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等下,还有反转
堂上风云突变,别说郑双,就连一众官员都傻了眼。
王木走到郑双身后,朝着他膝盖窝就是一脚,郑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啪,又是一声脆响。
案上点起了一只粗大的蜡烛,烛光摇曳中,王翀的脸明晦难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郑双,你还不速速将如何杀害唐德,诬陷成旭的事如实招来!”
唐家婆媳也被带上堂来,大理寺各房官员书办押司此时都不想走了,这告示抄的太值了,大家都是断案内行,这案子都经手看过,没看出什么问题,现在王翀说郑双是凶手,他们就都想看看王翀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郑双已经完全懵了,不解的问道:“大人此话何意,判词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凶手是成旭吗?”
“骚瑞啊,骗你的。”
王翀着脸上露出一副嘲讽的表情,“告示,堂上发生的事,判词,你今天看到的一切,都是骗你的,场面是大了一点,但没办法,你这么聪明,不演的真一点,你怎么会上当呢?”
“大人说的,在下听不懂。”郑双心存侥幸,干脆装起傻来。
“你这样就没意思了啊,不想说?那我就替你说吧,真麻烦。”
王翀拿起一张判词:“此案有三大疑点,成旭砍头却不毁尸,此疑点一;成旭是商人不是杀手,杀了人不是惴惴不安,深埋于心底,反而于酒后告诉你了,此疑点二;常人如遇到铁证如山,肯定认罪然后找些借口来轻判,而成旭却宁死也不认罪,此疑点三。
我也曾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反常。但如果成旭不是凶手,而只是讲了一个故事,那么他的这些行为就非常合理了,他没有杀人,当然不会认了。
讲故事的成旭不是凶手,但案子的每个细节都和他说的一模一样,只能说听故事的人是凶手。
而你,郑双,只有你在唐德死前听过成旭讲的这个故事,只有你知道故事里的一切细节,包括砍头但不毁容。
照本杀人,郑双,伱好聪明啊。”
郑双没想到王翀分析的如此透彻,简直就是把自己的心思说得明明白白,但他既然做下这般案子,心里早有准备,于是开口问道:“大人,这一切不过是你的推断,可有证据?”
“有啊,不然为什么把你留下来,来,看看这个。”
王翀让人一个托盘递了过来,里面是一把扇子和一张郑双抄写的供词。
郑双看到这两样东西,就知道一切都完了。
“我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做如此布置,就是要让你相信成旭被定罪从而放松警惕,你放松之下肯定会露出自己的真实笔迹,现在睁开你的卡姿兰大眼睛好好看看,你判词上的字迹是否与这扇子上的字迹一致,特别是成旭两個字,如果你还有疑问,判词我这里还有好几份,拿去吧。”
王翀把几份判词都丢到郑双身上:“现在请你解释一下,这把扇子怎么会好巧不巧出现在尸体边上的。别说也是被偷了,想清楚再说,这么多人听着呢。”
郑双知道事情已被识破,便也不再多加狡辩,而是反问起王翀来:“大人厉害,敢问大人是怎么看出其中破绽的?”
王翀踱着步,悠悠的说道:
“本来此案证据确凿,无论那成旭如何喊冤,这条人命肯定要算在他头上,我对比了成旭讲的那个故事和案发现场物证,发现此案不管合理不合理的地方,两者都一模一样,但唯独多了一把扇子出来。
所以我就想,此案除了成旭和唐德之外,应该是有第三人把这个扇子放在了那里用来栽赃成旭,而这第三人就是听了这个故事的人,他就是凶手。对否,郑先生?”
“原来是我弄巧成拙,此案我认了,人确是我杀的。”
原来那日,成旭酒醉不醒,郑双偷了成旭的刀,第二天就去了牛头山,正好唐德过来,郑双就根据成旭所说的情节杀人抛尸,然后再等了一日再去报官。
李玄听着郑双的交代刷刷刷的写着口供,然后交给郑双,他正要画押,王翀却一把夺过供词,怒喝道:
“郑双,你真把所有人当成傻子吗?”() ()
在场所有人又一次惊呆了,刚才的震撼还没消化,听王翀话中的意思,难道此案还有隐情?
