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淮离开的整整一年里,能让伊岚最期待的,莫过于六年级正式毕业的那天,这将意味着,她能和宋时淮再次见面了。
所以当初一开学这天,即使没有妈妈亲自送她到学校,她依然是最开心的。
宋时淮离开的这一年,伊岚每天都巴不得快一点过去,因为她好想那个笑起来有两个浅浅梨涡的宋时淮,还有她特别想问问,他为什么会不辞而别,明明前一天,他们还在夕阳下做了约定。
伊岚最喜欢宋时淮的琥珀色眼睛和梨涡了。
自从那个陪她一起种树、和她一起向弟弟“报仇”的小男孩离开后,伊岚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了。
她到陌生的环境,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适应,只要一想到有宋时淮在的地方,她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她们宿舍是六人寝,都是从小升初中,脱颖而出的人。
伊岚提着繁重的被子来到宿舍,当看到同学都是父母陪着来报名的,伊岚表面上不在意,可躲在小角落的她,是渴望妈妈能来一次的。
一报完名,伊岚就在想,要是在学校遇到宋时淮了,她该怎么和他打招呼呢,还有她最在意的就是,宋时淮要是忘了她怎么办?
很纠结该怎样和宋时淮打招呼,在月亮埋进雾里,伊岚幻想了无数次与宋时淮见面的画面,导致她白天,都是无精打采。
直到同桌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她们这个年级所有人的花名册拿给她看,她在这张花名册上,一个一个名字的排除,没有看到“宋时淮”这三个字时,她开始慌了。
她不相信同桌的花名册是真的,又冒着胆子,向老师要了一份。
结果依然是这样,她得出了一个她最不敢相信的结果,那就是宋时淮和她约定的承诺,是用来欺骗她的。
那时,他们在夕阳下,宋时淮提出“伊岚,我们初中见”的约定,是敷衍她的。
宋时淮的这句话,让伊岚撑过了一年没有他的日子,那段时间,她都是靠这句话度过的。
宋时淮不会知道,这个约定对伊岚有多么重要。
他不小心闯入伊岚的世界成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在时间的长河中,伊岚早就不怪宋时淮的不辞而别,也不讨厌他了。
“宋时淮,你食言了。”这是伊岚,写在她新日记本第一页的话。
没有宋时淮的学校,伊岚过得很枯燥,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木头人了,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食堂,宿舍,厕所成了她固定的三点一线,初一这一年,她成长得很快,可她的社交几乎为零。
在她高强度的学习下,她的成绩从初来学校的中上水平,经过这一年时间的沉淀,几乎把全校第一的位置给霸占了。
她并不满足,她还有时间想起宋时淮,那个笑如春风的男孩子,为了把宋时淮彻底从记忆里抹掉。
整个暑假,伊岚除了照顾弟弟,偶尔被妈妈呵斥,伊岚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了。
似乎只有看书,才能填补她心里的那块空缺。
偶然一次,伊岚惊讶的发现,妈妈对她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是在一次晚饭中,妈妈第一次主动的问她学校生活怎么样。
迟来的关心,对于伊岚来说,早就已经不需要了。
她已经过了需要妈妈的爱才能活下去的年龄了。
伊岚很清楚,妈妈关心她,是因为她给妈妈争光了,也有了给弟弟补课的能力了,这样一来,她就可以省下一大笔补课费,留给弟弟的钱也就更多了。
初一这一整个学期都过得很快,暑假一结束,她就熟练的收拾书和衣服,又再次坐上车来到了学校。
兴许是她的各门成绩都很优秀,初二开学那天,她被分到一个特殊的班里,这个班上,只有年级前五十才能进。
对伊岚来说,并不重要,她觉得在无论在什么班上课,都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个特殊班里的老师,是学校精心挑选过来给他们上课的。
在这整个初二里,伊岚和初一进来时一样,每年都是年级第一。
不过能让伊岚喘喘气的也只有那短暂的周末,在进入初二后,为了让她们学到更多,学校决定周末留在学校,不回家。
这样一来,伊岚就有借口向妈妈说,她要补课,不回家了。
没有人能够知道,伊岚这么努力,是因为她想快点逃出这个地方。
妈妈之所以对她好,是因为拿她当摇钱树了,在她刚进初中没多久,妈妈就带了一群陌生的人来她们家。
伊岚还以为是发生什么事,原来不是好事,在初一的某个夜晚,伊岚闹肚子起床上厕所,听到妈妈和隔壁婶婶说。
等她成年了,就给她找一个能订婚的人,而妈妈就可以收一大笔她的彩礼钱,留给弟弟。
伊岚知道,这个小算盘,妈妈打了她十几年,恐怕在她出生后,就打算好了的。
伊岚不想让她们如意,她明白,留给她读书的日子不多了。
所以她才像个机器人一样,拼了命的读书,她想离开这,只能靠读书这一条路了。
进入初三的下半个学期,伊岚的成绩依然很好。
