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内
太后端坐在座椅上:“你以为这个内缉总长是你自己挣来的吗?你什么能力还不好好当值!”
堂下有一人五体投地的跪着,“是侄儿错了,求您开恩!”
这人一身紫红色朝服,为晏朝一品官员内缉总长钟豫,他爬向太后,抱住太后的脚,“求您不要杀桑文!”
太后气疯了,一把掌扇得自己骨头都要断。
“什么混账东西!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吗?你都自身难保了,还替一个妓女求情!我钟家怎么会出你这种废物!”
钟豫站起身来,立刻给太后倒水,“您喝水。”
太后接过一杯水,气稍微消了一点,钟豫虽然能力不强,但贵在听话孝顺。
太后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钟豫:“你现在就写一份罪己状,就说是桑文把你蒙晕了。”
她命人来拿纸墨,让钟豫写下她说的话。
“因被红鸾楼妓女桑文下药,以致昏睡失职,现已查明红鸾楼窝藏多名东瀛细作,已全部革杀。”
钟豫闻言惨叫一声,“啊?”
太后怒目而视,“啊什么啊?写!”
钟豫叹了口气,边写边流泪,将墨痕都模糊了。
太后气得举起右手,想了想又换成左手,再给钟豫一耳光:“不就是杀一个妓女吗?看你哭得这个样子!”
钟豫颤抖着抬头,“姑姑,桑文不一样,我跟她…是真爱!”
“真爱?”,太后都给气笑了,“你就是说你的十八房小妾都不是真爱咯?”
钟豫的眼泪戛然而止,换了张纸重写,奋笔疾书。
当晚,红鸾楼无论男女老少甚至豢养的狗和马匹,全死于内缉军之手,付之一炬化为灰烟。
净业寺
听赵凝言说后,大家知道她带的这队人马,是在休息的各处大牢的狱卒临时拼凑起来的。若不是赵凝有万夫不当之勇,皇帝多半要死在此处。
皇帝直到睡前都非常开心,他独自在厢房闷闷不乐:“什么佛门净地要讲规矩,你们就是仗着人多欺负我人少,不然我今晚肯定抱着漂亮老婆睡!”
皇帝不高兴但还是很快就睡着,一夜无事。
第二日,太后带领内缉军前来护驾,钟豫模仿廉颇负荆请罪。
皇帝愁苦个脸,看着钟豫的罪己状,许久才开了口。
“皇娘,钟家哥哥所犯之事放在其他人身上,至少也是灭门吧。”
太后微笑挥了下手,两名军士展开一个布包,滚落出几十颗人头。
“东瀛细作盘踞的红鸾楼已被钟豫毁去,贼人尽数伏法,他又带兵冲杀了另一队高句丽的刺客,也算亡羊补牢。还请皇帝念在他多年维护长安城秩序的份上,开恩。”
皇帝见着太后准备的如此周全,只好还以微笑:“连皇娘的金口都开了,朕自然会顾念情分,但这职位…?”
“不若连降三品,罚奉十年,空出来的位置由北镇抚司的郁和补上,如何?”
皇帝尴尬的笑笑:“就按皇娘的意思办。”
太后摇头:“哀家只是提建议,最后怎么样,自然是由皇帝来。”
皇帝点头端坐,准备开始祈福。
“且慢,皇帝是不是还落下了一干人等。”,太后拍拍手,礼部尚书梁孟子和侍郎秦逖还有礼部官员若干,从内缉军中走了出来。
太后缓缓开口:“虽然只是冬至祈福也要注重礼法,礼部等人的懈怠之罪就在祈福之后再治,如何?”
皇帝小声笑笑:“皇娘此言差矣,朕早就将祈福注意烂熟于心。”
皇帝看向太后,成竹在胸:“朕思国库空虚,无需礼部众人出行浪费钱财。因此出发前特意告知礼部不必跟随,皇娘你看朕的几个随身太监亦未跟随。”
太后一脸愁容:“陛下可不要被小人蒙蔽,包庇罪臣只会断送了大晏朝的江山社稷。”
皇帝自信有威严地转向秦逖,“把朕的圣旨拿出来。”
太后诧异又憎恶的看了眼秦逖,旋即微笑转向皇帝:“如此,便无人再可说闲话。”
祈福典礼如期举行,玉朝暮在门后看着太后和皇帝的正面较量,心中感慨万千。
杀人放火积头颅,带大军前来压阵,还让钟豫负荆请罪。这些事少任何一件,钟豫的人头都会不保。
她料想太后一定将这些事都做得又好又大,全长安城的人都应知晓了。
而皇帝呢,就算这个皇帝是穿越过来的,也绝不是省油的灯,恐怕在派军平叛的时候就在计划此事。
细细想来,事情的发展可能是这样的:江浙叛乱,地方军难以战胜,太后派了厉害的侄子前去刷战功。皇帝瞧准机会,找些由头,派出皇城守将参战。如此一来,他的安危就全靠锦衣卫和内缉处。
内缉处专管皇城治安,又兼监察百官之责,如此位置却在太后手中,所以皇帝不惜犯险,刻意透露行踪或安排人刺杀,来使钟豫难逃罪责。
但此中有唯一疑点,皇帝是如何把华贵妃来救他的时机卡的这么准?
