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专门建了一个网站,用于回答民众的问题,安排了专业人员对各类问题进行解答。
网站已经有许多预设问题,能够解决绝大多数人的疑惑,只要点进去就能看到对整个火箭的详情,不光有对反物质推进和引力牵引的解释,还包括导航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科学仪器和传感器、监测设备、保护装置等等。
还有一些问题,不在网站预设问题之中,也会得到人工解答。
比如有人留言问:“为什么反物质推进装置要放在火箭的中段,而引力牵引装置放在下面?不应该倒过来吗?”
官方解释:“可以理解你的疑惑,但首先我们要打破对传统火箭的认知。反物质推进装置放在中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火箭的重心。这样在飞行过程中,火箭能保持更好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前后失衡的情况。中段也是火箭结构最坚固的部分,能够承受反物质湮灭反应产生的巨大推力。引力波需要从火箭的尾部发射出去,直接作用于目标行星,这样牵引力才会最大化。”
民众问:“那传统的火箭发射燃料呢?不是应该在最底部吗?”
官方解释道:“是的,传统的火箭发射燃料通常确实放在最底部。这次,我们采用的是一种多级推进系统,结合了传统燃料、反物质推进和引力牵引三种不同的技术,以应对这次前所未有的任务。传统的液体燃料发动机仍然放在火箭的最底部,用于最初的发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强大的推力来克服地球的引力,将火箭送入太空,提供连续而稳定的推力。当传统的燃料发动机完成了任务后,会被分离。接下来就是反物质推进系统和引力牵引装置的任务了。”
民众的问题认真,官方也回复的认真,再也不带任何敷衍,官方的公信力也一点一点的在民众心里重新恢复。
*
距离火箭发射升空倒计时50个小时。
海岛上的发射场是一片开阔的区域,周围环绕着蔚蓝的海水,视野开阔。
为了确保火箭能够成功发射并到达目标,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射,并进行精确的轨道计算和调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地球公转带来的影响,还能确保火箭的飞行路径是最短和最有效的,经过科学家的计算,这里作为发射基地是最适合的。
巨大的发射塔矗立在发射场中央,为火箭的发射做好了准备。
火箭直指天空,仿佛一根通天的巨柱,壮观又震撼,工程师们在发射塔周围忙碌着,进行最后的调试和检查。
天外来客距离海王星轨道已经越来越近,还有不到四天时间,就会进入海王星轨道。
所有人都在掐着时间,要在那颗行星与海王星轨道相交之前将它推出去,这是最好的时机,一旦等他进入,虽然不会对太阳系造成瞬间破坏,可是阻止难度就会大增。
慕秉持远远地看着纪遇在火箭周围来回穿梭,忙碌的样子,他找了个地方坐下,静静地盯着她。
张澋源坐在慕秉持身边,与他一样盯着纪遇,“她很不可思议对吧?”
慕秉持点头,“是的,这么大的火箭居然真的在短短时间内造成了,我一开始还把她当成精神病。”
“很正常,人类对于他们不了解,超出了他们认知之外的事情,就容易抗拒。”
慕秉持转过头,望向张澋源:“你和纪遇来自同一个地方吗?”
张澋源也能猜出,慕秉持肯定看出了他是外星人,他也没什么隐瞒,而是说道:“我和纪遇并不来自同一个地方,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来自哪。”
“那你来自哪?”
“我的母星距离太阳系三千光年,我们那儿的人身高平均2米30,我在我们的星球算是残疾人。”
慕秉持上下看了他一眼,“那你干脆就一直留在地球吧,你在地球会很受欢迎。”
“要看我的工作安排了。”张澋源说:“我在地球待了30年。”
慕秉持疑惑地看着他,“你现在多大了?”
“我67岁了,我们星球的人可以活到300岁,而且我们达到300岁的时候,外貌苍老的程度就相当于你们人类的50岁。”
“那你们是怎么来到地球的?3000光年的距离,即便以光速行驶,也需要3000年才能才能到达太阳系。”
张澋源说:“我们会通过星门跳跃。”
慕秉持:“星门跳跃?”
张澋源:“实际上银河系的说法不是这样的,那里的语言地球人无法理解,我用星门跳跃是让你好理解。”
慕秉持点头:“那星门具体是什么样的?”
张澋源:“星门是复杂的网,通过预先设置的传送门,实现两个遥远地点之间的瞬间传输。传送门的连接机制基于虫洞和时空扭曲技术现实理论,每个星门连接多个目的地,想要到达越远的地方,跳跃越的次数越多,而每个星门之间也有距离,按照你们地球的计算,一光年约63241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149600000千米,而每个星门之间隔着十几到数千个天文单位,我的飞船一个小时的速度可以达到300个天文单位,利用的是跃迁技术。”
慕秉持:“这么说,银河系已经很发达。你说的跃迁技术具体是什么?”
