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楚瑜早早收拾停当退了房,在路边摊上吃过三碗混沌算是用了早饭。
一路走来,城中不时有北狄兵巡逻,做生意的小贩、卖菜的老农、买菜的民众基本都是男子,大家做买卖时也不唠嗑闲聊,再没有从前小媳妇、大姑娘逛街嬉笑、早市砍价的热闹景象。
偶尔有一两名北狄人经过,众人都自动让出道路避开,不敢过多停留,大家像是已经默认,被外族攻占的冀州,已经不再属于此地百姓。
楚瑜隐匿于人群中,花几十文钱在路边雇了一辆骡车,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冀州城东。
按照薛成和林七给的信息,楚瑜在城东杏花坊找到一间打铁铺子,飘荡的旗帜上明晃晃的写着“石心打铁铺”几个大字。
铺子面积不大,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前边总共两间屋子,左边那间摆放着各式兵器,一壮硕老者正闭目仰卧于竹榻上,右边那间锅炉器具一应俱全,一精壮少年正光着膀子不住挥舞着手中铁锤。
楚瑜走进铺子,老者雷鸣似的鼾声邹停,故作睡眼稀松地坐起身来,待看清门口少年模样,老者眼中一抹精光闪过。
见少年站在门口不住打量,老者热情上前招待着:“小郎君可是想买兵器?你可近前仔细查看,我这铺子虽小,却是刀剑齐全,你要有看得上的当场就可一试。”
“我先看看再说!”观这老者言行面貌,楚瑜猜测这人应该就是外祖父薛成口中的铁匠“钟铁头”了。
楚瑜回想着外祖父和七爷爷说的话,这“石心打铁铺”的“钟铁头”和他俩一样,都曾是莫家军军士,因为职位不高,莫家满门被诛后,他们或务农、或从商、或捡起祖上基业,就地卸甲归田,再未参与军中之事。
除了这城东的钟铁头,冀州城北柳树坊锦绣绸缎庄的乔展鸿乔掌柜、木兰围场南北客舍的汪秀财汪掌柜,都是如此。
要不是此次任务楚瑜须重回冀州,薛成也不会重提这些陈年往事。
扫视一圈这铺子里的成品,楚瑜看中了一把短刀,简单古朴又低调,却锋利非常,很是适合幼弟祈诚。
见楚瑜一眼挑中这把短刀,钟铁头惊讶于少年不俗的眼力:“小郎君真是好生识货,这把短刀虽是瞧着不起眼,确是从天而降的精铁炼成,老头子和孙儿花了整整七七四十九日反复捶打才炼得此刀,今日得遇有缘人真是此刀之幸。”钟铁头边说边打量,对握刀少年已是暗生戒备。
薛成说过这钟铁头是个外粗内细之人,要想取信此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实相告。
待铺子外的北狄兵走过,楚瑜拿出钱袋直接问到:“老阿公,这是我身上的所有银两,您给这刀定个价,我看够不够数?”
钟铁头将袋子里的碎银全部倒出,拨弄了几下其中最大的那块,摇头一笑说:“小郎君,你这点银钱定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吧,你能在一众兵器里相中此刀,也算是缘分,你出个工钱就是,九十九两银,再不能少了!”
“成交!”楚瑜离家时薛成恰好给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她全部拿出交予钟铁头算是做成了交易。
老铁匠边找零头边套楚瑜的话:“小郎君是冀州本地人吧!家住城内还是城外?老朽瞧着你很是眼熟,咱们以前是否见过?”
“祖父,你怎么瞧着谁都眼熟,每个来铺子里的客人你都这般说。”刚在隔壁干活的少年过来喝口水的功夫就拆自家人的台。
“臭小子,干你的事去!”钟铁头对这不开窍的孙儿很是无奈。
看着两爷孙的相处楚瑜想到自家外祖父,便轻松一笑道:“我确是冀州本地人。老阿公瞧着我眼熟,可是想起军中故人!”
听到“军中故人”钟铁头面色一变后又满脸堆笑道:“小郎君说笑了,老头子家中世代打铁,哪里有什么军中故人。”
楚瑜早知他会如此,只得直说:“钟家阿公,晚辈名唤郑楚瑜,外祖父是冀州城外五十里处薛家屯的薛成,冀州陷落后,我们全家仓皇南下,这次返回冀州确有要事,外祖父担忧我的安危,这才将军中往事告知晚辈。”
“薛大哥,你是薛大哥的外孙?”钟铁头不可置信道。
“是,钟家阿公!我外祖父是薛成,外祖母是唐玉娘,我娘叫薛明.慧,父亲叫郑盛和,城北桂花巷的郑府就是我家。”
老铁匠神色继激动道:“好孩子,难怪看着你眼熟,外甥多像舅,你长得真像你舅舅明义。”
见老头戒备已消,楚瑜从善如流的接过话头:“家中长辈也说我长得像舅舅,钟阿公见过我舅舅?”
