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珑霞是宫女,但也是先皇后的宫女,她嫁给孙世安的礼仪皇帝也是格外看重,因此整个紫禁城着实热闹了一番。
珑霞从紫禁城出嫁的时候,正好身穿华丽的凤冠霞帔,此时头上珠翠垂下流苏,正好将她视线略微遮挡。从从珑霞的视角来看,眼前的一切都有些模糊了。
当初珑霞入宫的时候,亲眼所见自然是皇后,福贵妃和祺妃这些人,但现在宫里的妃位以上高位已经成了祥妃,瑞妃,华妃和丽妃。对于后两者,珑霞压根就不怎么熟悉。
就这样,珑霞怀着复杂的心情就这样离开了紫禁城,从此她不再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而成了孙世安的妻。
遗憾的是,孙老将军并不满意珑霞这个长媳。对于孙世安的这门婚事,他其实是不乐意的。但珑霞和孙世安的婚是皇帝赐下的,他也不敢直接拒绝。虽然对儿媳妇不满意,公婆自己可以越过儿子直接休妻,但珑霞毕竟是皇帝赐婚,身后自然有德庆皇帝。德庆皇帝可以不在乎珑霞这个女人,但是珑霞和孙世安的婚事相当于他的脸面,他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脸面。孙老将军若是直接休妻,必然是打了德庆皇帝的脸。
要是孙老将军真的敢打皇帝的脸,干脆直接不同意这门亲事得了,何必等人娶回去之后再休妻。
除了孙家的家事之外,孙老将军对于大胤的国事更是担忧。如今松辽崛起,楼兰惊变,再加上国内又有太子党和齐王兄弟彼此争斗不休。
他知道大胤经不起折腾,但却阻拦不了这些纷繁复杂的朝廷斗争。
好端端的国家怎么会变成这个鬼模样了?正好最近孙老将军又得了风寒,毕竟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算平时再怎么注意,总有防不胜防的地方。
国事家事双重的不顺心,让孙老将军忧心忡忡。人一心情不好,就更是病上加病。自然在珑霞刚刚嫁过去三个月之后,孙老将军最后因病过世。
得知父亲过世的消息后,孙世安第一时间是悲痛,但悲痛之余他却觉得父亲在这个时候的去世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他,对整个孙家都好。
毕竟如今,太子和齐王的斗争越发激烈。他身为内阁大学士,心中虽然坚持中立,效忠当今的德庆皇帝,但却还是身不由己地越陷越深。孙世安熟读东域历史,自然明白大臣在这种夺嫡之争中越陷越深的结局必然是全家一起遭殃。
有好几次,孙世安都提出辞官归隐,暂且回家避避风头。反正孙氏家族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族中田产自然不少,他回家之后可以继续过安闲舒适的日子,然后静观其变。但德庆皇帝却并不愿意放他回家。
正好孙世安的父亲孙老将军死了,孙世安因为悲伤父亲的死,正好可以顺势辞官。就算皇帝不批准,他也可以直接挂冠而去,远离朝廷的这些是是非非。毕竟,大胤以孝治天下。而大胤的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更应该遵守孝悌,起码在表面上更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父母过世,身为子女就应该回乡守孝,至于官员就更应该辞官守孝,否则就算是贪恋权势,不孝顺父母。
别管这些官员心里究竟如何看待父母,至少这些人得表现出一种悲痛欲绝,无心仕途的模样。
既然如此,孙世安在父亲孙老将军死后辞官回乡守孝其实也是应有之义。
毕竟在大胤,万恶什么为首不清楚,但是百善孝为先是一定的。
孙世安因为悼念父亲辞官,就算是皇帝也不好多说什么。
就在德庆皇帝怀疑和不甘的眼神中,孙世安又一次对他递上了辞官的奏折。德庆皇帝心中也明白他是假借守孝趁机辞官跑路,正好避开这一场愈演愈烈的夺嫡风波。
若是德庆皇帝对孙世安彻底失望,不让他回来那最好,正好一辈子在老家笑看风云。但若是德庆皇帝要孙世安继续回朝做官,那在大胤官员守孝大约二十七个月,基本上相当于三年,等到三年结束之后,太子白和都和齐王白和清之间的夺嫡之争大体也有些眉目了。
