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温馨提示,烦躁指数100,想找兼职的心达到巅峰。
孟荼当年一心想考大学,其实最开始只是想搬出来住,离那个家越远越好,但她刚刚成年,之前给邻居们打零工,只能挣一些零花钱,根本不够生活和交学费。
奶奶当初留的信上明明说的好好的,要支付她的学费和生活费,才同意把房子转让。可王赤莲仗着孟荼小,半骗半哄的就把房子卖了。
别说钱没落到孟荼身上一分,就连大学王赤莲都不想让她上。
孟荼唯一见到父亲硬气的一次,就是给她争取了上学的机会。或者说是面子让他们退了一步。
孟荼成绩一直不错,在当年也是以县里第一考出去的,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高兴极了,她终于可以摆脱那个家了。
她选的那个学校,离家里十万八千里。
当她高高兴兴的跑回家告诉父亲这个事情的时候,王赤莲突然就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直接撂下一句没钱,就走了。
孟远的钱基本都在这个王赤莲手里。
这是孟荼第一次与这个王赤莲产生冲突,冲突都有点儿夸张了,就是大声说了几句话。但她到底是个孩子,争不过打不过,最后握着通知书就跑了出去。
一个人在小溪边游荡,边走边哭,边哭边走。走着走着就又回了学校,这会儿都放学了,也没什么人了。
值班大爷以为她忘拿东西了,就放她进去了。
班主任张老师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下班呢,就碰上她回来了,这大眼睛红肿红肿的。
“孟荼。”
孟荼抬头上看班主任的眼,一下眼圈就红了。
张老师拉着她去了边上小花园,坐了下来。
孟荼大概讲了一下情况。
张老师也是一肚子脏话,但也没说出口。
“孟荼,你深呼吸,把心态摆好了,然后听我说。”张老师拉过她的手,似乎想安慰一下这个优等生。
孟荼努力的呼吸了好几口,用手背揉了揉眼睛,才抬头看过去。
“接下来我说的话,你烂在肚子里,跟谁都不要提。上学的事,我会再找你父母去谈一次。”
孟荼点点头。
“你考的很好,县里是会发奖金的。还有当时给你选的那个学校,入学后也会有奖励政策,因为你已经成年了,所以这笔钱,不会过你父母手。你握紧了,对谁都别说。往好了想,他们给你资助,你就拿着,踏踏实实走。如果真那么不通情理,那你也有钱。”
“真的吗?老师,我真的能有钱去读书?”
“放心吧,老师什么时候骗过你。老师也可以资助你一些,等你毕业了,在慢慢还给老师就好。你是个好孩子,不要把自己困在这里。”张老师鼓励她。
县里本来也不大,往上攀两层,保不齐都是亲戚,所以孟荼的事儿,她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她只是知道这孩子过得不好,没想到那对父母竟然做成这样。
张老师又跟孟荼聊了一会儿,就送她回家了,顺便也跟她父母友好沟通了一下。
王赤莲来来回回就是一个宗旨,没钱,也别跟她谈,没什么好谈的。
孟远想说上几句都被阻止了。
最后张老师基本都算是被那位王赤莲轰出来的,还引起了周围一些小围观。
街坊们对这家的事是知道一些的,也知道孟荼这孩子苦。都是能帮一点儿是一点,这听的七七八八的就有人开始搭话。
“你说小荼荼多好的孩子啊,考的这么好,怎么还能不让上学呢。”
“搁我们家小子,我巴不得摆上几桌呢。”
“可不是,也不知道这老孟怎么想的。”
.......
