体面”,这就让顾深更加不能理解了。
所谓的“体面”,就是张方平答应胡县丞三人,只要他们能尽数退回所贪公廪粮物,那他就允许三人主动请辞,体面的回乡养老,不追究他们贪墨的罪名。
顾深是真的不明白,张方平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五百余因水患失踪百姓,难道在这些当官的人眼里,就只是一串数字么?!
就这三个玩意儿犯的事儿,足够砍好几次脑袋的了,怎么张方平最后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难道这也要官官相护?!
对此,张方平只能是叹气。
张方平难道不想砍了这三个猪狗不如的狗官么?!
他也想啊,但问题是......
“我朝从未有此先例......纵是官吏贪墨,也不过是罢官流放而已。”
这就是张方平给出的解释。
但是吧,顾深也有自己的理由,他反驳着说道,“不对吧......太宗朝的董枢,先帝时的褚德臻,不都是因为贪墨,被杖毙的么?!”
张方平心说这你也跟我抬杠?!
别拿前朝的事儿,跟今朝相比。
真要比的话,你咋不说太祖朝时,杀的文人更多呢......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是三代以后了。
世易时移懂不懂?!
太祖,太宗那是打出来的皇帝,跟如今的官家,能一样么?!
况且,三代以前,咱们大宋的官员们,基本都还算是能过日子的,哪怕是底层官吏,只要朝廷能及时发放俸禄,再加上职田的收益,过好日子也不难。
可如今......别说如今了,就是先帝在位的晚年,朝廷因为冗官问题严重,对各级官吏的俸禄,已经开始出现折枝了。
也就是工资打折。
中高层官员还算好的,本身工资高,日子照样能维持体面,可到了底层官吏这边,比如说县丞,县尉这个级别,一个月的工资,拿到手只有五贯钱左右。
换算下来,一年也就只有六十贯的收入。
这年月,养一个厢兵丘八,一年的开销都得三十贯钱,堂堂县尉,一年收入居然只是养两個丘八的钱,这让底层官吏怎么过日子?!
而且,底层官吏的职田收入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又是流官,基本都要在当地租房子住,各种开支都不小......如果倒霉,遇到调任期间迟迟不能定下新的岗位,那么在待岗期间,工资打折都算好的,遇到朝廷困难时节,不发工资都有可能。
因此,底层官吏往往会为了尽快上任而上下打点,可如果没有足够的钱粮打点怎么办?!
只能是在任上的时候,尽可能的搂钱咯。
顺带一提,在大宋,给上官和同僚送礼,属于合法行为,而且是官场惯例......你不送,人家还会觉得你是瞧不起他。
所以啊.......大宋的底层官员,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张方平事后向顾深诉苦,讲述了大宋底层官吏到底有多么的不容易......但顾深并不买账。
至少这个理由,在顾深这边,是说不过去的......大概率放到范仲淹面前,也说不过去。
不是,嫌钱少你就别做官啊,当了官了,不想着怎么造福百姓,就想着搜刮钱财,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道理的吧?!
这话说的,张方平还真的无言以对。
张方平家里是官宦世家,他根本不需要靠着知县的这点工资过日子,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离任后需要待选,所以,在他得知大宋底层官吏的窘境后,才会觉得可怜。
但,就像顾深说的那样,历朝历代,都不会允许官吏贪墨,哪怕这个问题的根源,在朝廷本身。
没办法,张方平只能把自己真正不愿意追究到底的几个原因,说了出来。
一个,是厢兵的问题。
张方平发现,这次公廪贪墨案中,厢兵出现的几率,太高了。
不管是县尉调动厢兵巡视,借此贪墨公廪公粮,还是在水患时机,厢兵出兵看守公廪,又或者是张方平后来调查出的,厢兵将领私借军粮充实公廪.......这些事情里面都有厢兵的参与。
张方平无法判定,这三人的贪渎案中,地方厢兵将领到底参与进来了多少。
五代十国的混乱还没有彻底从宋人的记忆中抹去,尤其是像张方平这样的官宦世家子弟,对武人,有着一种天生的警惕和不信任感。
张方平无法确定,如果他坚持要处置县丞三人,是否会引起厢兵将领的连锁反应,而一旦厢兵将领煽动厢兵暴动的话,那张方平就靠手里的官印,能不能震慑的住那群丘八。
张方平在主观上,不相信那些厢兵们。
但这也不能怪张方平,毕竟大宋的厢兵,虽然说是军队,但实际上吧,成分非常的复杂。
大宋在军事上,实行的是强干弱枝的做法,战斗力最强的禁军,基本都驻扎在京城......前些年因为北方契丹和西北的党项人不太平,禁军也在北地和西北地区驻扎过一段时间。
但其他地方,都是厢兵来维持治安。
这些厢兵,有些也算是禁军里淘汰下来的正规军,但更多的,都是一些本地的地皮无赖,或者是造反被收编的百姓......这样的厢兵,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这,也是大宋希望达成的目的,避免地方坐大。
但是吧,这么以来,厢兵不仅战斗力成问题,他们的军纪和品行也很成问题。
当然,厢兵就算作乱,等到中央禁军一到,那也是被轻易横扫的份......但那时候张方平是不是还活着,就不好说了。() ()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张方平不想冒这个险。
而第二个原因,则在于.......一份书信。
这是张方平在寻找证据的时候,从县丞家仆身上找到的一封书信,而书信的内容,让张方平大吃一惊。
