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飞驰,半日的功夫便到了都城。
畅通无阻的进了城门后,马车放缓了不少,隔着帘子,街市热闹的声音传来,郑颂宜忍不住撩开窗帘。
熟悉的街市房屋,人来人往的百姓,或买卖、交谈、嬉笑,如此鲜活。
马车一路行进,熟悉的道路,快要到陆将军府了。
郑颂宜的心情却变得沉重。
前世,在府里的水中下了药后,周祯便接走了自己,听说后来的陆将军府失火,烧了整整三日,无人生还。
一股熟悉的饼香拉回了郑颂宜的思绪,她朝熟悉的角落看去,还是那个女子在摊位前卖饼。
那个女子,脸圆圆的,憨厚中带着可爱,她没有名字,周围人都叫她徐家媳妇。
郑颂宜很喜欢吃她烙的饼,很香、很脆,莫名有郑家村的味道。
前世,她过得很苦,年幼时与弟弟相依为命,长大了被族中长辈压着嫁给徐武。
徐武,不是良配。成日游手好闲,又酗酒,喝醉了总是打她。
郑颂宜是如何得知这些的呢?
因为前世她怀着身孕仍在寒风中卖饼、身上总有衣物遮掩不住的伤痕、最后还有她惨死的消息。
磅礴大雨里,她的弟弟痛哭流涕,与徐武在街上打了一架,控诉这些年徐武的薄情寡意。
她唯一的女儿,被官府判给徐武,徐武把小小年纪的女儿悄悄卖到了邻州的勾栏里。
他的女儿以为自己是被拐走的,好不容易寻了机会逃回来,却发现了残忍的真相,那一幕,郑颂宜也见到了。
马车一停,郑颂宜再看窗外,已经到了陆将军府。
陆淮习骑着马,与她隔窗相望,“到了。”
车夫打开了厢轿门,郑颂宜点头,起身往下走。
陆淮习翻身下马,快步到马车前面去,要伸出手扶她下马车。
郑颂宜看了眼,“将军不必如此,这没多高。”
说完,蹲坐着自己跳下,陆淮习张手护在她的周围。
郑颂宜下来后,一眼看到了府门口的长公主,一时愣在原地。
长公主,是陆淮习的母亲。
前世的她,是成婚时才见的长公主。
长公主的眼神里有冷峻、诧异还有恨,是前世所不曾见过的。
郑颂宜顿时明白,长公主也重生了。
“母亲?”陆淮习看到了长公主,声音有一丝难以觉察的慌乱,“您怎么来了?”
“怎么,”长公主抬首不悦回道,“不能来?”
“您住的那么远,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她是谁?”长公主单刀直入。
“奴婢是将军府的侍女。”郑颂宜恭敬答道。
长公主冷笑一声,“侍女?”
“母亲,您这是怎么了?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陆淮习皱眉道。
长公主看着陆淮习,良久,叹了口气,“你真是傻。”
随即,转头看向郑颂宜,“你过来,我有话问你。”
说完,眼神警告陆淮习不要阻拦,便转身向府内西面的廊道走去。
郑颂宜闻言跟在长公主身后。
她能理解长公主的来者不善,前世长公主久居显安道观,陆将军府大火后,长公主也被软禁于道观中,不出一个月也离世了。
郑颂宜突然想起周祯那句话:不甘心的人才会重生。
长公主独自走在前头,从容而坚定,她身上有着尊贵和典雅的气质。
这一世,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比前世早了三个月。
她心中定然有绵长的不甘、恨和痛。
长公主站定,转过身盯着郑颂宜,“既不愿意来都城,为什么今天又来了?”
她的语气很冷,眼神如刀剑般锋利。
“因为不甘心。”郑颂宜回望长公主。
“你不甘心?”长公主怒极反笑,“你早就攀上了周祯,淮习还未死,你就被周祯接去了宫里做了宠妃,你有什么不甘心?!”
长公主后半句话里藏着被压抑的歇斯底里,搅动着郑颂宜的心绪。
从前种种,到自己遭了报应才悔悟,可是痛苦已经造成,就算知错终究还是迟了。
“前世我做的错事太多,这一世我想弥补。”
长公主显然不信她的话,“冠冕堂皇!”
