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小成这一事林大壮心里早没了闲逛的心思,置办了些年货便寻思着回去,大成小成则一脸的不情愿,孩子终归是孩子,总是玩心太重,天大的事一转头也便抛在了脑后,一心只想着在城里好好玩一玩。于是北墨辰又带着他们去了点心铺子,糖果摊子,只要孩子喜欢的多多少少都买了些,林大壮则是一刻也不敢撒开小成的手,生怕再惹出什么事端。
看着满满当当的两筐子年货,林大壮说什么也不在城里呆了,只说东西太重,其实他是不想让北墨辰再抢着掏钱,自己肩上这担子东西可以说全是北墨辰给买的。
一行人傍晚才回了家门,大壮媳妇早早做好了饭菜放在大锅里温着,就等几个人回来好先吃上一口热饭。
“娘亲娘亲!”小成拿着一个糖人欢天喜地的跑到了大壮媳妇跟前。
“小成回来了!怎么还买上糖人了呢!不是告诉过你这些东西不要买嘛!”
“娘亲娘亲,这些都是小叔叔给买的,还买了好多好多点心果子,还有新衣服,娘亲还有你的!”小成蹦蹦跳跳的围着大壮媳妇吆喝着。
“林大壮!你给我过来!”
林大壮一看这架势知道自家媳妇又生气了,麻溜的卸了担子屁颠屁颠的跑到自家媳妇跟前。
“孩他娘,咋了?”
“咋了?你怎么能让墨辰兄弟掏钱呢!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我争不过他!”
“你!你可气死我了!”
“大嫂!你别埋怨大哥,过年了嘛,这些都是我自己想要的,没有让大哥付账的道理!好了大嫂,我们都饿了!”
“你这兄弟真是的!我去端饭!”
年底最后一天,林大壮两口子忙着收拾屋子,里里外外收拾了个干净,大成小成则一早就围着北墨辰,北墨辰拿出昨天买回来的红对子纸一张一张裁了起来。
“来,一人一支笔。”北墨辰递给两个孩子每人一支毛笔,自己坐在院里的小桌前研起墨来。
东西都准备好,北墨辰在纸上写下了个福字,边吹边递给了大成。
“余下的你们写。”
“我和弟弟写?”
“怎么了?这个字我早就教过你们,你俩写!”
大成看着面前的纸张,拿笔的手不自觉的抖了起来。
“你这傻小子!”北墨辰笑着握住大成的手,稳稳当当的写下了一个福字,小成也在旁边跟着有模有样的写起来,大成慢慢找到了些感觉,跟小成不多会便把裁好的纸张写满了。
“小叔叔,你看,怎么样?”
“挺好,给你们爹娘看看,咱们贴上!”
“贴上?阿爹娘亲!”
正在厨房忙碌的林大壮两口子忽然听到两个孩子的咋呼声吓了一跳,急匆匆的冲出来,林大壮拉起北墨辰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打量。
“大哥,怎么了?”北墨辰被林大壮瞅的不自在,赶紧迈到了大成小成旁边。
“我听他俩刚才叫唤,我以为你怎么了!”
“我的好大哥,我好着呢!你们看他俩写的字。”
大成小成满脸得意的将手里的字递了上去,林大壮拿着那字手都不听使唤的颤抖起来。
“这,这真是你们两个写的?”
“是!”
“好!好!孩他娘,你看!”
“我看见了!真好!”大壮媳妇说着抹了把眼角,“我去熬点浆糊,过会贴上!”
“快去孩他娘!写了这么多啊!大成小成,留下咱家贴的,其余的跟你弟弟分分给你刘爷爷,姜奶奶,李爷爷送去些!”
“好嘞阿爹!”
除夕夜,一家团圆的日子,北墨辰却坐在了林大壮家里,林大壮倒满了两碗酒,北墨辰拾起一碗便仰头灌了下去,林大壮急忙又给北墨辰倒满一碗,大壮媳妇在一边直掐林大壮的胳膊。
“怎么了孩他娘!”
