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冯府
运盐使冯骥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手中翻阅着《庄子》,专注得烛台上的烛芯快燃尽了都未曾察觉。忽然间,狂风大作,冯骥放下手中的书,起身准备关紧被风吹得嘎吱嘎吱作响的窗户。就在他迈出脚的那一刻,天空响起了惊悚的雷鸣声。
冯骥被吓得直哆嗦,他慌张地拿起烛台才发现早已被吹灭,只得借着月光走到窗户前。猛然间,他透过窗户上的影子,看到除他外还有一个黑影举着刀向他缓缓逼近。他的心跳加速,冷汗顺着额头落下。他回头看了一眼,满脸惊恐,嘴唇微张,刀就直直的落下……
郡主府
“诶,你们听说了吗?昨晚冯大人昨晚惨死家中。”一名丫鬟打扫满院子被风吹掉的落叶,还不忘与擦拭地板的丫鬟聊着昨晚的凶案。
“我也听说了,说是头被挂在悬梁上,尸身倒在地,血淋淋的。”
“你们不知道吗?当场吓疯了一个丫鬟呢?”一名小厮插话道。
两名丫鬟一听,直愣愣地打了个冷颤,双眼瞪着小厮,小厮觉得无趣便闭口不谈了。
孟绾绾来了兴趣,便问在为自己穿衣的紫苏:“她们说的冯大人是谁?”
“郡主,是运盐使冯骥。”紫苏见孟绾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于是又说道:“此事还惊动了朝廷,派沈大人三日内破案。”
“沈大人?”孟绾绾心中暗想道:这个沈大人不会是讨债鬼沈砚吧?绾绾瞧着紫苏知道的如此详细,便想着多问点消息,面不改色的问:“你又从何处得知?”
“沈砚,沈大人是锦衣卫指挥使。”紫苏望向孟绾绾,语气带着几分庄重。对于是如何得知的紫苏眼中带着一丝犹豫,低声说道:“今日为侯爷送吃食时,听到侯爷跟客卿交谈。说是天子震怒,特派沈大人在三日内破案。”
孟绾绾听到破案时间只有三天,忍不住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神情。
系统的声音这时在耳边响起,不容置疑的命令:“请宿主协助沈砚在三日内破案。”
孟绾绾听到自己要在三日内帮助沈砚破案,顿时满脸愁容,这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
孟绾绾想着能不能从系统这里得到凶手是谁。她小心翼翼地问:“系统,你知道凶手是谁吗?”
系统回答道:“在原文中,描写的并不细致,只是说他是江洋大盗。”
孟绾绾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果然是沈砚的真爱粉,对他毫无原则。
孟绾绾轻轻的转动身姿,裙摆随之展开来,如同云霞般绚烂夺目;紫苏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忍不住的由衷赞叹: “郡主,这套翡翠烟罗绮云裙可真好看!”
孟绾绾听着紫苏的夸奖,抿了抿嘴角,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轻声回应:“别贫了,你去帮我打听沈砚现在何处?”
“沈大人?”紫苏重复了一遍孟绾绾的话,声音不自觉地颤抖,脸上的震惊与嘴角的轻扬的喜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努力的平复呼吸,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慌乱。
“嗯。”
“那奴婢现在就去?”紫苏心跳越来越快,她觉得现在就像在袈在火上炙烤一样。
孟绾绾没想到紫苏会这么主动,沉默片刻后,嘱咐道:“你千万不可让人知道这件事。”
紫苏听听点点头,便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孟绾绾幽幽叹了一句:“没想到紫苏竟然是小迷妹一枚。”
“轰隆隆…”,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孟绾绾望向窗外,心中不禁升起疑惑,忍不住低语:“这是谁家的喜事?”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淹没在鼓声中,巧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郡主,不好了老夫人从青州过来了,现已经到郡主府门口了。侯爷和姨娘,二小姐已经去大门口迎接了。”巧儿一边喘着气,一边急忙向绾绾报告着。她神色慌张,眼中闪烁着一丝紧张,显然是事态紧张。
孟绾绾轻轻地拍了拍巧儿的肩膀,温和地说她说:“我们也去迎接老夫人,别让人说闲话。”
她们一前一后地往大门的方向走去。
孟绾绾目光穿过金辉闪耀的大门,眼前是一幅母慈子孝的画面。只见一名贵气的老夫人抬手,轻轻拭去父亲孟清远脸颊上的泪珠,温柔地说:“孩儿,许多年不见你清瘦了。”
孟绾绾暗想道:是圆润了不少吧。
孟清远抬起头,哽咽落泪道:“母亲,您受苦了!都是孩儿的错,今后您就在这儿住下。”
周围的百姓都被这温情的一幕所感动,窃窃私语中传来赞许的声音。
这时,孟芷芸上前一把挽住老夫人的手臂,满脸期待地对她说:“祖母,孙儿听母亲说你今日到,我便早早就在这等着了。”
江怜儿一脸笑意,附和道:“芸儿知道母亲喜爱芙蓉花,一早起来就挑选了这件锦绣芙蓉裳。”
老夫人温柔地望着孟芷芸,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微笑道:“有你这份孝心就够了。”随后,看到站在几米之外的孟绾绾,问站在一旁的孟清远:“她是?”
