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之后,发觉自己被小说坑骗不轻。
我原本幻想着大学生活应该是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活动,同学关系特别融洽,遍地帅哥。
真正到了大学才发现……
同班长得还行的男生都没几个,别班更磕碜了。帅哥高中就被别人谈走了,哪轮得到我们。一个学校帅哥也没几个。
真的别对大学怀有太多期待,失望会特别大。
大学里大部分人的常态,更多是呆在宿舍,玩着手机,饿了去食堂吃饭或者吃泡面。
同学关系生疏,小团体严重。
大家更多像是饭搭子路搭子,或者临时凑到一起玩耍的玩搭子。
刚上大一,朋友圈刷到好多昔日同学的朋友圈“想回高三再待几天”
上了大学更深刻感受到了社会上的人情冷暖,永远不会翻脸的只有利益,居然怀念起了当年被班主任管教的日子。
虽然高中学业很重,但是一整天老是和朋友呆在一起,下课了聊一聊八卦,追逐打闹一下,上课开开小差,偷偷聊聊天。
晚自习和好朋友偷偷溜去食堂吃炸鸡腿肠粉,甚至连学校外附近的小吃店的电话号码都收集了一整本,晚饭打电话叫外卖的事情完全是家常便饭。
不知不觉间,林琳居然成了我一整天聊天最多的微信人。
拜他所赐,我了解到医学牲有多么悲催,每天满课就算了,最疯狂的时候一天十二节课,谁能忍!?
物理数学英语那种课,大一上都是一连三节课一起上,虽然他那种好学校不用晚自习,但是比起我这种垃圾学校要晚自习也好不到哪去,他有晚课,晚上居然还要上课!
某一天饭后,林琳给我分享了一个视频,“为什么大学可以一天上十几节课,都觉得天经地义,大学一天才上三四节课就觉得累的要死,因为曾经的教室像半个家,丢了的恐怕不是学习的动力,而是那半个家的归属感吧。”
我看完这个视频触动了很久,或许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能感受到这其中的冷暖吧。
林琳给我发消息:“感觉现在同班同学关系都特别普通,好几个都没讲过话,好怀念高中啊!我想念高中的足球队了。”
我看到消息心里也百味杂陈:“是啊,好怀念以前被班主任罚站的日子,我还记得我和朋友以前早读课迟到还一起被班主任罚跑操场呢!”
我的回忆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流动:“以前我们英语老师还会给我们买面包店现烤的面包,政治老师还会给我们买好而优的小蛋糕,数学老师还请我们吃过海蛎煎。”
林琳给我发白色气泡:“你们老师也太好了吧。慕住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看着屏幕上发出去一连串的笑,自己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还有种淡淡的苦涩感。
一群人的高中,一个人的大学哈哈哈哈哈……
我感觉有点惆怅:“再也没人叫我们读书了,辅导员都不爱管我们了。”
林琳似乎很无所谓:“对呀,我现在都不读书了,我和室友上课都在玩手机。”
“……”吐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说着说着就到图书馆门口了。
看着通往图书馆那长长的走廊,我刹那间有点恍惚。
再也不会有人每天管着我读书了,我好像在大学体会到了18年前前所未有的自由。
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想不吃饭就不吃饭,可以想熬夜熬多晚就熬多晚,一天只要上三四节课,最多六节课。
我本该欣喜若狂,可是我躁动不安的血液却感受到了不安。
我尘封的记忆慢慢破冰,初中时也是年段的佼佼者,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记得那会爸爸妈妈高兴地像孩子一样跳来跳去,还铺张摆宴请了许多人吃饭。
刚上高中那会年轻气盛,觉得学习不过是囊中之物。只要肯花点时间学习,肯定没问题,就以摆烂为豪,看着周围人忙着内卷,只觉好笑不理解。
可我想错了,高中和初中根本不是一个level。
高中更难,知识点更多,同龄人更拼命,第一步走错了,似乎一直当学渣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暑假时,微信朋友圈里大家晒录取通知书的一幕幕猩红了我的眼睛,全班第一去了985,第二也去了211,大家少说都能拿到本一保底,而我只过了本科线8分,勉强去了一所三本,一年交着将近3万的学费。
我想我还是要点脸面的,大一上学期过去了半个学期,我都不好意思回母校看一看昔日的老师。
特别是了解到全班第一去的985学校居然那么美丽,操场好大,宿舍环境也特别好,还有沙滩大海,小吃美食开遍学校,图书馆也非常豪华。
反观我的学校,四周环山,出门就是河,还在市区特别偏远的县城,公交车都要坐一个小时才能到市区。
我后悔了无数次,为什么高中三年有那么多机会都不好好把握。
三年前的你知道三年后你会在一所破学校里渡过四年大学吗?
