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过雨的边塞林间,太阳一照,各种蘑菇破土而出。
渴候的大军一路向南,相比之下,拔陵的队伍懒懒散散,走走停停,还一直抱怨吃不饱。
叽里咕噜的肚子,还都是一群十多岁的娃娃兵。
大伙儿早就把才出发时的士气磨灭了,疲惫不堪,衣衫褴褛,拖着沉重的步走走停停。
当两军相遇,渴候在阵前看起义军像是看难民逃难,又像看三岁小孩过家家,没个正形,吵吵闹闹。
正规军的士兵只听得到“刷刷刷”前进时衣服的摩擦声,指挥官一声“停”,就如同死一般的寂静。
一声令下,吼声震天。
几个回合下来,起义军节节败退,丢盔弃甲,五花八门的武器散落在泥泞的地面上。
冯淑仪跟着前面的人,往前跑,根本分不清方向。
忽闻前面的士兵高喊:“快撤退。快撤退”。
正规军的弓箭纷飞而至,一瞬间,起义军阵亡无数,士气大损。
只有冯淑仪带着二十多个娃娃兵从小路撤离,才活了下来。
其他起义军狼狈而逃,撤退时仍被箭雨追击,伤亡惨重。
逃出来的士兵都是惊慌失措,尤其是年纪较小的,更是吓到全身发抖。
这时,只见一个黑球从半山腰滚落下来。众人惊呼道:
“闪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冯淑仪用右脚稳稳地踏在地上,准确地停住了滚落下来的黑球,来了一个标准的停球。
黑球停止了滚动,众人惊呼这神操作。
他们才看清,这黑球竟然是一口做饭的锅。
“救命呀!”
从锅的下面爬出一个十多岁的娃娃兵。
冯淑仪在娃娃兵爬出来的锅底下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蘑菇:见手青。
这种蘑菇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可以用来炒腊肉,还可以用来煲鸡汤,味道鲜美。
但是,就是这种蘑菇,要是到了冯淑仪的手里,那结局就完全不同了。
“兄弟们,有好吃的美食了。”
众人方才已经见识了冯淑仪的脚力,一个士兵问道:
“敢问兄弟怎么称呼?”
“燕北”
接下来,众人在这个“燕北兄”的指挥下,吃到了鲜美的蘑菇,精神顿时恢复了。
在吃饱后,大伙更听这位燕北兄的指挥了。
尽管大家不知道这位“燕北兄”葫芦里埋的是什么药。
但是,还是按照指挥,兵分两路。
一路去做稻草人,另外一路去捡蘑菇。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就扎了一百多个稻草人,还用衣角的一边兜着一些见手青。
这种有毒的蘑菇,从中间横切,遇到空气就会变成青色,有毒。
但是,经过大厨烹饪后便是一道人间美食。
在冯淑仪手里就可以制成奇毒,这种气味能让人产生幻觉。
“谁也不许打扰我,一个时辰为限。”
然后,又吩咐士兵围成一圈,外围则插满了稻草人。
一个时辰后,冯淑仪站了起来,看到一个个士兵纹丝不动坐着。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接下来,要你们每一个人都用最大的音量喊一个杀字。”
“那样不就把敌人引来了吗?”
“就是要把敌人引过来。”
一阵阵杀声响起:“杀!杀!杀!”
不一会儿,树林里传来脚步声。
众人停止了喊叫,大家安静躲在草丛里。
“乙浑兄!”
冯淑仪一眼就认出了乙浑,原来他也是败军,带着一队人马逃了出来。
“燕北兄,你怎么会在这里?”这声音带着些惊喜,冯淑仪一听便知道是那个一见就想笑的“哥们”。
冯淑仪和乙浑相视一眼,这可是铁打的战友。
此刻的乙浑嘴角再也仰不起来了,主力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拨陵已经饮恨西北,一命呜呼了。
当然,乙浑完全没有想到这位“燕北兄”已经掌握了战争的“生化武器”,只差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投毒了。
“乙浑兄可知敌军大大本营所在?”冯淑仪走到众将士后面,语气坚定地问道:“众将士可愿随燕北去攻打敌军的大本营?”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乙浑从一个战士的侧面走出来,说道:“不是我们不愿意,只是去也是送死。”
冯淑仪眉毛一挑,双手背在身后说道:“要是不用死呢?”
乙浑见冯淑仪如此严肃地说,知道她不是在开玩笑,又想起这个“少年”连说话都有一股英气,便问道:“燕北兄有何妙计?”
冯淑仪和众人简单说了一下行动路线和具体任务。
当大家知道,原来是偷偷靠近敌人的大本营,然后朝敌人的大本营骂一句脏话,再把事先准备好的毒丸以九牛二虎之力抛向敌营,然后插上稻草人,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现场。
这种小时候经常干的事情,对于这些娃娃兵来说不过就是重操旧业。
在黑夜的掩护下,这群才十多岁的娃娃兵已经来到敌人的大本营对面的山上。
远远就看见拔陵的人头就高高挂在竹竿上。
而在不远处,篝火晚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大将军渴候坐在火光映照的帅帐中,与士兵们畅饮欢歌,言语间根本不把这次起义军放在眼里。
就像是出来旅游一趟,顺便打个劫。
渴候将军喝得酩酊大醉,此刻,他还不知道“危险”即将靠近。
“走起!”
