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之日来得很快。
殷朝上上下下都在为此做准备。
毕竟是有关国运的事,每个人都提起万分精神筹备着祭祀大典。
而对此最紧张的不外乎是当今圣上姬云廷,以及太后盈桑桑了。
两人对于祭祀大典的开办争议很大。
但不知为何,以往强势、不容半分退让的盈太后,在此事上却是一反常态地准了姬云廷的意见。
她只是单单嘲讽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让太后一党十分诧异。
姬云廷对此也有些怀疑。
但是在见到盈桑桑的倦容后,也有一二分的放心。
斗了这么多年,应当是会有些许疲倦的。这丝丝缕缕的倦意,足够让盈太后在松懈之时,给予一击毙命的伤害。
这是姬云廷十分紧张又期待的。
即使没了萧越,没了耗费心血的根基,他也依旧留有后手。
任她盈家掌权,任她女子参政、牝鸡司晨又如何?!这天下,称王的终究只有姬氏一脉。与她,与盈家,无半分关联。
她不过是姬氏先祖们留给他磨砺自身的垫脚石——每次被盈桑桑下了脸子后,姬云廷总是如此想。
总是这样,他总是这样盲目地自信着。
直到午时一刻,姬云廷身着玄色龙袍,立在那高耸入云的祭祀台上时。
那周身的寒风猎猎,寂静无声,以及台上的空无一人,让他意识到了不对劲。
底下跪拜的大臣缄默是如此,可,祭司却不见踪影。
他心底瞬间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
但是无可奈何,他已经走上来了,盈桑桑绝对不会让他中途下台。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按着祭祀的步骤来。
一切都很顺利,顺利到姬云廷几乎以为是自己神经太过敏感而招致的错觉。
而到最后一步时,锋芒乍现。
“姬云廷——”一道咬牙切齿的声音从他侧后方传来。
闻声,他惶然去躲,却躲闪不及,被来人一剑刺穿了肩胛骨。
血色伴随着他痛苦的哀嚎绽开。
姬云廷单手握住剑身,也不管汩汩流下的血,只顾凝神去瞧,仅见一袭黑袍,一张骇人的鬼面。
“大、大侠,饶命……”他狼狈倒在地上,倒在满地血泊中,卑微地渴求着那一线生机。
“‘饶命’?”那人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字眼,慢慢咀嚼着,再从他嘴里吐出,竟是让人品出了深切的恨意,“姬云廷,你让人屠戮我薛氏一族上百余人、灭我满门时,可有半分想过——饶我们一命?!”
此言一出,绝望慢慢爬上了姬云廷的面孔,浸染至全身。
连带着底下那帮吓傻了的大臣们惊恐起来,有想要护驾的,也有想要落井下石踩一脚的。但通往祭祀台的路,不知何时已经被人拆去。
“今时今日,我就要让你为我薛氏满门偿命!”那人正欲拔剑再刺,却被一根银针弹开。
“谁?!”那人转眼去看,忽闻风声起,随后便被人碰歪了鬼面。
“薛序,住手。”轻灵的嗓音,是一名女子。
她着一身清浅的青衣,挽着流云髻,眉目如画。
若是有任何一位大臣在这,都不会认不出来。那就是与现在半死不活的圣上势同水火的太后,盈桑桑。
薛序闻言,却没有立刻停手,而是再刺腹部一剑,才不甘心地收手。
“我说过什么?”盈桑桑看着眼前的场景,叹了口气,“不要把他吓过头了。”
薛序扶正鬼面,厌恶地瞥了他一眼,冷哼道:“我可没有吓他。像他这种恶贯满盈的人,怎会有感到害怕的那天?”
