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你昨日与嫔妃们甚为和乐。”崔贵太妃声线柔和,就算生气也是温言软语。
“是。”
“知错了吗?”
“儿臣知错。”
“那就出去跪着。”
“儿臣遵旨。”
钱嬷嬷并不知道风姒婠女扮男装的秘密,只觉得贵太妃这次太过小题大做,但她知道劝不动,只悄悄在院中放了一个软垫。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因此钱嬷嬷早就将长安殿的宫人遣到后殿,没有吩咐谁都不准到殿前来,费尽心思维护小主子的体面。
崔贵太妃的本意是让女儿记住教训,并不是真的要体罚羞辱,所以她对钱嬷嬷的小动作一向视而不见。
究竟为何生气只有崔贵太妃和风姒婠两人知道,她是在责怪女儿不该与旁人太过亲近,行事如此不小心,万一女儿女扮男装的秘密暴露,她们母女连带着整个崔家都将大祸临头。
乾元帝踏进长安殿时,就见自己那已经贵为九五之尊的幼子,在炎炎烈日下跪在庭院正中,身姿修直挺拔如松柏翠竹。
他眉头微皱,怎么还是小孩儿脾气,宁折不弯的气节那是给外面人看的,跟自家人犯什么倔。
乾元帝走到风姒婠身旁站定,声音听不出情绪:“起来吧,你母妃气不顺,多说几句乖巧话哄着就是,她不懂事,连你也不懂事?让你跪就跪,天子的威严何在?”
在这皇宫里,太上皇就是老大,得了口谕的风姒婠从善如流地站起身。她是个听劝的人,让跪就跪,让起就起。
崔贵太妃听钱嬷嬷禀报说太上皇来了,正准备起身迎接,脸上的笑容在听见这番话后消失殆尽,她走到乾元帝跟前端端正正行了大礼:“倒是妾僭越了,忘了皇儿身份尊贵不同以往。”
乾元帝走过去将明显在闹脾气的崔贵太妃扶起来:“朕不是怪你,他再尊贵也是我们的儿子,但孩子都这么大了,总要给他留些脸面,若是底下的臣子们知道皇帝这么大了还在被自己的母妃罚跪,传出去成何体统,皇室脸面何在?”
崔贵太妃看着满头大汗却一言不发的女儿,到底还是心软了。
“今日是妾不对,您知道妾向来将国师的话奉为圭臬,妾一时气急才思虑不周失了分寸。”
乾元帝安抚般拍了拍崔贵太妃的手:“朕知道你也是关心则乱,含元殿那么多宫人伺候着,就算皇儿想犯错也没机会。”
风姒婠:……
刚才好像有好大一个车轱辘嗖的一下从她身上压过去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
看着便宜老爹将漂亮娘亲哄得心花怒放,风姒婠心知继续待下去只会成为碍眼的电灯泡,于是知情识趣地悄摸退下。
风姒婠跑得飞快,林朝恩在后面追得上气不接下气。
“陛下……陛下!裴相求见,如今人还在宣政殿等着呢。”
“裴敬安?”风姒婠停下脚步,不解道,“他找我干什么?如今朕不是不用再上他的课了吗?”
裴敬安乃当朝左相,曾是几位皇子的书法老师,他的父亲是闻名天下的书法大家裴寿,因他自幼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加上自身勤学不辍,也练就了一手冠绝天下的好字。
裴敬安年纪轻轻就官居左相,他那笔好字绝对起了加分的作用,乾元帝少时孤苦没读过多少书,因此对学问好的年轻人青眼有加。
因其容貌俊美出尘,堪称神清骨秀、芝兰玉树,素有盛京玉璧的美称。
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如今“裴玉郎”俨然成了他的另一个名号,原本是友人的调笑之语,叫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称呼。
身为年方二十八还未曾婚配的天子宠臣,裴敬安是如今盛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女婿人选,许多姑娘为了他甘愿蹉跎年华,只盼能得玉郎一顾,哪怕只是露水情缘,愿意春风一度的姑娘也大有人在。
十年战乱使得朝野元气大伤,姑娘们确实有这样任性的底气,大梁朝对女儿家出阁的年纪不像前朝那般规定严苛,家里的姑娘晚几年出嫁也没什么影响。
国祚方安,就算最后没有和裴家玉郎喜结连理,她们也不愁找不到好人家出嫁。
“奴才猜想裴大人该是有什么要紧的公务要跟您禀报吧。”林朝恩道。
风姒婠翻了个白眼:“这话你自己信吗?”