原计划的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娃娃兵又回到山头,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什么声音?谁骂老子?”
酒醉人醒,渴候的确听到二十多个娃娃骂他。
“候爷,是不是听错了?”
“没有,绝对没有。走,出去看看。”
渴候在四周绕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异常。
山头的娃娃兵看到没有发生什么,疑惑地问:“燕北兄,怎么回事?”
冯淑仪不紧不慢问:“都把药丸朝营地里扔了吗?”
一个娃娃回答道:“扔了,扔了,我的还扔到火堆里了。”
突然,火堆一声爆炸,渴候一惊,酒也半醒了。
“候爷,炸了一下,是不是有人在烧皮子吃?”
这种爆炸声的确和烧几块猪皮发出的声音差不多,大家又哈哈大笑起来。
可是,接下来,他们就笑不出声了。
众将士闻到一股烧猪皮的味道,其实,那正是毒丸散发出来的味道。
忽然,渴候听到千军万马由远及近奔腾的声音。
此刻,他和众将士已经产生了幻听。
“你听,是什么声音?”
“好像是马蹄声,候爷!”
“什么好像,就是马蹄声!凭本将这么多年经验判断,至少十万军队!”
千军万马由远及近奔腾的声音,如同暴风骤雨一般,震撼着整个大地。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的天际。
十万大军如同猛虎下山,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而来。
他们身着铁甲,手持兵器,脸上洋溢着狂热的战意。
这时,已经产生了幻觉。
其实,渴候看到的十万大军就是方才娃娃兵们插的稻草人。
“撤!”
渴候一声令下,众将士纷纷撤离大本营,丢盔弃甲。
在撤退的途中,许多战士慌不择路,有的摔下山,大部分被自己人在慌乱中踩死。
渴候的军队损失惨重!
在山头看热闹的娃娃兵们简直是惊呆了,他们不知道为何敌营自己一片混乱。
等到天亮后,娃娃兵们才下山捡武器。
这夜晚捡蘑菇,白天捡武器,这战打得娃娃们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等娃娃们全副武装后,整齐地站成一排。
等待他们新的老大“燕北”。
冯淑仪回头一看,一眼就看见乙浑那微微上扬的嘴角。
渴候的大军一路向南,相比之下,拔陵的队伍懒懒散散,走走停停,还一直抱怨吃不饱。
叽里咕噜的肚子,还都是一群十多岁的娃娃兵。
大伙儿早就把才出发时的士气磨灭了,疲惫不堪,衣衫褴褛,拖着沉重的步走走停停。
当两军相遇,渴候在阵前看起义军像是看难民逃难,又像看三岁小孩过家家,没个正形,吵吵闹闹。
正规军的士兵只听得到“刷刷刷”前进时衣服的摩擦声,指挥官一声“停”,就如同死一般的寂静。
一声令下,吼声震天。
几个回合下来,起义军节节败退,丢盔弃甲,五花八门的武器散落在泥泞的地面上。
冯淑仪跟着前面的人,往前跑,根本分不清方向。
忽闻前面的士兵高喊:“快撤退。快撤退”。
正规军的弓箭纷飞而至,一瞬间,起义军阵亡无数,士气大损。
只有冯淑仪带着二十多个娃娃兵从小路撤离,才活了下来。
其他起义军狼狈而逃,撤退时仍被箭雨追击,伤亡惨重。
逃出来的士兵都是惊慌失措,尤其是年纪较小的,更是吓到全身发抖。
这时,只见一个黑球从半山腰滚落下来。众人惊呼道:
“闪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冯淑仪用右脚稳稳地踏在地上,准确地停住了滚落下来的黑球,来了一个标准的停球。
黑球停止了滚动,众人惊呼这神操作。
他们才看清,这黑球竟然是一口做饭的锅。
“救命呀!”
从锅的下面爬出一个十多岁的娃娃兵。
冯淑仪在娃娃兵爬出来的锅底下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蘑菇:见手青。
这种蘑菇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可以用来炒腊肉,还可以用来煲鸡汤,味道鲜美。
但是,就是这种蘑菇,要是到了冯淑仪的手里,那结局就完全不同了。
“兄弟们,有好吃的美食了。”
众人方才已经见识了冯淑仪的脚力,一个士兵问道:
“敢问兄弟怎么称呼?”