“前世,我和淮习都待你不薄,”长公主痛心疾首道,“可你!竟然置我们于死地。”
长公主心中愈发悲怆,“偏偏,淮习没有重生,他还是喜欢你。”
何其不幸,长公主平复心绪,继续道。
“我与淮习的父亲是先帝赐婚,皇室子女的婚姻是笼络朝堂的手段,可我很幸运,婚后和淮习父亲情投意合、恩爱有加。”长公主长叹,“我本希望,淮习能娶自己心爱的女子,不用受到其他牵制,只求真心无悔。所以我前世愿意接纳你。”
长公主话锋一转,“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了。”
她转头看向郑颂宜,“与性命相比,真心不要紧。我宁愿他娶个世家女子,平安度过余生。”
一字一句,郑颂宜听的很明白。
“我也希望他,娶个世家女子,这一世平安顺遂。”
郑颂宜的话出乎长公主的意料。
很快,长公主眼里的猜忌又涌了上来,她冷哼一声,“你又想耍什么招数?”
“我明白长公主难以相信我,只是我这次不想再害陆将军和他身边的人。”
长公主盯着她,有几分试探的意味,“看来,是前世周祯待你不好。”
郑颂宜不语,长公主却从她的表情中得到了答案。
长公主看着远处战立的陆淮习,心里终是不快,自己儿子那般呵护的女子,重生后的回头,竟是这样的原因。
她只恨没有教会儿子绝情。
这一世,她要为自己的儿子筹谋。
郑颂宜看着目光坚定的长公主,忽然想到,既然长公主也入局了,那必然能扭转局势,而自己如果能在她身边,说不定于她于自己都更有益处。
“长公主,请收留我做您的侍女。”郑颂宜朝长公主行大礼,“我跟随您,才能打消陆将军的念头,而您,也可以盯住我,免得我再动什么手脚。”
长公主盯着伏在地的郑颂宜,心中复杂。
她不自觉看向远处的陆淮习,他看上去很着急,已然大步走了过来。
长公主提了声音回道:“好,你既然自请跟随我,那即刻随我去公主府。”
“谢长公主。”郑颂宜心中松了口气,起身时手臂被一扶,熟悉的掌心,不必抬头便知道是陆淮习。
“不许。”
陆淮习将郑颂宜拉到身后,“凡事讲究先来后到,她是我先收入府的侍女。”
“可是,你的侍女方才说要跟我。”长公主直视陆淮习,并不退让。
陆淮习不以为意,“母亲,借一步说话。”
长公主扫了他一眼,陆淮习松了握住郑颂宜的手,郑颂宜了然,垂首退开至府门,与吴管事、丫鬟等人立于一处。
郑颂宜盯着自己的脚尖。
不得不入局,那便好好筹谋。
周祯这次还想利用自己对付陆淮习,想按照前世的路子谋得皇位。
前世,拥护他的朝臣中,以韩将军、萧尚书和吴中书令为中坚力量,他的势力多在都城。
除去陆淮习后,周祯勾结敌国来犯西南边关,拖住边关大军。
于内,他指使韩将军监视、软禁其他皇室宗亲,暗杀那些不臣服他的臣子。
拦截皇帝薨逝的消息,假传圣旨让远在饶峪州历练的太子自尽。
而后,在举国一片混乱中登基,假意与西南来犯的西犹议和,换来和平,骗取百姓的拥戴。
许多事情,当局者迷,自己又何尝不是。
狼狈为奸。
是长公主的忠仆——觉青姑姑对自己的唾骂。
她有着和长公主一样的傲骨,在长公主死后,想尽办法混进了皇宫,要刺杀周祯和郑颂宜。
可惜,被韩将军发现了,周祯设局抓住了落魄无比的觉青姑姑。
她被侍卫压着跪在殿前,满眼通红,十指尽折,凌乱的头发白了一半。
触目惊心,是郑颂宜心中的感受。
从前,陆淮习每年会带着她去长公主修行的显安道观小住,觉青姑姑为人和蔼,又心灵手巧,总能变着花样做吃食,为了不叫郑颂宜觉得无聊,还在树下扎了个秋千……
看着觉青姑姑,郑颂宜的记忆不受控制的浮现出来。
觉青一见到郑颂宜,瞪着眼想上前动手,却被侍卫压制着,她咬牙切齿道:“狼狈为奸!”
