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韩涵的反击来了
张潮开玩笑道:“这太贵了,弄坏了我可赔不起。再说,我拿走了,你用什么?”
兰婷笑着说道:“电脑又不是饼干,哪能碰一下就坏。再说坏了,也不用你赔。这是我姑姑从香港带回来的,我几乎没用,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台式机,屏幕更大,我习惯用台式机。”
张潮也没有矫情,从年回来的人,自然不会真把一台笔记本电脑当成什么奢侈品,给兰婷道了一声谢,就收下了。他确实需要这么一台笔记本,每天去老妈单位确实太麻烦了。
兰婷道:“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解开了我内心很久以来的疑惑。原来,原来我以为的写作,并不是真正的写作。我也要寻找到内心的那份冲动才可以……”
张潮微笑看着兰婷,他似乎看到一个文学少女解开了某种封印,正走向一个全新的天地。
不到十二点,张潮就回了家。先向好奇的父母解释了一下兰婷的身份,和为什么找他出去。又解释了一下笔记本的事。
对兰婷借他笔记本,父母倒没有太多意见,就连一向心细的母亲也只交代了要注意,别弄坏了。这两周的诸多事情发生以后,张潮父母越来越当他是个大人。
倒是母亲对兰婷和自己儿子的关系感兴趣,问道:“那个兰婷和你什么关系?”
张潮白了一眼老妈,回答道:“什么关系?同学关系!”
而父亲则喃喃自语道:“姓兰?住胜利南路号?”
有了笔记本电脑的加持,张潮码字的效率高了太多,一個下午就敲了近字。其中多字是写给“博客中华”的博文,剩下的则是小说《少年如你》。
审核博文过没有什么错别字以后,张潮跑去邻居家蹭了一下网络,把博客发了。顺便看了下自己博客的浏览量,已经发出来的六篇博客,点击量都超过了万,其中最高的是第一篇,达到了万。
而网络上关于他的讨论也越来越多。邮箱里又有近三十封未读邮件,基本全是各家媒体的采访邀请。
张潮筛选了一下,其中比较重要的几家媒体,回复过完春节假期以后详谈。不太重要的媒体,则回复可以进行邮件采访。同时婉拒了所有的电视采访邀约。
时机未到。
晚上吃完饭,张潮父亲默默把一份报纸放到张潮书桌上。张潮翻了翻,很快知道了原因,这份报纸刊登了一篇采访,标题是:
《韩涵回应“午夜潮汐”:决定当狗,就别吹牛X》
从标题到内容则一如既往地犀利。韩涵在采访中称张潮虽然是十八岁的年纪,说话却透着三四十岁中年人的油滑,毫无年轻人的锐气和叛逆,就是一条顺从于现行教育体制的狗;而这条狗,却狂妄地认定韩涵退学是失败的……
可以看出,韩涵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作为“八零后作家”中的“顶流”,韩涵这两年虽然沉迷于赛车,但在舆论场上仍然有巨大的能量。
他的每句话都会被许多年轻人奉为圭臬。
张潮那天对李烈关于韩涵问题的回应,其实是冒着风险的。自从韩涵新理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出道以后,十多年间,凡是和他骂战的,还没有能全身而退的。
但是张潮并不害怕。一来从“流量时代”重生到今天的他,比现在的韩涵更能把握媒体。二来,作为曾经的资深“韩粉”,他其实很了解韩涵现在的攻击性来自何处。
“韩涵退学是在一项挑战中无法胜任”这段回应,本身就是照抄了十几年后,韩涵本人的一则微博,是四十多岁的韩涵,点评十八岁的自己时的真实心声。() ()
而关于自己的年少轻狂,他也在某次专访中,坦诚是因为“年轻的时候不受重视。每个人在不受重视的时候自然会放出一些狠话——仅仅是这样而已。”
在张潮看来,韩涵的狂妄,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已。
待到历经种种风波,韩涵也逐渐走向成熟,没有了当年的锋利,甚至都会公开表达对当年的反思了。
韩涵的反击在他的预料当中,但是他不准备马上就回应。不过有的人却等不及了。晚上八点来钟,东方兴就打了他家里的电话,开口就是:
“韩涵骂你了,你回不回应?我给你安排特别推荐!”