“燕北”
接下来,众人在这个“燕北兄”的指挥下,吃到了鲜美的蘑菇,精神顿时恢复了。
在吃饱后,大伙更听这位燕北兄的指挥了。
尽管大家不知道这位“燕北兄”葫芦里埋的是什么药。
但是,还是按照指挥,兵分两路。
一路去做稻草人,另外一路去捡蘑菇。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就扎了一百多个稻草人,还用衣角的一边兜着一些见手青。
这种有毒的蘑菇,从中间横切,遇到空气就会变成青色,有毒。
但是,经过大厨烹饪后便是一道人间美食。
在冯淑仪手里就可以制成奇毒,这种气味能让人产生幻觉。
“谁也不许打扰我,一个时辰为限。”
然后,又吩咐士兵围成一圈,外围则插满了稻草人。
一个时辰后,冯淑仪站了起来,看到一个个士兵纹丝不动坐着。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接下来,要你们每一个人都用最大的音量喊一个杀字。”
“那样不就把敌人引来了吗?”
“就是要把敌人引过来。”
一阵阵杀声响起:“杀!杀!杀!”
不一会儿,树林里传来脚步声。
众人停止了喊叫,大家安静躲在草丛里。
“乙浑兄!”
冯淑仪一眼就认出了乙浑,原来他也是败军,带着一队人马逃了出来。
“燕北兄,你怎么会在这里?”这声音带着些惊喜,冯淑仪一听便知道是那个一见就想笑的“哥们”。
冯淑仪和乙浑相视一眼,这可是铁打的战友。
此刻的乙浑嘴角再也仰不起来了,主力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拨陵已经饮恨西北,一命呜呼了。
当然,乙浑完全没有想到这位“燕北兄”已经掌握了战争的“生化武器”,只差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投毒了。
“乙浑兄可知敌军大大本营所在?”冯淑仪走到众将士后面,语气坚定地问道:“众将士可愿随燕北去攻打敌军的大本营?”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乙浑从一个战士的侧面走出来,说道:“不是我们不愿意,只是去也是送死。”
冯淑仪眉毛一挑,双手背在身后说道:“要是不用死呢?”
乙浑见冯淑仪如此严肃地说,知道她不是在开玩笑,又想起这个“少年”连说话都有一股英气,便问道:“燕北兄有何妙计?”
冯淑仪和众人简单说了一下行动路线和具体任务。
当大家知道,原来是偷偷靠近敌人的大本营,然后朝敌人的大本营骂一句脏话,再把事先准备好的毒丸以九牛二虎之力抛向敌营,然后插上稻草人,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现场。
这种小时候经常干的事情,对于这些娃娃兵来说不过就是重操旧业。
在黑夜的掩护下,这群才十多岁的娃娃兵已经来到敌人的大本营对面的山上。
远远就看见拔陵的人头就高高挂在竹竿上。
而在不远处,篝火晚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大将军渴候坐在火光映照的帅帐中,与士兵们畅饮欢歌,言语间根本不把这次起义军放在眼里。
就像是出来旅游一趟,顺便打个劫。
渴候将军喝得酩酊大醉,此刻,他还不知道“危险”即将靠近。
“走起!”
原计划的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娃娃兵又回到山头,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什么声音?谁骂老子?”
酒醉人醒,渴候的确听到二十多个娃娃骂他。
“候爷,是不是听错了?”
“没有,绝对没有。走,出去看看。”
渴候在四周绕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异常。
山头的娃娃兵看到没有发生什么,疑惑地问:“燕北兄,怎么回事?”
冯淑仪不紧不慢问:“都把药丸朝营地里扔了吗?”
一个娃娃回答道:“扔了,扔了,我的还扔到火堆里了。”
突然,火堆一声爆炸,渴候一惊,酒也半醒了。
“候爷,炸了一下,是不是有人在烧皮子吃?”
这种爆炸声的确和烧几块猪皮发出的声音差不多,大家又哈哈大笑起来。
可是,接下来,他们就笑不出声了。
众将士闻到一股烧猪皮的味道,其实,那正是毒丸散发出来的味道。
忽然,渴候听到千军万马由远及近奔腾的声音。
此刻,他和众将士已经产生了幻听。
“你听,是什么声音?”
“好像是马蹄声,候爷!”
“什么好像,就是马蹄声!凭本将这么多年经验判断,至少十万军队!”
千军万马由远及近奔腾的声音,如同暴风骤雨一般,震撼着整个大地。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的天际。
十万大军如同猛虎下山,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而来。
他们身着铁甲,手持兵器,脸上洋溢着狂热的战意。
这时,已经产生了幻觉。
其实,渴候看到的十万大军就是方才娃娃兵们插的稻草人。
“撤!”
渴候一声令下,众将士纷纷撤离大本营,丢盔弃甲。
在撤退的途中,许多战士慌不择路,有的摔下山,大部分被自己人在慌乱中踩死。
渴候的军队损失惨重!
在山头看热闹的娃娃兵们简直是惊呆了,他们不知道为何敌营自己一片混乱。
等到天亮后,娃娃兵们才下山捡武器。
这夜晚捡蘑菇,白天捡武器,这战打得娃娃们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等娃娃们全副武装后,整齐地站成一排。
等待他们新的老大“燕北”。
冯淑仪回头一看,一眼就看见乙浑那微微上扬的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