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放好后,念浅看了看时间,8点43,再慢点就要迟到了。
路上,念浅盯着旁边那个连书包都没背的阳光少年,有些疑惑:“同学,你没钱买书包吗?”
顾暂:“哈???”
“我呢,是个深情男大学生,来缅怀母校的,不用背书包。”
“哦。”念浅应道。聪明如她,丝毫没想到大学生这会应该在学校或者是去学校的路上。
两人同时卡点进教室。
讲台上已经站着一位手拿点名板的老师,此时正跟他们大眼瞪小眼。
“说了九点集合,你们两个可真是准时,再晚点就得追着大巴跑去军训基地,到时只能互相抱头痛哭。”
全班哄然大笑。
念浅也瞪着顾暂,她只是反应慢又不是傻,这家伙明明就跟自己同班!
顾暂藏着笑意,一脸淡定地走回自己的座位,放着书包的座位。
念浅也走到一个空位置上坐下,她刚刚看了下座位表,同桌好像叫……方巧汐。
念浅默默感谢顾暂,幸好有他帮忙,要不就得用双腿狂奔一小时来个感动自我感动教官,好人一生……
她还没祝福完,同桌方巧汐便凑过来,用只有她俩听得到的声音说道:“你好,我叫方巧汐。”
她的声音很小,小到几乎听不见,但念浅还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自我介绍给吓了一跳,是真的一跳。
全班都看向这个站着略显尴尬的女生,安静如鸡,就连刚刚还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着注意事项的老师都沉默了。
不过老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这种小状况还是可以搞定的。
“念浅同学,有事吗?”
“没事,老师。”念浅好像才反应过来,回答完之后就自个坐下去了。
方巧汐也愣住了,她知道同桌会回应,但不知道这么大。
念浅抱歉:“不好意思,我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没吓到你吧。”
方巧汐:“……没有。”其实有点儿。
“你好,我叫念浅。”念浅补充道。
“好了,同学们。”老师拍拍手,“大巴到了,排队有序离开,这时就别想着偷跑了。”
班上响起椅子拖拉的声音,念浅也起身离开,跟在大部队后面。
“哎,念浅等等。”方巧汐从后面追上,绕到了念浅的右手边。
“我们等下一起坐吧。”方巧汐转头朝着念浅说道,随即一愣。
在教室时,她是坐在念浅左边的,现在这一转头才发现念浅的右脸颊有一道不太明显的疤,大约有5公分长。
一秒之后,她就收起表情,继续说:“算是交个朋友。”她没问,也不喜欢揭别人的伤口。
念浅“嗯”了一声,两人一起跟上大部队。
大巴开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最后稳稳当当地停在名为“阳葭市德育军训基地”的军训基地前。
大部分学生已经是第二次来了,这个基地包揽整个阳葭市所有初高中学校的军训,档期几乎排满,教官几乎累死。
但念浅是第一次来,有些好奇。
“军训累吗?”她扭头问一路相处下来愈渐熟络的同桌。
“啊???”方巧汐懵逼,“军训还能不累的,你当旅游呢。”
念浅讪讪一笑。
很快,教官就来领活了。
“十八班的同学举手。”一位教官姗姗来迟。
零星有几只手举起。
“跑那么远干什么。”教官边走边怨。
“我姓张,你们以后管我叫张教官就行。”张教官看了看同学们的大包小包,“我先带你们去宿舍整理内务,另外,十八班就是十八连,大家伙想个口号吧。”
领了床单被套的念浅和方巧汐等女生跟在张教官后面,上了两个小坡才到宿舍。男生则被十七连的王教官带走了。
“你们宿舍除了离得远点,其他都很好。6人小单间,待遇跟老师一样了。”张教官边教女生叠被子边唠嗑。
方巧汐看着张教官刚叠好的“豆腐块”,身子稍稍挪到念浅旁,“别说,这教官还有点小帅,就是比顾暂差点。哎,我看你早上跟顾暂一起进教室,认识啊?”