“明义,明义是个好孩子!你舅舅是难得的少年英雄,长得也好,我们一众老兄弟都羡慕你外祖父得不行,只可惜他英年早逝,薛大哥就此落下心病,众兄弟谁不替他难过,唉!”
两人沉默之际,一队身着重甲的北狄兵走了进来,钟铁头拉着孙儿钟石头和楚瑜一同跪了下来。
楚瑜紧张得后背直冒冷汗,生怕一个不慎会连累钟氏爷孙。
一下子挤进来十几个人,本就不甚宽阔的铺子顿时显得拥挤起来。
两双深色锦靴自三人眼前走过,就似看不见跪在地上的老少三人,竟旁若无人的聊起天来。
一中年男子说到:“老四,你尽管放心前去,大哥定能保你军中粮草辎重无虞,也定不会让呼衍家及其党羽在冀州胡乱作为,乱我大计。”
那稍显年轻的声音回复到:“大哥,咱们兄弟几人父王只听得进你说的话,你定要劝他冀州只是一个开始,千万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天下黎民知道,北狄王庭统治的冀州比南顺朝廷统治的冀州更加政治清明、更加商贸繁荣,只要能收服冀州民心,也就能收服天下民心!”
“老四,大哥明白你的意思,我会约束好军中上下,再不会上演去年的烧杀劫掠之祸。俗语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咱们兄弟二人一内一外,定可将这南顺国土纳入我北狄王旗之下。”
“大哥,虽说南顺皇帝近年来朝政荒废、腐败滋生,但得益于先辈之功,他们根基犹在。我们行事必得慎之又慎,切忌急功近利,我在前方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大军后方所能仰仗的只有大哥,大哥你定要保重好自身,小心老二和老三。”
“好兄弟,咱们这么多兄弟,只有你我二人同一志向,不拘泥于内围琐碎,大哥定会保全自己,你在前线危机重重,切忌冲动行事,你我兄弟互为臂膀,才可实现王庭大计,父王和母后那里,你不用担心,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替你担着。”
“有大哥支持,前方大军定能所向披靡,弟弟替军中上下谢过大哥了!”
被迫听了大半天,楚瑜和钟氏爷孙总算明白过来,原来这兄弟二人竟是北狄的大王子赫连昌和四王子赫连跬,这北狄王庭占了冀州还不满足,竟是想吞下大顺所有国土,真是好大的胃口!
“好了,自家兄弟,哪来那么多客气话!你来看看这把短刀,倒还很是不错!”那赫连昌与兄弟聊完了正事,倒有了看兵器的闲情逸致,正好还选中了楚瑜定好的那把短刀。
赫连跬拿起短刀,拔出腰间弯刀,两刀相撞,弯刀应声而断,短刀光亮如初,一丝裂口也无。
赫连硅当下问到:“铁匠,你这刀要价多少,我买下了!”
钟铁头闻言立刻爬起身来,小心翼翼的说道:“两位贵人能看得上小人店中这粗劣之物,那是看得上咱们,这刀到得贵人手中也算是它的造化,您就给个成本价就是,这刀取材于一块天降陨石,由小老儿带着孙儿接连锤炼九九八十一日所得,原料加上做工就算您四百九十九两白银!”楚瑜和钟石头闻言齐齐侧目看向这故作小心的老头子,真是人不可貌相,看他一脸卑微诚恳竟敢狮子大开口。
不想这赫连硅倒是个耿直人,竟是直言道:“你这打铁铺本就是小本生意,靠手艺吃饭的行当,如何能只收成本价,我给你加上一百两!”说罢从怀中掏出几张银票扔在刀架上。
接着却将短刀递给了一旁的赫连昌:“大哥,我手中已经有你送的玄铁银月戟和赤铁弯刀,这把短刀你就留着防身吧!”
赫连昌不忍拒绝弟弟好意,便接过短刀挂在腰间,兄弟二人便一同离去,竟是一点不介意老少三人听到两人的谈话。
待兄弟二人及其一众护卫走远,楚瑜和钟氏爷孙才站起身来,钟铁头对着其离去的方向吐上一口吐沫,又满脸喜色的数起银票,整整六百两,要是没有意外,够得上爷孙二人吃喝大半辈子了!