一时间流言飞起。
王赤莲的脸上还有些挂不住。
最后孟远和王赤莲怎么商量的,孟荼不清楚。但最后还是不情不愿的给了一万块钱。
孟荼踏上上学的火车,大概也能想到这是第一笔,也是最后一笔钱了。她指望不上那个家,那个父亲,她就靠自己。办好入学,早早就找了兼职,在开学之前,就已经开始打工了。
经常一个馒头吃一天,宿舍也只能选最便宜的八人间。
想想当初鬼使神差的从八人间换到二人间,和晓琳成为舍友,还挺梦幻的,那会儿都上学有半年多了。
孟荼是个特招生,根本不可能搬进高档的二人间,经济也不允许,在选宿舍的时候,她连看都没看过。
那会儿晓琳跟她的室友闹了些不愉快,事儿弄的还挺大的,对方就闹着要搬,一股子有你没我的架势。但宿舍都安排好了,考量的方面很多,不可能轻易调换。
宿管最后没办法,只能找上这些特招生,毕竟拿人家(学校)手短,柿子专挑软(好说话)的捏。
孟荼最开始是不同意的,不是这豪华间不吸引人,是她没办法支付费用。八人间的宿舍费才1000多块,二人间几乎翻了好几倍。平时就睡个觉,她可不乐意。
因为宿舍费一交就是一年,那个室友就想赶紧搬,所以也不想补差价这事了。
几方商量了一下,就跟孟荼说等这届大四毕业后在给她调整,这半年就凑合一下。
最后等于两人交换了一下,孟荼一下就从八人间换到了二人间。
在老师的洗脑下,孟荼算应下来了。毕竟这事儿算下来,她还是占了便宜的。
听说那位室友搬过去没多久,就搬到校外了。
一开始她搬进来的时候,几乎不敢说话,好像又变成之前在家那个样子了。毕竟之前换宿舍的事传的五花八门的。
孟荼觉得晓琳不会太好相处,那还是老老实实做个空气好了,她可没有胆量像之前那位室友一样大闹宿管办公室。
可后来相处起来,觉得晓琳不仅热情,还爽朗,家境也好,总是有意无意的逗自己。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放下了防备一样,变得开始开朗起来。
第二年开学前,要交住宿费的时候,孟荼找了好几趟宿管老师,也没有给她调换,一拖再拖,终归得缴费。
孟荼当年一心想考大学,其实最开始只是想搬出来住,离那个家越远越好,但她刚刚成年,之前给邻居们打零工,只能挣一些零花钱,根本不够生活和交学费。
奶奶当初留的信上明明说的好好的,要支付她的学费和生活费,才同意把房子转让。可王赤莲仗着孟荼小,半骗半哄的就把房子卖了。
别说钱没落到孟荼身上一分,就连大学王赤莲都不想让她上。
孟荼唯一见到父亲硬气的一次,就是给她争取了上学的机会。或者说是面子让他们退了一步。
孟荼成绩一直不错,在当年也是以县里第一考出去的,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高兴极了,她终于可以摆脱那个家了。
她选的那个学校,离家里十万八千里。
当她高高兴兴的跑回家告诉父亲这个事情的时候,王赤莲突然就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直接撂下一句没钱,就走了。
孟远的钱基本都在这个王赤莲手里。
这是孟荼第一次与这个王赤莲产生冲突,冲突都有点儿夸张了,就是大声说了几句话。但她到底是个孩子,争不过打不过,最后握着通知书就跑了出去。
一个人在小溪边游荡,边走边哭,边哭边走。走着走着就又回了学校,这会儿都放学了,也没什么人了。
值班大爷以为她忘拿东西了,就放她进去了。
班主任张老师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下班呢,就碰上她回来了,这大眼睛红肿红肿的。
“孟荼。”
孟荼抬头上看班主任的眼,一下眼圈就红了。
张老师拉着她去了边上小花园,坐了下来。
孟荼大概讲了一下情况。
张老师也是一肚子脏话,但也没说出口。
“孟荼,你深呼吸,把心态摆好了,然后听我说。”张老师拉过她的手,似乎想安慰一下这个优等生。
孟荼努力的呼吸了好几口,用手背揉了揉眼睛,才抬头看过去。
“接下来我说的话,你烂在肚子里,跟谁都不要提。上学的事,我会再找你父母去谈一次。”
孟荼点点头。
“你考的很好,县里是会发奖金的。还有当时给你选的那个学校,入学后也会有奖励政策,因为你已经成年了,所以这笔钱,不会过你父母手。你握紧了,对谁都别说。往好了想,他们给你资助,你就拿着,踏踏实实走。如果真那么不通情理,那你也有钱。”
“真的吗?老师,我真的能有钱去读书?”