班主任是她的贵人,和她有着差不多的经历,看到伊岚就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她对伊岚很好。
她希望伊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她的前途不止在这个镇上。
她们这个地方,教育资源非常落后,尽管考上高中了,可考上大学的几率非常的小,更不用说考上重点大学的,在她们这,考上重点的连续几年才能有一个。
班主任知道按照伊岚的成绩,考上大学不成问题,她不想眼睁睁的看着伊岚的人生被毁掉,况且教育资源不一样,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在初三刚开学,班主任就提出,希望伊岚去市区里上学,因为那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要是能在市里读高中,按现在的成绩继续保持下去,伊岚的前途将会是一片光明。
班主任是她这三年来,对她最好的人,她很清楚伊岚的家庭环境,在向伊岚提出建议,希望她去市里读书是,她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那就是她资助伊岚读书。
伊岚原本没有那个打算,偶然一次放学回家,家里直接来了一堆人,伊岚一眼就从人群中,看到她成年过后订婚的人了。
她大概看了下,那个人是半个傻子,说话谈吐不清,眼睛还有问题,只是家里面有点小钱,母亲就打算把她嫁给这个傻子。
就这样伊岚在家里渡过了一个难熬的周末,他们学校放假,是一个月放一次,结束周末,伊岚一回到学校,就答应了老师,她要考市里的高中,而且是最好的高中。
不过她拒绝了班主任的资助,她的班主任,是她见过最善良、对她最好的人,伊岚再怎么傻,也不会看不出,老师的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不能断,伊岚不想成为老师的累赘,不能连累老师。
此外她从别的老师那得知,只要她中考能考全市前十,她不仅有机会去市里上高中,还能拿到高中三年免学费,以及每个月拿五百生活费的奖学金,这样一来,她吃饭的钱就够了。
伊岚计划了下,她要是在那成绩依然好,每次考试拿第一,还能拿学校专门为贫困学生设立的奖金。
伊岚之所以这么快做决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与宋时淮有关的。
初三的某一天,他们的老师为了激起他们学习的斗志,每隔一天,就会给他们播放市里初三学习的视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像往常一样播放市里的教学视频,她在那个视频里面看到了宋时淮。
是迟来的四年,她再一次看到梦里时常惦记的宋时淮。
他好像变了样,似乎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褪却了抓螃蟹那时的稚嫩,五官更加挺立了,唯一不变的,恐怕只有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和她第一次见到的,还一模一样。
视频里宋时淮的声音也变了,是伊岚完全陌生的声音。
可伊岚不在乎宋时淮变了什么,她在意的只有她想和他站在同一区域,呼吸同一片空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她心安。
看到宋时淮之后,伊岚想去市里读书的想法越来越重了。
她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想,只是她无法说服内心的自己。
做去市里读书的这个决定,伊岚就在想,让她再看看宋时淮,哪怕只有一眼就好。
宋时淮离开的这四年时光里,能让伊岚喘气的也只有他们在植树节种的那棵树了。
真的很奇怪,伊岚种的树在宋时淮离开的一个月后,枯死了,而宋时淮种的那棵,现在能为她遮蔽强烈的光了。
伊岚最喜欢在这棵树下看书,就像宋时淮陪着她一样。
伊岚不喜欢看童话故事,因为童话里王子救公主,只是童话,她面对的是现实,不是虚幻的。
所以当初一开学这天,即使没有妈妈亲自送她到学校,她依然是最开心的。
宋时淮离开的这一年,伊岚每天都巴不得快一点过去,因为她好想那个笑起来有两个浅浅梨涡的宋时淮,还有她特别想问问,他为什么会不辞而别,明明前一天,他们还在夕阳下做了约定。
伊岚最喜欢宋时淮的琥珀色眼睛和梨涡了。
自从那个陪她一起种树、和她一起向弟弟“报仇”的小男孩离开后,伊岚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了。
她到陌生的环境,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适应,只要一想到有宋时淮在的地方,她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她们宿舍是六人寝,都是从小升初中,脱颖而出的人。
伊岚提着繁重的被子来到宿舍,当看到同学都是父母陪着来报名的,伊岚表面上不在意,可躲在小角落的她,是渴望妈妈能来一次的。
一报完名,伊岚就在想,要是在学校遇到宋时淮了,她该怎么和他打招呼呢,还有她最在意的就是,宋时淮要是忘了她怎么办?