要紧的公务哪轮得到她发表意见,盛京城的三岁小儿都知道如今的天下之主还是乾元帝,那些怂了吧唧的大臣连上折子提议改年号都不敢,她现在还只能沿用着自家老爹的年号呢。
林朝恩嘿嘿一笑立马闭嘴,但凡涉及敏感话题,他绝不会多嘴说一个字。
见他熟练地装糊涂蒙混过关,风姒婠不屑撇嘴,身为总管大太监,每次拍马屁都拍到马腿上,也就是她心地善良不计较,若她真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心眼再小一点的话他不知道要挨上多少板子。
其实林朝恩刚开始伺候风姒婠时也是战战兢兢的,说话只敢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生怕说错一个字自己就小命不保,那年风姒婠八岁,林朝恩十岁。
这么多年来风姒婠从不曾责打过下人,混熟了的林朝恩才敢在她面前暴露自己的低情商。
由于风姒婠不喜欢坐轿辇,她的銮轿一直摆在内库吃灰,长安殿和宣政殿离得远,等她和林朝恩走到宣政殿,两人都累得直喘气。
风姒婠先在心里将没事找事的裴敬安骂了个狗血喷头,才沉着一张脸走进宣政殿。
“臣参见陛下。”裴敬安听见通报声前来迎驾。
“裴爱卿请起。”风姒婠在裴敬安抬头前表演了一个变脸,满脸温和地问,“裴卿下了朝不赶着回家吃饭,想必一定有十分要紧的事。”
言下之意就是浪费她宝贵的吃午饭的时间如果敢拿些鸡零狗碎的小事打扰她就死定了。
反正两人的关系一向不好,梁子从裴敬安教授书法课讽刺她的字像狗刨时就结下了。
裴敬安温和一笑:“臣确有要紧之事禀报。”
本来还有些懒散的风姒婠瞬间挺直了腰:“左相大人都觉得要紧之事,方才何不禀报给父皇?”
乾元帝恨不得天天都要召见裴敬安,他见裴敬安的时间比见自己几个儿子加起来都多,曾说“裴卿非吾子乃朕平生之憾”。
风姒婠敢肯定,刚才林朝恩来宣政殿搬乾元帝这个救兵时这两人肯定在一处商谈政务,什么要紧之事刚才不顺嘴禀告太上皇,反而退而求其次跟她这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说。
莫不是裴敬安终于飘了,要跟太上皇叫板?
只见裴敬安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恭敬答道:“听闻皇上想新设一农务司,恰巧臣新得了门客呈上来的一份改进农具的图纸,想来陛下应该会需要它。”
风姒婠狐疑的望着裴敬安,他今日吃错药了?怎么这么反常。
他在风姒婠还是皇子时就看她不顺眼,上个月她试探性地发表意见,提出重视农桑,想要新设一个部门专管天下农事,百官之中就数他那一派的官员反对得厉害,今日他却来献殷勤,有阴谋。
不过该占的便宜还是要占,就算有阴谋她也要先白嫖一通。
风姒婠微扬下巴,示意林朝恩将图纸拿上来。
打开图纸的那刻她就知道这出自谁的手笔,那眼熟的花体签名,班长的自恋还是一如既往,无时无刻不在秀他那在网上三百块钱找人设计的签名。
风姒婠轻咳一声,忍下涌上喉间的笑意:“这种耕犁确实闻所未闻,不如裴卿将你那门客带进宫来,指点匠人们将这犁具做出来,先在京郊农田里实验一番,看其与直犁相比有何改进,如何?”