张潮答道:“我也刚刚看到,你别着急,我会回应的,但不是现在。”
东方兴有些失望,不过还是道:“别让等太久啊,等久了话题可就凉了……”
挂了电话,东方兴对着办公桌上,自己和某位互联网大牛的合影照片说道:“东方兴啊东方兴,你怎么这么堕落……都怪流量噌噌往上涨太让人上瘾了……”
张潮选择暂时沉默,不是没有想好如何回应,而是目前舆论还没有被完全炒热。
果然第二天,张潮父亲特地出门,又找了七八份报纸回来,上面要么转载了韩涵的这篇访谈,要么刊登了记者、编辑连夜撰写的煽风点火的文章。
就连南国系、光铭系的报纸也不例外。大家都在等着看年前最后一出戏。
晚些时候,更多人坐不住了。张婷老师也打来了电话,告诫张潮千万不要冲动回应,更不能像韩涵一样口吐芬芳,不然的话不仅他自己,学校的形象也会受损。
接着是兰婷打来了电话,和她在一起的还有宋诗语,不过他们俩表达的是对张潮的支持。
而张潮则让他们放心,自己既不会被韩涵打击到自信心,也不会被匆匆忙忙就回应,至于要怎么处理这个风波,他会有妥善的安排。
一来二去,就是一直克制着自己好奇心的张潮父亲都忍不住问道:“你到底怎么想的?”
张潮神秘地笑笑,道:“别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什么子弹,什么再飞一会儿,能不能好好说话!”
好吧,《让子弹飞》这部电影还要好几年才上映。
而张潮没想到的是,正在吃他瓜除了全国媒体,还有三中整个高三年级的同学。
之前张潮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是在学校的行政楼,加上校领导刻意封锁了消息,所以大家只知道张潮每天都神神秘秘的消失,也不上课,却对他具体做什么去了一无所知。
班级订的报纸又只有一种——人民日报,所以也没有看到相关报道。
结果就是,当他们放假回家以后,一下就被铺天盖地的“张潮”给淹没了,甚至有学弟学妹找上门来,问他们关于张潮的种种八卦。
而韩涵的反击一出现,立刻也成为这些同学的焦点——他们实在想看看,张潮能不能打赢这一仗。
可是年三十晚上,无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午夜潮汐”这个博客号上,张潮都没有只言片语的回应。不免让很多人——无论是支持他的,还是想看他笑话的人——失望。
难道三篇雄文打倒“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午夜潮汐”,怂了?
兰婷笑着说道:“电脑又不是饼干,哪能碰一下就坏。再说坏了,也不用你赔。这是我姑姑从香港带回来的,我几乎没用,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台式机,屏幕更大,我习惯用台式机。”
张潮也没有矫情,从年回来的人,自然不会真把一台笔记本电脑当成什么奢侈品,给兰婷道了一声谢,就收下了。他确实需要这么一台笔记本,每天去老妈单位确实太麻烦了。
兰婷道:“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解开了我内心很久以来的疑惑。原来,原来我以为的写作,并不是真正的写作。我也要寻找到内心的那份冲动才可以……”
张潮微笑看着兰婷,他似乎看到一个文学少女解开了某种封印,正走向一个全新的天地。
不到十二点,张潮就回了家。先向好奇的父母解释了一下兰婷的身份,和为什么找他出去。又解释了一下笔记本的事。
对兰婷借他笔记本,父母倒没有太多意见,就连一向心细的母亲也只交代了要注意,别弄坏了。这两周的诸多事情发生以后,张潮父母越来越当他是个大人。
倒是母亲对兰婷和自己儿子的关系感兴趣,问道:“那个兰婷和你什么关系?”
张潮白了一眼老妈,回答道:“什么关系?同学关系!”
而父亲则喃喃自语道:“姓兰?住胜利南路号?”