念浅点头,“早上出了点意外认识的,你们也认识?”
“啧,何止认识,熟得很,我俩算半个发小,小时候总是一起玩。”
高中的军训为期一周,前几天基本都在练正步和军体拳,时不时穿插着一些娱乐活动,只要不累的都是娱乐活动。
少年人苦中作乐的本领还挺强,累归累,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结交新朋友。连队口号也想好了,大家都一致同意“十八十八,貌美如花”这个百搭口号,最后还是在教官的苦苦劝说中换成了“十八十八,意气风发”。
用张教官的话说,就是,“貌美不一定在每个青年身上都能瞧见,但意气风发一定是青春的常态。”
张教官爱笑,身上还有些少年气,独属大学生的那种蠢劲更是惹得其他教官都想踹他两脚,但却很受学生的欢迎。
四天过去了,一中学子终于等到了军训晚会,隆重热烈。像是在宣布军训的即将结束,也是在庆祝高中的扬帆启航。
夜幕降临,顾暂穿着军训服,闯进念浅的视野,带着少年的不羁与阳光灿烂,与身后的喧嚣的截然不同。
-
军训一晃而过,军体拳刚学了个皮毛,一切就像被按了暂停键,到手的军训结业证书象征着结束。
最后一天的早晨,七点钟声刚响,空地上已站满了一中学子,身姿挺拔,俨然有了训练时的模样。
夏日独有的微风拂过少年脸庞,这一刻,青春的华章已然翻篇了。
教官们列队敬礼,目送大巴缓缓驶出基地,像来时目送大巴驶入基地那般。学生在车上激情讨论,不同于来时的紧张与期待,此时,更多的是欢喜与不舍。
念浅倚着车窗,低头垂眸,不知道在想什么。
方巧汐靠过来,语气贱兮兮的,“军训累么?”
念浅:“……不累,我当玩呢。”
准高一正式启程,终点既是阳葭第一中学,更是三年后那场至关重要的大考。
路上,念浅盯着旁边那个连书包都没背的阳光少年,有些疑惑:“同学,你没钱买书包吗?”
顾暂:“哈???”
“我呢,是个深情男大学生,来缅怀母校的,不用背书包。”
“哦。”念浅应道。聪明如她,丝毫没想到大学生这会应该在学校或者是去学校的路上。
两人同时卡点进教室。
讲台上已经站着一位手拿点名板的老师,此时正跟他们大眼瞪小眼。
“说了九点集合,你们两个可真是准时,再晚点就得追着大巴跑去军训基地,到时只能互相抱头痛哭。”
全班哄然大笑。
念浅也瞪着顾暂,她只是反应慢又不是傻,这家伙明明就跟自己同班!
顾暂藏着笑意,一脸淡定地走回自己的座位,放着书包的座位。
念浅也走到一个空位置上坐下,她刚刚看了下座位表,同桌好像叫……方巧汐。
念浅默默感谢顾暂,幸好有他帮忙,要不就得用双腿狂奔一小时来个感动自我感动教官,好人一生……
她还没祝福完,同桌方巧汐便凑过来,用只有她俩听得到的声音说道:“你好,我叫方巧汐。”
她的声音很小,小到几乎听不见,但念浅还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自我介绍给吓了一跳,是真的一跳。
全班都看向这个站着略显尴尬的女生,安静如鸡,就连刚刚还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着注意事项的老师都沉默了。
不过老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这种小状况还是可以搞定的。
“念浅同学,有事吗?”
