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你保住了我这张面皮,我该怎么报答你这份恩情?”郑平屿几碗酒一下肚,少见的与她玩笑。
自己欠他的恩情还不知何年何月,凭何还尽呢,却还故意说欠了她的。
“王爷若真要还,那便将这几碗馄饨的钱付了。”
林景川点头如捣蒜,“对对对,依我看,还得赔青安一身衣裳。”
闻言她看了看膝盖处,一道被烛钎刺裂的痕迹甚是明显,若是真的砸到郑平屿的脸,那可真是不堪设想。
“走吧!”酒尽饭饱,谢青安开始催促。
三人分别。
谢青安回府后就上了阁楼,郑平屿以为她是困了,便没有多想,且他心中记挂着那封密信,抬脚便进了书房。
打开信后,郑平屿脸色颓然。
只见信中所书,入:宁盛六年,二月十五,荟州人氏王简,携一婴孩入城探亲……出:宁盛六年,五月初五携一孩出城。
时间倒是与她的生辰对的上,但王简叔父出京还是将孩子带出去了,莫非自己猜错了,青安当真与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可是太师怎会与心爱之人的亲妹妹生子呢?
阁楼之上,谢青安并未睡下,喝了口茶壶中的冷水,慢慢从袖口处抽出一张字条,“青妹,明日辰时,闲乘月相见,望妹妹独自前来,与我一叙相思之苦。”
字迹像是男子,但如此亲昵的称呼,会是谁呢?
但能确定的是此人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明知她已成了婚,却还用这般让人误会的话语,若是被人发现,岂不是身败名裂。
稍加思索,便推开通往书房的内门,郑平屿听到动静,将手中的密信收了起来,微笑地抬头看向她,“何事?”
谢青安自然将他收信的动作尽收眼底,但也没露出异样。
他未来可是想做皇帝的,怎能没几个收集情报的组织呢。
见她扶着把手,沿着楼梯缓缓走下,郑平屿不自觉的盯着入了神。
“这字条你帮我看看。”
谢青安拿着纸条在他面前晃了晃,他才回了神。
刚一展开,还未细看,字迹倒是先认了出来。
“从何处得来的?”
“回来的路上,一个孩子给的我。”
郑平屿沉默不语,看不出情绪,心里却很复杂。
太快了,这才到荟州几日,算盘就已经打到他身边之人的身上了。
刚从谢青安的身世之谜中抽离,又立刻被推进了一个看着就是陷阱的迷魂阵,这字条的笔迹他熟悉的很。
“你打算赴约吗?若我没看走眼,此字条应该是太子所书。”
闻言谢青安张大嘴巴,“太子?他怎么也来荟州了,那我明日必须去。”
她属实没想到,这些心怀不轨之人的手段如此层出不穷,无孔不入,这才几日的功夫,绑架,赐婚,宴会,一个接着一个,如今又来了一个邀她一人赴约的字条。
谢青安心情复杂的看着郑平屿,这人到底有什么值得别人如此戒备害怕的?竟让这么多人想方设法的去害他。
这次邀她,应该是想从她身上找个切入点去做局。
“你将舒十三借我防身。”虽说决定去了,但内心怎会不怕,考虑了一下,便开口要人。
郑平屿以为她听到是太子后,会害怕不想去,没想到倒让她坚定了要去的决心。
“你本就可以调动望舒卫,不必问我。”
是啊,玉哨在她那里,但是自己要人时还是想跟他支会一声。
“那我看一眼小谢便回房睡了。”
因着她贪睡,府中人每日摸不准她究竟何时醒,郑平屿怕小谢饿肚子,才每日夜里将它移到他的卧房中。
不知道今夜小谢是不是感应到了明日它的主人要去涉险,所以一直在哼唧,拱着门想要出去。
郑平屿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索性起来,抱着小谢去了院内,脑中一直在想着那封写着谢青安身世的那封密信。
“咚……”小谢吭哧吭哧的往院内通向二楼的楼梯上爬,不小心打翻了一个花盆。
郑平屿走上前抱着它,鬼使神差般,一步一步上了楼,推开了谢青安卧房的门。