孟清远瞧着是孟绾绾,立马催促着:“还不赶紧给你祖母行礼。”
“祖母万福。”孟绾绾立马上行万福礼。
孟绾绾心中一阵忐忑,她深知古代百善孝为先。于是缓缓抬起头,清晰地看见老夫人的眉宇间满是淡漠。仿佛自己不过是路边的一株野草,不根本值得一提。孟芷芸则挑衅的目光看着孟绾绾。
老夫人转过身,直径向府内走去,一群人跟在老夫人身后,徒留孟绾绾和巧儿在原地。
孟绾绾看着手足无措的巧儿,心态稳定地说着:“好了,我没事。怎么快哭了呢?”
“郡主…要是长公主还在的话,还轮不到他们如此放肆!”
孟绾绾瞧着巧儿气鼓鼓的样子,当真是可爱极了!忍不住的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脸蛋,打趣道:“那我们不得跟上,不然都不知道在背后如何议论我?”
“对哦。郡主,我们赶紧跟上吧。”
等孟绾绾她们到大厅时,饭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一家人其乐融融。江怜儿瞧见是孟绾绾,一脸歉意,解释道:“绾绾,对不起啊。母亲舟车劳顿,想着先吃早膳就带母亲下去好好休息。就没等…”
“一个姨娘对小辈如此低声下气,她纲常伦理读到狗肚子里了吗?”老夫人怒目圆睁,眼神如寒冬中的北风,刺骨而凌厉。
孟芷芸这时候对孟绾绾说:“姐姐,今日有祖母和父亲在,你别想迁怒于母亲。”她虽然轻言细语,但是字字句句透露着坚定和尊严。
孟绾绾则站在一旁,她的双拳紧握在身后,青筋隐隐约约浮现。强压着内心翻腾的不甘与愤怒,强颜欢笑。她嘴角勉强上扬,轻轻摇头,仿佛一切不愉快都随风而逝:“妹妹,祖母来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怎么会为这些小事迁怒于姨娘。”
孟绾绾心中甚是窝火:我迟早有一天要把你们虚伪的面具撕碎!
老夫人见状,放缓了语气,眉宇间的怒气稍稍散去,转而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她缓缓道:“坐下来,一起用早膳吧。”
江怜儿微微一怔,抿嘴一笑意味深长地说:“绾绾,坐姨娘这里吧。”
“不了姨娘,我怕妹妹吃醋,我还是坐父亲旁边吧。”
江怜儿尴尬地笑了笑。
孟清远没想到这个刁蛮任性的女儿会选择坐在自己旁边,按照以前早就大吵一架,然后负气离开。孟清远深深地看了一眼孟绾绾,自从落水后就性情大变。
桌上虽无言语,但剑拔弩张的气氛已是无声的硝烟。孟绾绾怕当场发疯便早早离场。
清河街
紫苏跟踪着锦衣卫的队伍,一路小跑穿过了繁华的西市,清河巷的一角停了下来。
“大人,有位侍女跟了一路了,好像是长宁郡主的人?”
“不用管她,破案要紧。”
“是。”
紫苏紧紧贴在一辆装满货物的商贩车后,遮住了自己的身影,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透过车轮间的缝隙,窥视着前方的锦衣卫,看着他们进入了一品楼后才离去。
水榭居
“郡主~她们也太过分了!”巧儿红着眼泪汪汪地向孟绾绾哭诉着。
紫苏刚踏进院落,便听到了巧儿的哭泣声,焦急地问:“巧儿,你为何哭了?”
孟绾绾勾了勾嘴角,抢先回应道:“巧儿,为我鸣不平呢!”随后询问紫苏:“我交代你的事如何了?”
“郡主,他们进了一品楼。”
巧儿抹去眼角的泪痕,好奇地望向紫苏,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们是谁啊?”
