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西世家在南疆树大根深,什么风吹草动,查不到因果呢?所以云西王知道朝廷一直在监视他,而陛下对这一切定是了然于胸。只是高手过招,将天门夹在中间,这些年因为各种所谓的“意外”死在南疆的天门之人不算少数。晏淮殷自己清楚,在对手已知的情况下,大家保持着最后的体面,隔着一层界限默契厮杀。
这么多年的日夜监视,晏淮殷确实找不到云西王反叛的迹象,但是又不得不防着这南疆猛虎。
对于海朝夕的坦诚相对,到底她还是……了。转过头看着房内盛开的梅花道,:“各为其主。你我立场不同。世子来日继位为王,可千万记得忠诚于凤渊。”
看着眼前还在打官腔的晏淮殷,海朝夕不同于对别人那样,他无法想像晏淮殷这些年的巨变,他因为痛心,因为克制,心中不可遏止的愤怒到了嘴边也只剩下一句:“我父亲从未想过背叛凤渊,他日我也不会。只是你自己明白吗?到底忠诚的是谁?”
海朝夕的话深深的刺痛了晏淮殷心底的那根神经,这也是多年来她所困惑的。也许在某一刻她也曾得到过答案,只是她不敢将那答案展开来看而已。
晏淮殷平静的听着,平静的将海朝夕那戳心的质问,收起来放进心里。再转过头来她还是执掌天门的朝华公主,冷艳自持、波澜不惊道:“世子有心了,不忘当年一起求学泰安学宫的情谊,对我这同窗如此关心。很是惭愧。”
晏淮殷平静的说着场面话,只是那双流光溢彩的眼睛似乎像是忽然失去了神采一般。她不要看着面前的人那真挚的眼神。好像在讽刺她胆小又谎话连篇。统领二十万肃宁玄甲骑兵,在战场上不惧生死,铁血心肠的朝华公主,学会了逃避。
熹微之毒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褪去,眼前的景物看起来都有些不真切,但这不碍事儿,一会儿就会好。晏淮阴不想让海朝夕知道自己的异样。可是人哪里就事事算的好,她还是失手打翻了放在案几上的茶盏。
海朝夕忙上前检查看她是否受伤,晏淮阴只说这几日休息不佳,一时失神罢了。此情此景之下海朝夕也不好在继续刚才的话题,道:“那日给你的青龙胆,还是服用了好,你就当做补药,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真是弱不禁风。很难让我想象几年前你在北疆的英姿。”
晏淮阴闻言展颜一笑,甚是英气,道:“那年师父离去,我被召回长安。从此后和玄甲军无缘了。”
海朝夕懊恼道,自己怎么忘了天门先主之事,偏偏说到这儿。晏淮阴自小跟着沈素水修行,之后虽然入泰安学宫求学,可与沈素水的师徒情分一点都没有变。说来也怪,那古怪冷僻的天门先主,怎么就挑了晏淮阴为徒,后来虽然说宁国公家的柳兰若成了沈素水唯二的弟子,但是天门的人都知道,先主的关门弟子至始自终只有一个。因此可想而知,后来许多年晏淮阴在北地军中,师父一人在天门又加之重病缠身。去的时候最挂念的徒儿和儿子都不在身边。这怎能不让晏淮阴伤怀。这几年来她不但伤怀而且常常自责,为什么去了北地之后就是没有一次借公务返回长安,见师父一面,哪怕一面,她也不至于如此愧疚。
如今时常午夜梦回,她仿佛都能看见师父送她去北地时的样子。那个时候她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了,总是咳嗽常常彻夜难眠,可就是那个样子师父还是亲自将她送到肃宁军驻地鸣沙城。
只记得师父并没有在那儿停留,离开的时候告诉晏淮阴:“好孩子,师父去了,你既然领了上命记着用心,但也要保全自己。今日为师便回去了。”
自那日一别后,晏淮阴再回到长安。师父已经长眠。她哭过,恨过并且一直自责。师父的离去成了她心上不可愈合的伤口。
海朝夕今日提起,晏淮阴以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很好,可惜她还是伤怀了。
只道:“师父为了风渊一生鞠躬尽瘁,可惜没好报,摊上我这个忘恩负义的徒弟。”
她笑着说着。眼里好像闪过一点泪花,也仅仅是一丝点泪花而已。
海朝夕轻轻揽过晏淮阴的肩头,意外的是晏淮阴并没有反抗,任那人拥着她。
少年故旧许多年,这一个不算拥抱的拥抱,是海朝夕最大的安慰。他真的很知足,很善于知足。他揽住的可是他窗前的明月,这搁在谁身上能不喜出望外,不知足呢?
