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建安三年春,庐江郡。

    焦仲卿温润儒雅,钟悌忠信,除却家况逊于刘家,无可非议。他与刘兰芝一见钟情,情至深切,眼中唯她一人。焦母不喜侍从,遂杞竹未跟来,留在母亲身旁。

    焦家坐北朝南,入门是一方小院,正屋略显简陋,梁木微旧,窗纸泛黄,屋内陈设简单,几案实用,屋侧是灶房,烟火气盛。柴房倚墙而立,堆着些柴薪杂物。

    小小庭院,偶有花草点缀,不失生活意趣。焦仲卿肯花心思,在两棵柳间搭起一秋千架。

    兰芝穿了翠缥褙子,对襟处绣着几缕花纹,下露绯桃襦裙,横腰束着一条同色丝带,她坐在吊着的木板上,两手握住五色绳索,一来一回,越打越高。薄汗轻衣惹香来。焦仲卿在其身后轻推着秋千,护她周全。

    兰芝道:“若能如此与君白头偕老,乃妾身至幸之事。”

    焦仲卿道:“此亦余生大幸。”春风拂过二人发梢,惹来连连笑声。

    日子平淡,却也幸福美满。

    忽闻母来,兰芝袜未着履,忙起身问好。焦母道:“当操办午饭矣。”

    焦仲卿道:“当下未及巳正。”

    兰芝见其母皱眉,遽忙出言:“相公,妾身欲归矣。”仲卿未拒之,二人当归。

    建安四年秋,庐江郡。

    秋风习习,院中淡菊摇曳,焦仲卿公务日见繁冗,却不忘携东街糕点而归,兰芝愿意等。

    此日,天光微熹,刘兰芝通体素淡,独坐纺织机前,脚踩踏板,葱白手指灵巧穿梭经线间,机杵声唧.唧作响。

    半辰已逝,兰芝当为婆婆与小姑备早膳,舒展懒腰,便再回纺机前,傍晚才能织完,日复一日。

    偶时,她亦会教小姑认字赋诗,念及诗篇芄兰①。小姑道:“嫂嫂,奴奴好想有个侄子呀。”

    兰芝心系仲卿甚忙,思之童言无忌,笑道:“犹未及,终应有之。”

    日子略微枯燥,心含盼念,总归是值得过的。

    建安五年夏,庐江郡。

    三年光阴,二人聚少离多。然焦仲卿除却劳作时,仍与刘兰芝形影不离,琴瑟和鸣,若新婚。

    焦母却愈发看不顺眼。起初,只是让刘兰芝三日织五匹布,好让她无暇论情言爱,然换得自家儿无比怜宠,还多次和自己“叫板”,让她多心疼心疼儿媳。

    见此法不通,焦母又听闻东邻有一贤女。姓秦,名罗敷,无比惹人疼爱,遂起了异心。未曾想要自家儿纳妾,便是要他休了兰芝,再娶。

    焦仲卿自是不肯,苦苦哀求,以不愿再娶相逼。

    焦母何曾见子此番模样,气得直跺脚,槌打木椅而泄怒,又以死相逼让他休了兰芝,这才罢休。

    焦仲卿无良策,只好令兰芝先回家,莫忘二人约定,君做磐石,妾为蒲柳。

    小姑不舍,忙扯兰芝衣裙,不许她离去,然为焦母所闭于闺中。

    兰芝亦泪眼婆娑,终离。

    11.

    建安五年初秋,长安。

    云行授业于沈继方先生门下,每逢佳节才会归家。

    沈继方年近五十,然非一老古板,略悉其况,让他自个玩去了。若平日太闲,遂令其代己教书。

    于是三年,云行历遍大好山河,自知也该归家矣。然真到离别时,沈继方尚有些许不舍,道:“我在长安帮你谋份闲职,无事便来替我教书,如何?”

    云行佯作认真姿态,猝然思之,笑拒道:“不要。庐江尚有一女,候我归去成亲。”

    沈继方道:“放屁。”

    长安繁华,何样女子不见?

    更何况,三年对于女子而言,岂非能白等?