张澋源思考该怎么让慕秉持理解,“你可以理解为,跃迁引擎利用量子隧穿效应,将飞船瞬间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在跃迁过程中,飞船会进入一个短暂的量子泡状态,在常规时空中表现为瞬间移动。”
慕秉持惊讶道:“这速度岂不是已经远远超越光速了?你们已经突破光速限制了?”
张澋源:“我们并非在传统意义上速度超过光速,而是绕过光速这个限制,实际的物体并没有在常规空间中超过光速,而是通过改变空间结构,借助特殊的通道来实现快速移动,利用了空间本身的弯曲。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光速面前作弊了,走了捷径。”
慕秉持:“所以你们也是认可狭义相对论的?”
张澋源:“你们的物理学跟我们的有一部分相同,不过狭义相对论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老旧的理论,我们已经不研究这个了。而且银河系许多文明,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达到这些科技,来过地球,至于有没有传统意义上超光速,只能说宇宙很大,维度多到数不胜数,什么都皆有可能,我们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探索。”
无论怎么样,就算没有在传统意义上超过光速,可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星际旅行,就没有必要想着去超过光速,他们已经绕过了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认为在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速度的极限,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不能达到或超过光速。随着物体速度接近光速,其质量趋向无穷大,所需的能量也无穷大,这使得超过光速成为不可能。
虽然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宏观世界中得到了验证,但量子力学和引力的统一理论尚未完全建立。
对于那些外星人来说,他们可能几万年甚至十几万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甚至这个理论可能被他们淘汰了。
慕秉持突然感到一种失真感,自己仿佛变成了一粒沙子。
“你刚才说,通过星门跳跃,很快就能到达地球?可以具体说说吗?”
张澋源:“实际上,要根据飞船类型、等级,以及跳跃的路线,因为银河系分布着很多星门,路线极为复杂,分布在不同的星域,被不同的势力所掌握,每个路线花费的时间都不同,我们是用了3年多的时间,跳跃了200多次,这中间还要进入中转站补给。每个星门能跳跃的单位都不同,从几光年到几百光年不等。有些文明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有些要花几十年,甚至数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那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门在哪里?”
太阳系附近肯定是没有星门的。
张澋源:“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门,是在孔雀六。”
慕秉持:“孔雀六距离太阳系大约20光年,你从那里的星门跳出来之后,全都是靠跃迁过来的吗?”
“是的,我们的文明在宇宙并不算先进,有些文明半个小时就行了,甚至更少的时间。”
慕秉持在心里算了算,从孔雀六飞到太阳系,20光年,张澋源大概飞175天就到了。
可是对人类来说,以最快的速度飞出太阳系都得17000年,更别说飞到20光年外的孔雀六,这个时间得再乘以20倍。
然后这个姓张的告诉他,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半个小时就能飞20光年。
他曾经想过人类是否是宇宙中的孤品。
现在他知道人类不是孤品,可是心里却更绝望,人类被星际中无数的文明甩开了一大截。
慕秉持:“银河系之外,你们探索了吗?”
张澋源:“银河系之外也有很多文明,不过我们都没有接触过,我们的科技还局限在银河系内。”
慕秉持:“那你们知道宇宙是否有尽头吗?”
这一点,人类一直在探索。
目前以人类的可视范围,宇宙已经庞大到让人绝望,而且还在不断的膨胀。
张澋源:“我们也不知道宇宙是否有尽头。”
慕秉持:“你们这样的文明都不知道?”
张澋源说:“这就是宇宙的神奇之处,你以为我们够强大了,可是实际上我们还远远不够强大,在宇宙面前我们都很渺小。”
慕秉持苦笑一声,“地球人到现在还没有出过太阳系,如果连你们都不够强大,那我们算什么?我们是最落后的文明,就像原始部落的野蛮人。”
张澋源:“你们能走到今天已经很了不起,有许多落后的文明,连基本的物理体系都没有。宇宙中有无数的文明,不同的生命形式。即便是我们的文明,在一些文明看来也是极为落后的。”
听到这话,慕秉持不知道是觉得安慰还是觉得更绝望了。
他站了起来,往火箭的方向望去,“无论如何,这是人类的一次技术大突破,有了反物质和引力牵引,人类这一次,可以飞出太阳系了。”
慕秉持有太多的问题想问张澋源,可是他知道他是问不完的。
张澋源望着慕秉持的眼神,眉心微微皱起。
人类现在,真的可以拥有这种科技吗?