屋内一股清幽气息,榻上之人正睡得香甜。
借着屋内快要熄灭的烛火,他一眼便看到谢青安那两根受伤的手指,指头通红,心头一紧,脚步不再犹豫,直接走向床头。
环顾四周,拿过妆台上的药,小心地涂抹起来。
就当最后一个手指包扎完,烛火快速地跳跃几下,忽地熄灭了。
四周漆黑,万籁俱寂。
郑平屿此时才觉出手心里那只小手有些凉,不由自主地将手收紧,用自己的体温将她捂热,大拇指一直摩挲着谢青安的手背。
不知握了多久,手心开始微微出汗,这才将谢青安的手放入被褥中。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谢青安便起身了,对舒十三嘱咐几句,便独自出了门。
车夫驾着马车隆隆作响,她心中也如擂鼓一般快速敲着,不知这次见面会是什么情形。
“家主,到了。”
下了车后,谢青安才知道这闲乘月居然是个茶馆,但此时还早,并未上客,店中小二正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吵吵闹闹的,颇有些烟火气。
正欲开口询问可有人在等她,一把折扇“啪嗒”一声落在她的脚边。
抬头寻去,二楼雅间太子将窗户开了半扇,正对着她笑脸相迎。
谢青安会意,捡起扇子,朝身后看了看,也不知十三此时在哪看着我呢。
稳了稳心绪,抬脚进到馆内,上到二楼,推门而进。
一进去太子就站起来,拉着她的双臂,上下打量。
“青安妹妹,多日不见,身上的伤可好了,我从京中带了许多名贵的伤药给你。”
“殿下客气。”谢青安将双臂挣脱,直接坐下。
“不知殿下大费周章,约我前来为了何事?”谢青安直接开门见山。
“妹妹如此说,真是伤了哥哥的心,此番前来,自是担心你的身体和处境。”
“哧”谢青安被逗笑,“这话说得殿下您自己信吗?平屿救出我的那夜,你被他们挟持于巷中,是因为你要去找陈鹭,你不否认吧。”
想到那夜自己毫无反抗之力的被钳制,太子觉得脸面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承认了。
“嗯,是我。”
“陈鹭既是你的人,你若真的关心我,你会让她下如此重的手吗?”
说完便将自己拔了指甲的手指伸过去给他看。
太子脸色一僵,“她擅自作主,我并不知道她对你用刑。”
“知道后,你又为我做什么了?何况没你点头,她敢吗?”谢青安身体前倾,有些咄咄逼人,直视太子的眼睛。
太子并未因为她的冷言冷语而不快,还想再说几句话为自己辩解,博取她的信任。
可谢青安没给他这个机会,“还是那句话,有话直说。太子殿下事务繁忙,莫要在我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见她如此,太子也不再弯弯绕绕,“我想请你与我合作。”
终于说正事了。
“你凭什么认为我会答应?”谢青安觉得好笑。
太子却像没听见般,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放在她面前,“这里头是断生丸,共有十二粒,你只需每月寻着机会让郑平屿服上一粒就可。”
“此药有何效用?”
“初服几月时,无有大不适,一年的时间里慢慢丧失生机,且寻常大夫根本诊不出服了此药。”
好药啊,谢青安接过瓷瓶,脑中有了其他主意。
“若我答应了,有什么好处?”
太子以为此事能成,顿时面露喜色,“待我登基,高官厚禄自不必多说,所有的官职随你挑选,你与苏文啸的婚约可恢复,或者你我成婚共治天下,岂不快哉!”
婚约?又有个婚约?谢青安怔住。
细看太子的神色,倒不像是假话。
“那若不答应呢?”
太子转了头不看她,透过窗缝往外望去,声音一沉。
“你天高皇帝远的到了荟州,苏文啸可还在京里呢!”
又开始威胁了,一出先礼后兵的戏文唱得真是精彩啊!