有了笔记本电脑的加持,张潮码字的效率高了太多,一個下午就敲了近字。其中多字是写给“博客中华”的博文,剩下的则是小说《少年如你》。
审核博文过没有什么错别字以后,张潮跑去邻居家蹭了一下网络,把博客发了。顺便看了下自己博客的浏览量,已经发出来的六篇博客,点击量都超过了万,其中最高的是第一篇,达到了万。
而网络上关于他的讨论也越来越多。邮箱里又有近三十封未读邮件,基本全是各家媒体的采访邀请。
张潮筛选了一下,其中比较重要的几家媒体,回复过完春节假期以后详谈。不太重要的媒体,则回复可以进行邮件采访。同时婉拒了所有的电视采访邀约。
时机未到。
晚上吃完饭,张潮父亲默默把一份报纸放到张潮书桌上。张潮翻了翻,很快知道了原因,这份报纸刊登了一篇采访,标题是:
《韩涵回应“午夜潮汐”:决定当狗,就别吹牛X》
从标题到内容则一如既往地犀利。韩涵在采访中称张潮虽然是十八岁的年纪,说话却透着三四十岁中年人的油滑,毫无年轻人的锐气和叛逆,就是一条顺从于现行教育体制的狗;而这条狗,却狂妄地认定韩涵退学是失败的……
可以看出,韩涵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作为“八零后作家”中的“顶流”,韩涵这两年虽然沉迷于赛车,但在舆论场上仍然有巨大的能量。
他的每句话都会被许多年轻人奉为圭臬。
张潮那天对李烈关于韩涵问题的回应,其实是冒着风险的。自从韩涵新理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出道以后,十多年间,凡是和他骂战的,还没有能全身而退的。
但是张潮并不害怕。一来从“流量时代”重生到今天的他,比现在的韩涵更能把握媒体。二来,作为曾经的资深“韩粉”,他其实很了解韩涵现在的攻击性来自何处。
“韩涵退学是在一项挑战中无法胜任”这段回应,本身就是照抄了十几年后,韩涵本人的一则微博,是四十多岁的韩涵,点评十八岁的自己时的真实心声。() ()
而关于自己的年少轻狂,他也在某次专访中,坦诚是因为“年轻的时候不受重视。每个人在不受重视的时候自然会放出一些狠话——仅仅是这样而已。”
在张潮看来,韩涵的狂妄,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已。
待到历经种种风波,韩涵也逐渐走向成熟,没有了当年的锋利,甚至都会公开表达对当年的反思了。
韩涵的反击在他的预料当中,但是他不准备马上就回应。不过有的人却等不及了。晚上八点来钟,东方兴就打了他家里的电话,开口就是:
“韩涵骂你了,你回不回应?我给你安排特别推荐!”
张潮答道:“我也刚刚看到,你别着急,我会回应的,但不是现在。”
东方兴有些失望,不过还是道:“别让等太久啊,等久了话题可就凉了……”
挂了电话,东方兴对着办公桌上,自己和某位互联网大牛的合影照片说道:“东方兴啊东方兴,你怎么这么堕落……都怪流量噌噌往上涨太让人上瘾了……”
张潮选择暂时沉默,不是没有想好如何回应,而是目前舆论还没有被完全炒热。
果然第二天,张潮父亲特地出门,又找了七八份报纸回来,上面要么转载了韩涵的这篇访谈,要么刊登了记者、编辑连夜撰写的煽风点火的文章。
就连南国系、光铭系的报纸也不例外。大家都在等着看年前最后一出戏。
晚些时候,更多人坐不住了。张婷老师也打来了电话,告诫张潮千万不要冲动回应,更不能像韩涵一样口吐芬芳,不然的话不仅他自己,学校的形象也会受损。
接着是兰婷打来了电话,和她在一起的还有宋诗语,不过他们俩表达的是对张潮的支持。
而张潮则让他们放心,自己既不会被韩涵打击到自信心,也不会被匆匆忙忙就回应,至于要怎么处理这个风波,他会有妥善的安排。
一来二去,就是一直克制着自己好奇心的张潮父亲都忍不住问道:“你到底怎么想的?”
张潮神秘地笑笑,道:“别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什么子弹,什么再飞一会儿,能不能好好说话!”
好吧,《让子弹飞》这部电影还要好几年才上映。
而张潮没想到的是,正在吃他瓜除了全国媒体,还有三中整个高三年级的同学。
之前张潮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是在学校的行政楼,加上校领导刻意封锁了消息,所以大家只知道张潮每天都神神秘秘的消失,也不上课,却对他具体做什么去了一无所知。
班级订的报纸又只有一种——人民日报,所以也没有看到相关报道。
结果就是,当他们放假回家以后,一下就被铺天盖地的“张潮”给淹没了,甚至有学弟学妹找上门来,问他们关于张潮的种种八卦。
而韩涵的反击一出现,立刻也成为这些同学的焦点——他们实在想看看,张潮能不能打赢这一仗。
可是年三十晚上,无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午夜潮汐”这个博客号上,张潮都没有只言片语的回应。不免让很多人——无论是支持他的,还是想看他笑话的人——失望。
难道三篇雄文打倒“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午夜潮汐”,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