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繁华,加之这几年建元帝对科举的重视,年年科举人数都在稳定增长。安庆便衍生出来一个特殊的职业:陪考人。

    今年年初时,尽管王福安表示他儿子都可以来跟着陪考了,但他总不好再让族里千里迢迢给他送个人儿过来,是以这回赵惟明下场特地挑选了俩陪考人一同上路去省城赶考。

    这时他第一次来到省城,也是第一次参加乡试,体验感却比以往几次应试都要好些。

    尤其是见着了高泽方以后,两人他乡遇故友,尽管是早早约好了的,但真见着了还是亲近得很。

    高泽方将蓄了好些年精心打理的胡须给剃了,更显得道貌长躯、光彩如华月升岫,见了自个儿师弟走过来拍拍他肩:“安之,过了龙门还没来得及转转吧,我来带你走走。”

    大乾解试每场分四场,第一场就考经义。最重要的一场放在了第一天,上头官员也会担忧应试者过于紧张,让他们过了龙门验明身份后,还给了一个时辰的休息缓冲时间。

    高泽方自十六岁考中秀才起,心无旁骛地考到如今三十二岁,这回已经是第五次下场了,对这里极其熟悉。

    安省贡院在南面城门附近,门前悬有“天开文由江运”巨匾,字皆径丈。

    左右各有一巨桅,今日桅升一旗,左面腾蛟,右面起凤。

    往内走有三重门,一重门是“外帘”,除了有个衡鉴楼供考官们办公外,其余地带考生皆可择廊休息。

    进了第二重门就能看见明远楼。明远楼并不是单独的一栋建筑,其中间是甬道,左右则是号舍,绕着明远楼分四个角,共有号舍四千余间。

    再往内走就是弥封、誊录、对读、供给等活动的“清白堂”,以及监临、主考、提调、监试等各官住院。这地儿一直有重兵把手他们靠近不了,也没人想瓜田李下。

    两人走走停停,说些家乡过往趣事,谁都默契地没提乡试。

    等着坐到了号舍中,赵惟明才久违的感到一丝紧张,他太久没考试了啊。

    好在如今的号舍可谓是今非昔比,建元帝最初名声好转就是得了寒门学子的心,如今登上帝位更没忘了拉一把这群苦哈哈的读书人。

    当年考上副榜奖励布匹的福利还在不说,更是接连颁布了不少政令利好各个考生,重修号舍环境就是其中一条。

    如今的号舍比以往宽敞了三分之一,桌台更广且能调节高度,他的腿终于能放直了。到了晚上也不用睡在这儿遭罪,每场考完后皆可回去休息,待两日后再来进行下一场。

    拿到试卷瞧见第一题,他便笑了,有些无奈。

    第一题要求作经义一篇,限五百字。题目是简单的四个字罗列:止而后得。

    这段出自《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一段耳熟能详,只要是念过几年书的学童都能读懂其意思,但凡是预备着考科举的也都背过。

    赵惟明笑的是,虽然这是道学子们再熟悉不过的截搭题,可放在乡试里,越是常规就越是难出彩。

    毕竟这是一千余人中只取五十个的考试,要脱颖而出又要于平淡中见真章,可谓是难如登天。

    提笔屏息凝神半晌,他终于写下破题:

    《礼》推止至至善之由,不外真知而得之。夫学知所止,天下之真知也,而定静安虑因之,此至善之所由得与?则亦求端于知而已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推知由确定目标到达到“至善”之境的原因,无非是通过真正的“知道”。

    而如何能得到真知,要在有目标后志向坚定、镇静不燥、心智安定及思虑周详,不断地求知。

    求知是件玄而又玄的东西,十几岁的他在书本中埋头求,以为自己背了用了就是悟了,能将圣人原义及历代各个大儒的注解讲得头头是道就是精进了。

    那会儿其实嘴上不说,心底里也有几分骄矜,觉得自己是个考科举的人杰。

    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知道,甚至于圣人劝诫的第一步他都没做到,他没有个真正想要的目标,所追求的完全就是功利的、随大流的“出人头地”而已。

    以至于十五岁的他似乎完全想不到,自己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了十几年才走到乡试的考场上来。

    如今三十一岁的他,做到了吗?他拷问自己,好像有罢。

    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他检视过往,真正的天才好像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而他懵懵懂懂念书,为了谋生开学堂,在教书的路上走了十年,读完一屋子书,写下车载斗量的文字,送出去几十个学生,用了很多岁月才搞明白,他喜欢教书。

    是以他写下:

    由是知之所在,志亦趋焉。以精而择者,将以一而守也,而定固因于知矣。

    志之所至,心与俱焉。有生而虚者,将无欲而静也,而静又因于定矣。

    他喜欢教书,喜欢看少年少女们朝气蓬勃的脸,愿意为它付出时间付出精力。曾经那些功利之心,不管是为了自己建功立业还是为了家里妹妹,都好像淡了。

    如果能在修身持家的基础上,做一份心向往之的事业,何乐而不为呢?