孟绾绾并没有回答巧儿,轻声吩咐紫苏将房门紧锁,然后低语了几句,两人脸上浮现出诧异和惊讶的神情。
突然,只见紫苏和巧儿从门内出来,两人悄悄地从后门溜出,紧张地环顾四周,生怕被别人发现。
良久,后门的铜环忽然被推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后院里的静谧,这时巧儿和紫苏手中多了两个沉甸甸的包袱。
冯府
运盐使冯骥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手中翻阅着《庄子》,专注得烛台上的烛芯快燃尽了都未曾察觉。忽然间,狂风大作,冯骥放下手中的书,起身准备关紧被风吹得嘎吱嘎吱作响的窗户。就在他迈出脚的那一刻,天空响起了惊悚的雷鸣声。
冯骥被吓得直哆嗦,他慌张地拿起烛台才发现早已被吹灭,只得借着月光走到窗户前。猛然间,他透过窗户上的影子,看到除他外还有一个黑影举着刀向他缓缓逼近。他的心跳加速,冷汗顺着额头落下。他回头看了一眼,满脸惊恐,嘴唇微张,刀就直直的落下……
郡主府
“诶,你们听说了吗?昨晚冯大人昨晚惨死家中。”一名丫鬟打扫满院子被风吹掉的落叶,还不忘与擦拭地板的丫鬟聊着昨晚的凶案。
“我也听说了,说是头被挂在悬梁上,尸身倒在地,血淋淋的。”
“你们不知道吗?当场吓疯了一个丫鬟呢?”一名小厮插话道。
两名丫鬟一听,直愣愣地打了个冷颤,双眼瞪着小厮,小厮觉得无趣便闭口不谈了。
孟绾绾来了兴趣,便问在为自己穿衣的紫苏:“她们说的冯大人是谁?”
“郡主,是运盐使冯骥。”紫苏见孟绾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于是又说道:“此事还惊动了朝廷,派沈大人三日内破案。”
“沈大人?”孟绾绾心中暗想道:这个沈大人不会是讨债鬼沈砚吧?绾绾瞧着紫苏知道的如此详细,便想着多问点消息,面不改色的问:“你又从何处得知?”
“沈砚,沈大人是锦衣卫指挥使。”紫苏望向孟绾绾,语气带着几分庄重。对于是如何得知的紫苏眼中带着一丝犹豫,低声说道:“今日为侯爷送吃食时,听到侯爷跟客卿交谈。说是天子震怒,特派沈大人在三日内破案。”
孟绾绾听到破案时间只有三天,忍不住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神情。
系统的声音这时在耳边响起,不容置疑的命令:“请宿主协助沈砚在三日内破案。”
孟绾绾听到自己要在三日内帮助沈砚破案,顿时满脸愁容,这是一项有难度的任务。
孟绾绾想着能不能从系统这里得到凶手是谁。她小心翼翼地问:“系统,你知道凶手是谁吗?”
系统回答道:“在原文中,描写的并不细致,只是说他是江洋大盗。”
孟绾绾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果然是沈砚的真爱粉,对他毫无原则。
孟绾绾轻轻的转动身姿,裙摆随之展开来,如同云霞般绚烂夺目;紫苏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忍不住的由衷赞叹: “郡主,这套翡翠烟罗绮云裙可真好看!”
孟绾绾听着紫苏的夸奖,抿了抿嘴角,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轻声回应:“别贫了,你去帮我打听沈砚现在何处?”
“沈大人?”紫苏重复了一遍孟绾绾的话,声音不自觉地颤抖,脸上的震惊与嘴角的轻扬的喜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努力的平复呼吸,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慌乱。
“嗯。”
“那奴婢现在就去?”紫苏心跳越来越快,她觉得现在就像在袈在火上炙烤一样。
孟绾绾没想到紫苏会这么主动,沉默片刻后,嘱咐道:“你千万不可让人知道这件事。”
紫苏听听点点头,便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孟绾绾幽幽叹了一句:“没想到紫苏竟然是小迷妹一枚。”
“轰隆隆…”,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孟绾绾望向窗外,心中不禁升起疑惑,忍不住低语:“这是谁家的喜事?”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淹没在鼓声中,巧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郡主,不好了老夫人从青州过来了,现已经到郡主府门口了。侯爷和姨娘,二小姐已经去大门口迎接了。”巧儿一边喘着气,一边急忙向绾绾报告着。她神色慌张,眼中闪烁着一丝紧张,显然是事态紧张。
孟绾绾轻轻地拍了拍巧儿的肩膀,温和地说她说:“我们也去迎接老夫人,别让人说闲话。”
她们一前一后地往大门的方向走去。
孟绾绾目光穿过金辉闪耀的大门,眼前是一幅母慈子孝的画面。只见一名贵气的老夫人抬手,轻轻拭去父亲孟清远脸颊上的泪珠,温柔地说:“孩儿,许多年不见你清瘦了。”
孟绾绾暗想道:是圆润了不少吧。
孟清远抬起头,哽咽落泪道:“母亲,您受苦了!都是孩儿的错,今后您就在这儿住下。”
周围的百姓都被这温情的一幕所感动,窃窃私语中传来赞许的声音。
这时,孟芷芸上前一把挽住老夫人的手臂,满脸期待地对她说:“祖母,孙儿听母亲说你今日到,我便早早就在这等着了。”
江怜儿一脸笑意,附和道:“芸儿知道母亲喜爱芙蓉花,一早起来就挑选了这件锦绣芙蓉裳。”
老夫人温柔地望着孟芷芸,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微笑道:“有你这份孝心就够了。”随后,看到站在几米之外的孟绾绾,问站在一旁的孟清远:“她是?”