“你悠着点,别老让墨辰兄弟喝酒!”
“没事,大嫂,今个高兴!大哥,大嫂,北墨辰敬你们,多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多谢这么多天的照顾,北墨辰干了!”
“墨辰兄弟,你别光喝酒,多吃菜,少喝酒!”
“好!”
半坛酒下肚,北墨辰双眼迷离了起来,起身辞了林大壮两口子便回了屋。
“大成,你干什么去!”林大壮看着要跟过去的大成一把将他薅了回来。
“我过去看看小叔叔。”
“你小叔叔心里有事,让他自己待会吧!坐下吧!”
“哦。”
“你说天下这么大,这墨辰兄弟能找到他那师妹吗?”大壮媳妇叹着气说道。
“会的,一定能找到的!”
“小叔叔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小叔叔一定会找到的!”
“大成说的对,墨辰兄弟是好人,好人是有好报的!”
北墨辰坐在榻上自然听到了院里的声音,北墨辰很庆幸自己没有死,更庆幸遇到了林大壮一家人,既然老天给自己留了后路,那一定有了安排,无论什么结果都要去争一争。
这个年北墨辰不知道季云是怎么过的,更不知道墨子君是怎么过的,北墨辰掏出荷包最里面的那缕青丝握在胸前,一切的一切都好似昨天的事一般,可现在却物是人非。
“子君啊!你到底在哪儿啊!”
年,就这么过完了,看着这个小渔村熙熙攘攘的热闹,这个小院的温馨简朴,大成小成的简单快乐,北墨辰愈发想念那个陪着自己长大的师妹。
北墨辰依旧每日教两个孩子识字写字,下午便教他们练些基本的功夫,北墨辰不求他们能练到多精益,只想着以后有个自保的能力便够了。
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虽然还吃着药,但北墨辰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心里盘算着过完元宵节也该离开了。
“娘亲娘亲,小叔叔说今下午带我们进城看花灯,娘亲你也去吧!”
“小成乖,娘亲不喜欢那闹腾的地,你们去吧!你这次一定听你阿爹听叔叔的话,不能到处乱跑了啊!”
“哦,我知道了娘亲,保证不乱跑!”
大成小成欢天喜地的跟在林大壮和北墨辰身后,往年只年前跟着去一次就高兴的不得了,没想到今年还能去城里看花灯,大成小成恨不得能扎上翅膀立马飞进城里。
几人进了城里天色已经大黑,城里早已一片灯火通明,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悬挂,十里长街灯光辉煌,人声鼎沸,映着每个人的脸上喜气洋洋。
“阿爹快看!”小成骑在林大壮脖子上忽然指着前面一堆人群嚷着。
北墨辰也跟着看过去,只见一个鲤鱼跃龙门的花灯高高矗立在前面,花灯下面的花架全部做成了流水的模样,每隔一丈远拐一次弯,围绕花架周围,每一次拐弯处又挂着一个小灯笼,每个灯笼上写着一个灯谜,一路倾泻而下,倒是映了最上面的鲤鱼,放眼望去,大约也有五丈多高。
“这灯笼可真高!真好看!”小成直盯着最上面的鲤鱼灯,那红色大鲤鱼做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像是呼之欲出,下一眼便要跃到天上去一般。
“小成喜欢?”北墨辰看着小成的模样也来了兴趣。
“嗯嗯,好喜欢!”
“走,咱们看看去!”
花灯前的台子上那掌事的说着规矩,从下往上每一个灯笼上有一个灯谜,猜灯谜的人要将谜底写到灯笼上,再写到案上的纸上,全部答对且最快者才能拿到最上面的鲤鱼灯。
“走了走了,墨辰兄弟,这也太难了!”林大壮看着那高高耸立的花灯,先不说猜灯谜,就光仰着头看看都觉得眼晕,怎么够得着写上去呢!
“大哥,你们在这等着我!”
“哎,墨辰兄弟!”
