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是谁的狗
姜福心里长出一口气,却不敢表露丝毫。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又迅速低下。
"女官大人,本官还有要事在身,就先行告退了。"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响,礼貌而克制。
姜福微微一礼,转身便离开了。他的动作从容,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沉重。身后的大门缓缓关闭,没有送别的仆人,没有告别的话语,只有门扉合拢时那轻微的“吱呀”声,仿佛是对这个不受欢迎之人的无声驱赶。姜福孤独地来,孤独地去。
李清禾的目光扫过将军略显疲惫的面容,轻轻一挥,示意周围的侍从悄然退下,
“将军,”她的声音清冷如金石相击,直接落入将军的耳中,让他的注意力从纷乱的思绪中抽离,“眼下局势复杂,那对母子,可已妥善安置?”
将军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愕然,随即是深深的自责与懊恼,他张了张嘴,喉咙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最终只能以一声沉重的叹息作为回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柔却坚定的脚步声,安夫人缓步而入,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种经历过风雨后依旧从容不迫的宁静。她走到将军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动作里既有安抚也有鼓励,“大人无需忧虑,我已亲自安排,那对母子已被秘密转移至安全之地,无人知晓。””
岳将军闻言,眉宇间闪过一抹愕然,随即是深深的敬佩与释然。他看向安夫人,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鼓励和淡然的眼睛此刻闪烁着洞察力。
“夫人,你竟如此迅速且周密,我…我竟未曾察觉。”岳将军的声音微微颤抖,既有惊讶也有自责。他伸手轻轻握住了安夫人的手,那双手虽不若武将般粗粝,却异常温暖而有力,给予了他莫大的安慰。
安夫人微微一笑,“夫君莫急,此事关乎我们全家的安危,我岂能大意。”
她轻抚着岳将军的手背,继续说道:“那贼子来时,动静之大,实属罕见。我透过窗棂缝隙,见他们气势汹汹,沿街清场,心中便生了警觉。加之近来朝廷风云变幻,我料想此事定非寻常。于是,我即刻命人秘密准备,趁着夜色深沉,将那对母子转移至了安全之地。”。”
此时,李清禾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赏。她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每一次敲击都显得那么有节奏,那么有力量:“安夫人,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安夫人微微颔首,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谦逊:“李女官过誉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月光如洗,突然,李清禾的眉头紧锁,她意识到了一个关键的细节。
“安夫人,你注意到了吗?姜福此次行动,为何如此高调?为何没有封死后门?”李清禾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
安夫人微蹙眉尖,“姜福此人,行事之周密,犹如织网捕蝶,不遗丝毫缝隙,此番异状,实难索解。”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不解与忧虑,声音虽轻,却字字落在人心头,激起层层涟漪。
她让人想起姜福第一次出任务,正式展露在京城高官贵族面前,那官员犯了株连九族的大罪,姜福趁着三更天,大家都熟睡时,派人潜入院子,将所有人都控制得无声无息。他的手法精准而狠辣,一夜之间,整个院子的人被绑走,证据被固定,犯人被压入东厂大牢,严加审问。
等到第二天,隔壁贵族才发现整个院子人都空了,正要报官,结果发现已经审查完毕,证据充足,已经压往法场,男丁砍头,女眷流放,那一天的刽子手砍得连大刀刀刃的卷边了,京城十几年没有这样的血腥的场合了,传言去看了现场的人都恶心的三天吃不下饭,胆子小的发起了高热,害了重病。
而姜福那个煞星就是现场的监督官,整整三天,他都在那里监督看查,一身漆黑,面目苍白,看过的人都说是活生生从地狱里面爬出来的恶鬼。
岳将军的喉咙微微滚动,他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这样一个恶鬼,怎么会犯下这样的疏忽呢?”
李清禾在心中反复思考:“他不是这样疏忽的人,难道这是故意为之?他究竟有何目的?”