    他才不信云行的鬼话,也不信狗屁真爱,只信燕燕莺莺,醉梦生死足以。

    云行确乃戏言,此番回家,正好能赶上中秋,至于今后打算,便再说吧。

    他在沈继方门下,别的没学到,插科打诨倒是学得精熟。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②这日子快活一天,算一天。

    庐江秋景实乃非长安可比。

    秋声远近,苍穹高远,湖畔芦苇苍苍,渔人独钓。炊烟自千家升起,漫于郡城之上。

    只是云行未料此回,还真要成婚了。然本意并非他所愿,而是刘明游亲找上门来,逼着要他娶了兰芝。

    云行不知刘明游何来底气,犹如幼时旁人不敢拉他做不愿之事,刘明游敢。他想着,无怪自己能与他玩到一块。

    毕竟时过境迁,云行尚未二定己之情,却鬼使神差答应了下来。

    再见兰芝时,她憔悴了很多,依旧不失温柔,笑叹道:“云郎,见笑了。若非所愿,不必勉强。”

    非他所愿,八匹牛都喊不动。

    云行拉其入怀,彼挣扎无果,二人依偎良久,闻耳边啜泣,竟觉心疼,然不知是自己,还是她,亦或是二者皆是。

    12.

    建安五年仲秋,庐江郡。

    焦仲卿听闻兰芝再婚,不觉慌了神,连以告假回家从刘府经过,见兰芝身着喜服,小跑而来。许是爱之深切,满腹口稿皆成恶语相对,他阴阳道:“恭贺卿嫁入良家,磐石厚卒千年,蒲苇纫作旦夕,卿当逐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刘兰芝气得浑身发抖,直道:“汝安能如此相逼于我!那便黄泉下再相逢!”

    二人别后,刘兰芝未归闺房,其心早以若死灰,周遭万籁俱寂,径朝池畔行去。她低头弯腰,解下丝履,无半点迟疑,朝水中央行去。仲秋池水,凄寒入骨,然兰芝丝毫感无觉凉意。

    她惧死,更惧自身犹疑。顷刻轰然倒塌,连同最后一丝天明,耳畔风水轮流,她看不见,也听不见。

    惚然,面前浮现个陌生男子模样,额宽且平,双目温和,面上带笑,浮现两酒窝,想来平日也是个爱笑之人。

    他道:“傻兰芝,快回去,你娘还在等你。”她呼呼大哭起来,她找不到来时的路了!

    他轻拭去兰芝面泪,笑道: “是不是明游又惹你生气了?再过百年,爹爹替你报仇,好不好?兰芝。”

    兰芝口不能言,任由牵之,觉其温存。

    此时,焦仲卿方觅得自缢绳索,绕庭行周而复始,终悬于东南枝树上,许是觉此枝过细,复解其绳,挂于较粗之枝,又恐系得不紧,多打了几个结。

    兰家女永诀音传遍坊巷,焦仲卿在庭终踱步良久,终于鼓起勇气踏上那矮小木凳,又听闻巷外喧闹,“兰芝得救矣!”

    焦仲卿决然踢翻木凳于地,朝刘家奔去,却吃了个闭门羹,他苦苦哀求道:“让我见一见兰芝!”

    许是里头的人听得不耐烦了,大门一敞,焦仲卿扑倒于地,见云行身着干整蓝衫,鬓发湿乱,面容阴沉,额间青筋隐现,却只道:“滚。”

    他不觉打了个寒颤。

    云行何以如此狼狈?他何以现于此地?他岂不应于家中筹备婚娶?他缘何身着蓝喜服?

    焦仲卿有太多疑问,终究化作喃喃一句:“让我见见兰芝。”

    13.