北墨辰跟着几人一同领了纸笔,一大群人都是看热闹的多,猜谜的少,只看到高耸的架势便怯了场,北墨辰将笔上沾足了墨汁便飞身而上。
其余几人有的是飞上去看一眼灯谜再下来写谜底,有的在灯笼上写一次谜底再下来写一次,北墨辰却一口气从下而上想要将五个灯笼的谜底直接写上。
“主子,您看那人是不是来砸场子的?”对面阁楼上一个黑衣人对着面前的红衣女子说道。
那红衣女子轻启唇瓣抿了一小口酒,“要有真本事砸场子砸了便罢!左右不过图个热闹。”说着继续看着外面的北墨辰,身若飞絮,游刃有余,停留之时又稳如磐石,固若金汤。只见北墨辰写完最高处的灯笼便飞身而下,落到掌事面前,将手中的笔沾了些墨汁在纸上写下了‘素,乞,冉,田,风’五个字。掌事看了直点头,台下的一众人却喧闹了起来。
“我说掌事,到底是什么啊!挂那么高,总得拿下来让我们开开眼吧!”
那掌事笑笑,不知按了哪里的机关,那五个灯笼自上而下依次滑落到了众人跟前。
“半青半紫——素。”
“上气接下气——乞。”
“一来再来——冉。”
“四山纵横,两日绸缪,富是它起脚,累是它起头——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
众人都还在揣测着灯谜,北墨辰对着掌事拱了拱手,“那鲤鱼灯在下可摘了!”
“公子应得的,请。”
阁楼上的人看着北墨辰再一次飞了上去,摘下鲤鱼灯便对着地上的人喊:“小成,你看!”
北墨辰摇着手里的鲤鱼灯看着下面的小成,脸上扬着灿烂的笑,那人突然觉得那笑容明媚的让人睁不开眼。
“阿九,去跟老葛说请那位拔得头筹的公子过来。”红衣女子对身边的人说道。
“是!”
北墨辰拿着灯笼落到了小成身旁,大成小成早就被北墨辰惊的合不上嘴,连林大壮都呆了一般直盯着北墨辰。
“小成,拿着啊!”
“小叔叔你好厉害!哇!这灯笼好大!好重啊!”小成说着手里的灯笼慢慢掉了下来,掌事急忙走过来伸手接住。
“公子,这灯笼有个机关,在这。”掌事一按鲤鱼肚底,便从鲤鱼肚里掉出一封银子 ,“公子,这便是今日的彩头,五十两纹银。”
“多谢!”北墨辰接过银子便塞到了林大壮怀里。
“葛掌事,主人有请这位公子。”
阿九走过来对着几人说道。
“墨辰兄弟!”林大壮历经年前一事总觉得这些有身份的人不是善类,躲得远远的比较好。
“没事大哥,我去去就回。”
北墨辰跟着阿九上了阁楼,楼上房间十分宽敞,宽大的屏风后面好似坐了一个人。
“北墨辰,我们又见面了。”低沉的声音从屏风后面传出来,北墨辰听了心下狐疑又一时没记起什么时候听过这个声音。
“你是谁?”
“我说过,我记住你了。”那声音又一次传来。
“是你!”
那人慢慢的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北墨辰看着走出来的红衣女子愣了。
“我有那么好看让你如此拔不开眼?”
“子君!”北墨辰上前便紧紧的拥住了那人,此时那人却又愣住了。
“你,做什么?”
“子君,我是师兄啊!你看看我,我是北墨辰!”
“我不认识你。”女子说着冷漠的推开北墨辰向后退了一步,“我不认识你说的子君,我是柳璟瑜。”
“你不是墨子君?”北墨辰又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人,“不对!你怎么可能是柳璟瑜!”
“看来今日不宜面客,告辞!”
柳璟瑜说着便转身离去,北墨辰疾步上前挡住了去路。
“你站住!”
“你,认错人了!阿九送客!”