裴敬安轻笑一声:“除了那位门客,臣还找到许多在农事方面有才能之人,想来定能为陛下设立农务司尽一点微薄之力。”
风姒婠瞥他一眼,不明白他为何这么着急。
“那便都见一见吧,劳裴卿妥善安排。”
“臣遵旨。”
裴敬安离开后,风姒婠回到寝殿屏退左右:“去问国师,裴敬安是怎么回事?”
她话音刚落,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突然出现在殿中。
“是。”黑衣男子从出现到退下,前后不过几秒的功夫。
空无一人的寝殿中,风姒婠头疼似的揉了揉额头,在床上呆坐了一会儿后才起身换下朝服。
曾经照顾她的奶嬷嬷和贴身侍女死后,洗浴换衣这些贴身的活都是她自己干。
乾元帝养育儿子的理念就是忌骄奢放纵,她此举反而得了乾元帝的夸赞。
晚上国师如约而至,身披黑袍,掩盖了相貌。
两人一坐一站,不等风姒婠出声,国师就先开口道:“计划有变。”
风姒婠面无表情地“啧”了一声,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她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行,我知道了,就一句话的事你怎么还亲自来了?”
国师抿了抿唇,有些不高兴,但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不高兴,最后沉默着离开了。
风姒婠对此一无所知,她正头疼不已,最差的结果还是出现了。
国师的意思是裴敬安也被穿了,怪不得她总觉得裴敬安有点怪怪的。
虽然她很开心宿敌变成了同学,但裴敬安身居要职,时常周旋于乾元帝和各位重臣之间,一个不慎就可能被暴露。
应该说,很容易会暴露。
若是被人发现裴左相换了个芯子,拔出萝卜带出泥,全都得遭殃。
她想起之前给国师画完大饼后他对她诉说的遭遇。
从小因为长相异于常人被当作妖孽,每到一个地方就被绑一回,烧死、淹死、摔死体验过无数回。
若她们这群“真妖孽”被发现了,估计也是一样的待遇。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急得团团转也没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风姒婠冷静下来,强迫自己入睡,明天还有早朝,赶早六的人伤不起。
“是。”
“知错了吗?”
“儿臣知错。”
“那就出去跪着。”
“儿臣遵旨。”
钱嬷嬷并不知道风姒婠女扮男装的秘密,只觉得贵太妃这次太过小题大做,但她知道劝不动,只悄悄在院中放了一个软垫。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因此钱嬷嬷早就将长安殿的宫人遣到后殿,没有吩咐谁都不准到殿前来,费尽心思维护小主子的体面。
崔贵太妃的本意是让女儿记住教训,并不是真的要体罚羞辱,所以她对钱嬷嬷的小动作一向视而不见。
究竟为何生气只有崔贵太妃和风姒婠两人知道,她是在责怪女儿不该与旁人太过亲近,行事如此不小心,万一女儿女扮男装的秘密暴露,她们母女连带着整个崔家都将大祸临头。
乾元帝踏进长安殿时,就见自己那已经贵为九五之尊的幼子,在炎炎烈日下跪在庭院正中,身姿修直挺拔如松柏翠竹。
他眉头微皱,怎么还是小孩儿脾气,宁折不弯的气节那是给外面人看的,跟自家人犯什么倔。
乾元帝走到风姒婠身旁站定,声音听不出情绪:“起来吧,你母妃气不顺,多说几句乖巧话哄着就是,她不懂事,连你也不懂事?让你跪就跪,天子的威严何在?”
在这皇宫里,太上皇就是老大,得了口谕的风姒婠从善如流地站起身。她是个听劝的人,让跪就跪,让起就起。
崔贵太妃听钱嬷嬷禀报说太上皇来了,正准备起身迎接,脸上的笑容在听见这番话后消失殆尽,她走到乾元帝跟前端端正正行了大礼:“倒是妾僭越了,忘了皇儿身份尊贵不同以往。”
乾元帝走过去将明显在闹脾气的崔贵太妃扶起来:“朕不是怪你,他再尊贵也是我们的儿子,但孩子都这么大了,总要给他留些脸面,若是底下的臣子们知道皇帝这么大了还在被自己的母妃罚跪,传出去成何体统,皇室脸面何在?”