“我可以答应你,但不是因为苏文啸,他是死是活我无所谓,恐怕太子您早已有所耳闻,我失忆了。所以你返京后,怎么处置他我都不在意。”
谢青安心知肚明,这个苏家若如太子所说,与她谢家曾有姻亲,那在谢家的这趟浑水中都能够全身而退,那必不是凡角,怎么会由得人随意生杀。
而且她最恨别人威胁她,所以脸色极为难看。
太子显然没想到她会如此说,来之前他以为失忆只是搪塞别人的说辞,并非真的。
但她刚才对苏家这番话倒是令他分辨不出真假,不过好在她没有拒绝与他合作。
“是我失言,青安妹妹勿怪。那今日就这么说定了,如何?”
“你觉得我是傻子吗?毒害当朝王爷是个多凶险的事,我如今在他手下讨生活也难得很,你也得帮我做些事。”
谢青安早已没有出门时的那般紧张,坐在这里,看着面前这位只想着算计他人的小人,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思索对策。
“只要你能将他毒死,力所能及的事随便吩咐。”
“既是十二粒药丸每月一颗,那便每月帮我做件事。”
“成交。”
——
踏出闲乘月后,微风扫过,谢青安这才发现后背早已汗涔涔。
“姑娘。”舒十三站在路边牵着马车向她招手。
看到熟悉的人,她这才觉得身上有些暖意,疾步走到马车边,狼狈地爬上车。
进了马车,“哎,你怎来了?”
“妹妹替我涉险,我还不得跑跑腿。”郑平屿这几日倒是颇爱贫嘴,和第一次见他时的沉默寡言大不相同。
“咯——太子让我把你毒死。”谢青安将瓷瓶扔过去,嘴里吃着郑平屿特意带来的点心,不以为然道。
郑平屿拿起瓷瓶,笑意直达眼底,“你怎么不听他的呢?”
“他威胁我,我最烦这样子的人了,对了,他说我曾与一个叫苏文啸的人有过婚约,是真的吗?”
一瞬间郑平屿就敛了笑意,但还是点点头,默认了。
看来这太子此事倒是没有骗她。
“对了,这药一月一颗,每个月都会有些症状,你与小景研究研究,到时候别露了馅。”
见她没有深究与苏家的婚事,郑平屿居然松了一口气,“这么说,我还得演个一年半载的病人。”
“嘿嘿,擅自作主了,并未与你商量。”
——
到了府门前,刚一掀开帘子,林景川直接跳上马车,“十三,去刺史府。”
“我还准备睡个回笼觉呢!去刺史府做什么,昨日受得排遣还不够吗?”谢青安抱怨。
“那可真如你所愿了,他死了。”
闻言二人皆望向他,尤其是谢青安,满脸震惊,嘴巴长得老大。
“怎么死的?”确定不是听错后,谢青安问道。
“并不知道,府衙今早通知昨夜在场的所有人前去问话,得去了才知道。”
如此蹊跷,这不会是冲着他们来的吧,谢青安担忧得很。
见招拆招吧,也没有其他办法。
“太子来了荟州,刺史就死了,这也太巧了些。”郑平屿话中透露出关窍。
“何时来的,你们清晨便出了门,难道是去见他了?”林景川见他二人不语,知道被他猜中了,“好得很啊,你们二人,如此危险的事居然不知会我?”