玉朝暮呼吸沉重,觉得压力倍增,她觉得自己回去后一定要赶快搞到更多的消息,如此才可用好自己智慧的大脑。
大典结束之后,太后来到玉朝暮的厢房,她正在安慰昨天被吓坏的邀歌。
太后一脸慈祥:“朝暮,你的身子好些了吗?”
玉朝暮微笑行礼:“托太后娘娘洪福,臣妾恢复得不错。”
太后闭上眼睛双手合十,面朝玉朝暮背后的观音像。
她睁开眼睛,一手拖起玉朝暮的手,一手盖在上面:“在这佛门清净之地待着,远离尘世的愁苦。想来也适合你,可要好好活下去。”
玉朝暮客套回复:“多谢太后娘娘关心,朝暮一定会好好活着。”
太后微笑着点点头,又跟邀歌寒暄几句便跟着皇帝返回皇城去了。
玉朝暮见太后的表现心中疑惑,好似自己只要活着,太后就会满意一样。她一直在想爸爸留给太后的东西是什么,如今却是更加想不明白。
她摇摇脑袋,继续哄着邀歌。
下午时分,邀歌已经被哄睡,补完觉的茹歌来到玉朝暮的房间伺候。
玉朝暮冲过去就朝她的腰间乱摸,茹歌的脸一瞬便羞红:“小姐,你这是要做什么?”
“你的枪呢?把你枪给我看看。”
茹歌轻轻推开玉朝暮:“原是为这事。”
她从背后掏出一把左轮,玉朝暮瞪大眼睛准备抓在手里。
茹歌抽出里面的子弹:“小姐小心,这枪可沉了!”
玉朝暮单手接过枪,一下就摔在了地上,两人看了眼邀歌,邀歌睡得还很香。
玉朝暮用上双手才勉强拿起,气喘吁吁的看着茹歌:“你单手就能使这么重的玩意儿?这样的玩意儿你还藏了多少。”
茹歌咬了咬嘴角:“恩…还有一些就是了。”
“那这把就给我了。”,玉朝暮把枪放在桌上,“我这身体也太弱了,是该锻炼一下,不然一点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那小姐可要注意,不要伤到自己。”
冬去春来,玉朝暮进行着艰苦的健身计划,茹歌也躲在房间经常不见人,大多是邀歌在伺候。
玉朝暮能够双手轻松拿起左轮后,推开了茹歌的门:“茹歌,你一天天的都在干什么呢?怎么人影子都见不着。”
茹歌坐在桌前,桌上摆着热茶,她笑着道:“太冷了,不想动。”
邀歌道:“茹歌姐姐整个屋子都是一股汗味儿,肯定背着我们在偷偷干什么呢!”
茹歌转转眼睛:“是在为回宫做准备呢,到时候肯定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玉朝暮嘲笑一瞬:“希望到时候给我的不是惊讶才好。”
玉朝暮持枪走到茹歌面前:“我现在的状况,应该能练习开枪射击了,你给我点子弹,我去练练。”
茹歌从自己枕头下面拿出一小盒,大约有五十枚子弹,“这么多够吗?”
玉朝暮埋怨:“你当我是神枪手啊,肯定不够,多点多点。”
茹歌轻咬嘴角,翘起了自己床边的一块木板,从里面拿出一大盒子弹少说也有几百发。
“小姐,我就这么点家当了,您可要省着点花。”
玉朝暮喜极,茹歌的家底竟然如此之厚:“这下不愁练不好了,你可要好好教我。”
转眼已是夏末,玉朝暮站在寺庙外托着假的大肚子眺望,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
走在最前的皇帝从骏马之上一跃而下,没有停顿地走到玉朝暮的面前:“祖宗庇佑,菩萨显灵,朕终于要有新的孩子了!”
皇帝微微一笑,招来贴身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多灾,祸乱频起,朕已多年无有妃嫔产子。玉氏朝暮勤加礼佛感动上苍,得龙种至待诞。此正为天下昌平,国祚延续之照,故特归玉朝暮为德嫔。”
玉朝暮低头接旨,回宫如何做她大致都做了盘算。这一次她要拿回自己失去的一切,还要叫那些仇人全都不得好死。
德嫔重回璧人宫中,伺候她的太监宫女确是按照要求,全是原来的那一批。
太后端坐在座椅上:“你以为这个内缉总长是你自己挣来的吗?你什么能力还不好好当值!”