崔贵太妃看着满头大汗却一言不发的女儿,到底还是心软了。
“今日是妾不对,您知道妾向来将国师的话奉为圭臬,妾一时气急才思虑不周失了分寸。”
乾元帝安抚般拍了拍崔贵太妃的手:“朕知道你也是关心则乱,含元殿那么多宫人伺候着,就算皇儿想犯错也没机会。”
风姒婠:……
刚才好像有好大一个车轱辘嗖的一下从她身上压过去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
看着便宜老爹将漂亮娘亲哄得心花怒放,风姒婠心知继续待下去只会成为碍眼的电灯泡,于是知情识趣地悄摸退下。
风姒婠跑得飞快,林朝恩在后面追得上气不接下气。
“陛下……陛下!裴相求见,如今人还在宣政殿等着呢。”
“裴敬安?”风姒婠停下脚步,不解道,“他找我干什么?如今朕不是不用再上他的课了吗?”
裴敬安乃当朝左相,曾是几位皇子的书法老师,他的父亲是闻名天下的书法大家裴寿,因他自幼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加上自身勤学不辍,也练就了一手冠绝天下的好字。
裴敬安年纪轻轻就官居左相,他那笔好字绝对起了加分的作用,乾元帝少时孤苦没读过多少书,因此对学问好的年轻人青眼有加。
因其容貌俊美出尘,堪称神清骨秀、芝兰玉树,素有盛京玉璧的美称。
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如今“裴玉郎”俨然成了他的另一个名号,原本是友人的调笑之语,叫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称呼。
身为年方二十八还未曾婚配的天子宠臣,裴敬安是如今盛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女婿人选,许多姑娘为了他甘愿蹉跎年华,只盼能得玉郎一顾,哪怕只是露水情缘,愿意春风一度的姑娘也大有人在。
十年战乱使得朝野元气大伤,姑娘们确实有这样任性的底气,大梁朝对女儿家出阁的年纪不像前朝那般规定严苛,家里的姑娘晚几年出嫁也没什么影响。
国祚方安,就算最后没有和裴家玉郎喜结连理,她们也不愁找不到好人家出嫁。
“奴才猜想裴大人该是有什么要紧的公务要跟您禀报吧。”林朝恩道。
风姒婠翻了个白眼:“这话你自己信吗?”
要紧的公务哪轮得到她发表意见,盛京城的三岁小儿都知道如今的天下之主还是乾元帝,那些怂了吧唧的大臣连上折子提议改年号都不敢,她现在还只能沿用着自家老爹的年号呢。
林朝恩嘿嘿一笑立马闭嘴,但凡涉及敏感话题,他绝不会多嘴说一个字。
见他熟练地装糊涂蒙混过关,风姒婠不屑撇嘴,身为总管大太监,每次拍马屁都拍到马腿上,也就是她心地善良不计较,若她真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心眼再小一点的话他不知道要挨上多少板子。
其实林朝恩刚开始伺候风姒婠时也是战战兢兢的,说话只敢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生怕说错一个字自己就小命不保,那年风姒婠八岁,林朝恩十岁。
这么多年来风姒婠从不曾责打过下人,混熟了的林朝恩才敢在她面前暴露自己的低情商。
由于风姒婠不喜欢坐轿辇,她的銮轿一直摆在内库吃灰,长安殿和宣政殿离得远,等她和林朝恩走到宣政殿,两人都累得直喘气。
风姒婠先在心里将没事找事的裴敬安骂了个狗血喷头,才沉着一张脸走进宣政殿。
“臣参见陛下。”裴敬安听见通报声前来迎驾。
“裴爱卿请起。”风姒婠在裴敬安抬头前表演了一个变脸,满脸温和地问,“裴卿下了朝不赶着回家吃饭,想必一定有十分要紧的事。”
言下之意就是浪费她宝贵的吃午饭的时间如果敢拿些鸡零狗碎的小事打扰她就死定了。
反正两人的关系一向不好,梁子从裴敬安教授书法课讽刺她的字像狗刨时就结下了。
裴敬安温和一笑:“臣确有要紧之事禀报。”
本来还有些懒散的风姒婠瞬间挺直了腰:“左相大人都觉得要紧之事,方才何不禀报给父皇?”