“放心吧,老师什么时候骗过你。老师也可以资助你一些,等你毕业了,在慢慢还给老师就好。你是个好孩子,不要把自己困在这里。”张老师鼓励她。
县里本来也不大,往上攀两层,保不齐都是亲戚,所以孟荼的事儿,她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她只是知道这孩子过得不好,没想到那对父母竟然做成这样。
张老师又跟孟荼聊了一会儿,就送她回家了,顺便也跟她父母友好沟通了一下。
王赤莲来来回回就是一个宗旨,没钱,也别跟她谈,没什么好谈的。
孟远想说上几句都被阻止了。
最后张老师基本都算是被那位王赤莲轰出来的,还引起了周围一些小围观。
街坊们对这家的事是知道一些的,也知道孟荼这孩子苦。都是能帮一点儿是一点,这听的七七八八的就有人开始搭话。
“你说小荼荼多好的孩子啊,考的这么好,怎么还能不让上学呢。”
“搁我们家小子,我巴不得摆上几桌呢。”
“可不是,也不知道这老孟怎么想的。”
.......
一时间流言飞起。
王赤莲的脸上还有些挂不住。
最后孟远和王赤莲怎么商量的,孟荼不清楚。但最后还是不情不愿的给了一万块钱。
孟荼踏上上学的火车,大概也能想到这是第一笔,也是最后一笔钱了。她指望不上那个家,那个父亲,她就靠自己。办好入学,早早就找了兼职,在开学之前,就已经开始打工了。
经常一个馒头吃一天,宿舍也只能选最便宜的八人间。
想想当初鬼使神差的从八人间换到二人间,和晓琳成为舍友,还挺梦幻的,那会儿都上学有半年多了。
孟荼是个特招生,根本不可能搬进高档的二人间,经济也不允许,在选宿舍的时候,她连看都没看过。
那会儿晓琳跟她的室友闹了些不愉快,事儿弄的还挺大的,对方就闹着要搬,一股子有你没我的架势。但宿舍都安排好了,考量的方面很多,不可能轻易调换。
宿管最后没办法,只能找上这些特招生,毕竟拿人家(学校)手短,柿子专挑软(好说话)的捏。
孟荼最开始是不同意的,不是这豪华间不吸引人,是她没办法支付费用。八人间的宿舍费才1000多块,二人间几乎翻了好几倍。平时就睡个觉,她可不乐意。
因为宿舍费一交就是一年,那个室友就想赶紧搬,所以也不想补差价这事了。
几方商量了一下,就跟孟荼说等这届大四毕业后在给她调整,这半年就凑合一下。
最后等于两人交换了一下,孟荼一下就从八人间换到了二人间。
在老师的洗脑下,孟荼算应下来了。毕竟这事儿算下来,她还是占了便宜的。
听说那位室友搬过去没多久,就搬到校外了。
一开始她搬进来的时候,几乎不敢说话,好像又变成之前在家那个样子了。毕竟之前换宿舍的事传的五花八门的。
孟荼觉得晓琳不会太好相处,那还是老老实实做个空气好了,她可没有胆量像之前那位室友一样大闹宿管办公室。
可后来相处起来,觉得晓琳不仅热情,还爽朗,家境也好,总是有意无意的逗自己。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放下了防备一样,变得开始开朗起来。
第二年开学前,要交住宿费的时候,孟荼找了好几趟宿管老师,也没有给她调换,一拖再拖,终归得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