钟石头很是不解:“这两个北狄人当着咱们三人的面,聊着此等紧要事,竟是一点顾虑也没有?”
钟铁头头也不抬,将多数银票用油纸包好揣进怀里,才悠悠开口:“就咱们三人,有何顾虑?难道大顺朝廷不知北狄狼子野心,当官的都知道!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顾不上也不想管罢了!”
楚瑜想起父亲郑盛和所说的,当今圣人本就得位不正,登基后又宠幸外戚宦官,朝中诸事都是安相一人独断,宗室皇亲、文武勋贵,要么投靠安氏攫取民脂民膏,要么独善其身跟着装聋作哑,那些仗义执言的肱骨之臣早被诛杀殆尽。大家同坐一艘船,也知道这船迟早会沉,虽有勇毅侯府之先例,却无一人能挽大厦之将倾。
楚瑜愣神的功夫,钟铁头递过来三张五十两的银票:“好孩子,钟阿公老了,再没了年轻时的傲气,那把短刀被北狄人买走了,阿公对不住你,这些银票你拿着,算是我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楚瑜拿回自己原来那两张,将另外那张推了回去:“钟阿公,您和我外祖父是过命的交情,刚才那等情况岂是咱们能说了算的?银票您收下,我不能要!”
钟铁头却硬是又推了过来:“孩子,这银票你定要收下。阿公知道你们匆忙南下,定是没有多少准备,这也是我对你外祖父的心意,他能让你来找我,那是信得过我,这些就当是阿公给你的见面礼了!”
老人家盛情难却,楚瑜不好再做推辞,只能接过银票,连同原来的一同揣进怀里,打算以后再行报答。
见楚瑜不再客气,老铁匠很是高兴,刚才又从北狄人那儿赚了好大一大笔钱财,钟铁头吩咐孙儿钟石头收拾东西,准备关门,回家好生招待故人之后。
楚瑜跟着爷孙俩步行不过半刻钟,就到了铺子西边的梧桐巷,走进钟家住宅,中间三间正房、左右两间厢房,外加一个小院子。
钟铁头将钟石头打发去买菜后,又和楚瑜关心起老朋友的境况。
一路走来,城中不时有北狄兵巡逻,做生意的小贩、卖菜的老农、买菜的民众基本都是男子,大家做买卖时也不唠嗑闲聊,再没有从前小媳妇、大姑娘逛街嬉笑、早市砍价的热闹景象。
偶尔有一两名北狄人经过,众人都自动让出道路避开,不敢过多停留,大家像是已经默认,被外族攻占的冀州,已经不再属于此地百姓。
楚瑜隐匿于人群中,花几十文钱在路边雇了一辆骡车,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冀州城东。
按照薛成和林七给的信息,楚瑜在城东杏花坊找到一间打铁铺子,飘荡的旗帜上明晃晃的写着“石心打铁铺”几个大字。
铺子面积不大,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前边总共两间屋子,左边那间摆放着各式兵器,一壮硕老者正闭目仰卧于竹榻上,右边那间锅炉器具一应俱全,一精壮少年正光着膀子不住挥舞着手中铁锤。
楚瑜走进铺子,老者雷鸣似的鼾声邹停,故作睡眼稀松地坐起身来,待看清门口少年模样,老者眼中一抹精光闪过。
见少年站在门口不住打量,老者热情上前招待着:“小郎君可是想买兵器?你可近前仔细查看,我这铺子虽小,却是刀剑齐全,你要有看得上的当场就可一试。”
“我先看看再说!”观这老者言行面貌,楚瑜猜测这人应该就是外祖父薛成口中的铁匠“钟铁头”了。
楚瑜回想着外祖父和七爷爷说的话,这“石心打铁铺”的“钟铁头”和他俩一样,都曾是莫家军军士,因为职位不高,莫家满门被诛后,他们或务农、或从商、或捡起祖上基业,就地卸甲归田,再未参与军中之事。
除了这城东的钟铁头,冀州城北柳树坊锦绣绸缎庄的乔展鸿乔掌柜、木兰围场南北客舍的汪秀财汪掌柜,都是如此。
要不是此次任务楚瑜须重回冀州,薛成也不会重提这些陈年往事。
扫视一圈这铺子里的成品,楚瑜看中了一把短刀,简单古朴又低调,却锋利非常,很是适合幼弟祈诚。
见楚瑜一眼挑中这把短刀,钟铁头惊讶于少年不俗的眼力:“小郎君真是好生识货,这把短刀虽是瞧着不起眼,确是从天而降的精铁炼成,老头子和孙儿花了整整七七四十九日反复捶打才炼得此刀,今日得遇有缘人真是此刀之幸。”钟铁头边说边打量,对握刀少年已是暗生戒备。
薛成说过这钟铁头是个外粗内细之人,要想取信此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实相告。
待铺子外的北狄兵走过,楚瑜拿出钱袋直接问到:“老阿公,这是我身上的所有银两,您给这刀定个价,我看够不够数?”