而等张方平把这封书信拿出来,交给顾深看过后,顾深也沉默了很久。
这封书信里,详细记载了顾深和王单被绑架前那几日的日常行程,以及身边的家丁,护卫情况。
现在,顾深能明白,当初渔娘为什么能从一个青皮的嘴里,得到王单的个人信息,同时还能在避开张岊的情况下,把顾深和王单一起绑到湖心岛上去了。
这封信表明,就算没有渔娘绑了顾深和王单,自然也会有其他的泼皮无赖来干这种事儿,甚至,两人的下场,可能会更糟糕。
某种程度上来说,渔娘还算是救了顾深和王单一命。
胡县丞三人,也许贪渎的手段不算太高明,让张方平一查一个准。
但他们的心狠程度,确实超出了张方平的预料——他们是真的敢借刀杀人的。
这样的人,被逼急了,不是没有狗急跳墙的可能,而他们狗急跳墙之下,真不好说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当初自己一个人拿着官印和吏部书信去上任,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些草率了。
有鉴于此,不管是为了顾深等人的安危考虑,还是为了自己的小命,张方平觉得,不能把县丞三人给逼到绝路上去。
得给他们留一点机会,让他们不至于狗急跳墙......虽然他们也确实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但翻起一点小风浪,淹死个把诸如张方平啦,顾深啦这类的人,他们还是能做到的。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若据实处置,上报吏部,以这些年官家的脾气,大概率也不会是砍头的罪名,最多就是将三人革职流放,而国朝素来又优待读书人,此三人即使流放,亦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罢了,连苦役都不用做。”
“既如此,何不令此三人戴罪,散尽家财吐回赃物,以充赈灾用度。待赈灾事毕后,许其辞官归隐,保留体面,以免此三人另生歹心,平添波折?!”
这就是张方平的如此处置的真正原因所在。
咱们的大宋官家,太“仁”了些,这些人就算真的被按照律法处置,以如今的官场风气,三人也不会死,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过日子而已。
既然如此,还不如给他们一个体面,换取他们多吐一点钱粮出来,填补公廪,用来赈济更多的灾民。
是的,张方平这么做,是一种更加圆滑,也更加符合这个时代风气的做法。
至于顾深耿耿于怀的那五百失踪百姓,张方平事后也派人去查找了,大概还有两百多人,逃到了太湖中的其他小岛上,因为范仲淹送粮及时,加上虞老大熟知水路,到底算是接济上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张方平只能是希望,他们真的是逃到了无锡县去求生了。
水患嘛,谁也不能保证一个人都不死的。
张方平没办法去做的更好,他只能更加着眼于昆山县境内,那数千需要赈济安抚的百姓。
只是......这样的说辞,还是不能说服顾深。
如果真的是天灾,那顾深最多也只能是叹口气,认了......可这次昆山的灾情,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祸。
虽然没有证据能证明,胡县丞三人是故意拖延开放城内时间,但就算不故意,这三人也是渎职罪。
张方平跟这样的底层官吏妥协,选择体面,本质上,这就是律法向人治的妥协。
顾深对此,不能理解,更不敢苟同。
如果说贪污渎职最后的结果也不至于丢命,还能获得一个体面的收场,那只会让越来越多的底层官吏习惯于这种行为,造成更多的贪官污吏。
这对一个国家的基层管理,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顾深反对也没用啊。
说到底,张方平才是官,而顾深只是民......张方平能给顾深解释一遍自己这种做法的用意,已经很不容易。
一方面,是因为顾深背后的范仲淹,张方平不想得罪的太狠。
另一方,也许是因为之前被一起绑过,又或者是这段时间的配合查案,顾深和张方平到底还算相处的不错,彼此都有些欣赏。
否则,堂堂昆山知县,为什么要跟一个贡生去解释自己的做事缘由?!
顾深明白,张方平说这么多,试图让自己接受,是有他的难处。
但说实话,顾深还是不太能接受张方平的做法......现在顾深开始能理解《清平乐》里的韩琦了。
电视剧里的青年韩琦,在偶遇官家赵祯的时候,告诉官家,地方官吏做的实在是太差了,差到马上就要官逼民反了。
结果赵祯反问韩琦,既然大宋的官这么差,那他韩琦还来考科举做官干什么?!
然后韩琦告诉赵祯,正是因为如今当官的做的太差,所以他才必须去科考当官,扭转这一种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的情况。
虽然这段剧情是电视剧瞎编的,但,现在顾深却非常的感同身受。
甚至,顾深突然能理解,为什么范仲淹,韩琦,富弼,甚至后来的王安石等人,一直要对大宋进行变法革新了。
不革新根本不行。
开国才传承到第四代,大宋居然出现了以前王朝中后期才会出现的诸多问题。
军队战力不足,军纪下降,军队将领庸碌无能。
官员队伍臃肿,人浮于事,苟且度日,且贪腐腐化成风,却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惩处。
百姓身上背负着沉重的田税和各种苛捐杂税,艰难度日,以此来支撑起都城汴梁的繁华。
这样的情况,不变革,难道等着亡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