见李清禾沉思,安夫人提醒道:“大人,姜福的行为着实令人费解,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防。”
李清禾点点头,当机立断,吩咐下去,再次秘密转移那对母子。
安排完毕后,李清禾看着安夫人微笑,目光锁定在安素略显紧张却又充满期待的眼眸中,“我这次来找将军府,确实是来找安夫人的,虽然你已经知晓,但是我还是来正式通知你,安素,你以后就是鸾阁正式的一员了。”
安素闻言,眼眶微热,她迅速调整呼吸,双手交叠于腹前,行了一个标准的礼节,动作间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坚定。“多谢大人抬爱,”她声音微颤,却努力保持平稳,“从今往后,我安素定当全力以赴,以鸾阁为荣,为鸾阁尽我所能。”
李清禾轻轻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手指轻轻摩挲过其边缘,随后递向安素。安素双手接过,指尖微微颤抖,那份沉甸甸的不仅是文书,更是自身的职责。
“关于你的职责,”李清禾继续说道,语气中多了几分严肃,“我将安排你负责组织女字学院,旨在广开才路,不拘一格。你需着手准备,招纳女夫子,若人数不足,亦可考虑补充男夫子。消息需尽快在京城散布开来,记得,我们的目标是广纳贤才,无论是贵族女子还是平民女子,无论婚配与否,皆应一视同仁。为了不让有才之女因为俗物而掣肘,广发告示,无需缴费”
安素认真聆听,不时点头以示理解,但心中仍有一丝疑虑。“大人,不收学费,这……”她欲言又止,眉头微蹙,显然在担忧女子学院能否长久。
李清禾似乎早已料到她的担忧,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你无需多虑,”她缓缓说道,“我们可以设立红榜,将所有捐献者的名字与数额记录在案,并依数额大小排出前十,特设一室安放感激帖,以示敬意与感激。如此,既能解决经费问题,又能彰显鸾阁的公正与开放。”
安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光芒,随即化作对李清禾深深的敬佩。她挺直背脊,“将军高瞻远瞩,安素佩服之至。我定当不负所托,将女学之事办得有声有色。”
“只是,我尚有一事不明,我们这所学院,应当如何命名?”
李清禾闻言走到书桌旁,手指轻轻摩挲过桌面上的宣纸,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与安素交汇。
“学院之名,需寓意深远,且要精准传达吾等办学之宏愿。”她沉吟道,随即目光一亮,“不如就叫‘文渊学院’如何?文者,学识之根本;渊者,深邃而广博。愿我文渊学院能成为学子们成为诸生遨游学海、探寻至理之地。”
“文渊学院,好名字!”她由衷地赞叹道,随即又皱起眉头。
“只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开口,“学院初建,百废待兴,我们该如何吸引学子前来就读呢?”
李清禾微微一笑,似乎已经成竹在胸。“此事我已有计较,吾等当广开才路,不拘于俗格。除却寻常之招生告示,尚可设立膏火,以资鼓励才俊之士;并诚邀四海之内,德高望重之学者莅临,共襄讲学盛举,以扬学院之声名。尤为关键者,乃秉持教育之公正,无论门第之高低,但求心向学海,有志于道者,皆应开门纳之,无有偏私。”
安素闻言,眼中再次闪过敬佩之色。“大人放心,安素定当全力以赴,与大人一同将文渊学院打造成京城乃至天下的学术圣地。”她声音坚定。
李清禾处理完这边的事务,步履沉稳地步入庭院,不知不觉,夜色已深,月光淡淡地洒在青石板上,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银辉。她轻轻一跃,上了早已备好的马车,车门合拢的瞬间,隔绝了外界的一丝凉意。
车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她深邃的眼神。她轻拍身旁的空位,示意道:“梦笔,近来可有何异常?”
梦笔,她的贴身侍女,闻声迅速掀开车帘一角,轻盈地跃入车内,动作间带着几分训练有素的敏捷。
“回禀小姐,自您安排密探监视姜福以来,一切看似风平浪静。直至转移行动顺利完成,也未曾见东厂有任何异动。”
李清禾闻言,眉头微微一蹙,那双眼睛在昏暗中更显锐利,她轻轻摩挲着手指上的玉扳指,“哦?真是奇了,以那东厂的手段,怎会如此大意?”