“没事,老师。”念浅好像才反应过来,回答完之后就自个坐下去了。
方巧汐也愣住了,她知道同桌会回应,但不知道这么大。
念浅抱歉:“不好意思,我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没吓到你吧。”
方巧汐:“……没有。”其实有点儿。
“你好,我叫念浅。”念浅补充道。
“好了,同学们。”老师拍拍手,“大巴到了,排队有序离开,这时就别想着偷跑了。”
班上响起椅子拖拉的声音,念浅也起身离开,跟在大部队后面。
“哎,念浅等等。”方巧汐从后面追上,绕到了念浅的右手边。
“我们等下一起坐吧。”方巧汐转头朝着念浅说道,随即一愣。
在教室时,她是坐在念浅左边的,现在这一转头才发现念浅的右脸颊有一道不太明显的疤,大约有5公分长。
一秒之后,她就收起表情,继续说:“算是交个朋友。”她没问,也不喜欢揭别人的伤口。
念浅“嗯”了一声,两人一起跟上大部队。
大巴开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最后稳稳当当地停在名为“阳葭市德育军训基地”的军训基地前。
大部分学生已经是第二次来了,这个基地包揽整个阳葭市所有初高中学校的军训,档期几乎排满,教官几乎累死。
但念浅是第一次来,有些好奇。
“军训累吗?”她扭头问一路相处下来愈渐熟络的同桌。
“啊???”方巧汐懵逼,“军训还能不累的,你当旅游呢。”
念浅讪讪一笑。
很快,教官就来领活了。
“十八班的同学举手。”一位教官姗姗来迟。
零星有几只手举起。
“跑那么远干什么。”教官边走边怨。
“我姓张,你们以后管我叫张教官就行。”张教官看了看同学们的大包小包,“我先带你们去宿舍整理内务,另外,十八班就是十八连,大家伙想个口号吧。”
领了床单被套的念浅和方巧汐等女生跟在张教官后面,上了两个小坡才到宿舍。男生则被十七连的王教官带走了。
“你们宿舍除了离得远点,其他都很好。6人小单间,待遇跟老师一样了。”张教官边教女生叠被子边唠嗑。
方巧汐看着张教官刚叠好的“豆腐块”,身子稍稍挪到念浅旁,“别说,这教官还有点小帅,就是比顾暂差点。哎,我看你早上跟顾暂一起进教室,认识啊?”
念浅点头,“早上出了点意外认识的,你们也认识?”
“啧,何止认识,熟得很,我俩算半个发小,小时候总是一起玩。”
高中的军训为期一周,前几天基本都在练正步和军体拳,时不时穿插着一些娱乐活动,只要不累的都是娱乐活动。
少年人苦中作乐的本领还挺强,累归累,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结交新朋友。连队口号也想好了,大家都一致同意“十八十八,貌美如花”这个百搭口号,最后还是在教官的苦苦劝说中换成了“十八十八,意气风发”。
用张教官的话说,就是,“貌美不一定在每个青年身上都能瞧见,但意气风发一定是青春的常态。”
张教官爱笑,身上还有些少年气,独属大学生的那种蠢劲更是惹得其他教官都想踹他两脚,但却很受学生的欢迎。
四天过去了,一中学子终于等到了军训晚会,隆重热烈。像是在宣布军训的即将结束,也是在庆祝高中的扬帆启航。
夜幕降临,顾暂穿着军训服,闯进念浅的视野,带着少年的不羁与阳光灿烂,与身后的喧嚣的截然不同。
-
军训一晃而过,军体拳刚学了个皮毛,一切就像被按了暂停键,到手的军训结业证书象征着结束。
最后一天的早晨,七点钟声刚响,空地上已站满了一中学子,身姿挺拔,俨然有了训练时的模样。
夏日独有的微风拂过少年脸庞,这一刻,青春的华章已然翻篇了。
教官们列队敬礼,目送大巴缓缓驶出基地,像来时目送大巴驶入基地那般。学生在车上激情讨论,不同于来时的紧张与期待,此时,更多的是欢喜与不舍。
念浅倚着车窗,低头垂眸,不知道在想什么。
方巧汐靠过来,语气贱兮兮的,“军训累么?”
念浅:“……不累,我当玩呢。”
准高一正式启程,终点既是阳葭第一中学,更是三年后那场至关重要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