这是郑颂宜第一次觉得,人的言语有着无穷的力量,能够重创身心。
随即,觉青却被侍卫用剑柄重击,她扑倒在地,口吐鲜血。
前世,郑颂宜以间接的方式杀了很多人,陆淮习和觉青姑姑是她为数不多直面血腥和死亡的场面。
周祯拥着郑颂宜来到觉青面前,把匕首放在她手里,“来,这贱奴骂我们骂得太难听了,你割下她的舌头。”
周祯的语气慵懒又玩味,郑颂宜胃里翻滚着,几欲想呕。
郑颂宜退后两步,故作镇定,“别弄脏了本宫的手。”
周祯看着面色略白的郑颂宜,不解道:“怎么,舍不得?”
“只是觉得没必要罢了。”
周祯笑了,继而神色一冷,视线在两人之间来回打转。
殿中气压一度低的让人喘不过气。
“那真是太可惜了。”周祯悠悠道,对韩将军摆手,“枫宜宫。“
郑颂宜怀疑自己听错了,下意识看向周祯,他神色冷漠、带着恶毒的笑。
枫宜宫,位置偏僻,他年幼时在此遭宫人欺辱过,周祯登基后那里被改造成酷刑的宫殿。
郑颂宜没有去过,只从宫女嘴里听闻那里有近百种酷刑,日日有彻骨的惨叫。
还听闻酷吏心狠手辣,让受刑者痛苦百倍千倍却求死不成。
郑颂宜知道那里是专门用于折磨曾经折辱过他的人,而觉青一直跟着长公主久居道观,鲜少来都城。
“何必如此?”郑颂宜发出疑问,她看着眼前的男子,觉得陌生起来。
周祯反而很诧异,无辜道:“我怎么了?”
他扳过郑颂宜,暗暗用力,郑颂宜被他钳制住,步摇金坠碰撞,发出细碎的声音,“不如,你送她去枫宜宫?”
郑颂宜皱眉看着周祯,“你疯了?”
……
良久的沉默,周祯松了手,对韩将军摆手。
韩将军将觉青压着,拖拽着往外走,觉青绝望般咒骂着,“狼狈为奸!”、“不得好死!”
周祯偏头捂着耳朵回喊,“聒噪得很,韩将军,记得把她舌头送来。”
“是,皇上。”
周祯说的字眼好像化作画面,直逼郑颂宜的脑海,胸腔、心头气血上涌着,霎那间,郑颂宜捻着银针甩手而出。
觉青身形一顿,几秒后便倒地了。
韩将军试了鼻息,跪下道:“皇上,人已死。”
周祯哎呀一声,“你怎么就把她杀了?”
见郑颂宜不说话,面色有痛苦之色,周祯靠近欣赏着,“真是可惜啊……这下,就变得无聊了。”
“陆淮习真是厉害,”周祯假意叹息,“你说,他要是知道,他亲手教会你防身用的针法,却用来杀了他母亲的忠仆,你说,他会不会后悔、痛苦?”
周祯说着便笑了。
郑颂宜只觉得心特别累,“难道皇上还要管死人的事?”
周祯面色不悦,阴狠之色尽显,随即一甩长袖扬长而去。
畅通无阻的进了城门后,马车放缓了不少,隔着帘子,街市热闹的声音传来,郑颂宜忍不住撩开窗帘。
熟悉的街市房屋,人来人往的百姓,或买卖、交谈、嬉笑,如此鲜活。
马车一路行进,熟悉的道路,快要到陆将军府了。
郑颂宜的心情却变得沉重。
前世,在府里的水中下了药后,周祯便接走了自己,听说后来的陆将军府失火,烧了整整三日,无人生还。
一股熟悉的饼香拉回了郑颂宜的思绪,她朝熟悉的角落看去,还是那个女子在摊位前卖饼。
那个女子,脸圆圆的,憨厚中带着可爱,她没有名字,周围人都叫她徐家媳妇。
郑颂宜很喜欢吃她烙的饼,很香、很脆,莫名有郑家村的味道。
前世,她过得很苦,年幼时与弟弟相依为命,长大了被族中长辈压着嫁给徐武。
徐武,不是良配。成日游手好闲,又酗酒,喝醉了总是打她。
郑颂宜是如何得知这些的呢?