听说孙老将军之死和孙世安借为父守孝的名义匆匆辞官归隐,在场的所有人都感慨孙世安这个人如今的好运气。
其中就包括户部尚书沈俊成,沈俊成其实也被太子白和都和齐王白和清二人的争斗搞得心惊胆战。虽然考虑到户部尚书职位的重要性,德庆皇帝也会出手保住他。但面对两位皇子的斗争,沈俊成自己也还是没有什么安全感。
只是沈俊成自己父亲未知,母亲很早就积劳成疾而死,他就是真的想找什么借口辞官归隐,也是没法子找到。
如今东阁大学士孙世安辞官了,军队中的那些武官随即迅速战队齐王白和清,毕竟齐王白和清和他们是在战场上一起扛过枪的存在。而给太子白和都的身后则有封建礼法和大胤几乎所有文臣的支持。
只可惜,沈俊成和太子白和都、齐王白和清二人关系都不怎么热络,二人无论谁胜谁败,他也一定不会有如今的地位。
若是实在没有选择,沈俊成倒是愿意投靠齐王白和清,毕竟齐王身边基本上没有什么文臣投靠 ,并且他深耕军队,对于如何筹集银两其实并不怎么在行。他如果当了皇帝,势必要开疆拓土的,但是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齐王的军队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人为他们保证后勤的。
但齐王本身很少有文臣支持,就算是有,他身边的文臣也一定不如自己在财政上专业。如果他当了皇帝,想必有可能会让自己继续在户部发光发热。
只可惜,德庆皇帝似乎不愿意让自己和齐王多多接触。齐王本人性格随意,也看不到沈俊成本身的价值,自然彼此在朝廷上也就没有什么联络。
并且沈俊成还知道齐王白和清虽然很有几分英武慷慨的明君气象,但他本人实在是太过于重感情且随意。这种人很有魅力,也很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也最容易中了别人的暗算,从而提前在政治上夭折。
更何况沈俊成也明白,在太子白和都和齐王白和清的身后,正隐藏着一条潜伏已久的毒蛇。潜伏者正准备将二人一并吞下,但二人却因沉溺于彼此之间的争斗中,一无所觉。
珑霞从紫禁城出嫁的时候,正好身穿华丽的凤冠霞帔,此时头上珠翠垂下流苏,正好将她视线略微遮挡。从从珑霞的视角来看,眼前的一切都有些模糊了。
当初珑霞入宫的时候,亲眼所见自然是皇后,福贵妃和祺妃这些人,但现在宫里的妃位以上高位已经成了祥妃,瑞妃,华妃和丽妃。对于后两者,珑霞压根就不怎么熟悉。
就这样,珑霞怀着复杂的心情就这样离开了紫禁城,从此她不再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而成了孙世安的妻。
遗憾的是,孙老将军并不满意珑霞这个长媳。对于孙世安的这门婚事,他其实是不乐意的。但珑霞和孙世安的婚是皇帝赐下的,他也不敢直接拒绝。虽然对儿媳妇不满意,公婆自己可以越过儿子直接休妻,但珑霞毕竟是皇帝赐婚,身后自然有德庆皇帝。德庆皇帝可以不在乎珑霞这个女人,但是珑霞和孙世安的婚事相当于他的脸面,他不能不在乎自己的脸面。孙老将军若是直接休妻,必然是打了德庆皇帝的脸。
要是孙老将军真的敢打皇帝的脸,干脆直接不同意这门亲事得了,何必等人娶回去之后再休妻。
除了孙家的家事之外,孙老将军对于大胤的国事更是担忧。如今松辽崛起,楼兰惊变,再加上国内又有太子党和齐王兄弟彼此争斗不休。
他知道大胤经不起折腾,但却阻拦不了这些纷繁复杂的朝廷斗争。
好端端的国家怎么会变成这个鬼模样了?正好最近孙老将军又得了风寒,毕竟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算平时再怎么注意,总有防不胜防的地方。
国事家事双重的不顺心,让孙老将军忧心忡忡。人一心情不好,就更是病上加病。自然在珑霞刚刚嫁过去三个月之后,孙老将军最后因病过世。
得知父亲过世的消息后,孙世安第一时间是悲痛,但悲痛之余他却觉得父亲在这个时候的去世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他,对整个孙家都好。