“公子?公子!您请回吧!”阿九喊了几声才叫回出神的北墨辰,北墨辰呆愣的看了那个阿九一眼,怅然所失的下了阁楼。
北墨辰离开房间后柳璟瑜又折身返了回来,她站在窗前看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身影,嘴里轻轻念了几个字,“北墨辰,墨子君。”
看着满满当当的两筐子年货,林大壮说什么也不在城里呆了,只说东西太重,其实他是不想让北墨辰再抢着掏钱,自己肩上这担子东西可以说全是北墨辰给买的。
一行人傍晚才回了家门,大壮媳妇早早做好了饭菜放在大锅里温着,就等几个人回来好先吃上一口热饭。
“娘亲娘亲!”小成拿着一个糖人欢天喜地的跑到了大壮媳妇跟前。
“小成回来了!怎么还买上糖人了呢!不是告诉过你这些东西不要买嘛!”
“娘亲娘亲,这些都是小叔叔给买的,还买了好多好多点心果子,还有新衣服,娘亲还有你的!”小成蹦蹦跳跳的围着大壮媳妇吆喝着。
“林大壮!你给我过来!”
林大壮一看这架势知道自家媳妇又生气了,麻溜的卸了担子屁颠屁颠的跑到自家媳妇跟前。
“孩他娘,咋了?”
“咋了?你怎么能让墨辰兄弟掏钱呢!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我争不过他!”
“你!你可气死我了!”
“大嫂!你别埋怨大哥,过年了嘛,这些都是我自己想要的,没有让大哥付账的道理!好了大嫂,我们都饿了!”
“你这兄弟真是的!我去端饭!”
年底最后一天,林大壮两口子忙着收拾屋子,里里外外收拾了个干净,大成小成则一早就围着北墨辰,北墨辰拿出昨天买回来的红对子纸一张一张裁了起来。
“来,一人一支笔。”北墨辰递给两个孩子每人一支毛笔,自己坐在院里的小桌前研起墨来。
东西都准备好,北墨辰在纸上写下了个福字,边吹边递给了大成。
“余下的你们写。”
“我和弟弟写?”
“怎么了?这个字我早就教过你们,你俩写!”
大成看着面前的纸张,拿笔的手不自觉的抖了起来。
“你这傻小子!”北墨辰笑着握住大成的手,稳稳当当的写下了一个福字,小成也在旁边跟着有模有样的写起来,大成慢慢找到了些感觉,跟小成不多会便把裁好的纸张写满了。
“小叔叔,你看,怎么样?”
“挺好,给你们爹娘看看,咱们贴上!”
“贴上?阿爹娘亲!”
正在厨房忙碌的林大壮两口子忽然听到两个孩子的咋呼声吓了一跳,急匆匆的冲出来,林大壮拉起北墨辰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打量。
“大哥,怎么了?”北墨辰被林大壮瞅的不自在,赶紧迈到了大成小成旁边。
“我听他俩刚才叫唤,我以为你怎么了!”
“我的好大哥,我好着呢!你们看他俩写的字。”
大成小成满脸得意的将手里的字递了上去,林大壮拿着那字手都不听使唤的颤抖起来。
“这,这真是你们两个写的?”
“是!”
“好!好!孩他娘,你看!”
“我看见了!真好!”大壮媳妇说着抹了把眼角,“我去熬点浆糊,过会贴上!”
“快去孩他娘!写了这么多啊!大成小成,留下咱家贴的,其余的跟你弟弟分分给你刘爷爷,姜奶奶,李爷爷送去些!”
“好嘞阿爹!”
除夕夜,一家团圆的日子,北墨辰却坐在了林大壮家里,林大壮倒满了两碗酒,北墨辰拾起一碗便仰头灌了下去,林大壮急忙又给北墨辰倒满一碗,大壮媳妇在一边直掐林大壮的胳膊。
“怎么了孩他娘!”
“你悠着点,别老让墨辰兄弟喝酒!”
“没事,大嫂,今个高兴!大哥,大嫂,北墨辰敬你们,多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多谢这么多天的照顾,北墨辰干了!”