钟铁头将袋子里的碎银全部倒出,拨弄了几下其中最大的那块,摇头一笑说:“小郎君,你这点银钱定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吧,你能在一众兵器里相中此刀,也算是缘分,你出个工钱就是,九十九两银,再不能少了!”
“成交!”楚瑜离家时薛成恰好给了两张五十两的银票,她全部拿出交予钟铁头算是做成了交易。
老铁匠边找零头边套楚瑜的话:“小郎君是冀州本地人吧!家住城内还是城外?老朽瞧着你很是眼熟,咱们以前是否见过?”
“祖父,你怎么瞧着谁都眼熟,每个来铺子里的客人你都这般说。”刚在隔壁干活的少年过来喝口水的功夫就拆自家人的台。
“臭小子,干你的事去!”钟铁头对这不开窍的孙儿很是无奈。
看着两爷孙的相处楚瑜想到自家外祖父,便轻松一笑道:“我确是冀州本地人。老阿公瞧着我眼熟,可是想起军中故人!”
听到“军中故人”钟铁头面色一变后又满脸堆笑道:“小郎君说笑了,老头子家中世代打铁,哪里有什么军中故人。”
楚瑜早知他会如此,只得直说:“钟家阿公,晚辈名唤郑楚瑜,外祖父是冀州城外五十里处薛家屯的薛成,冀州陷落后,我们全家仓皇南下,这次返回冀州确有要事,外祖父担忧我的安危,这才将军中往事告知晚辈。”
“薛大哥,你是薛大哥的外孙?”钟铁头不可置信道。
“是,钟家阿公!我外祖父是薛成,外祖母是唐玉娘,我娘叫薛明.慧,父亲叫郑盛和,城北桂花巷的郑府就是我家。”
老铁匠神色继激动道:“好孩子,难怪看着你眼熟,外甥多像舅,你长得真像你舅舅明义。”
见老头戒备已消,楚瑜从善如流的接过话头:“家中长辈也说我长得像舅舅,钟阿公见过我舅舅?”
“明义,明义是个好孩子!你舅舅是难得的少年英雄,长得也好,我们一众老兄弟都羡慕你外祖父得不行,只可惜他英年早逝,薛大哥就此落下心病,众兄弟谁不替他难过,唉!”
两人沉默之际,一队身着重甲的北狄兵走了进来,钟铁头拉着孙儿钟石头和楚瑜一同跪了下来。
楚瑜紧张得后背直冒冷汗,生怕一个不慎会连累钟氏爷孙。
一下子挤进来十几个人,本就不甚宽阔的铺子顿时显得拥挤起来。
两双深色锦靴自三人眼前走过,就似看不见跪在地上的老少三人,竟旁若无人的聊起天来。
一中年男子说到:“老四,你尽管放心前去,大哥定能保你军中粮草辎重无虞,也定不会让呼衍家及其党羽在冀州胡乱作为,乱我大计。”
那稍显年轻的声音回复到:“大哥,咱们兄弟几人父王只听得进你说的话,你定要劝他冀州只是一个开始,千万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天下黎民知道,北狄王庭统治的冀州比南顺朝廷统治的冀州更加政治清明、更加商贸繁荣,只要能收服冀州民心,也就能收服天下民心!”
“老四,大哥明白你的意思,我会约束好军中上下,再不会上演去年的烧杀劫掠之祸。俗语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咱们兄弟二人一内一外,定可将这南顺国土纳入我北狄王旗之下。”
“大哥,虽说南顺皇帝近年来朝政荒废、腐败滋生,但得益于先辈之功,他们根基犹在。我们行事必得慎之又慎,切忌急功近利,我在前方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大军后方所能仰仗的只有大哥,大哥你定要保重好自身,小心老二和老三。”
“好兄弟,咱们这么多兄弟,只有你我二人同一志向,不拘泥于内围琐碎,大哥定会保全自己,你在前线危机重重,切忌冲动行事,你我兄弟互为臂膀,才可实现王庭大计,父王和母后那里,你不用担心,无论你做什么,我都替你担着。”
“有大哥支持,前方大军定能所向披靡,弟弟替军中上下谢过大哥了!”