“那你可错怪我了,我可没见到太子。”郑平屿用眼神示意林景川。
“什么?青安一人去的,你胆子现在真是不小啊。”说着假意就要来拍她的头。
“我现在不是跟你说了吗?也给你找了个事做,快快快,快把断生丸给他。”谢青安侧过身子躲着他,一边朝郑平屿喊道。
断生丸?从未听说过。这倒是引起了林景川的注意。
“你找人看看此药一月一颗服下后,有何症状,最好研制出解药。”郑平屿将药给了他。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
还未到刺史府,便听到议论声。
“死得好啊,整日欺男霸女,终于有人看不过去替天行道了。”
“我早看出这老色鬼对徐长史有所图谋了。”
自己欠他的恩情还不知何年何月,凭何还尽呢,却还故意说欠了她的。
“王爷若真要还,那便将这几碗馄饨的钱付了。”
林景川点头如捣蒜,“对对对,依我看,还得赔青安一身衣裳。”
闻言她看了看膝盖处,一道被烛钎刺裂的痕迹甚是明显,若是真的砸到郑平屿的脸,那可真是不堪设想。
“走吧!”酒尽饭饱,谢青安开始催促。
三人分别。
谢青安回府后就上了阁楼,郑平屿以为她是困了,便没有多想,且他心中记挂着那封密信,抬脚便进了书房。
打开信后,郑平屿脸色颓然。
只见信中所书,入:宁盛六年,二月十五,荟州人氏王简,携一婴孩入城探亲……出:宁盛六年,五月初五携一孩出城。
时间倒是与她的生辰对的上,但王简叔父出京还是将孩子带出去了,莫非自己猜错了,青安当真与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可是太师怎会与心爱之人的亲妹妹生子呢?
阁楼之上,谢青安并未睡下,喝了口茶壶中的冷水,慢慢从袖口处抽出一张字条,“青妹,明日辰时,闲乘月相见,望妹妹独自前来,与我一叙相思之苦。”
字迹像是男子,但如此亲昵的称呼,会是谁呢?
但能确定的是此人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明知她已成了婚,却还用这般让人误会的话语,若是被人发现,岂不是身败名裂。
稍加思索,便推开通往书房的内门,郑平屿听到动静,将手中的密信收了起来,微笑地抬头看向她,“何事?”
谢青安自然将他收信的动作尽收眼底,但也没露出异样。
他未来可是想做皇帝的,怎能没几个收集情报的组织呢。
见她扶着把手,沿着楼梯缓缓走下,郑平屿不自觉的盯着入了神。
“这字条你帮我看看。”
谢青安拿着纸条在他面前晃了晃,他才回了神。
刚一展开,还未细看,字迹倒是先认了出来。
“从何处得来的?”
“回来的路上,一个孩子给的我。”
郑平屿沉默不语,看不出情绪,心里却很复杂。
太快了,这才到荟州几日,算盘就已经打到他身边之人的身上了。
刚从谢青安的身世之谜中抽离,又立刻被推进了一个看着就是陷阱的迷魂阵,这字条的笔迹他熟悉的很。
“你打算赴约吗?若我没看走眼,此字条应该是太子所书。”
闻言谢青安张大嘴巴,“太子?他怎么也来荟州了,那我明日必须去。”
她属实没想到,这些心怀不轨之人的手段如此层出不穷,无孔不入,这才几日的功夫,绑架,赐婚,宴会,一个接着一个,如今又来了一个邀她一人赴约的字条。
谢青安心情复杂的看着郑平屿,这人到底有什么值得别人如此戒备害怕的?竟让这么多人想方设法的去害他。
这次邀她,应该是想从她身上找个切入点去做局。
“你将舒十三借我防身。”虽说决定去了,但内心怎会不怕,考虑了一下,便开口要人。
郑平屿以为她听到是太子后,会害怕不想去,没想到倒让她坚定了要去的决心。
“你本就可以调动望舒卫,不必问我。”
是啊,玉哨在她那里,但是自己要人时还是想跟他支会一声。
“那我看一眼小谢便回房睡了。”
因着她贪睡,府中人每日摸不准她究竟何时醒,郑平屿怕小谢饿肚子,才每日夜里将它移到他的卧房中。
不知道今夜小谢是不是感应到了明日它的主人要去涉险,所以一直在哼唧,拱着门想要出去。
郑平屿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索性起来,抱着小谢去了院内,脑中一直在想着那封写着谢青安身世的那封密信。