梦笔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低声补充道:“奴婢也觉蹊跷,但密探回报,确是如此。或许,是东厂内部生了变故,亦或是他们另有图谋,尚未显露。”
李清禾沉思片刻,“也罢,既然他们不动,我们便静观其变。但切记,不可掉以轻心,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梦笔恭敬地应下,马车内再次归于宁静。李清禾闭目养神。
夜幕如厚重的绒布,将天际的星辰尽数藏匿于无垠的暗幕之后,连一丝光亮也吝于泄露。
魏府之内,灯火阑珊。
看不清长相的一个人影稳坐大厅正中,面容隐于光影交错间,唯有那双眼睛,时而眯起,似在无声地审度着下方站立的姜福。让被注视者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从脚底直窜心头,令人窒息。
姜福立于堂下,面对着这如山岳般沉重的压迫感,他的脊背不自觉地挺得笔直,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每一声细微的呼吸都显得异常清晰,整个大厅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氛围所笼罩。
这就是高德海,司礼监掌印,皇帝的大伴,姜福的干爹,虽未言语,但那无声的审视,比任何言语都要来得更加有力,更加让人难以承受。
姜福站的笔直,低下头,挑不出一点错。
良久,声音响起“姜福,岳府之事,你办得如何?”尖细嘶哑,是一贯来太监的嗓音。
姜福头低的更狠,显得十分尊敬:“干爹,岳府之事确有蹊跷。李女官的介入,让东厂的行动有些不方便。”
高德海冷哼一声,表示不满,显然这个理由不够。
姜福眼睑半垂:“干爹,岳府之事,内里乾坤,实难预料。李女官的插手,确是给咱们的行动添了几分棘手。她身为太后心腹,又得皇上青眼,咱们行事间,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抓捕那个逃犯,我们还有机会,要是引起陛下猜疑不满,那反而不好了,毕竟德妃娘娘那里还是不想让陛下太过担忧。。”
高德海闻言,鼻腔中轻轻哼出一声,那是不满与审视交织的微妙反应。他眼神微眯,片刻后,才缓缓开口:“李女官之地位,咱家自然知晓。德妃娘娘的考量,你我皆心知肚明。那皇室血脉,对娘娘而言,是未来的绊脚石,不得不除。而我们东厂,虽手握重权,却也需依附皇恩浩荡。与德妃娘娘的合作,不过是各取所需,为将来铺路罢了。”
说到这里,高德海的眼神变得更为复杂,他走下来,站在姜福身边低声说:“皇上无子,后宫与前朝皆人心浮动。德妃娘娘虽入宫不久,却已深得圣宠,她的未来,不可限量。而那私生子,一旦曝光,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更是娘娘心头大患。我们东厂,之所以助她一臂之力,实则也是看中了德妃之子未来的潜力。”
他抬头,目光如炬,直视姜福:“这局棋,我们已经落子,便没有回头路可走。与德妃娘娘,已是同舟共济,只能向前,不可退缩。”
他与姜福说道这番话,显然是将姜福视作心腹。
姜福闻言,背部肌肉微微紧绷,像是感受到了这股信任与决心。他轻轻点头,嘴唇紧抿,眼神中闪过一抹坚定:“干爹放心,我必会小心行事,确保万无一失。那私生子,绝不会成为阻碍德妃娘娘的绊脚石。”
姜福见高德海沉默,便进一步解释:“干爹,李女官此举,或许只是出于对岳将军夫人的关心,并无其他深意。毕竟安夫人是鸾阁的人,我们在此事上不宜过于强硬,以免触怒圣上。您也知道,太后一直想让更多女子入朝为官。”
高德海终于点了点头:“姜福,你言之有理。此事我会再做考虑,你先退下吧。”
姜福退出大厅,压在心中的忧虑大石并未减轻。他知道,自己在高德海面前的每一刻都如履薄冰,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此刻能安然是侥幸,他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又迅速低下。
"女官大人,本官还有要事在身,就先行告退了。"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响,礼貌而克制。
姜福微微一礼,转身便离开了。他的动作从容,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沉重。身后的大门缓缓关闭,没有送别的仆人,没有告别的话语,只有门扉合拢时那轻微的“吱呀”声,仿佛是对这个不受欢迎之人的无声驱赶。姜福孤独地来,孤独地去。
李清禾的目光扫过将军略显疲惫的面容,轻轻一挥,示意周围的侍从悄然退下,
“将军,”她的声音清冷如金石相击,直接落入将军的耳中,让他的注意力从纷乱的思绪中抽离,“眼下局势复杂,那对母子,可已妥善安置?”