正当海朝夕忙于感动之时。晏淮阴起身道:“我是不是很瘦弱。”
海朝夕备着突如其来的问话打断了心情,叹气道:“刚刚好,不弱。”
晏淮阴甚是满意海朝夕的回答,报之一个多日以来最灿烂的笑脸,道:“我说也是,兰若昨日来说我的样子像鬼。”
海朝夕身板挺直诚恳道:“绝对没有,那日你用杨柳心抵着我。”说着用手指着自己的脖子。“你那反应,那招式,我给你说那身姿绝对潇洒。”
晏淮阴被海朝夕夸张的言语逗笑,而后才正色道:“行了,我知道了,辛苦你睁着眼睛说瞎话。当时是不错,这会儿就差强人意了。”
屋内二人聊了许久。屋外晴空已经消失不见,天色又阴沉下来,雨雪随之而来。
海朝夕看着沉下的天色,已知这样好的时光还是要结束了。
“这次回南疆,估计是要留些时日,大约明年春暖花开时便能回来。我记得你说喜欢南疆的桃花。”
晏淮阴闻言,道:“就是那次你来肃宁王府,庆贺我祖母生辰时穿的长袍上绣的那种。”
海朝夕想了想,道:“是五色碧桃。”
晏淮阴从未听过这个名字,还以为就是普通的桃花绣的精巧罢了,道:“有什么说法吗?”
海朝夕得意道:“五色碧桃是南疆特有的品种,花开时锦绣斑斓。不是有句诗说‘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说的就是它。”
海朝夕这么一说晏淮阴倒是更感兴趣了,道:“它可能长在长安。”
“在长安我倒是没有见过。”海朝夕思忖到。
晏淮阴笑了笑,道:“世人都说配得上长安的只有牡丹,可不是嘛‘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花中之王,总是雍容华贵,谁还记得什么桃花,杏花。”
“万花齐放才是盛景,总盛得过一枝独秀。等我回来的时候必然带一株五色碧桃给你。”
又言:“待它长成之日必叫你明白什么叫做‘不是凡花数’。”
晏淮□□:“我等你的不是凡花。”
别了晏淮阴,返回长安城中,大雪已经在地上积寸许。
海朝夕赶着回到府中,一一交代了老管事儿一些事项。不等雪晴夜阑珊,便带着亲兵出城了。
第二日,晏淮瑾在去兵部公务,遇到了,沈家兄长沈牧棠。上前道:“东方兄怎么连夜就回南疆了。”
沈牧棠顶着一脸疲惫,还尽力保持世家清贵的风范,道:“说是他家兄长不好。”又道:“你瞅瞅,我这昨夜给他顶值,一夜无眠。憔悴成什么样子了。”
晏淮瑾笑道:“好像就你替过一样,我又不是没被他挖过坑一样。”
沈牧棠闻言有人跟他一般遭遇,顿时也忘记困倦,拦下晏淮瑾,道:“弟弟,不是我说,这小子还真是蠢,连你都敢坑。”
沈牧棠一脸话中有话的样子,晏淮瑾心想这孙子和那孙子一个德行。说着就要绕开沈牧棠。不想沈牧棠长臂一伸挡住晏淮瑾的去路,道:“东方兄对你家姐姐的心意,咱不都知道吗?我说弟弟你看东方家一方诸侯,比咱这长安城中有权无实的世家子弟强多了。你觉得呢?”