郑双为何如此爽快的认罪,王翀心知肚明,但案子已经审到这里,他又怎会让郑双如愿:
“杀人不是宰鸡杀狗,要有动机,无外乎情杀、仇杀,财杀,你说在牛头山上看到有人过来就杀,再嫁祸给成旭,你和他有什么仇什么怨,要用一条人命去诬陷于他?
求财?我探过你的底,你的四海商行有好几间铺子,每天进入流水都何止百两,你会为了区区两去杀人?
还有,如果那日没有人途径那牛头山,白白浪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岂不是就此错过?你这理由,着实可笑,县主的婢女都不会信,哄小孩呢?”
后堂坐着的周来脸上一阵发烫,郑双刚才的话他信了,那自己岂不是连赵童儿的婢女都不如。
赵童儿面带黑纱,心里却是如翻江倒海一样,她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案情全貌,没想到自己在二层,而王翀却已经走到了第三层。
跪在堂下的郑双见自己的心机被王翀点破,心中满是悔恨,好好一个局,就因为自己的自作聪明而被王翀抓住,满盘皆输,现在他只能看着王翀,用眼神哀求他,不要将事情全部说出来。
王翀也在看着郑双,心里反复权衡,是将此事全部揭开,还是糊涂一下就行了。他的余光扫了眼众官员,有几个人脸上都露出沉思的表情,大理寺断案高手众多,有些事瞒不下去的。
想定之后,王翀慢慢走向唐潘氏,郑双见状,心神大乱,喊道:“大人,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王翀撇了郑双一眼,“你给我闭嘴,轮不到你说话。”回过头来对唐潘氏说道:“你有何想说的。”
唐潘氏满脸悲戚,转过头去木然的说道:“奴家命苦,怨不得别人,也不想连累了别人,大人何苦多问。”
王翀缓缓而言:“唐夫人,百合今年的还没上市呢,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
听到百合二字,唐潘氏惊恐的看着王翀的脸,整个人不受控制的颤抖了起来,最后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一样,瘫倒在地,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奴家,说便是。”
郑双面如死灰,仰头长叹一声。
原来,郑双和唐潘氏两人自幼相识,称得上青梅竹马,后分散两地,失去了联系。
后面的故事就很俗套了,唐潘氏嫁于了唐德,唐德长年出门,不在家的时候婆婆把她当奴婢使唤,唐德嗜酒,回到家喝一次醉一次,醉一次就打唐潘氏一顿。
有日唐潘氏去四海商行买东西,正好遇见郑双,两人就此重逢。从此,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唐潘氏想和唐德和离,唐德就送上物理和语言的双重攻击套餐。面对唐潘氏身上的斑斑伤痕,郑双看在眼里,恨在心中,这时成旭作了个大死,送上完美助攻。
于是和成旭喝完酒的第二天,郑双就以有笔大买卖为由引唐德去了牛头山。
至此,此桩奇案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在场各位大理寺官员无不感叹,这案件一波三折,案中有案,凶手按本杀人心思之缜密,手法之巧,实属罕见。
就这样一个铁案,王翀竟然还给翻过来了,而且推理过程丝丝入扣,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王翀站在堂中,看着掩面哭泣的唐潘氏和一脸灰败的郑双,心里没来由的想起了沈夫人说的那句话:
“大人,公侯万代啊。”
他定了定神,最后问了两人一个问题。
“郑双杀唐德你事先可知情?想清楚再答。”
唐潘氏木然的摇了摇头,答道:“不知。”
王翀又问郑双:“你当日在山上是否是想劝唐德与唐潘氏和离。”
郑双听王翀这么问,眼睛一下子亮了,大声应道:“是。”
“好了,口供让他们画押,判词大人我明日再写,现在收工回家。”
郑双扑通一下跪倒,咚咚咚朝王翀磕了三个头,王翀受了他一拜之后便侧开了身子。
王木走到郑双身后,朝着他膝盖窝就是一脚,郑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啪,又是一声脆响。
案上点起了一只粗大的蜡烛,烛光摇曳中,王翀的脸明晦难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郑双,你还不速速将如何杀害唐德,诬陷成旭的事如实招来!”