毕竟如今,太子和齐王的斗争越发激烈。他身为内阁大学士,心中虽然坚持中立,效忠当今的德庆皇帝,但却还是身不由己地越陷越深。孙世安熟读东域历史,自然明白大臣在这种夺嫡之争中越陷越深的结局必然是全家一起遭殃。
有好几次,孙世安都提出辞官归隐,暂且回家避避风头。反正孙氏家族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族中田产自然不少,他回家之后可以继续过安闲舒适的日子,然后静观其变。但德庆皇帝却并不愿意放他回家。
正好孙世安的父亲孙老将军死了,孙世安因为悲伤父亲的死,正好可以顺势辞官。就算皇帝不批准,他也可以直接挂冠而去,远离朝廷的这些是是非非。毕竟,大胤以孝治天下。而大胤的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更应该遵守孝悌,起码在表面上更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父母过世,身为子女就应该回乡守孝,至于官员就更应该辞官守孝,否则就算是贪恋权势,不孝顺父母。
别管这些官员心里究竟如何看待父母,至少这些人得表现出一种悲痛欲绝,无心仕途的模样。
既然如此,孙世安在父亲孙老将军死后辞官回乡守孝其实也是应有之义。
毕竟在大胤,万恶什么为首不清楚,但是百善孝为先是一定的。
孙世安因为悼念父亲辞官,就算是皇帝也不好多说什么。
就在德庆皇帝怀疑和不甘的眼神中,孙世安又一次对他递上了辞官的奏折。德庆皇帝心中也明白他是假借守孝趁机辞官跑路,正好避开这一场愈演愈烈的夺嫡风波。
若是德庆皇帝对孙世安彻底失望,不让他回来那最好,正好一辈子在老家笑看风云。但若是德庆皇帝要孙世安继续回朝做官,那在大胤官员守孝大约二十七个月,基本上相当于三年,等到三年结束之后,太子白和都和齐王白和清之间的夺嫡之争大体也有些眉目了。
听说孙老将军之死和孙世安借为父守孝的名义匆匆辞官归隐,在场的所有人都感慨孙世安这个人如今的好运气。
其中就包括户部尚书沈俊成,沈俊成其实也被太子白和都和齐王白和清二人的争斗搞得心惊胆战。虽然考虑到户部尚书职位的重要性,德庆皇帝也会出手保住他。但面对两位皇子的斗争,沈俊成自己也还是没有什么安全感。
只是沈俊成自己父亲未知,母亲很早就积劳成疾而死,他就是真的想找什么借口辞官归隐,也是没法子找到。
如今东阁大学士孙世安辞官了,军队中的那些武官随即迅速战队齐王白和清,毕竟齐王白和清和他们是在战场上一起扛过枪的存在。而给太子白和都的身后则有封建礼法和大胤几乎所有文臣的支持。
只可惜,沈俊成和太子白和都、齐王白和清二人关系都不怎么热络,二人无论谁胜谁败,他也一定不会有如今的地位。
若是实在没有选择,沈俊成倒是愿意投靠齐王白和清,毕竟齐王身边基本上没有什么文臣投靠 ,并且他深耕军队,对于如何筹集银两其实并不怎么在行。他如果当了皇帝,势必要开疆拓土的,但是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齐王的军队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人为他们保证后勤的。
但齐王本身很少有文臣支持,就算是有,他身边的文臣也一定不如自己在财政上专业。如果他当了皇帝,想必有可能会让自己继续在户部发光发热。
只可惜,德庆皇帝似乎不愿意让自己和齐王多多接触。齐王本人性格随意,也看不到沈俊成本身的价值,自然彼此在朝廷上也就没有什么联络。
并且沈俊成还知道齐王白和清虽然很有几分英武慷慨的明君气象,但他本人实在是太过于重感情且随意。这种人很有魅力,也很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也最容易中了别人的暗算,从而提前在政治上夭折。
更何况沈俊成也明白,在太子白和都和齐王白和清的身后,正隐藏着一条潜伏已久的毒蛇。潜伏者正准备将二人一并吞下,但二人却因沉溺于彼此之间的争斗中,一无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