你知道你会惆怅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暗暗后悔吗?
这个学校的大部分人一生似乎可以望到头,浑浑噩噩度过四年,大学毕业后按部就班找个普通工作,领着一个月两三千的工资,然后再找一个跟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另一半搭伙过日子,还房贷还车贷,然后再生一两个孩子,接着下一代的培养,再像那些大部分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种生活让我感到害怕,我害怕成为这种机械乏味的芸芸众生,我绝对不相信仅凭高中三年就能如此断定我的一生。
于是我偷偷立下了考研的志向,我曾偷偷告诉爸妈,我远大的理想。
却遭到他们毫不留情的嘲讽:“你就三本大学的实力,别把目标放那么远啊,考一个好考的大学就好了,不然你大三的时候去考教师资格证吧,倒是爸爸妈妈找找关系,让你去当个小学老师,一辈子也能衣食无忧。”
那时,我就自嘲地笑了笑,不再过多言语。
‘我邻音,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就要考省内最好的大学!’这个想法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起来,我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合群的人。
我早上醒来就收拾书包去图书馆,晚上图书馆闭馆才收拾东西回宿舍,中午午睡是呆在图书馆的桌子上趴一会。
图书馆有放置闲物的架子,我把所有科目的上课用书全部都放到架子那,不多也不占位置,就十几本。
图书馆倒是成了我最经常呆的地方,但我心里知道这一切能让我感到踏实,所以哪怕是那种如影随形的孤独,我也可以努力忍受。
为了提前掌握信息差,我另辟蹊径在咸鱼上寻找商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23届心仪大学考研上岸的学长在出售X大金融专硕考研信息查,还附有他本人的录取通知书以及考研成绩单,售价一百元。
我只确认它的真实性之后就马上入手了。我觉得它完全值得,掌握信息差,走在别人前面非常重要。
在三流大学,没人会教你怎么考研,怎么获取信息差,如果有渠道的话,那么我甘之如饴。
学长问:“你好,你大几啊?”
我按动着键盘:“我今年大一。”
学长发着白色气泡:“啊?这么早准备考研太早了吧。”
我默默抿紧嘴唇:“学长,我本人基础特别差,我希望早点了解信息差,我也想考X大!”
弹出一个白色气泡:“现在确实太早了,但是你大一可以先把数学英语基础打好,先把四六级英语过了。”
“嗯嗯!好的学长。”我的心脏感到兴奋。
一连串白色气泡:“专业课考的是431金融综合学,你去买这本教辅书,我建议你先把教辅吃透,然后建立思维导图。另外我还推荐某某补习班。”
我回复道:“好的好的!”
白色气泡:“不是打广告哈,我之前考研的时候买过他们的冲刺班,真的挺不错的。”
“好的!谢谢学长!”我感觉心里踏实极了。
了解了许多和考研有关的事情,考研在我看来不再是一头雾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我以后一定要再接再厉!我基础本来就比那些本一学校甚至是985 .211学校差更多了,我必须得笨鸟先飞!
X大每年才收小几十个个统招的金融专硕名额,我可不能送人头!
