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淑蓉被打了二十鞭后,便迷迷糊糊地晕死了过去。

    再醒来时,她没有狼狈地躺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反倒是趴睡在柔软的褥子上,后背被鞭打的地方传来丝丝缕缕的冰凉,像是已经被人仔细敷上了药膏。

    她侧过头扫了一眼自己身处房间的陈设,认出了这个地方。

    这是她嫁入楚家后所住的房间。

    她被楚云舟接回了楚家。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庾誉逸通知了楚云舟来接走她的。

    他一直都很满意自己这个根正苗红的好女婿,庾淑蓉和楚云舟和离后,即便庾淑蓉态度强硬地表示过自己不会再回到楚云舟身边,他还是几次三番地动用手段,要将二人重新绑到一起。

    往好了想,庾誉逸此举既是不想亲生女儿真的流落街头遭人欺辱,也是期盼庾淑蓉和楚云舟二人可以在历经磨难之后可以破镜重圆。

    但若是往坏了想,那就是他既想甩掉庾淑蓉这个烫手的山芋,但又不想因放任亲生女儿流落街头而被御史弹劾,所以索性将问题丢给了好女婿来解决。

    二人若是重归于好,那他就出面装个大度,把迷途知返的女儿和称心如意的女婿接纳回来;若是二人覆水难收,那真正让庾淑蓉流落街头的人也是楚云舟,不是他庾誉逸。

    不过,世间之人,往往不是非黑即白。

    这些心思庾誉逸大概都有。

    顾念亲缘是真,明哲保身也是真。

    庾淑蓉无奈苦笑了一声。

    正此时,楚云舟端着一碗药推门走了进来。

    他看见庾淑蓉醒了,欣喜地露出笑来,连忙迎上去。

    可走到床前,却又才像是回忆起了二人如今关系尴尬,忽然停住了脚步,没敢再继续凑近。

    他将药碗放到床榻一旁的镜台上,转身走向房间中央的圆桌前,拿过一个圆凳,放到离庾淑蓉一臂之遥的地方,坐了下来。

    “孙大夫替你探脉后,说你半个时辰之内就能苏醒,让我们先去把药熬好,待你醒来就给你喂服。”

    楚云舟笑意拘谨。

    他一只手压在膝头上,五指将掌下的竹青色下袍揉得有些发皱。

    “我还担忧你醒得晚了,汤药会冷,到时效用有损。也不知我一个外行人,是怎么好意思怀疑孙大夫的医术的。”

    楚云舟有意自我调侃缓和气氛,想要拉近二人之间的距离。

    但,庾淑蓉不想。

    既然已经和离,有些距离,该保持的,就该一丝不苟地保持。

    她只是笑着道了谢,没有接下他的话茬。

    “多谢。”

    “举手之劳罢了。”

    楚云舟看向庾淑蓉,二人目光相接,庾淑蓉自觉地移开了目光,他怔愣了片刻,神色黯淡了些许。

    “你不要太过担心,岳父——庾相他只是正在气头上,所以才会一怒之下将你赶出庾家,等他气消了,一定会来把你接回去的。”

    庾淑蓉闻言,无声地笑了笑,没说些什么。

    楚云舟和赵妈妈其实很像。

    都是一样善良的人,都是一样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着庾淑蓉。

    但也是一样的都会先站在庾誉逸那一边,替庾誉逸开口辩解。

    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庾淑蓉,但手段却都是劝说庾淑蓉投降。

    他们没错。

    他们才是在这个世界里出生长大的正常人该有的面貌。

    在这样的规则里生长,在这样的礼教中浸染,在这样的空气中存活,这既是他们的观念和信仰,也是他们赖以生存下去的方式。

    错的是的庾淑蓉。

    她错在事事较真,事事挑剔,错在不愿意接受现实,拿起老天爷送给她的一副好牌,坐在牌桌上和别人继续玩下去。

    别人都能感恩戴德地生活下去,只有她不能,只有她不知好歹地疯了。

    她是自己主动搞砸自己的人生的。

    “抱歉,我身上什么贵重东西也没有,想酬谢你的帮助,也不知该拿什么来酬谢。”

    庾淑蓉带着过意不去的语气道。

    【若要酬谢,以身相许怎么样?】

    楚云舟很想这么说。

    但他没有。

    五年的日夜相伴,让他足够了解庾淑蓉的秉性,他知道她不会同意的。

    “说什么酬谢,我不是那样斤斤计较的人。你就当我发了善心,救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可怜女子,这可怜女子只要好好地活着,便是对我这个大善人最好的酬谢了。”

    “那便多谢恩人了,等我回了老家荆州,身上有了银钱,一定替你在荆州的连华庙里供奉个大大的延生牌位,让佛祖保佑你长命百岁。”

    庾淑蓉刻意提起“荆州”,掐灭了他想要将她留在身边的念想。

    “荆州?”

    楚云舟讶异道。

    “你要去找你母亲?”

    “嗯。”

    “可你母亲——”

    楚云舟说到这里,顿了顿,没再继续沿着这句话的意思讲下去。

    他改了话头,又道:

    “你去她那里,岂不是给她徒增负担?”