“墨辰兄弟,你别光喝酒,多吃菜,少喝酒!”
“好!”
半坛酒下肚,北墨辰双眼迷离了起来,起身辞了林大壮两口子便回了屋。
“大成,你干什么去!”林大壮看着要跟过去的大成一把将他薅了回来。
“我过去看看小叔叔。”
“你小叔叔心里有事,让他自己待会吧!坐下吧!”
“哦。”
“你说天下这么大,这墨辰兄弟能找到他那师妹吗?”大壮媳妇叹着气说道。
“会的,一定能找到的!”
“小叔叔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小叔叔一定会找到的!”
“大成说的对,墨辰兄弟是好人,好人是有好报的!”
北墨辰坐在榻上自然听到了院里的声音,北墨辰很庆幸自己没有死,更庆幸遇到了林大壮一家人,既然老天给自己留了后路,那一定有了安排,无论什么结果都要去争一争。
这个年北墨辰不知道季云是怎么过的,更不知道墨子君是怎么过的,北墨辰掏出荷包最里面的那缕青丝握在胸前,一切的一切都好似昨天的事一般,可现在却物是人非。
“子君啊!你到底在哪儿啊!”
年,就这么过完了,看着这个小渔村熙熙攘攘的热闹,这个小院的温馨简朴,大成小成的简单快乐,北墨辰愈发想念那个陪着自己长大的师妹。
北墨辰依旧每日教两个孩子识字写字,下午便教他们练些基本的功夫,北墨辰不求他们能练到多精益,只想着以后有个自保的能力便够了。
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虽然还吃着药,但北墨辰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心里盘算着过完元宵节也该离开了。
“娘亲娘亲,小叔叔说今下午带我们进城看花灯,娘亲你也去吧!”
“小成乖,娘亲不喜欢那闹腾的地,你们去吧!你这次一定听你阿爹听叔叔的话,不能到处乱跑了啊!”
“哦,我知道了娘亲,保证不乱跑!”
大成小成欢天喜地的跟在林大壮和北墨辰身后,往年只年前跟着去一次就高兴的不得了,没想到今年还能去城里看花灯,大成小成恨不得能扎上翅膀立马飞进城里。
几人进了城里天色已经大黑,城里早已一片灯火通明,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悬挂,十里长街灯光辉煌,人声鼎沸,映着每个人的脸上喜气洋洋。
“阿爹快看!”小成骑在林大壮脖子上忽然指着前面一堆人群嚷着。
北墨辰也跟着看过去,只见一个鲤鱼跃龙门的花灯高高矗立在前面,花灯下面的花架全部做成了流水的模样,每隔一丈远拐一次弯,围绕花架周围,每一次拐弯处又挂着一个小灯笼,每个灯笼上写着一个灯谜,一路倾泻而下,倒是映了最上面的鲤鱼,放眼望去,大约也有五丈多高。
“这灯笼可真高!真好看!”小成直盯着最上面的鲤鱼灯,那红色大鲤鱼做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像是呼之欲出,下一眼便要跃到天上去一般。
“小成喜欢?”北墨辰看着小成的模样也来了兴趣。
“嗯嗯,好喜欢!”
“走,咱们看看去!”
花灯前的台子上那掌事的说着规矩,从下往上每一个灯笼上有一个灯谜,猜灯谜的人要将谜底写到灯笼上,再写到案上的纸上,全部答对且最快者才能拿到最上面的鲤鱼灯。
“走了走了,墨辰兄弟,这也太难了!”林大壮看着那高高耸立的花灯,先不说猜灯谜,就光仰着头看看都觉得眼晕,怎么够得着写上去呢!
“大哥,你们在这等着我!”
“哎,墨辰兄弟!”