因为前世她怀着身孕仍在寒风中卖饼、身上总有衣物遮掩不住的伤痕、最后还有她惨死的消息。
磅礴大雨里,她的弟弟痛哭流涕,与徐武在街上打了一架,控诉这些年徐武的薄情寡意。
她唯一的女儿,被官府判给徐武,徐武把小小年纪的女儿悄悄卖到了邻州的勾栏里。
他的女儿以为自己是被拐走的,好不容易寻了机会逃回来,却发现了残忍的真相,那一幕,郑颂宜也见到了。
马车一停,郑颂宜再看窗外,已经到了陆将军府。
陆淮习骑着马,与她隔窗相望,“到了。”
车夫打开了厢轿门,郑颂宜点头,起身往下走。
陆淮习翻身下马,快步到马车前面去,要伸出手扶她下马车。
郑颂宜看了眼,“将军不必如此,这没多高。”
说完,蹲坐着自己跳下,陆淮习张手护在她的周围。
郑颂宜下来后,一眼看到了府门口的长公主,一时愣在原地。
长公主,是陆淮习的母亲。
前世的她,是成婚时才见的长公主。
长公主的眼神里有冷峻、诧异还有恨,是前世所不曾见过的。
郑颂宜顿时明白,长公主也重生了。
“母亲?”陆淮习看到了长公主,声音有一丝难以觉察的慌乱,“您怎么来了?”
“怎么,”长公主抬首不悦回道,“不能来?”
“您住的那么远,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她是谁?”长公主单刀直入。
“奴婢是将军府的侍女。”郑颂宜恭敬答道。
长公主冷笑一声,“侍女?”
“母亲,您这是怎么了?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陆淮习皱眉道。
长公主看着陆淮习,良久,叹了口气,“你真是傻。”
随即,转头看向郑颂宜,“你过来,我有话问你。”
说完,眼神警告陆淮习不要阻拦,便转身向府内西面的廊道走去。
郑颂宜闻言跟在长公主身后。
她能理解长公主的来者不善,前世长公主久居显安道观,陆将军府大火后,长公主也被软禁于道观中,不出一个月也离世了。
郑颂宜突然想起周祯那句话:不甘心的人才会重生。
长公主独自走在前头,从容而坚定,她身上有着尊贵和典雅的气质。
这一世,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比前世早了三个月。
她心中定然有绵长的不甘、恨和痛。
长公主站定,转过身盯着郑颂宜,“既不愿意来都城,为什么今天又来了?”
她的语气很冷,眼神如刀剑般锋利。
“因为不甘心。”郑颂宜回望长公主。
“你不甘心?”长公主怒极反笑,“你早就攀上了周祯,淮习还未死,你就被周祯接去了宫里做了宠妃,你有什么不甘心?!”
长公主后半句话里藏着被压抑的歇斯底里,搅动着郑颂宜的心绪。
从前种种,到自己遭了报应才悔悟,可是痛苦已经造成,就算知错终究还是迟了。
“前世我做的错事太多,这一世我想弥补。”
长公主显然不信她的话,“冠冕堂皇!”