将军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愕然,随即是深深的自责与懊恼,他张了张嘴,喉咙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最终只能以一声沉重的叹息作为回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柔却坚定的脚步声,安夫人缓步而入,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种经历过风雨后依旧从容不迫的宁静。她走到将军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动作里既有安抚也有鼓励,“大人无需忧虑,我已亲自安排,那对母子已被秘密转移至安全之地,无人知晓。””
岳将军闻言,眉宇间闪过一抹愕然,随即是深深的敬佩与释然。他看向安夫人,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鼓励和淡然的眼睛此刻闪烁着洞察力。
“夫人,你竟如此迅速且周密,我…我竟未曾察觉。”岳将军的声音微微颤抖,既有惊讶也有自责。他伸手轻轻握住了安夫人的手,那双手虽不若武将般粗粝,却异常温暖而有力,给予了他莫大的安慰。
安夫人微微一笑,“夫君莫急,此事关乎我们全家的安危,我岂能大意。”
她轻抚着岳将军的手背,继续说道:“那贼子来时,动静之大,实属罕见。我透过窗棂缝隙,见他们气势汹汹,沿街清场,心中便生了警觉。加之近来朝廷风云变幻,我料想此事定非寻常。于是,我即刻命人秘密准备,趁着夜色深沉,将那对母子转移至了安全之地。”。”
此时,李清禾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赏。她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每一次敲击都显得那么有节奏,那么有力量:“安夫人,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安夫人微微颔首,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谦逊:“李女官过誉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月光如洗,突然,李清禾的眉头紧锁,她意识到了一个关键的细节。
“安夫人,你注意到了吗?姜福此次行动,为何如此高调?为何没有封死后门?”李清禾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
安夫人微蹙眉尖,“姜福此人,行事之周密,犹如织网捕蝶,不遗丝毫缝隙,此番异状,实难索解。”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不解与忧虑,声音虽轻,却字字落在人心头,激起层层涟漪。
她让人想起姜福第一次出任务,正式展露在京城高官贵族面前,那官员犯了株连九族的大罪,姜福趁着三更天,大家都熟睡时,派人潜入院子,将所有人都控制得无声无息。他的手法精准而狠辣,一夜之间,整个院子的人被绑走,证据被固定,犯人被压入东厂大牢,严加审问。
等到第二天,隔壁贵族才发现整个院子人都空了,正要报官,结果发现已经审查完毕,证据充足,已经压往法场,男丁砍头,女眷流放,那一天的刽子手砍得连大刀刀刃的卷边了,京城十几年没有这样的血腥的场合了,传言去看了现场的人都恶心的三天吃不下饭,胆子小的发起了高热,害了重病。
而姜福那个煞星就是现场的监督官,整整三天,他都在那里监督看查,一身漆黑,面目苍白,看过的人都说是活生生从地狱里面爬出来的恶鬼。
岳将军的喉咙微微滚动,他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这样一个恶鬼,怎么会犯下这样的疏忽呢?”
李清禾在心中反复思考:“他不是这样疏忽的人,难道这是故意为之?他究竟有何目的?”