乾元帝恨不得天天都要召见裴敬安,他见裴敬安的时间比见自己几个儿子加起来都多,曾说“裴卿非吾子乃朕平生之憾”。
风姒婠敢肯定,刚才林朝恩来宣政殿搬乾元帝这个救兵时这两人肯定在一处商谈政务,什么要紧之事刚才不顺嘴禀告太上皇,反而退而求其次跟她这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说。
莫不是裴敬安终于飘了,要跟太上皇叫板?
只见裴敬安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恭敬答道:“听闻皇上想新设一农务司,恰巧臣新得了门客呈上来的一份改进农具的图纸,想来陛下应该会需要它。”
风姒婠狐疑的望着裴敬安,他今日吃错药了?怎么这么反常。
他在风姒婠还是皇子时就看她不顺眼,上个月她试探性地发表意见,提出重视农桑,想要新设一个部门专管天下农事,百官之中就数他那一派的官员反对得厉害,今日他却来献殷勤,有阴谋。
不过该占的便宜还是要占,就算有阴谋她也要先白嫖一通。
风姒婠微扬下巴,示意林朝恩将图纸拿上来。
打开图纸的那刻她就知道这出自谁的手笔,那眼熟的花体签名,班长的自恋还是一如既往,无时无刻不在秀他那在网上三百块钱找人设计的签名。
风姒婠轻咳一声,忍下涌上喉间的笑意:“这种耕犁确实闻所未闻,不如裴卿将你那门客带进宫来,指点匠人们将这犁具做出来,先在京郊农田里实验一番,看其与直犁相比有何改进,如何?”
裴敬安轻笑一声:“除了那位门客,臣还找到许多在农事方面有才能之人,想来定能为陛下设立农务司尽一点微薄之力。”
风姒婠瞥他一眼,不明白他为何这么着急。
“那便都见一见吧,劳裴卿妥善安排。”
“臣遵旨。”
裴敬安离开后,风姒婠回到寝殿屏退左右:“去问国师,裴敬安是怎么回事?”
她话音刚落,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突然出现在殿中。
“是。”黑衣男子从出现到退下,前后不过几秒的功夫。
空无一人的寝殿中,风姒婠头疼似的揉了揉额头,在床上呆坐了一会儿后才起身换下朝服。
曾经照顾她的奶嬷嬷和贴身侍女死后,洗浴换衣这些贴身的活都是她自己干。
乾元帝养育儿子的理念就是忌骄奢放纵,她此举反而得了乾元帝的夸赞。
晚上国师如约而至,身披黑袍,掩盖了相貌。
两人一坐一站,不等风姒婠出声,国师就先开口道:“计划有变。”
风姒婠面无表情地“啧”了一声,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她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行,我知道了,就一句话的事你怎么还亲自来了?”
国师抿了抿唇,有些不高兴,但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不高兴,最后沉默着离开了。
风姒婠对此一无所知,她正头疼不已,最差的结果还是出现了。
国师的意思是裴敬安也被穿了,怪不得她总觉得裴敬安有点怪怪的。
虽然她很开心宿敌变成了同学,但裴敬安身居要职,时常周旋于乾元帝和各位重臣之间,一个不慎就可能被暴露。
应该说,很容易会暴露。
若是被人发现裴左相换了个芯子,拔出萝卜带出泥,全都得遭殃。
她想起之前给国师画完大饼后他对她诉说的遭遇。
从小因为长相异于常人被当作妖孽,每到一个地方就被绑一回,烧死、淹死、摔死体验过无数回。
若她们这群“真妖孽”被发现了,估计也是一样的待遇。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急得团团转也没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风姒婠冷静下来,强迫自己入睡,明天还有早朝,赶早六的人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