很纠结该怎样和宋时淮打招呼,在月亮埋进雾里,伊岚幻想了无数次与宋时淮见面的画面,导致她白天,都是无精打采。
直到同桌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她们这个年级所有人的花名册拿给她看,她在这张花名册上,一个一个名字的排除,没有看到“宋时淮”这三个字时,她开始慌了。
她不相信同桌的花名册是真的,又冒着胆子,向老师要了一份。
结果依然是这样,她得出了一个她最不敢相信的结果,那就是宋时淮和她约定的承诺,是用来欺骗她的。
那时,他们在夕阳下,宋时淮提出“伊岚,我们初中见”的约定,是敷衍她的。
宋时淮的这句话,让伊岚撑过了一年没有他的日子,那段时间,她都是靠这句话度过的。
宋时淮不会知道,这个约定对伊岚有多么重要。
他不小心闯入伊岚的世界成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在时间的长河中,伊岚早就不怪宋时淮的不辞而别,也不讨厌他了。
“宋时淮,你食言了。”这是伊岚,写在她新日记本第一页的话。
没有宋时淮的学校,伊岚过得很枯燥,她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木头人了,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食堂,宿舍,厕所成了她固定的三点一线,初一这一年,她成长得很快,可她的社交几乎为零。
在她高强度的学习下,她的成绩从初来学校的中上水平,经过这一年时间的沉淀,几乎把全校第一的位置给霸占了。
她并不满足,她还有时间想起宋时淮,那个笑如春风的男孩子,为了把宋时淮彻底从记忆里抹掉。
整个暑假,伊岚除了照顾弟弟,偶尔被妈妈呵斥,伊岚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了。
似乎只有看书,才能填补她心里的那块空缺。
偶然一次,伊岚惊讶的发现,妈妈对她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是在一次晚饭中,妈妈第一次主动的问她学校生活怎么样。
迟来的关心,对于伊岚来说,早就已经不需要了。
她已经过了需要妈妈的爱才能活下去的年龄了。
伊岚很清楚,妈妈关心她,是因为她给妈妈争光了,也有了给弟弟补课的能力了,这样一来,她就可以省下一大笔补课费,留给弟弟的钱也就更多了。
初一这一整个学期都过得很快,暑假一结束,她就熟练的收拾书和衣服,又再次坐上车来到了学校。
兴许是她的各门成绩都很优秀,初二开学那天,她被分到一个特殊的班里,这个班上,只有年级前五十才能进。
对伊岚来说,并不重要,她觉得在无论在什么班上课,都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个特殊班里的老师,是学校精心挑选过来给他们上课的。
在这整个初二里,伊岚和初一进来时一样,每年都是年级第一。
不过能让伊岚喘喘气的也只有那短暂的周末,在进入初二后,为了让她们学到更多,学校决定周末留在学校,不回家。
这样一来,伊岚就有借口向妈妈说,她要补课,不回家了。
没有人能够知道,伊岚这么努力,是因为她想快点逃出这个地方。
妈妈之所以对她好,是因为拿她当摇钱树了,在她刚进初中没多久,妈妈就带了一群陌生的人来她们家。
伊岚还以为是发生什么事,原来不是好事,在初一的某个夜晚,伊岚闹肚子起床上厕所,听到妈妈和隔壁婶婶说。
等她成年了,就给她找一个能订婚的人,而妈妈就可以收一大笔她的彩礼钱,留给弟弟。
伊岚知道,这个小算盘,妈妈打了她十几年,恐怕在她出生后,就打算好了的。
伊岚不想让她们如意,她明白,留给她读书的日子不多了。
所以她才像个机器人一样,拼了命的读书,她想离开这,只能靠读书这一条路了。
进入初三的下半个学期,伊岚的成绩依然很好。
班主任是她的贵人,和她有着差不多的经历,看到伊岚就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她对伊岚很好。