于是乎,我大一上学期就成为了图书馆的常客。
买了一本李永乐考研数学全书(数三),自己像一个笨蛋一样一题一题摸索着写,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拿手机夸克搜题拍照,看看题目解析讲解,边学边做。再把每一道写过的题目摘录到笔记本里,包括知识点和答案内容。
每天拿着手机百词斩app背着单词,再把背的每个单词抄到纸上,再单独拿着纸张背诵。
一整天忙起来倒也蛮充实的。
我原本幻想着大学生活应该是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活动,同学关系特别融洽,遍地帅哥。
真正到了大学才发现……
同班长得还行的男生都没几个,别班更磕碜了。帅哥高中就被别人谈走了,哪轮得到我们。一个学校帅哥也没几个。
真的别对大学怀有太多期待,失望会特别大。
大学里大部分人的常态,更多是呆在宿舍,玩着手机,饿了去食堂吃饭或者吃泡面。
同学关系生疏,小团体严重。
大家更多像是饭搭子路搭子,或者临时凑到一起玩耍的玩搭子。
刚上大一,朋友圈刷到好多昔日同学的朋友圈“想回高三再待几天”
上了大学更深刻感受到了社会上的人情冷暖,永远不会翻脸的只有利益,居然怀念起了当年被班主任管教的日子。
虽然高中学业很重,但是一整天老是和朋友呆在一起,下课了聊一聊八卦,追逐打闹一下,上课开开小差,偷偷聊聊天。
晚自习和好朋友偷偷溜去食堂吃炸鸡腿肠粉,甚至连学校外附近的小吃店的电话号码都收集了一整本,晚饭打电话叫外卖的事情完全是家常便饭。
不知不觉间,林琳居然成了我一整天聊天最多的微信人。
拜他所赐,我了解到医学牲有多么悲催,每天满课就算了,最疯狂的时候一天十二节课,谁能忍!?
物理数学英语那种课,大一上都是一连三节课一起上,虽然他那种好学校不用晚自习,但是比起我这种垃圾学校要晚自习也好不到哪去,他有晚课,晚上居然还要上课!
某一天饭后,林琳给我分享了一个视频,“为什么大学可以一天上十几节课,都觉得天经地义,大学一天才上三四节课就觉得累的要死,因为曾经的教室像半个家,丢了的恐怕不是学习的动力,而是那半个家的归属感吧。”
我看完这个视频触动了很久,或许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能感受到这其中的冷暖吧。
林琳给我发消息:“感觉现在同班同学关系都特别普通,好几个都没讲过话,好怀念高中啊!我想念高中的足球队了。”
我看到消息心里也百味杂陈:“是啊,好怀念以前被班主任罚站的日子,我还记得我和朋友以前早读课迟到还一起被班主任罚跑操场呢!”
我的回忆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流动:“以前我们英语老师还会给我们买面包店现烤的面包,政治老师还会给我们买好而优的小蛋糕,数学老师还请我们吃过海蛎煎。”
林琳给我发白色气泡:“你们老师也太好了吧。慕住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看着屏幕上发出去一连串的笑,自己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还有种淡淡的苦涩感。
一群人的高中,一个人的大学哈哈哈哈哈……
我感觉有点惆怅:“再也没人叫我们读书了,辅导员都不爱管我们了。”
林琳似乎很无所谓:“对呀,我现在都不读书了,我和室友上课都在玩手机。”
“……”吐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说着说着就到图书馆门口了。
看着通往图书馆那长长的走廊,我刹那间有点恍惚。
再也不会有人每天管着我读书了,我好像在大学体会到了18年前前所未有的自由。
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想不吃饭就不吃饭,可以想熬夜熬多晚就熬多晚,一天只要上三四节课,最多六节课。
我本该欣喜若狂,可是我躁动不安的血液却感受到了不安。
我尘封的记忆慢慢破冰,初中时也是年段的佼佼者,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记得那会爸爸妈妈高兴地像孩子一样跳来跳去,还铺张摆宴请了许多人吃饭。
刚上高中那会年轻气盛,觉得学习不过是囊中之物。只要肯花点时间学习,肯定没问题,就以摆烂为豪,看着周围人忙着内卷,只觉好笑不理解。
可我想错了,高中和初中根本不是一个level。
高中更难,知识点更多,同龄人更拼命,第一步走错了,似乎一直当学渣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暑假时,微信朋友圈里大家晒录取通知书的一幕幕猩红了我的眼睛,全班第一去了985,第二也去了211,大家少说都能拿到本一保底,而我只过了本科线8分,勉强去了一所三本,一年交着将近3万的学费。
我想我还是要点脸面的,大一上学期过去了半个学期,我都不好意思回母校看一看昔日的老师。
特别是了解到全班第一去的985学校居然那么美丽,操场好大,宿舍环境也特别好,还有沙滩大海,小吃美食开遍学校,图书馆也非常豪华。
反观我的学校,四周环山,出门就是河,还在市区特别偏远的县城,公交车都要坐一个小时才能到市区。
我后悔了无数次,为什么高中三年有那么多机会都不好好把握。
三年前的你知道三年后你会在一所破学校里渡过四年大学吗?