唐家婆媳也被带上堂来,大理寺各房官员书办押司此时都不想走了,这告示抄的太值了,大家都是断案内行,这案子都经手看过,没看出什么问题,现在王翀说郑双是凶手,他们就都想看看王翀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郑双已经完全懵了,不解的问道:“大人此话何意,判词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凶手是成旭吗?”
“骚瑞啊,骗你的。”
王翀着脸上露出一副嘲讽的表情,“告示,堂上发生的事,判词,你今天看到的一切,都是骗你的,场面是大了一点,但没办法,你这么聪明,不演的真一点,你怎么会上当呢?”
“大人说的,在下听不懂。”郑双心存侥幸,干脆装起傻来。
“你这样就没意思了啊,不想说?那我就替你说吧,真麻烦。”
王翀拿起一张判词:“此案有三大疑点,成旭砍头却不毁尸,此疑点一;成旭是商人不是杀手,杀了人不是惴惴不安,深埋于心底,反而于酒后告诉你了,此疑点二;常人如遇到铁证如山,肯定认罪然后找些借口来轻判,而成旭却宁死也不认罪,此疑点三。
我也曾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反常。但如果成旭不是凶手,而只是讲了一个故事,那么他的这些行为就非常合理了,他没有杀人,当然不会认了。
讲故事的成旭不是凶手,但案子的每个细节都和他说的一模一样,只能说听故事的人是凶手。
而你,郑双,只有你在唐德死前听过成旭讲的这个故事,只有你知道故事里的一切细节,包括砍头但不毁容。
照本杀人,郑双,伱好聪明啊。”
郑双没想到王翀分析的如此透彻,简直就是把自己的心思说得明明白白,但他既然做下这般案子,心里早有准备,于是开口问道:“大人,这一切不过是你的推断,可有证据?”
“有啊,不然为什么把你留下来,来,看看这个。”
王翀让人一个托盘递了过来,里面是一把扇子和一张郑双抄写的供词。
郑双看到这两样东西,就知道一切都完了。
“我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做如此布置,就是要让你相信成旭被定罪从而放松警惕,你放松之下肯定会露出自己的真实笔迹,现在睁开你的卡姿兰大眼睛好好看看,你判词上的字迹是否与这扇子上的字迹一致,特别是成旭两個字,如果你还有疑问,判词我这里还有好几份,拿去吧。”
王翀把几份判词都丢到郑双身上:“现在请你解释一下,这把扇子怎么会好巧不巧出现在尸体边上的。别说也是被偷了,想清楚再说,这么多人听着呢。”
郑双知道事情已被识破,便也不再多加狡辩,而是反问起王翀来:“大人厉害,敢问大人是怎么看出其中破绽的?”
王翀踱着步,悠悠的说道:
“本来此案证据确凿,无论那成旭如何喊冤,这条人命肯定要算在他头上,我对比了成旭讲的那个故事和案发现场物证,发现此案不管合理不合理的地方,两者都一模一样,但唯独多了一把扇子出来。
所以我就想,此案除了成旭和唐德之外,应该是有第三人把这个扇子放在了那里用来栽赃成旭,而这第三人就是听了这个故事的人,他就是凶手。对否,郑先生?”
“原来是我弄巧成拙,此案我认了,人确是我杀的。”
原来那日,成旭酒醉不醒,郑双偷了成旭的刀,第二天就去了牛头山,正好唐德过来,郑双就根据成旭所说的情节杀人抛尸,然后再等了一日再去报官。
李玄听着郑双的交代刷刷刷的写着口供,然后交给郑双,他正要画押,王翀却一把夺过供词,怒喝道:
“郑双,你真把所有人当成傻子吗?”() ()
在场所有人又一次惊呆了,刚才的震撼还没消化,听王翀话中的意思,难道此案还有隐情?