    建安五年九月十二日,秋风寒露,黄昏交际。

    云行身着红袍,戴金冠,骑青骢马,后随迎亲之伍,青雀白鹄舫为首,四角龙子幡随风飘动,聘金以青丝贯之,彩礼盈箱,从人四五百,鼓乐齐鸣,浩浩荡荡,响彻街巷。

    行至刘府,府门大开,木芙蓉成片似鸿锦。于闺中见兰芝,蛾眉淡扫,耳戴明珰,红妆娇艳,珠翠满头,美不可言。由明游背出闺房,入花轿。

    沿途观者济济,皆赞此婚之盛,是天作之合。

    既归云府,云行以红绸牵刘氏出轿,入堂,行拜天地、高堂、行夫妻对拜,礼成,入洞房。是夜,云府亲朋络绎,饮酒作乐,直至夜阑,方尽欢而散。

    同日,焦府亦有大婚之事,仲卿娶秦氏为妻。

    十四日,兰芝归宁。云行与明游对酌,二人大醉而卧,未晓孰拇战辄北,兰芝、俞氏见之,相视而笑。

    数日后,沈继方自长安趋至,只为一睹兰芝,夸言妙哉。

    云行亦始任职,于庐江作幕僚,算一闲差,闲时习画艺,挣些外快。屋中遍悬兰芝画。

    又一秋,刘氏女红颇佳,又喜于裁衣,遂欲以画绣于服间,予云行作众多衣裳,亲侄嗷嗷大叫,也想要。

    云行道:“没门,想要找自己媳妇去。”

    兰芝在旁,笑得不亦乐乎,随口道:“云郎 ,平儿尚扶床,犹未及龄。”云行误以其欲得小儿。

    岁末,刘氏体乏神倦,嗜睡懒动,云行虑其有疾,遂请郎中入府诊视,却得一喜讯,兰芝其腹有娠兆。

    云行呆若木鸡,喜极而泣。

    经二年,云安学步欲疾,似兰芝。数年后,闻焦家仲子郁终,其妻改嫁,其母自挂东南枝。

    14.

    建安九年二月十二日,庐江郡百花竞放。

    此时花节,紫燕低掠春水,惊得垂柳泛起涟漪。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簇拥于街之前后左右。

    云行携妻至香市,熏风拂过,酒旗舒展卷曲,招呼着过路客官往里进。街头巷尾,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吆喝声不断,胭脂簪珰、牙尺剪刀、风筝泥偶、伢儿嬉具之类,琳琅满目。

    数棵梨树立于湖畔,千万枝白花点染翠色,雪香四溢,晶莹剔透。隔壁戏台伶人声如黄鹂,婉转清丽,正娓娓唱着风花雪月,唱至情深处,台下观者亦为之动容。耆老沉醉眯目,随之浅唱,年少男女,借机暗送秋波,情意缠绵。

    二人览之片刻,笑之遂离。

    兰芝驻足小摊前,拾起一拨浪鼓,摇得正欢,云行遂买之。

    她道:“安儿已大,不复玩此矣。”话毕,乃欲退之。

    云行惑问:“谁言唯小儿能玩拨浪鼓?”

    兰芝见其认真模样,逗而笑,踮起足尖,柔声道:“谢谢夫君。”

    云行一揽入怀,兰芝面颊发赤,推搡拒之,羞道:“此处人众甚多矣。”

    一小儿于前折桃花,睹其此,直奔而来道:“送你。”

    云行会意,道了声谢,旋即俯身将桃花簪于妻高髻上,又见兰芝鬓边残有梨花,抬手扫之。

    兰芝赧然,仍不忘取拨浪鼓换之,小儿欣喜道谢,满意离去。

    二人哈哈大笑,归家。

    倏然一日,兰芝归理夫书具时,见数张抄录,字时而规整,时而飘逸,然仅一言八字,“三草无横,之草二人。”

    云行见妻呆样,好奇凑近一瞧,不觉薄耳发烫,心砰砰作跳,忙欲自妻手抽此诸纸。

    兰芝见其狼狈,笑倒云怀,道:“我新学一诗,云郎愿闻乎?”

    云行怔然,只听妻喃喃:“无人相会,二人步耳,凄无双寒。”③

    他俯身见兰芝娇情,无苦涩,味甜,大醉拥之入帐,不知东方既白。

    行人路过云家,时闻合奏音,不禁驻足,感慨情爱美哉。

章节目录

不挂东南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笑三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笑三金并收藏不挂东南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