晏淮瑾闻言嫌弃急了,道:“兄长,还是回去换件衣服再来。”说着还作势要捂鼻子。
推开挡在他面前的沈牧棠,往前而去。
留下沈牧棠错愕的,左闻一闻右闻一闻。心想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但一想着自己熬了一夜,状态定然不佳。果断打道回府。等在兵部衙门口的沈家家丁,见沈牧棠这么快出来,立即迎了上去,道:“少君怎地就出来了。”
沈牧棠自顾自的上了车架,道:“多话,回府。”
家丁不敢多言,立马扬鞭赶车返回安远侯府。
沈牧棠回到家中,想着换了行头带着他那藏了许久的花魁娘子去乐游原赏雪。不想在中堂遇到了安远候沈远江。沈侯爷向来严肃,一看到自己这个荒唐的不得了的儿子,心中就翻江倒海。
不顾夫人递来的颜色,严肃道:“夜不归宿是去哪里了。”
沈牧棠刚要说没有,但是一想到自己昨日出去就是这身衣裳,父亲可是见过的,遂上前作揖,道:“父亲昨夜公干,你儿子可没有做什么,不信您去兵部的册子上查一查。”
沈夫人闻之就怕冤枉了儿子,对着安远候理直气壮道:“我就说儿子年岁见长不至于还那么糊涂。”
安远候见沈牧棠的样子也不像是在说谎,也不打算继续教训他。一想到东方家那孩子了连夜回了南疆,又不免提醒沈牧棠道:“你与东方家那二小子走的近,本没有什么,但是注意分寸,你们在一处,不要嘴上没个遮拦想说什么,就不管不顾。这是天子脚下。”
沈家在长安也算是世代清贵,对于官场上的这一套自是看的清楚,沈牧棠自小耳濡目染。分寸把握的极好。只见小侯爷脸上带笑,脚下转了方向,道:“父亲放心,儿自有分寸。”
说时迟那时快,沈牧棠紧忙逃离,不给安远候继续训斥他的机会。
这么多年的日夜监视,晏淮殷确实找不到云西王反叛的迹象,但是又不得不防着这南疆猛虎。
对于海朝夕的坦诚相对,到底她还是……了。转过头看着房内盛开的梅花道,:“各为其主。你我立场不同。世子来日继位为王,可千万记得忠诚于凤渊。”
看着眼前还在打官腔的晏淮殷,海朝夕不同于对别人那样,他无法想像晏淮殷这些年的巨变,他因为痛心,因为克制,心中不可遏止的愤怒到了嘴边也只剩下一句:“我父亲从未想过背叛凤渊,他日我也不会。只是你自己明白吗?到底忠诚的是谁?”