孟清远瞧着是孟绾绾,立马催促着:“还不赶紧给你祖母行礼。”
“祖母万福。”孟绾绾立马上行万福礼。
孟绾绾心中一阵忐忑,她深知古代百善孝为先。于是缓缓抬起头,清晰地看见老夫人的眉宇间满是淡漠。仿佛自己不过是路边的一株野草,不根本值得一提。孟芷芸则挑衅的目光看着孟绾绾。
老夫人转过身,直径向府内走去,一群人跟在老夫人身后,徒留孟绾绾和巧儿在原地。
孟绾绾看着手足无措的巧儿,心态稳定地说着:“好了,我没事。怎么快哭了呢?”
“郡主…要是长公主还在的话,还轮不到他们如此放肆!”
孟绾绾瞧着巧儿气鼓鼓的样子,当真是可爱极了!忍不住的捏了捏她肉嘟嘟的脸蛋,打趣道:“那我们不得跟上,不然都不知道在背后如何议论我?”
“对哦。郡主,我们赶紧跟上吧。”
等孟绾绾她们到大厅时,饭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一家人其乐融融。江怜儿瞧见是孟绾绾,一脸歉意,解释道:“绾绾,对不起啊。母亲舟车劳顿,想着先吃早膳就带母亲下去好好休息。就没等…”
“一个姨娘对小辈如此低声下气,她纲常伦理读到狗肚子里了吗?”老夫人怒目圆睁,眼神如寒冬中的北风,刺骨而凌厉。
孟芷芸这时候对孟绾绾说:“姐姐,今日有祖母和父亲在,你别想迁怒于母亲。”她虽然轻言细语,但是字字句句透露着坚定和尊严。
孟绾绾则站在一旁,她的双拳紧握在身后,青筋隐隐约约浮现。强压着内心翻腾的不甘与愤怒,强颜欢笑。她嘴角勉强上扬,轻轻摇头,仿佛一切不愉快都随风而逝:“妹妹,祖母来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怎么会为这些小事迁怒于姨娘。”
孟绾绾心中甚是窝火:我迟早有一天要把你们虚伪的面具撕碎!
老夫人见状,放缓了语气,眉宇间的怒气稍稍散去,转而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她缓缓道:“坐下来,一起用早膳吧。”
江怜儿微微一怔,抿嘴一笑意味深长地说:“绾绾,坐姨娘这里吧。”
“不了姨娘,我怕妹妹吃醋,我还是坐父亲旁边吧。”
江怜儿尴尬地笑了笑。
孟清远没想到这个刁蛮任性的女儿会选择坐在自己旁边,按照以前早就大吵一架,然后负气离开。孟清远深深地看了一眼孟绾绾,自从落水后就性情大变。
桌上虽无言语,但剑拔弩张的气氛已是无声的硝烟。孟绾绾怕当场发疯便早早离场。
清河街
紫苏跟踪着锦衣卫的队伍,一路小跑穿过了繁华的西市,清河巷的一角停了下来。
“大人,有位侍女跟了一路了,好像是长宁郡主的人?”
“不用管她,破案要紧。”
“是。”
紫苏紧紧贴在一辆装满货物的商贩车后,遮住了自己的身影,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透过车轮间的缝隙,窥视着前方的锦衣卫,看着他们进入了一品楼后才离去。
水榭居
“郡主~她们也太过分了!”巧儿红着眼泪汪汪地向孟绾绾哭诉着。
紫苏刚踏进院落,便听到了巧儿的哭泣声,焦急地问:“巧儿,你为何哭了?”
孟绾绾勾了勾嘴角,抢先回应道:“巧儿,为我鸣不平呢!”随后询问紫苏:“我交代你的事如何了?”
“郡主,他们进了一品楼。”
巧儿抹去眼角的泪痕,好奇地望向紫苏,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们是谁啊?”
孟绾绾并没有回答巧儿,轻声吩咐紫苏将房门紧锁,然后低语了几句,两人脸上浮现出诧异和惊讶的神情。
突然,只见紫苏和巧儿从门内出来,两人悄悄地从后门溜出,紧张地环顾四周,生怕被别人发现。
良久,后门的铜环忽然被推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后院里的静谧,这时巧儿和紫苏手中多了两个沉甸甸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