郑双为何如此爽快的认罪,王翀心知肚明,但案子已经审到这里,他又怎会让郑双如愿:
“杀人不是宰鸡杀狗,要有动机,无外乎情杀、仇杀,财杀,你说在牛头山上看到有人过来就杀,再嫁祸给成旭,你和他有什么仇什么怨,要用一条人命去诬陷于他?
求财?我探过你的底,你的四海商行有好几间铺子,每天进入流水都何止百两,你会为了区区两去杀人?
还有,如果那日没有人途径那牛头山,白白浪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岂不是就此错过?你这理由,着实可笑,县主的婢女都不会信,哄小孩呢?”
后堂坐着的周来脸上一阵发烫,郑双刚才的话他信了,那自己岂不是连赵童儿的婢女都不如。
赵童儿面带黑纱,心里却是如翻江倒海一样,她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案情全貌,没想到自己在二层,而王翀却已经走到了第三层。
跪在堂下的郑双见自己的心机被王翀点破,心中满是悔恨,好好一个局,就因为自己的自作聪明而被王翀抓住,满盘皆输,现在他只能看着王翀,用眼神哀求他,不要将事情全部说出来。
王翀也在看着郑双,心里反复权衡,是将此事全部揭开,还是糊涂一下就行了。他的余光扫了眼众官员,有几个人脸上都露出沉思的表情,大理寺断案高手众多,有些事瞒不下去的。
想定之后,王翀慢慢走向唐潘氏,郑双见状,心神大乱,喊道:“大人,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王翀撇了郑双一眼,“你给我闭嘴,轮不到你说话。”回过头来对唐潘氏说道:“你有何想说的。”
唐潘氏满脸悲戚,转过头去木然的说道:“奴家命苦,怨不得别人,也不想连累了别人,大人何苦多问。”
王翀缓缓而言:“唐夫人,百合今年的还没上市呢,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
听到百合二字,唐潘氏惊恐的看着王翀的脸,整个人不受控制的颤抖了起来,最后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一样,瘫倒在地,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奴家,说便是。”
郑双面如死灰,仰头长叹一声。
原来,郑双和唐潘氏两人自幼相识,称得上青梅竹马,后分散两地,失去了联系。
后面的故事就很俗套了,唐潘氏嫁于了唐德,唐德长年出门,不在家的时候婆婆把她当奴婢使唤,唐德嗜酒,回到家喝一次醉一次,醉一次就打唐潘氏一顿。
有日唐潘氏去四海商行买东西,正好遇见郑双,两人就此重逢。从此,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唐潘氏想和唐德和离,唐德就送上物理和语言的双重攻击套餐。面对唐潘氏身上的斑斑伤痕,郑双看在眼里,恨在心中,这时成旭作了个大死,送上完美助攻。
于是和成旭喝完酒的第二天,郑双就以有笔大买卖为由引唐德去了牛头山。
至此,此桩奇案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在场各位大理寺官员无不感叹,这案件一波三折,案中有案,凶手按本杀人心思之缜密,手法之巧,实属罕见。
就这样一个铁案,王翀竟然还给翻过来了,而且推理过程丝丝入扣,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王翀站在堂中,看着掩面哭泣的唐潘氏和一脸灰败的郑双,心里没来由的想起了沈夫人说的那句话:
“大人,公侯万代啊。”
他定了定神,最后问了两人一个问题。
“郑双杀唐德你事先可知情?想清楚再答。”
唐潘氏木然的摇了摇头,答道:“不知。”
王翀又问郑双:“你当日在山上是否是想劝唐德与唐潘氏和离。”
郑双听王翀这么问,眼睛一下子亮了,大声应道:“是。”
“好了,口供让他们画押,判词大人我明日再写,现在收工回家。”
郑双扑通一下跪倒,咚咚咚朝王翀磕了三个头,王翀受了他一拜之后便侧开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