    写到这里这篇时文已经是为他自己所作,笔下句句皆来自过往:

    静则安从生焉,私累而道心自裕,其万感俱寂者。即其万境不迁者也。

    安则虑从生焉,泰宇宁而天光自发,其百遇皆顺者,即其百物皆通者也。

    心愈静则安稳生,安稳生则通其理。年岁渐长就是在做减法,他一开始有了事业,而后组建家庭,与家人相互依靠,与宁娘携手并进。有了女儿后更是懂了为何老子说人生小满胜万全。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便万般外物皆不移其志,万事皆能通达理解。

    接下来一句就是他对自己寄与的期望了“学至于此,则始也造其理妙契乎体用之原,终也履其事通极于神化之域,反之身心性情之微,而明德之至善,于是而得止也。”

    倘若他确实能不断求知到安、虑之境界,在实践中通达至极,参悟万变不其宗之理,再回到自身细微之处的问题时,便是明德之至善,有所得了罢。

    当然,圣人之言要推及天下:“推之家国天下之广,而新民之至善,于是乎得止也。则知止之功,其大人止至善之务乎?使不先于知止……安望止于至善也哉!”

    这样的话自他第一次写时文时就会写,虽然兼济天下应当时每个企图入仕之人应有的胸襟。但如今再看,其实无一不是说的过于大了、空了。

    他的站位从来没达到过兼济天下的高度,因此他其实并不懂什么是“使天下人有所得。”

    这一段假大空发言,其实一点也不符合他方才所领会的实践求知。可他也只能写成这样了,赵惟明暗自叹息。

    罢了罢了,达不到治国平天下,那就别落下修身齐家,做人是如此,做文章也应如此。

    这一篇写完,下一篇是四书题“无伤也。”

    这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一题目依旧是老生常谈的命题类型,他写得既满意又不满意,虽然拿出了最好的水平,但写这类题目他还真不一定能让人记忆犹新。此篇既竣,继之以四书之题曰“无伤也”,此句摘自《孟子·公孙丑上》。

    这个题目仍属老生常谈的类型。赵惟明写得顺畅,撰写之际心怀满意而又夹杂微憾。

    尽管已竭尽其才,倾尽所能,但以他的水平,怕是难以使考官们铭记于心了。

    第一场他交卷算不得晚,回住处躺下时仍有些疲惫。平日里他的安排也满满当当,但强度还是不能跟考试比啊。

    赵惟明狠狠歇了一晚才恢复了精力琢磨下一场。

    第二场是算经,向来题量大且复杂难解,他这两天都不敢复习到太晚唯恐伤了脑子,只将常用到的公式定理拿出来背了背,练三五小题保持手感。

    等到了第二场拿到试题纸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十道题,道道为难人。

    第三道开胃菜就计算颇大,他大致估算了下,单纯的计算都要耗费不少时间,还容易影响心态,遂打算先进行第四题。

    这题目简短易读: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其间径几何?

    他根据题目要求画了图,便显而易见这是道勾股定理与垂直定理题,目测不会太过复杂,他依照《九章算术》中的解法划起草稿来。

    末了拿指尖在手心里列个方程验证。这样的事儿他谨慎得很,这些年他一直猜测肯定还有穿越者。甚至于特地在进士科中加一场算学考试这事儿,就像极了穿越者才有的提议。但他并不打算与“老乡”相认。

    因此只要是使用任何现代思维,他都特地注意不留哪怕一页纸一行字。

    接下来几题都挺轻松,他做完再倒回去搞定计算量颇大的前三道。

    等着全核算完,也才过了一个时辰,属于考场中较快完成的一批。

    这个时间把控也在赵惟明意料之中,第二场五个时辰,剩下八成时间他全得用来攻克压轴题、大轴题。

    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两题才是真正体现出区分度的题。他写得艰难,思路一旦卡住就换下一道继续推演。最后还有两刻钟时,也不过堪堪完成了倒数第二题,最后一题只能写完大半。

    数学这种东西,算不出来就是真算不出来。赵惟明揉了揉酸痛的肩,决定不再垂死挣扎,不如检查检查确保该拿的分拿到罢。

    后头两场分别考大乾律法、时政要闻与诗。律法这一块儿拜宁娘所赐,他没有不熟的;

    时政同样是犯了经义的毛病,他写不出来宏观的东西,甚至中观都勉强,只能以自己祖籍地为切口,尽量写得小儿而结实,少谈些宏观做法。

    试帖诗定了题目,限制就多了,让写中年失意,他笔下写出“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

    脑子里却想的是去岁他感慨韶光易逝,忙忙碌碌怕要早生华发。

    宁娘听完没接这个话茬,反倒是从外头叫卖的小姑娘手里拿了两三桃花插在他发间:

    “买得一枝春欲放,云鬓斜簪。郎君还是俊得很,人比花娇呢!”

    他的宁娘啊,赵惟明一想起来就忍不住嘴角上扬,她才是最好的春光啊。

    四场一过,赵惟明也不急着回乡,解试耗费巨大,单单是这十日住在贡院周边就耗费了百两。他的山货事业要拓展版图了嘛!

    读书人澜衫一拖,换上爽利便捷的短打,赵惟明火速与省城附近几家商户打成一片,定下契约的同时,

    乡试张榜的消息,也随之来了。

章节目录

折得一枝春(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范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范病并收藏折得一枝春(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