被迫听了大半天,楚瑜和钟氏爷孙总算明白过来,原来这兄弟二人竟是北狄的大王子赫连昌和四王子赫连跬,这北狄王庭占了冀州还不满足,竟是想吞下大顺所有国土,真是好大的胃口!
“好了,自家兄弟,哪来那么多客气话!你来看看这把短刀,倒还很是不错!”那赫连昌与兄弟聊完了正事,倒有了看兵器的闲情逸致,正好还选中了楚瑜定好的那把短刀。
赫连跬拿起短刀,拔出腰间弯刀,两刀相撞,弯刀应声而断,短刀光亮如初,一丝裂口也无。
赫连硅当下问到:“铁匠,你这刀要价多少,我买下了!”
钟铁头闻言立刻爬起身来,小心翼翼的说道:“两位贵人能看得上小人店中这粗劣之物,那是看得上咱们,这刀到得贵人手中也算是它的造化,您就给个成本价就是,这刀取材于一块天降陨石,由小老儿带着孙儿接连锤炼九九八十一日所得,原料加上做工就算您四百九十九两白银!”楚瑜和钟石头闻言齐齐侧目看向这故作小心的老头子,真是人不可貌相,看他一脸卑微诚恳竟敢狮子大开口。
不想这赫连硅倒是个耿直人,竟是直言道:“你这打铁铺本就是小本生意,靠手艺吃饭的行当,如何能只收成本价,我给你加上一百两!”说罢从怀中掏出几张银票扔在刀架上。
接着却将短刀递给了一旁的赫连昌:“大哥,我手中已经有你送的玄铁银月戟和赤铁弯刀,这把短刀你就留着防身吧!”
赫连昌不忍拒绝弟弟好意,便接过短刀挂在腰间,兄弟二人便一同离去,竟是一点不介意老少三人听到两人的谈话。
待兄弟二人及其一众护卫走远,楚瑜和钟氏爷孙才站起身来,钟铁头对着其离去的方向吐上一口吐沫,又满脸喜色的数起银票,整整六百两,要是没有意外,够得上爷孙二人吃喝大半辈子了!
钟石头很是不解:“这两个北狄人当着咱们三人的面,聊着此等紧要事,竟是一点顾虑也没有?”
钟铁头头也不抬,将多数银票用油纸包好揣进怀里,才悠悠开口:“就咱们三人,有何顾虑?难道大顺朝廷不知北狄狼子野心,当官的都知道!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顾不上也不想管罢了!”
楚瑜想起父亲郑盛和所说的,当今圣人本就得位不正,登基后又宠幸外戚宦官,朝中诸事都是安相一人独断,宗室皇亲、文武勋贵,要么投靠安氏攫取民脂民膏,要么独善其身跟着装聋作哑,那些仗义执言的肱骨之臣早被诛杀殆尽。大家同坐一艘船,也知道这船迟早会沉,虽有勇毅侯府之先例,却无一人能挽大厦之将倾。
楚瑜愣神的功夫,钟铁头递过来三张五十两的银票:“好孩子,钟阿公老了,再没了年轻时的傲气,那把短刀被北狄人买走了,阿公对不住你,这些银票你拿着,算是我做长辈的一点心意。”
楚瑜拿回自己原来那两张,将另外那张推了回去:“钟阿公,您和我外祖父是过命的交情,刚才那等情况岂是咱们能说了算的?银票您收下,我不能要!”
钟铁头却硬是又推了过来:“孩子,这银票你定要收下。阿公知道你们匆忙南下,定是没有多少准备,这也是我对你外祖父的心意,他能让你来找我,那是信得过我,这些就当是阿公给你的见面礼了!”
老人家盛情难却,楚瑜不好再做推辞,只能接过银票,连同原来的一同揣进怀里,打算以后再行报答。
见楚瑜不再客气,老铁匠很是高兴,刚才又从北狄人那儿赚了好大一大笔钱财,钟铁头吩咐孙儿钟石头收拾东西,准备关门,回家好生招待故人之后。
楚瑜跟着爷孙俩步行不过半刻钟,就到了铺子西边的梧桐巷,走进钟家住宅,中间三间正房、左右两间厢房,外加一个小院子。
钟铁头将钟石头打发去买菜后,又和楚瑜关心起老朋友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