她希望伊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她的前途不止在这个镇上。
她们这个地方,教育资源非常落后,尽管考上高中了,可考上大学的几率非常的小,更不用说考上重点大学的,在她们这,考上重点的连续几年才能有一个。
班主任知道按照伊岚的成绩,考上大学不成问题,她不想眼睁睁的看着伊岚的人生被毁掉,况且教育资源不一样,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在初三刚开学,班主任就提出,希望伊岚去市区里上学,因为那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要是能在市里读高中,按现在的成绩继续保持下去,伊岚的前途将会是一片光明。
班主任是她这三年来,对她最好的人,她很清楚伊岚的家庭环境,在向伊岚提出建议,希望她去市里读书是,她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那就是她资助伊岚读书。
伊岚原本没有那个打算,偶然一次放学回家,家里直接来了一堆人,伊岚一眼就从人群中,看到她成年过后订婚的人了。
她大概看了下,那个人是半个傻子,说话谈吐不清,眼睛还有问题,只是家里面有点小钱,母亲就打算把她嫁给这个傻子。
就这样伊岚在家里渡过了一个难熬的周末,他们学校放假,是一个月放一次,结束周末,伊岚一回到学校,就答应了老师,她要考市里的高中,而且是最好的高中。
不过她拒绝了班主任的资助,她的班主任,是她见过最善良、对她最好的人,伊岚再怎么傻,也不会看不出,老师的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不能断,伊岚不想成为老师的累赘,不能连累老师。
此外她从别的老师那得知,只要她中考能考全市前十,她不仅有机会去市里上高中,还能拿到高中三年免学费,以及每个月拿五百生活费的奖学金,这样一来,她吃饭的钱就够了。
伊岚计划了下,她要是在那成绩依然好,每次考试拿第一,还能拿学校专门为贫困学生设立的奖金。
伊岚之所以这么快做决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与宋时淮有关的。
初三的某一天,他们的老师为了激起他们学习的斗志,每隔一天,就会给他们播放市里初三学习的视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像往常一样播放市里的教学视频,她在那个视频里面看到了宋时淮。
是迟来的四年,她再一次看到梦里时常惦记的宋时淮。
他好像变了样,似乎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褪却了抓螃蟹那时的稚嫩,五官更加挺立了,唯一不变的,恐怕只有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和她第一次见到的,还一模一样。
视频里宋时淮的声音也变了,是伊岚完全陌生的声音。
可伊岚不在乎宋时淮变了什么,她在意的只有她想和他站在同一区域,呼吸同一片空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她心安。
看到宋时淮之后,伊岚想去市里读书的想法越来越重了。
她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想,只是她无法说服内心的自己。
做去市里读书的这个决定,伊岚就在想,让她再看看宋时淮,哪怕只有一眼就好。
宋时淮离开的这四年时光里,能让伊岚喘气的也只有他们在植树节种的那棵树了。
真的很奇怪,伊岚种的树在宋时淮离开的一个月后,枯死了,而宋时淮种的那棵,现在能为她遮蔽强烈的光了。
伊岚最喜欢在这棵树下看书,就像宋时淮陪着她一样。
伊岚不喜欢看童话故事,因为童话里王子救公主,只是童话,她面对的是现实,不是虚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