海朝夕的话深深的刺痛了晏淮殷心底的那根神经,这也是多年来她所困惑的。也许在某一刻她也曾得到过答案,只是她不敢将那答案展开来看而已。
晏淮殷平静的听着,平静的将海朝夕那戳心的质问,收起来放进心里。再转过头来她还是执掌天门的朝华公主,冷艳自持、波澜不惊道:“世子有心了,不忘当年一起求学泰安学宫的情谊,对我这同窗如此关心。很是惭愧。”
晏淮殷平静的说着场面话,只是那双流光溢彩的眼睛似乎像是忽然失去了神采一般。她不要看着面前的人那真挚的眼神。好像在讽刺她胆小又谎话连篇。统领二十万肃宁玄甲骑兵,在战场上不惧生死,铁血心肠的朝华公主,学会了逃避。
熹微之毒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褪去,眼前的景物看起来都有些不真切,但这不碍事儿,一会儿就会好。晏淮阴不想让海朝夕知道自己的异样。可是人哪里就事事算的好,她还是失手打翻了放在案几上的茶盏。
海朝夕忙上前检查看她是否受伤,晏淮阴只说这几日休息不佳,一时失神罢了。此情此景之下海朝夕也不好在继续刚才的话题,道:“那日给你的青龙胆,还是服用了好,你就当做补药,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真是弱不禁风。很难让我想象几年前你在北疆的英姿。”
晏淮阴闻言展颜一笑,甚是英气,道:“那年师父离去,我被召回长安。从此后和玄甲军无缘了。”
海朝夕懊恼道,自己怎么忘了天门先主之事,偏偏说到这儿。晏淮阴自小跟着沈素水修行,之后虽然入泰安学宫求学,可与沈素水的师徒情分一点都没有变。说来也怪,那古怪冷僻的天门先主,怎么就挑了晏淮阴为徒,后来虽然说宁国公家的柳兰若成了沈素水唯二的弟子,但是天门的人都知道,先主的关门弟子至始自终只有一个。因此可想而知,后来许多年晏淮阴在北地军中,师父一人在天门又加之重病缠身。去的时候最挂念的徒儿和儿子都不在身边。这怎能不让晏淮阴伤怀。这几年来她不但伤怀而且常常自责,为什么去了北地之后就是没有一次借公务返回长安,见师父一面,哪怕一面,她也不至于如此愧疚。
如今时常午夜梦回,她仿佛都能看见师父送她去北地时的样子。那个时候她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了,总是咳嗽常常彻夜难眠,可就是那个样子师父还是亲自将她送到肃宁军驻地鸣沙城。
只记得师父并没有在那儿停留,离开的时候告诉晏淮阴:“好孩子,师父去了,你既然领了上命记着用心,但也要保全自己。今日为师便回去了。”
自那日一别后,晏淮阴再回到长安。师父已经长眠。她哭过,恨过并且一直自责。师父的离去成了她心上不可愈合的伤口。
海朝夕今日提起,晏淮阴以为自己可以控制的很好,可惜她还是伤怀了。
只道:“师父为了风渊一生鞠躬尽瘁,可惜没好报,摊上我这个忘恩负义的徒弟。”
她笑着说着。眼里好像闪过一点泪花,也仅仅是一丝点泪花而已。
海朝夕轻轻揽过晏淮阴的肩头,意外的是晏淮阴并没有反抗,任那人拥着她。
少年故旧许多年,这一个不算拥抱的拥抱,是海朝夕最大的安慰。他真的很知足,很善于知足。他揽住的可是他窗前的明月,这搁在谁身上能不喜出望外,不知足呢?
正当海朝夕忙于感动之时。晏淮阴起身道:“我是不是很瘦弱。”
海朝夕备着突如其来的问话打断了心情,叹气道:“刚刚好,不弱。”
晏淮阴甚是满意海朝夕的回答,报之一个多日以来最灿烂的笑脸,道:“我说也是,兰若昨日来说我的样子像鬼。”
海朝夕身板挺直诚恳道:“绝对没有,那日你用杨柳心抵着我。”说着用手指着自己的脖子。“你那反应,那招式,我给你说那身姿绝对潇洒。”
晏淮阴被海朝夕夸张的言语逗笑,而后才正色道:“行了,我知道了,辛苦你睁着眼睛说瞎话。当时是不错,这会儿就差强人意了。”
屋内二人聊了许久。屋外晴空已经消失不见,天色又阴沉下来,雨雪随之而来。
海朝夕看着沉下的天色,已知这样好的时光还是要结束了。
“这次回南疆,估计是要留些时日,大约明年春暖花开时便能回来。我记得你说喜欢南疆的桃花。”
晏淮阴闻言,道:“就是那次你来肃宁王府,庆贺我祖母生辰时穿的长袍上绣的那种。”
海朝夕想了想,道:“是五色碧桃。”
晏淮阴从未听过这个名字,还以为就是普通的桃花绣的精巧罢了,道:“有什么说法吗?”