堂下有一人五体投地的跪着,“是侄儿错了,求您开恩!”
这人一身紫红色朝服,为晏朝一品官员内缉总长钟豫,他爬向太后,抱住太后的脚,“求您不要杀桑文!”
太后气疯了,一把掌扇得自己骨头都要断。
“什么混账东西!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吗?你都自身难保了,还替一个妓女求情!我钟家怎么会出你这种废物!”
钟豫站起身来,立刻给太后倒水,“您喝水。”
太后接过一杯水,气稍微消了一点,钟豫虽然能力不强,但贵在听话孝顺。
太后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钟豫:“你现在就写一份罪己状,就说是桑文把你蒙晕了。”
她命人来拿纸墨,让钟豫写下她说的话。
“因被红鸾楼妓女桑文下药,以致昏睡失职,现已查明红鸾楼窝藏多名东瀛细作,已全部革杀。”
钟豫闻言惨叫一声,“啊?”
太后怒目而视,“啊什么啊?写!”
钟豫叹了口气,边写边流泪,将墨痕都模糊了。
太后气得举起右手,想了想又换成左手,再给钟豫一耳光:“不就是杀一个妓女吗?看你哭得这个样子!”
钟豫颤抖着抬头,“姑姑,桑文不一样,我跟她…是真爱!”
“真爱?”,太后都给气笑了,“你就是说你的十八房小妾都不是真爱咯?”
钟豫的眼泪戛然而止,换了张纸重写,奋笔疾书。
当晚,红鸾楼无论男女老少甚至豢养的狗和马匹,全死于内缉军之手,付之一炬化为灰烟。
净业寺
听赵凝言说后,大家知道她带的这队人马,是在休息的各处大牢的狱卒临时拼凑起来的。若不是赵凝有万夫不当之勇,皇帝多半要死在此处。
皇帝直到睡前都非常开心,他独自在厢房闷闷不乐:“什么佛门净地要讲规矩,你们就是仗着人多欺负我人少,不然我今晚肯定抱着漂亮老婆睡!”
皇帝不高兴但还是很快就睡着,一夜无事。
第二日,太后带领内缉军前来护驾,钟豫模仿廉颇负荆请罪。
皇帝愁苦个脸,看着钟豫的罪己状,许久才开了口。
“皇娘,钟家哥哥所犯之事放在其他人身上,至少也是灭门吧。”
太后微笑挥了下手,两名军士展开一个布包,滚落出几十颗人头。
“东瀛细作盘踞的红鸾楼已被钟豫毁去,贼人尽数伏法,他又带兵冲杀了另一队高句丽的刺客,也算亡羊补牢。还请皇帝念在他多年维护长安城秩序的份上,开恩。”
皇帝见着太后准备的如此周全,只好还以微笑:“连皇娘的金口都开了,朕自然会顾念情分,但这职位…?”
“不若连降三品,罚奉十年,空出来的位置由北镇抚司的郁和补上,如何?”
皇帝尴尬的笑笑:“就按皇娘的意思办。”
太后摇头:“哀家只是提建议,最后怎么样,自然是由皇帝来。”
皇帝点头端坐,准备开始祈福。
“且慢,皇帝是不是还落下了一干人等。”,太后拍拍手,礼部尚书梁孟子和侍郎秦逖还有礼部官员若干,从内缉军中走了出来。
太后缓缓开口:“虽然只是冬至祈福也要注重礼法,礼部等人的懈怠之罪就在祈福之后再治,如何?”
皇帝小声笑笑:“皇娘此言差矣,朕早就将祈福注意烂熟于心。”
皇帝看向太后,成竹在胸:“朕思国库空虚,无需礼部众人出行浪费钱财。因此出发前特意告知礼部不必跟随,皇娘你看朕的几个随身太监亦未跟随。”
太后一脸愁容:“陛下可不要被小人蒙蔽,包庇罪臣只会断送了大晏朝的江山社稷。”
皇帝自信有威严地转向秦逖,“把朕的圣旨拿出来。”
太后诧异又憎恶的看了眼秦逖,旋即微笑转向皇帝:“如此,便无人再可说闲话。”
祈福典礼如期举行,玉朝暮在门后看着太后和皇帝的正面较量,心中感慨万千。
杀人放火积头颅,带大军前来压阵,还让钟豫负荆请罪。这些事少任何一件,钟豫的人头都会不保。
她料想太后一定将这些事都做得又好又大,全长安城的人都应知晓了。
而皇帝呢,就算这个皇帝是穿越过来的,也绝不是省油的灯,恐怕在派军平叛的时候就在计划此事。
细细想来,事情的发展可能是这样的:江浙叛乱,地方军难以战胜,太后派了厉害的侄子前去刷战功。皇帝瞧准机会,找些由头,派出皇城守将参战。如此一来,他的安危就全靠锦衣卫和内缉处。
内缉处专管皇城治安,又兼监察百官之责,如此位置却在太后手中,所以皇帝不惜犯险,刻意透露行踪或安排人刺杀,来使钟豫难逃罪责。
但此中有唯一疑点,皇帝是如何把华贵妃来救他的时机卡的这么准?