“咚……”小谢吭哧吭哧的往院内通向二楼的楼梯上爬,不小心打翻了一个花盆。
郑平屿走上前抱着它,鬼使神差般,一步一步上了楼,推开了谢青安卧房的门。
屋内一股清幽气息,榻上之人正睡得香甜。
借着屋内快要熄灭的烛火,他一眼便看到谢青安那两根受伤的手指,指头通红,心头一紧,脚步不再犹豫,直接走向床头。
环顾四周,拿过妆台上的药,小心地涂抹起来。
就当最后一个手指包扎完,烛火快速地跳跃几下,忽地熄灭了。
四周漆黑,万籁俱寂。
郑平屿此时才觉出手心里那只小手有些凉,不由自主地将手收紧,用自己的体温将她捂热,大拇指一直摩挲着谢青安的手背。
不知握了多久,手心开始微微出汗,这才将谢青安的手放入被褥中。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谢青安便起身了,对舒十三嘱咐几句,便独自出了门。
车夫驾着马车隆隆作响,她心中也如擂鼓一般快速敲着,不知这次见面会是什么情形。
“家主,到了。”
下了车后,谢青安才知道这闲乘月居然是个茶馆,但此时还早,并未上客,店中小二正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吵吵闹闹的,颇有些烟火气。
正欲开口询问可有人在等她,一把折扇“啪嗒”一声落在她的脚边。
抬头寻去,二楼雅间太子将窗户开了半扇,正对着她笑脸相迎。
谢青安会意,捡起扇子,朝身后看了看,也不知十三此时在哪看着我呢。
稳了稳心绪,抬脚进到馆内,上到二楼,推门而进。
一进去太子就站起来,拉着她的双臂,上下打量。
“青安妹妹,多日不见,身上的伤可好了,我从京中带了许多名贵的伤药给你。”
“殿下客气。”谢青安将双臂挣脱,直接坐下。
“不知殿下大费周章,约我前来为了何事?”谢青安直接开门见山。
“妹妹如此说,真是伤了哥哥的心,此番前来,自是担心你的身体和处境。”
“哧”谢青安被逗笑,“这话说得殿下您自己信吗?平屿救出我的那夜,你被他们挟持于巷中,是因为你要去找陈鹭,你不否认吧。”
想到那夜自己毫无反抗之力的被钳制,太子觉得脸面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承认了。
“嗯,是我。”
“陈鹭既是你的人,你若真的关心我,你会让她下如此重的手吗?”
说完便将自己拔了指甲的手指伸过去给他看。
太子脸色一僵,“她擅自作主,我并不知道她对你用刑。”
“知道后,你又为我做什么了?何况没你点头,她敢吗?”谢青安身体前倾,有些咄咄逼人,直视太子的眼睛。
太子并未因为她的冷言冷语而不快,还想再说几句话为自己辩解,博取她的信任。
可谢青安没给他这个机会,“还是那句话,有话直说。太子殿下事务繁忙,莫要在我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见她如此,太子也不再弯弯绕绕,“我想请你与我合作。”
终于说正事了。
“你凭什么认为我会答应?”谢青安觉得好笑。
太子却像没听见般,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放在她面前,“这里头是断生丸,共有十二粒,你只需每月寻着机会让郑平屿服上一粒就可。”
“此药有何效用?”
“初服几月时,无有大不适,一年的时间里慢慢丧失生机,且寻常大夫根本诊不出服了此药。”
好药啊,谢青安接过瓷瓶,脑中有了其他主意。
“若我答应了,有什么好处?”
太子以为此事能成,顿时面露喜色,“待我登基,高官厚禄自不必多说,所有的官职随你挑选,你与苏文啸的婚约可恢复,或者你我成婚共治天下,岂不快哉!”
婚约?又有个婚约?谢青安怔住。
细看太子的神色,倒不像是假话。
“那若不答应呢?”
太子转了头不看她,透过窗缝往外望去,声音一沉。
“你天高皇帝远的到了荟州,苏文啸可还在京里呢!”
又开始威胁了,一出先礼后兵的戏文唱得真是精彩啊!