你知道你会惆怅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暗暗后悔吗?
这个学校的大部分人一生似乎可以望到头,浑浑噩噩度过四年,大学毕业后按部就班找个普通工作,领着一个月两三千的工资,然后再找一个跟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另一半搭伙过日子,还房贷还车贷,然后再生一两个孩子,接着下一代的培养,再像那些大部分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种生活让我感到害怕,我害怕成为这种机械乏味的芸芸众生,我绝对不相信仅凭高中三年就能如此断定我的一生。
于是我偷偷立下了考研的志向,我曾偷偷告诉爸妈,我远大的理想。
却遭到他们毫不留情的嘲讽:“你就三本大学的实力,别把目标放那么远啊,考一个好考的大学就好了,不然你大三的时候去考教师资格证吧,倒是爸爸妈妈找找关系,让你去当个小学老师,一辈子也能衣食无忧。”
那时,我就自嘲地笑了笑,不再过多言语。
‘我邻音,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就要考省内最好的大学!’这个想法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起来,我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合群的人。
我早上醒来就收拾书包去图书馆,晚上图书馆闭馆才收拾东西回宿舍,中午午睡是呆在图书馆的桌子上趴一会。
图书馆有放置闲物的架子,我把所有科目的上课用书全部都放到架子那,不多也不占位置,就十几本。
图书馆倒是成了我最经常呆的地方,但我心里知道这一切能让我感到踏实,所以哪怕是那种如影随形的孤独,我也可以努力忍受。
为了提前掌握信息差,我另辟蹊径在咸鱼上寻找商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23届心仪大学考研上岸的学长在出售X大金融专硕考研信息查,还附有他本人的录取通知书以及考研成绩单,售价一百元。
我只确认它的真实性之后就马上入手了。我觉得它完全值得,掌握信息差,走在别人前面非常重要。
在三流大学,没人会教你怎么考研,怎么获取信息差,如果有渠道的话,那么我甘之如饴。
学长问:“你好,你大几啊?”
我按动着键盘:“我今年大一。”
学长发着白色气泡:“啊?这么早准备考研太早了吧。”
我默默抿紧嘴唇:“学长,我本人基础特别差,我希望早点了解信息差,我也想考X大!”
弹出一个白色气泡:“现在确实太早了,但是你大一可以先把数学英语基础打好,先把四六级英语过了。”
“嗯嗯!好的学长。”我的心脏感到兴奋。
一连串白色气泡:“专业课考的是431金融综合学,你去买这本教辅书,我建议你先把教辅吃透,然后建立思维导图。另外我还推荐某某补习班。”
我回复道:“好的好的!”
白色气泡:“不是打广告哈,我之前考研的时候买过他们的冲刺班,真的挺不错的。”
“好的!谢谢学长!”我感觉心里踏实极了。
了解了许多和考研有关的事情,考研在我看来不再是一头雾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我以后一定要再接再厉!我基础本来就比那些本一学校甚至是985 .211学校差更多了,我必须得笨鸟先飞!
X大每年才收小几十个个统招的金融专硕名额,我可不能送人头!
于是乎,我大一上学期就成为了图书馆的常客。
买了一本李永乐考研数学全书(数三),自己像一个笨蛋一样一题一题摸索着写,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拿手机夸克搜题拍照,看看题目解析讲解,边学边做。再把每一道写过的题目摘录到笔记本里,包括知识点和答案内容。
每天拿着手机百词斩app背着单词,再把背的每个单词抄到纸上,再单独拿着纸张背诵。
一整天忙起来倒也蛮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