见李清禾沉思,安夫人提醒道:“大人,姜福的行为着实令人费解,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防。”
李清禾点点头,当机立断,吩咐下去,再次秘密转移那对母子。
安排完毕后,李清禾看着安夫人微笑,目光锁定在安素略显紧张却又充满期待的眼眸中,“我这次来找将军府,确实是来找安夫人的,虽然你已经知晓,但是我还是来正式通知你,安素,你以后就是鸾阁正式的一员了。”
安素闻言,眼眶微热,她迅速调整呼吸,双手交叠于腹前,行了一个标准的礼节,动作间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坚定。“多谢大人抬爱,”她声音微颤,却努力保持平稳,“从今往后,我安素定当全力以赴,以鸾阁为荣,为鸾阁尽我所能。”
李清禾轻轻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手指轻轻摩挲过其边缘,随后递向安素。安素双手接过,指尖微微颤抖,那份沉甸甸的不仅是文书,更是自身的职责。
“关于你的职责,”李清禾继续说道,语气中多了几分严肃,“我将安排你负责组织女字学院,旨在广开才路,不拘一格。你需着手准备,招纳女夫子,若人数不足,亦可考虑补充男夫子。消息需尽快在京城散布开来,记得,我们的目标是广纳贤才,无论是贵族女子还是平民女子,无论婚配与否,皆应一视同仁。为了不让有才之女因为俗物而掣肘,广发告示,无需缴费”
安素认真聆听,不时点头以示理解,但心中仍有一丝疑虑。“大人,不收学费,这……”她欲言又止,眉头微蹙,显然在担忧女子学院能否长久。
李清禾似乎早已料到她的担忧,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你无需多虑,”她缓缓说道,“我们可以设立红榜,将所有捐献者的名字与数额记录在案,并依数额大小排出前十,特设一室安放感激帖,以示敬意与感激。如此,既能解决经费问题,又能彰显鸾阁的公正与开放。”
安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光芒,随即化作对李清禾深深的敬佩。她挺直背脊,“将军高瞻远瞩,安素佩服之至。我定当不负所托,将女学之事办得有声有色。”
“只是,我尚有一事不明,我们这所学院,应当如何命名?”
李清禾闻言走到书桌旁,手指轻轻摩挲过桌面上的宣纸,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与安素交汇。
“学院之名,需寓意深远,且要精准传达吾等办学之宏愿。”她沉吟道,随即目光一亮,“不如就叫‘文渊学院’如何?文者,学识之根本;渊者,深邃而广博。愿我文渊学院能成为学子们成为诸生遨游学海、探寻至理之地。”
“文渊学院,好名字!”她由衷地赞叹道,随即又皱起眉头。
“只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开口,“学院初建,百废待兴,我们该如何吸引学子前来就读呢?”
李清禾微微一笑,似乎已经成竹在胸。“此事我已有计较,吾等当广开才路,不拘于俗格。除却寻常之招生告示,尚可设立膏火,以资鼓励才俊之士;并诚邀四海之内,德高望重之学者莅临,共襄讲学盛举,以扬学院之声名。尤为关键者,乃秉持教育之公正,无论门第之高低,但求心向学海,有志于道者,皆应开门纳之,无有偏私。”
安素闻言,眼中再次闪过敬佩之色。“大人放心,安素定当全力以赴,与大人一同将文渊学院打造成京城乃至天下的学术圣地。”她声音坚定。
李清禾处理完这边的事务,步履沉稳地步入庭院,不知不觉,夜色已深,月光淡淡地洒在青石板上,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银辉。她轻轻一跃,上了早已备好的马车,车门合拢的瞬间,隔绝了外界的一丝凉意。
车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她深邃的眼神。她轻拍身旁的空位,示意道:“梦笔,近来可有何异常?”
梦笔,她的贴身侍女,闻声迅速掀开车帘一角,轻盈地跃入车内,动作间带着几分训练有素的敏捷。
“回禀小姐,自您安排密探监视姜福以来,一切看似风平浪静。直至转移行动顺利完成,也未曾见东厂有任何异动。”
李清禾闻言,眉头微微一蹙,那双眼睛在昏暗中更显锐利,她轻轻摩挲着手指上的玉扳指,“哦?真是奇了,以那东厂的手段,怎会如此大意?”