盈桑桑见此,无奈道:“也罢。这样也不是不能完成计划。”
薛序不懂她,疑惑道:“何必偏要这人写罪己诏?明明我们将他所做之事一一抖落出来便可。”
她冷冷阖眸,再抬眼,是薛序无法读懂的神色:“我只是想要让他把欠下的罪孽,全部还回来。”
“说起这个,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何当初不杀了他?”薛序看着她的神情,不解道,“你明明有能力做到。”
盈桑桑却是笑了起来:“你不懂。”
薛序被她一连串的打谜语式回答弄烦了,干脆也抛去自己心中所惑:“算了算了,反正你也不会告诉我。你这人真是……”
她像是没听见他的抱怨,只默默上前蹲下,注视着那个不复从前高贵的帝王。
姬云廷早在那根银针弹开长剑时被点了哑穴,此时什么也说不了,见她靠过来,只能恶狠狠地瞪她。
“瞪我做什么?”盈桑桑笑着,却让他感到脊背一凉,“现在有力气瞪我,不如好好想想你以后的青史留名该如何吧。”
姬云廷闻言,顾不上伤口处还在流血,猛然挣扎起来。
“哦,这么在乎名声呀?”盈桑桑看见他的反应,笑意盎然,眉目间尽是惬意之色,“可惜了,你攒了这么久的好名声。现在,要付之一炬了。”
盈桑桑心中的恶意在一瞬达到顶峰:“不过,看在你辛辛苦苦维持了这么久的明君人设上,我为你选个好地方,如何?”
她拿出衣袖中的匕首,转了一圈,轻轻拍了拍他染着血污的脸。
“让我想想啊。就在这个,你期待已久的祭祀大典上。怎么样?”
温声细语,却藏着利刃。
盈桑桑舒展眉眼,是从未见过的畅快:“还好我那一次试探,你傻傻地信了。不然,也不会如此坚定要举办这一次典礼。”
姬云廷恨恨看着她,那眼神,似乎要生吞活剥,咬下她的肉来。
“恨吗?”盈桑桑用匕首之刃划过他的脸,留下极浅的一道血痕,她却忽然敛了笑,眸中是沉郁已久的墨色,“记住这种滋味。”
一字一句,像是镌刻进灵魂的彻骨寒意。
“我要你……”
“永生永世,受此折磨,事事含恨。”
“永不瞑目。”
殷朝上上下下都在为此做准备。
毕竟是有关国运的事,每个人都提起万分精神筹备着祭祀大典。
而对此最紧张的不外乎是当今圣上姬云廷,以及太后盈桑桑了。
两人对于祭祀大典的开办争议很大。
但不知为何,以往强势、不容半分退让的盈太后,在此事上却是一反常态地准了姬云廷的意见。
她只是单单嘲讽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让太后一党十分诧异。
姬云廷对此也有些怀疑。
但是在见到盈桑桑的倦容后,也有一二分的放心。
斗了这么多年,应当是会有些许疲倦的。这丝丝缕缕的倦意,足够让盈太后在松懈之时,给予一击毙命的伤害。
这是姬云廷十分紧张又期待的。
即使没了萧越,没了耗费心血的根基,他也依旧留有后手。
任她盈家掌权,任她女子参政、牝鸡司晨又如何?!这天下,称王的终究只有姬氏一脉。与她,与盈家,无半分关联。
她不过是姬氏先祖们留给他磨砺自身的垫脚石——每次被盈桑桑下了脸子后,姬云廷总是如此想。
总是这样,他总是这样盲目地自信着。
直到午时一刻,姬云廷身着玄色龙袍,立在那高耸入云的祭祀台上时。
那周身的寒风猎猎,寂静无声,以及台上的空无一人,让他意识到了不对劲。
底下跪拜的大臣缄默是如此,可,祭司却不见踪影。
他心底瞬间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
但是无可奈何,他已经走上来了,盈桑桑绝对不会让他中途下台。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按着祭祀的步骤来。
一切都很顺利,顺利到姬云廷几乎以为是自己神经太过敏感而招致的错觉。
而到最后一步时,锋芒乍现。
“姬云廷——”一道咬牙切齿的声音从他侧后方传来。
闻声,他惶然去躲,却躲闪不及,被来人一剑刺穿了肩胛骨。
血色伴随着他痛苦的哀嚎绽开。
姬云廷单手握住剑身,也不管汩汩流下的血,只顾凝神去瞧,仅见一袭黑袍,一张骇人的鬼面。
“大、大侠,饶命……”他狼狈倒在地上,倒在满地血泊中,卑微地渴求着那一线生机。
“‘饶命’?”那人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字眼,慢慢咀嚼着,再从他嘴里吐出,竟是让人品出了深切的恨意,“姬云廷,你让人屠戮我薛氏一族上百余人、灭我满门时,可有半分想过——饶我们一命?!”