北墨辰跟着几人一同领了纸笔,一大群人都是看热闹的多,猜谜的少,只看到高耸的架势便怯了场,北墨辰将笔上沾足了墨汁便飞身而上。
其余几人有的是飞上去看一眼灯谜再下来写谜底,有的在灯笼上写一次谜底再下来写一次,北墨辰却一口气从下而上想要将五个灯笼的谜底直接写上。
“主子,您看那人是不是来砸场子的?”对面阁楼上一个黑衣人对着面前的红衣女子说道。
那红衣女子轻启唇瓣抿了一小口酒,“要有真本事砸场子砸了便罢!左右不过图个热闹。”说着继续看着外面的北墨辰,身若飞絮,游刃有余,停留之时又稳如磐石,固若金汤。只见北墨辰写完最高处的灯笼便飞身而下,落到掌事面前,将手中的笔沾了些墨汁在纸上写下了‘素,乞,冉,田,风’五个字。掌事看了直点头,台下的一众人却喧闹了起来。
“我说掌事,到底是什么啊!挂那么高,总得拿下来让我们开开眼吧!”
那掌事笑笑,不知按了哪里的机关,那五个灯笼自上而下依次滑落到了众人跟前。
“半青半紫——素。”
“上气接下气——乞。”
“一来再来——冉。”
“四山纵横,两日绸缪,富是它起脚,累是它起头——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
众人都还在揣测着灯谜,北墨辰对着掌事拱了拱手,“那鲤鱼灯在下可摘了!”
“公子应得的,请。”
阁楼上的人看着北墨辰再一次飞了上去,摘下鲤鱼灯便对着地上的人喊:“小成,你看!”
北墨辰摇着手里的鲤鱼灯看着下面的小成,脸上扬着灿烂的笑,那人突然觉得那笑容明媚的让人睁不开眼。
“阿九,去跟老葛说请那位拔得头筹的公子过来。”红衣女子对身边的人说道。
“是!”
北墨辰拿着灯笼落到了小成身旁,大成小成早就被北墨辰惊的合不上嘴,连林大壮都呆了一般直盯着北墨辰。
“小成,拿着啊!”
“小叔叔你好厉害!哇!这灯笼好大!好重啊!”小成说着手里的灯笼慢慢掉了下来,掌事急忙走过来伸手接住。
“公子,这灯笼有个机关,在这。”掌事一按鲤鱼肚底,便从鲤鱼肚里掉出一封银子 ,“公子,这便是今日的彩头,五十两纹银。”
“多谢!”北墨辰接过银子便塞到了林大壮怀里。
“葛掌事,主人有请这位公子。”
阿九走过来对着几人说道。
“墨辰兄弟!”林大壮历经年前一事总觉得这些有身份的人不是善类,躲得远远的比较好。
“没事大哥,我去去就回。”
北墨辰跟着阿九上了阁楼,楼上房间十分宽敞,宽大的屏风后面好似坐了一个人。
“北墨辰,我们又见面了。”低沉的声音从屏风后面传出来,北墨辰听了心下狐疑又一时没记起什么时候听过这个声音。
“你是谁?”
“我说过,我记住你了。”那声音又一次传来。
“是你!”
那人慢慢的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北墨辰看着走出来的红衣女子愣了。
“我有那么好看让你如此拔不开眼?”
“子君!”北墨辰上前便紧紧的拥住了那人,此时那人却又愣住了。
“你,做什么?”
“子君,我是师兄啊!你看看我,我是北墨辰!”
“我不认识你。”女子说着冷漠的推开北墨辰向后退了一步,“我不认识你说的子君,我是柳璟瑜。”
“你不是墨子君?”北墨辰又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人,“不对!你怎么可能是柳璟瑜!”
“看来今日不宜面客,告辞!”
柳璟瑜说着便转身离去,北墨辰疾步上前挡住了去路。
“你站住!”
“你,认错人了!阿九送客!”
“公子?公子!您请回吧!”阿九喊了几声才叫回出神的北墨辰,北墨辰呆愣的看了那个阿九一眼,怅然所失的下了阁楼。
北墨辰离开房间后柳璟瑜又折身返了回来,她站在窗前看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身影,嘴里轻轻念了几个字,“北墨辰,墨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