他们承担得了技术在短时间内突破带来的负面作用吗?
网站已经有许多预设问题,能够解决绝大多数人的疑惑,只要点进去就能看到对整个火箭的详情,不光有对反物质推进和引力牵引的解释,还包括导航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科学仪器和传感器、监测设备、保护装置等等。
还有一些问题,不在网站预设问题之中,也会得到人工解答。
比如有人留言问:“为什么反物质推进装置要放在火箭的中段,而引力牵引装置放在下面?不应该倒过来吗?”
官方解释:“可以理解你的疑惑,但首先我们要打破对传统火箭的认知。反物质推进装置放在中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火箭的重心。这样在飞行过程中,火箭能保持更好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前后失衡的情况。中段也是火箭结构最坚固的部分,能够承受反物质湮灭反应产生的巨大推力。引力波需要从火箭的尾部发射出去,直接作用于目标行星,这样牵引力才会最大化。”
民众问:“那传统的火箭发射燃料呢?不是应该在最底部吗?”
官方解释道:“是的,传统的火箭发射燃料通常确实放在最底部。这次,我们采用的是一种多级推进系统,结合了传统燃料、反物质推进和引力牵引三种不同的技术,以应对这次前所未有的任务。传统的液体燃料发动机仍然放在火箭的最底部,用于最初的发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强大的推力来克服地球的引力,将火箭送入太空,提供连续而稳定的推力。当传统的燃料发动机完成了任务后,会被分离。接下来就是反物质推进系统和引力牵引装置的任务了。”
民众的问题认真,官方也回复的认真,再也不带任何敷衍,官方的公信力也一点一点的在民众心里重新恢复。
*
距离火箭发射升空倒计时50个小时。
海岛上的发射场是一片开阔的区域,周围环绕着蔚蓝的海水,视野开阔。
为了确保火箭能够成功发射并到达目标,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射,并进行精确的轨道计算和调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地球公转带来的影响,还能确保火箭的飞行路径是最短和最有效的,经过科学家的计算,这里作为发射基地是最适合的。
巨大的发射塔矗立在发射场中央,为火箭的发射做好了准备。
火箭直指天空,仿佛一根通天的巨柱,壮观又震撼,工程师们在发射塔周围忙碌着,进行最后的调试和检查。
天外来客距离海王星轨道已经越来越近,还有不到四天时间,就会进入海王星轨道。
所有人都在掐着时间,要在那颗行星与海王星轨道相交之前将它推出去,这是最好的时机,一旦等他进入,虽然不会对太阳系造成瞬间破坏,可是阻止难度就会大增。
慕秉持远远地看着纪遇在火箭周围来回穿梭,忙碌的样子,他找了个地方坐下,静静地盯着她。
张澋源坐在慕秉持身边,与他一样盯着纪遇,“她很不可思议对吧?”
慕秉持点头,“是的,这么大的火箭居然真的在短短时间内造成了,我一开始还把她当成精神病。”
“很正常,人类对于他们不了解,超出了他们认知之外的事情,就容易抗拒。”
慕秉持转过头,望向张澋源:“你和纪遇来自同一个地方吗?”
张澋源也能猜出,慕秉持肯定看出了他是外星人,他也没什么隐瞒,而是说道:“我和纪遇并不来自同一个地方,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来自哪。”
“那你来自哪?”
“我的母星距离太阳系三千光年,我们那儿的人身高平均2米30,我在我们的星球算是残疾人。”
慕秉持上下看了他一眼,“那你干脆就一直留在地球吧,你在地球会很受欢迎。”
“要看我的工作安排了。”张澋源说:“我在地球待了30年。”
慕秉持疑惑地看着他,“你现在多大了?”
“我67岁了,我们星球的人可以活到300岁,而且我们达到300岁的时候,外貌苍老的程度就相当于你们人类的50岁。”
“那你们是怎么来到地球的?3000光年的距离,即便以光速行驶,也需要3000年才能才能到达太阳系。”
张澋源说:“我们会通过星门跳跃。”
慕秉持:“星门跳跃?”
张澋源:“实际上银河系的说法不是这样的,那里的语言地球人无法理解,我用星门跳跃是让你好理解。”
慕秉持点头:“那星门具体是什么样的?”
张澋源:“星门是复杂的网,通过预先设置的传送门,实现两个遥远地点之间的瞬间传输。传送门的连接机制基于虫洞和时空扭曲技术现实理论,每个星门连接多个目的地,想要到达越远的地方,跳跃越的次数越多,而每个星门之间也有距离,按照你们地球的计算,一光年约63241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149600000千米,而每个星门之间隔着十几到数千个天文单位,我的飞船一个小时的速度可以达到300个天文单位,利用的是跃迁技术。”
慕秉持:“这么说,银河系已经很发达。你说的跃迁技术具体是什么?”