此言一出,绝望慢慢爬上了姬云廷的面孔,浸染至全身。
连带着底下那帮吓傻了的大臣们惊恐起来,有想要护驾的,也有想要落井下石踩一脚的。但通往祭祀台的路,不知何时已经被人拆去。
“今时今日,我就要让你为我薛氏满门偿命!”那人正欲拔剑再刺,却被一根银针弹开。
“谁?!”那人转眼去看,忽闻风声起,随后便被人碰歪了鬼面。
“薛序,住手。”轻灵的嗓音,是一名女子。
她着一身清浅的青衣,挽着流云髻,眉目如画。
若是有任何一位大臣在这,都不会认不出来。那就是与现在半死不活的圣上势同水火的太后,盈桑桑。
薛序闻言,却没有立刻停手,而是再刺腹部一剑,才不甘心地收手。
“我说过什么?”盈桑桑看着眼前的场景,叹了口气,“不要把他吓过头了。”
薛序扶正鬼面,厌恶地瞥了他一眼,冷哼道:“我可没有吓他。像他这种恶贯满盈的人,怎会有感到害怕的那天?”
盈桑桑见此,无奈道:“也罢。这样也不是不能完成计划。”
薛序不懂她,疑惑道:“何必偏要这人写罪己诏?明明我们将他所做之事一一抖落出来便可。”
她冷冷阖眸,再抬眼,是薛序无法读懂的神色:“我只是想要让他把欠下的罪孽,全部还回来。”
“说起这个,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何当初不杀了他?”薛序看着她的神情,不解道,“你明明有能力做到。”
盈桑桑却是笑了起来:“你不懂。”
薛序被她一连串的打谜语式回答弄烦了,干脆也抛去自己心中所惑:“算了算了,反正你也不会告诉我。你这人真是……”
她像是没听见他的抱怨,只默默上前蹲下,注视着那个不复从前高贵的帝王。
姬云廷早在那根银针弹开长剑时被点了哑穴,此时什么也说不了,见她靠过来,只能恶狠狠地瞪她。
“瞪我做什么?”盈桑桑笑着,却让他感到脊背一凉,“现在有力气瞪我,不如好好想想你以后的青史留名该如何吧。”
姬云廷闻言,顾不上伤口处还在流血,猛然挣扎起来。
“哦,这么在乎名声呀?”盈桑桑看见他的反应,笑意盎然,眉目间尽是惬意之色,“可惜了,你攒了这么久的好名声。现在,要付之一炬了。”
盈桑桑心中的恶意在一瞬达到顶峰:“不过,看在你辛辛苦苦维持了这么久的明君人设上,我为你选个好地方,如何?”
她拿出衣袖中的匕首,转了一圈,轻轻拍了拍他染着血污的脸。
“让我想想啊。就在这个,你期待已久的祭祀大典上。怎么样?”
温声细语,却藏着利刃。
盈桑桑舒展眉眼,是从未见过的畅快:“还好我那一次试探,你傻傻地信了。不然,也不会如此坚定要举办这一次典礼。”
姬云廷恨恨看着她,那眼神,似乎要生吞活剥,咬下她的肉来。
“恨吗?”盈桑桑用匕首之刃划过他的脸,留下极浅的一道血痕,她却忽然敛了笑,眸中是沉郁已久的墨色,“记住这种滋味。”
一字一句,像是镌刻进灵魂的彻骨寒意。
“我要你……”
“永生永世,受此折磨,事事含恨。”
“永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