海朝夕得意道:“五色碧桃是南疆特有的品种,花开时锦绣斑斓。不是有句诗说‘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说的就是它。”
海朝夕这么一说晏淮阴倒是更感兴趣了,道:“它可能长在长安。”
“在长安我倒是没有见过。”海朝夕思忖到。
晏淮阴笑了笑,道:“世人都说配得上长安的只有牡丹,可不是嘛‘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花中之王,总是雍容华贵,谁还记得什么桃花,杏花。”
“万花齐放才是盛景,总盛得过一枝独秀。等我回来的时候必然带一株五色碧桃给你。”
又言:“待它长成之日必叫你明白什么叫做‘不是凡花数’。”
晏淮□□:“我等你的不是凡花。”
别了晏淮阴,返回长安城中,大雪已经在地上积寸许。
海朝夕赶着回到府中,一一交代了老管事儿一些事项。不等雪晴夜阑珊,便带着亲兵出城了。
第二日,晏淮瑾在去兵部公务,遇到了,沈家兄长沈牧棠。上前道:“东方兄怎么连夜就回南疆了。”
沈牧棠顶着一脸疲惫,还尽力保持世家清贵的风范,道:“说是他家兄长不好。”又道:“你瞅瞅,我这昨夜给他顶值,一夜无眠。憔悴成什么样子了。”
晏淮瑾笑道:“好像就你替过一样,我又不是没被他挖过坑一样。”
沈牧棠闻言有人跟他一般遭遇,顿时也忘记困倦,拦下晏淮瑾,道:“弟弟,不是我说,这小子还真是蠢,连你都敢坑。”
沈牧棠一脸话中有话的样子,晏淮瑾心想这孙子和那孙子一个德行。说着就要绕开沈牧棠。不想沈牧棠长臂一伸挡住晏淮瑾的去路,道:“东方兄对你家姐姐的心意,咱不都知道吗?我说弟弟你看东方家一方诸侯,比咱这长安城中有权无实的世家子弟强多了。你觉得呢?”
晏淮瑾闻言嫌弃急了,道:“兄长,还是回去换件衣服再来。”说着还作势要捂鼻子。
推开挡在他面前的沈牧棠,往前而去。
留下沈牧棠错愕的,左闻一闻右闻一闻。心想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但一想着自己熬了一夜,状态定然不佳。果断打道回府。等在兵部衙门口的沈家家丁,见沈牧棠这么快出来,立即迎了上去,道:“少君怎地就出来了。”
沈牧棠自顾自的上了车架,道:“多话,回府。”
家丁不敢多言,立马扬鞭赶车返回安远侯府。
沈牧棠回到家中,想着换了行头带着他那藏了许久的花魁娘子去乐游原赏雪。不想在中堂遇到了安远候沈远江。沈侯爷向来严肃,一看到自己这个荒唐的不得了的儿子,心中就翻江倒海。
不顾夫人递来的颜色,严肃道:“夜不归宿是去哪里了。”
沈牧棠刚要说没有,但是一想到自己昨日出去就是这身衣裳,父亲可是见过的,遂上前作揖,道:“父亲昨夜公干,你儿子可没有做什么,不信您去兵部的册子上查一查。”
沈夫人闻之就怕冤枉了儿子,对着安远候理直气壮道:“我就说儿子年岁见长不至于还那么糊涂。”
安远候见沈牧棠的样子也不像是在说谎,也不打算继续教训他。一想到东方家那孩子了连夜回了南疆,又不免提醒沈牧棠道:“你与东方家那二小子走的近,本没有什么,但是注意分寸,你们在一处,不要嘴上没个遮拦想说什么,就不管不顾。这是天子脚下。”
沈家在长安也算是世代清贵,对于官场上的这一套自是看的清楚,沈牧棠自小耳濡目染。分寸把握的极好。只见小侯爷脸上带笑,脚下转了方向,道:“父亲放心,儿自有分寸。”
说时迟那时快,沈牧棠紧忙逃离,不给安远候继续训斥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