玉朝暮呼吸沉重,觉得压力倍增,她觉得自己回去后一定要赶快搞到更多的消息,如此才可用好自己智慧的大脑。
大典结束之后,太后来到玉朝暮的厢房,她正在安慰昨天被吓坏的邀歌。
太后一脸慈祥:“朝暮,你的身子好些了吗?”
玉朝暮微笑行礼:“托太后娘娘洪福,臣妾恢复得不错。”
太后闭上眼睛双手合十,面朝玉朝暮背后的观音像。
她睁开眼睛,一手拖起玉朝暮的手,一手盖在上面:“在这佛门清净之地待着,远离尘世的愁苦。想来也适合你,可要好好活下去。”
玉朝暮客套回复:“多谢太后娘娘关心,朝暮一定会好好活着。”
太后微笑着点点头,又跟邀歌寒暄几句便跟着皇帝返回皇城去了。
玉朝暮见太后的表现心中疑惑,好似自己只要活着,太后就会满意一样。她一直在想爸爸留给太后的东西是什么,如今却是更加想不明白。
她摇摇脑袋,继续哄着邀歌。
下午时分,邀歌已经被哄睡,补完觉的茹歌来到玉朝暮的房间伺候。
玉朝暮冲过去就朝她的腰间乱摸,茹歌的脸一瞬便羞红:“小姐,你这是要做什么?”
“你的枪呢?把你枪给我看看。”
茹歌轻轻推开玉朝暮:“原是为这事。”
她从背后掏出一把左轮,玉朝暮瞪大眼睛准备抓在手里。
茹歌抽出里面的子弹:“小姐小心,这枪可沉了!”
玉朝暮单手接过枪,一下就摔在了地上,两人看了眼邀歌,邀歌睡得还很香。
玉朝暮用上双手才勉强拿起,气喘吁吁的看着茹歌:“你单手就能使这么重的玩意儿?这样的玩意儿你还藏了多少。”
茹歌咬了咬嘴角:“恩…还有一些就是了。”
“那这把就给我了。”,玉朝暮把枪放在桌上,“我这身体也太弱了,是该锻炼一下,不然一点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那小姐可要注意,不要伤到自己。”
冬去春来,玉朝暮进行着艰苦的健身计划,茹歌也躲在房间经常不见人,大多是邀歌在伺候。
玉朝暮能够双手轻松拿起左轮后,推开了茹歌的门:“茹歌,你一天天的都在干什么呢?怎么人影子都见不着。”
茹歌坐在桌前,桌上摆着热茶,她笑着道:“太冷了,不想动。”
邀歌道:“茹歌姐姐整个屋子都是一股汗味儿,肯定背着我们在偷偷干什么呢!”
茹歌转转眼睛:“是在为回宫做准备呢,到时候肯定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玉朝暮嘲笑一瞬:“希望到时候给我的不是惊讶才好。”
玉朝暮持枪走到茹歌面前:“我现在的状况,应该能练习开枪射击了,你给我点子弹,我去练练。”
茹歌从自己枕头下面拿出一小盒,大约有五十枚子弹,“这么多够吗?”
玉朝暮埋怨:“你当我是神枪手啊,肯定不够,多点多点。”
茹歌轻咬嘴角,翘起了自己床边的一块木板,从里面拿出一大盒子弹少说也有几百发。
“小姐,我就这么点家当了,您可要省着点花。”
玉朝暮喜极,茹歌的家底竟然如此之厚:“这下不愁练不好了,你可要好好教我。”
转眼已是夏末,玉朝暮站在寺庙外托着假的大肚子眺望,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
走在最前的皇帝从骏马之上一跃而下,没有停顿地走到玉朝暮的面前:“祖宗庇佑,菩萨显灵,朕终于要有新的孩子了!”
皇帝微微一笑,招来贴身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多灾,祸乱频起,朕已多年无有妃嫔产子。玉氏朝暮勤加礼佛感动上苍,得龙种至待诞。此正为天下昌平,国祚延续之照,故特归玉朝暮为德嫔。”
玉朝暮低头接旨,回宫如何做她大致都做了盘算。这一次她要拿回自己失去的一切,还要叫那些仇人全都不得好死。
德嫔重回璧人宫中,伺候她的太监宫女确是按照要求,全是原来的那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