    庾淑蓉的母亲柳云雅在被庾相休弃后,便被送回了远在荆州的柳氏祖地。

    虽说柳云雅与当今皇后旧有龃龉,亲族大多都对她敬而远之,但她同母所出的兄长顾念着旧情,还是将她接回了府中照顾。说到底,相较于柳云雅往日所为,她如今的下场已算是不错了。

    但偏生柳云雅这人心高气傲惯了,从前是光鲜体面的宰相夫人,现在成了寒酸落魄的可怜弃妇,见了柳氏旁支出身的姑娘如今也敢对她奚落鄙夷,竟一时气不过,将自己气出了病来,一个月里倒有一半时间都要躺在床上靠着汤药过活。

    这几年庾淑蓉托人给她送银钱去,去的人不仅得不到感谢,还要被柳云雅臭骂一顿。

    这样一来二去的,庾淑蓉也不好意思再让人亲自送到柳云雅手里惹一顿骂。她也懒得再管那银钱到底能不能落到柳云雅手里,那以后都将银钱直接给了舅舅,再不让人去柳云雅面前讨不痛快了。

    “我有手有脚的,怎么会是负担?”

    庾淑蓉没打算回荆州,她只是给了一个楚云舟和庾誉逸都觉得合理的去处罢了。

    柳云雅心中怨恨无处发泄,对着庾淑蓉派去送钱的人都恶语相向,对于成了离妇的庾淑蓉又怎么会有什么好态度呢。

    庾淑蓉还没自暴自弃到要去找个人日日辱骂她。

    “那你呢,你真打算以后都陪着你母亲在荆州过那样的苦日子了吗?”

    楚云舟情绪激动起来。

    “我不同意。”

    “少卿大人,你我已经和离了,我不需要你同意。”

    楚云舟闻言怔在原地。

    他就那么怔愣半晌,突然站起了身来。

    “我现在的确不是你夫君,但我是救了你的恩人,我不同意你去荆州,你不能去。”

    楚云舟说完,没等庾淑蓉反应便径自转身往房门口走去。

    走到一半,却又忽然停了下来。

    他背对着庾淑蓉,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

    “是因为我娘要我娶妾为楚家延续香火吗?”

    楚云舟问的是庾淑蓉要和他和离的理由。

    二人成婚五年,恩爱和睦,相敬如宾,是人人艳羡的金玉良缘。

    但庾淑蓉一直无孕。

    孙大夫探脉后,诊断出是庾淑蓉肝郁血淤,故而才一直未能有孕。药也开了,针也下了,但调理了几年却也没什么效用。

    担忧楚家会断了香火的公婆便出面劝说楚云舟纳妾生子。

    婆母故意向庾淑蓉透露此事,想要试探她的态度。

    但庾淑蓉对楚云舟是否纳妾一事并不关心,她在那之前就已经动了和离的心思,并不想参与描画楚家未来的蓝图,所以只要楚云舟不主动找她提及此事,她就一直装聋作哑下去,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楚父楚母和楚云舟见她一副浑然不知的模样,便也一直都以为她只将此事当作了坊间的无稽之谈,从未放在心上。

    这件事也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不了了之了。

    “少卿大人想听我说实话吗?”

    “你说。”

    楚云舟依旧背对着庾淑蓉,没有转过身来。

    他不想看到庾淑蓉的表情。

    在他的设想里,那表情或许是厌恶,或许是怜悯,总归,不会是留恋和挽留。

    “我要与你和离,并非你所想象的任何缘由,唯一的缘由,只是因为我厌倦了当一个妻子或是一个女儿,我只想简简单单的,以我自己的身份活着。”

    “是我亏欠了你,只是,这亏欠,我无法用你期望的方式偿还给你。也只能是亏欠。”

    “其实,我真的很庆幸我们没有孩子。”

    庾淑蓉说着,笑着落下泪来。

    因为没有孩子,所以她才能如此轻易地抽身离开,才不必心如死灰地苟延残喘,才不会继续蹉跎楚云舟更多的五年。

    “或许,这才是老天爷怜悯你我,给你我施舍的恩德。”

    “别再说了。”

    楚云舟打断了庾淑蓉的话。

    “那汤药,我会让宁烟来伺候你喝下的,你喝完药好好休养,别再想去荆州的事情了。”

    “等你休养好了我们再细细商量。”

    楚云舟走出房间,毫不犹疑地关门离开了。

    翌日——

    辰初时分,宁烟端着热水进了庾淑蓉房间,正热了帕子要给庾淑蓉擦洗,却发现自己朝床榻的方向叫了几声“三小姐”都无人回应。

    她慌忙走到床榻旁,往床榻上鼓起的被褥上轻轻拍了一下,竟发现其中空无一物。

    庾淑蓉不见了。

    “公子!公子大事不好了!”

    “三小姐不见了!”

    ……

    上京城里的楚府中乱作一团,上京城外作男子打扮的庾淑蓉骑在马上,正晃晃悠悠地沿着官道往前走。

    城门五更开,庾淑蓉寅正一刻就离开了楚府,到了上京城中的花月楼中。

    她早年和花月楼的灵绡姑娘有生死之交,在决定只身一人离开上京后,便将搜罗来的防身之物和存下的银钱都转交给灵绡替自己保管。

    她从灵绡那里拿走了寄存的东西,换了男装,又走到西城的车马行,将自己一个月前寄放在这里的那匹马牵走,就这样牵着马混在进出城的人群中,走出了上京城的城门。

    等宁烟发现她不在的时候,庾淑蓉已经骑着马在官道上走了近半个时辰了。

    走到现在,她遇到了第一条岔道。

    她在心底随便定了个对应的方向,将手里的铜板一抛,稳稳按到了手背上。

    反面,向右走。

    右边官道是往同州方向去的。

    庾淑蓉将铜板塞回腰间钱袋,拉紧了帷帽的系带,拽了拽马绳,转向了右边的那条官道。

    就此驭马奔向了同州。

章节目录

发癫后反派对她颇为欣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洛林悠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洛林悠和并收藏发癫后反派对她颇为欣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