张澋源思考该怎么让慕秉持理解,“你可以理解为,跃迁引擎利用量子隧穿效应,将飞船瞬间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在跃迁过程中,飞船会进入一个短暂的量子泡状态,在常规时空中表现为瞬间移动。”
慕秉持惊讶道:“这速度岂不是已经远远超越光速了?你们已经突破光速限制了?”
张澋源:“我们并非在传统意义上速度超过光速,而是绕过光速这个限制,实际的物体并没有在常规空间中超过光速,而是通过改变空间结构,借助特殊的通道来实现快速移动,利用了空间本身的弯曲。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光速面前作弊了,走了捷径。”
慕秉持:“所以你们也是认可狭义相对论的?”
张澋源:“你们的物理学跟我们的有一部分相同,不过狭义相对论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老旧的理论,我们已经不研究这个了。而且银河系许多文明,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达到这些科技,来过地球,至于有没有传统意义上超光速,只能说宇宙很大,维度多到数不胜数,什么都皆有可能,我们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探索。”
无论怎么样,就算没有在传统意义上超过光速,可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星际旅行,就没有必要想着去超过光速,他们已经绕过了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认为在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速度的极限,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不能达到或超过光速。随着物体速度接近光速,其质量趋向无穷大,所需的能量也无穷大,这使得超过光速成为不可能。
虽然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宏观世界中得到了验证,但量子力学和引力的统一理论尚未完全建立。
对于那些外星人来说,他们可能几万年甚至十几万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甚至这个理论可能被他们淘汰了。
慕秉持突然感到一种失真感,自己仿佛变成了一粒沙子。
“你刚才说,通过星门跳跃,很快就能到达地球?可以具体说说吗?”
张澋源:“实际上,要根据飞船类型、等级,以及跳跃的路线,因为银河系分布着很多星门,路线极为复杂,分布在不同的星域,被不同的势力所掌握,每个路线花费的时间都不同,我们是用了3年多的时间,跳跃了200多次,这中间还要进入中转站补给。每个星门能跳跃的单位都不同,从几光年到几百光年不等。有些文明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有些要花几十年,甚至数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那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门在哪里?”
太阳系附近肯定是没有星门的。
张澋源:“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门,是在孔雀六。”
慕秉持:“孔雀六距离太阳系大约20光年,你从那里的星门跳出来之后,全都是靠跃迁过来的吗?”
“是的,我们的文明在宇宙并不算先进,有些文明半个小时就行了,甚至更少的时间。”
慕秉持在心里算了算,从孔雀六飞到太阳系,20光年,张澋源大概飞175天就到了。
可是对人类来说,以最快的速度飞出太阳系都得17000年,更别说飞到20光年外的孔雀六,这个时间得再乘以20倍。
然后这个姓张的告诉他,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半个小时就能飞20光年。
他曾经想过人类是否是宇宙中的孤品。
现在他知道人类不是孤品,可是心里却更绝望,人类被星际中无数的文明甩开了一大截。
慕秉持:“银河系之外,你们探索了吗?”
张澋源:“银河系之外也有很多文明,不过我们都没有接触过,我们的科技还局限在银河系内。”
慕秉持:“那你们知道宇宙是否有尽头吗?”
这一点,人类一直在探索。
目前以人类的可视范围,宇宙已经庞大到让人绝望,而且还在不断的膨胀。
张澋源:“我们也不知道宇宙是否有尽头。”
慕秉持:“你们这样的文明都不知道?”
张澋源说:“这就是宇宙的神奇之处,你以为我们够强大了,可是实际上我们还远远不够强大,在宇宙面前我们都很渺小。”
慕秉持苦笑一声,“地球人到现在还没有出过太阳系,如果连你们都不够强大,那我们算什么?我们是最落后的文明,就像原始部落的野蛮人。”
张澋源:“你们能走到今天已经很了不起,有许多落后的文明,连基本的物理体系都没有。宇宙中有无数的文明,不同的生命形式。即便是我们的文明,在一些文明看来也是极为落后的。”
听到这话,慕秉持不知道是觉得安慰还是觉得更绝望了。
他站了起来,往火箭的方向望去,“无论如何,这是人类的一次技术大突破,有了反物质和引力牵引,人类这一次,可以飞出太阳系了。”
慕秉持有太多的问题想问张澋源,可是他知道他是问不完的。
张澋源望着慕秉持的眼神,眉心微微皱起。
人类现在,真的可以拥有这种科技吗?
他们承担得了技术在短时间内突破带来的负面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