“我可以答应你,但不是因为苏文啸,他是死是活我无所谓,恐怕太子您早已有所耳闻,我失忆了。所以你返京后,怎么处置他我都不在意。”
谢青安心知肚明,这个苏家若如太子所说,与她谢家曾有姻亲,那在谢家的这趟浑水中都能够全身而退,那必不是凡角,怎么会由得人随意生杀。
而且她最恨别人威胁她,所以脸色极为难看。
太子显然没想到她会如此说,来之前他以为失忆只是搪塞别人的说辞,并非真的。
但她刚才对苏家这番话倒是令他分辨不出真假,不过好在她没有拒绝与他合作。
“是我失言,青安妹妹勿怪。那今日就这么说定了,如何?”
“你觉得我是傻子吗?毒害当朝王爷是个多凶险的事,我如今在他手下讨生活也难得很,你也得帮我做些事。”
谢青安早已没有出门时的那般紧张,坐在这里,看着面前这位只想着算计他人的小人,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思索对策。
“只要你能将他毒死,力所能及的事随便吩咐。”
“既是十二粒药丸每月一颗,那便每月帮我做件事。”
“成交。”
——
踏出闲乘月后,微风扫过,谢青安这才发现后背早已汗涔涔。
“姑娘。”舒十三站在路边牵着马车向她招手。
看到熟悉的人,她这才觉得身上有些暖意,疾步走到马车边,狼狈地爬上车。
进了马车,“哎,你怎来了?”
“妹妹替我涉险,我还不得跑跑腿。”郑平屿这几日倒是颇爱贫嘴,和第一次见他时的沉默寡言大不相同。
“咯——太子让我把你毒死。”谢青安将瓷瓶扔过去,嘴里吃着郑平屿特意带来的点心,不以为然道。
郑平屿拿起瓷瓶,笑意直达眼底,“你怎么不听他的呢?”
“他威胁我,我最烦这样子的人了,对了,他说我曾与一个叫苏文啸的人有过婚约,是真的吗?”
一瞬间郑平屿就敛了笑意,但还是点点头,默认了。
看来这太子此事倒是没有骗她。
“对了,这药一月一颗,每个月都会有些症状,你与小景研究研究,到时候别露了馅。”
见她没有深究与苏家的婚事,郑平屿居然松了一口气,“这么说,我还得演个一年半载的病人。”
“嘿嘿,擅自作主了,并未与你商量。”
——
到了府门前,刚一掀开帘子,林景川直接跳上马车,“十三,去刺史府。”
“我还准备睡个回笼觉呢!去刺史府做什么,昨日受得排遣还不够吗?”谢青安抱怨。
“那可真如你所愿了,他死了。”
闻言二人皆望向他,尤其是谢青安,满脸震惊,嘴巴长得老大。
“怎么死的?”确定不是听错后,谢青安问道。
“并不知道,府衙今早通知昨夜在场的所有人前去问话,得去了才知道。”
如此蹊跷,这不会是冲着他们来的吧,谢青安担忧得很。
见招拆招吧,也没有其他办法。
“太子来了荟州,刺史就死了,这也太巧了些。”郑平屿话中透露出关窍。
“何时来的,你们清晨便出了门,难道是去见他了?”林景川见他二人不语,知道被他猜中了,“好得很啊,你们二人,如此危险的事居然不知会我?”
“那你可错怪我了,我可没见到太子。”郑平屿用眼神示意林景川。
“什么?青安一人去的,你胆子现在真是不小啊。”说着假意就要来拍她的头。
“我现在不是跟你说了吗?也给你找了个事做,快快快,快把断生丸给他。”谢青安侧过身子躲着他,一边朝郑平屿喊道。
断生丸?从未听说过。这倒是引起了林景川的注意。
“你找人看看此药一月一颗服下后,有何症状,最好研制出解药。”郑平屿将药给了他。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
还未到刺史府,便听到议论声。
“死得好啊,整日欺男霸女,终于有人看不过去替天行道了。”
“我早看出这老色鬼对徐长史有所图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