梦笔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低声补充道:“奴婢也觉蹊跷,但密探回报,确是如此。或许,是东厂内部生了变故,亦或是他们另有图谋,尚未显露。”
李清禾沉思片刻,“也罢,既然他们不动,我们便静观其变。但切记,不可掉以轻心,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梦笔恭敬地应下,马车内再次归于宁静。李清禾闭目养神。
夜幕如厚重的绒布,将天际的星辰尽数藏匿于无垠的暗幕之后,连一丝光亮也吝于泄露。
魏府之内,灯火阑珊。
看不清长相的一个人影稳坐大厅正中,面容隐于光影交错间,唯有那双眼睛,时而眯起,似在无声地审度着下方站立的姜福。让被注视者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从脚底直窜心头,令人窒息。
姜福立于堂下,面对着这如山岳般沉重的压迫感,他的脊背不自觉地挺得笔直,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每一声细微的呼吸都显得异常清晰,整个大厅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氛围所笼罩。
这就是高德海,司礼监掌印,皇帝的大伴,姜福的干爹,虽未言语,但那无声的审视,比任何言语都要来得更加有力,更加让人难以承受。
姜福站的笔直,低下头,挑不出一点错。
良久,声音响起“姜福,岳府之事,你办得如何?”尖细嘶哑,是一贯来太监的嗓音。
姜福头低的更狠,显得十分尊敬:“干爹,岳府之事确有蹊跷。李女官的介入,让东厂的行动有些不方便。”
高德海冷哼一声,表示不满,显然这个理由不够。
姜福眼睑半垂:“干爹,岳府之事,内里乾坤,实难预料。李女官的插手,确是给咱们的行动添了几分棘手。她身为太后心腹,又得皇上青眼,咱们行事间,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抓捕那个逃犯,我们还有机会,要是引起陛下猜疑不满,那反而不好了,毕竟德妃娘娘那里还是不想让陛下太过担忧。。”
高德海闻言,鼻腔中轻轻哼出一声,那是不满与审视交织的微妙反应。他眼神微眯,片刻后,才缓缓开口:“李女官之地位,咱家自然知晓。德妃娘娘的考量,你我皆心知肚明。那皇室血脉,对娘娘而言,是未来的绊脚石,不得不除。而我们东厂,虽手握重权,却也需依附皇恩浩荡。与德妃娘娘的合作,不过是各取所需,为将来铺路罢了。”
说到这里,高德海的眼神变得更为复杂,他走下来,站在姜福身边低声说:“皇上无子,后宫与前朝皆人心浮动。德妃娘娘虽入宫不久,却已深得圣宠,她的未来,不可限量。而那私生子,一旦曝光,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更是娘娘心头大患。我们东厂,之所以助她一臂之力,实则也是看中了德妃之子未来的潜力。”
他抬头,目光如炬,直视姜福:“这局棋,我们已经落子,便没有回头路可走。与德妃娘娘,已是同舟共济,只能向前,不可退缩。”
他与姜福说道这番话,显然是将姜福视作心腹。
姜福闻言,背部肌肉微微紧绷,像是感受到了这股信任与决心。他轻轻点头,嘴唇紧抿,眼神中闪过一抹坚定:“干爹放心,我必会小心行事,确保万无一失。那私生子,绝不会成为阻碍德妃娘娘的绊脚石。”
姜福见高德海沉默,便进一步解释:“干爹,李女官此举,或许只是出于对岳将军夫人的关心,并无其他深意。毕竟安夫人是鸾阁的人,我们在此事上不宜过于强硬,以免触怒圣上。您也知道,太后一直想让更多女子入朝为官。”
高德海终于点了点头:“姜福,你言之有理。此事我会再做考虑,你先退下吧。”
姜福退出大厅,压在心中的忧虑大石并未减轻。他知道,自己在高德海面前的每一刻都如履薄冰,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此刻能安然是侥幸,他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