“前世,我和淮习都待你不薄,”长公主痛心疾首道,“可你!竟然置我们于死地。”
长公主心中愈发悲怆,“偏偏,淮习没有重生,他还是喜欢你。”
何其不幸,长公主平复心绪,继续道。
“我与淮习的父亲是先帝赐婚,皇室子女的婚姻是笼络朝堂的手段,可我很幸运,婚后和淮习父亲情投意合、恩爱有加。”长公主长叹,“我本希望,淮习能娶自己心爱的女子,不用受到其他牵制,只求真心无悔。所以我前世愿意接纳你。”
长公主话锋一转,“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了。”
她转头看向郑颂宜,“与性命相比,真心不要紧。我宁愿他娶个世家女子,平安度过余生。”
一字一句,郑颂宜听的很明白。
“我也希望他,娶个世家女子,这一世平安顺遂。”
郑颂宜的话出乎长公主的意料。
很快,长公主眼里的猜忌又涌了上来,她冷哼一声,“你又想耍什么招数?”
“我明白长公主难以相信我,只是我这次不想再害陆将军和他身边的人。”
长公主盯着她,有几分试探的意味,“看来,是前世周祯待你不好。”
郑颂宜不语,长公主却从她的表情中得到了答案。
长公主看着远处战立的陆淮习,心里终是不快,自己儿子那般呵护的女子,重生后的回头,竟是这样的原因。
她只恨没有教会儿子绝情。
这一世,她要为自己的儿子筹谋。
郑颂宜看着目光坚定的长公主,忽然想到,既然长公主也入局了,那必然能扭转局势,而自己如果能在她身边,说不定于她于自己都更有益处。
“长公主,请收留我做您的侍女。”郑颂宜朝长公主行大礼,“我跟随您,才能打消陆将军的念头,而您,也可以盯住我,免得我再动什么手脚。”
长公主盯着伏在地的郑颂宜,心中复杂。
她不自觉看向远处的陆淮习,他看上去很着急,已然大步走了过来。
长公主提了声音回道:“好,你既然自请跟随我,那即刻随我去公主府。”
“谢长公主。”郑颂宜心中松了口气,起身时手臂被一扶,熟悉的掌心,不必抬头便知道是陆淮习。
“不许。”
陆淮习将郑颂宜拉到身后,“凡事讲究先来后到,她是我先收入府的侍女。”
“可是,你的侍女方才说要跟我。”长公主直视陆淮习,并不退让。
陆淮习不以为意,“母亲,借一步说话。”
长公主扫了他一眼,陆淮习松了握住郑颂宜的手,郑颂宜了然,垂首退开至府门,与吴管事、丫鬟等人立于一处。
郑颂宜盯着自己的脚尖。
不得不入局,那便好好筹谋。
周祯这次还想利用自己对付陆淮习,想按照前世的路子谋得皇位。
前世,拥护他的朝臣中,以韩将军、萧尚书和吴中书令为中坚力量,他的势力多在都城。
除去陆淮习后,周祯勾结敌国来犯西南边关,拖住边关大军。
于内,他指使韩将军监视、软禁其他皇室宗亲,暗杀那些不臣服他的臣子。
拦截皇帝薨逝的消息,假传圣旨让远在饶峪州历练的太子自尽。
而后,在举国一片混乱中登基,假意与西南来犯的西犹议和,换来和平,骗取百姓的拥戴。
许多事情,当局者迷,自己又何尝不是。
狼狈为奸。
是长公主的忠仆——觉青姑姑对自己的唾骂。
她有着和长公主一样的傲骨,在长公主死后,想尽办法混进了皇宫,要刺杀周祯和郑颂宜。
可惜,被韩将军发现了,周祯设局抓住了落魄无比的觉青姑姑。
她被侍卫压着跪在殿前,满眼通红,十指尽折,凌乱的头发白了一半。
触目惊心,是郑颂宜心中的感受。
从前,陆淮习每年会带着她去长公主修行的显安道观小住,觉青姑姑为人和蔼,又心灵手巧,总能变着花样做吃食,为了不叫郑颂宜觉得无聊,还在树下扎了个秋千……
看着觉青姑姑,郑颂宜的记忆不受控制的浮现出来。
觉青一见到郑颂宜,瞪着眼想上前动手,却被侍卫压制着,她咬牙切齿道:“狼狈为奸!”
这是郑颂宜第一次觉得,人的言语有着无穷的力量,能够重创身心。
随即,觉青却被侍卫用剑柄重击,她扑倒在地,口吐鲜血。
前世,郑颂宜以间接的方式杀了很多人,陆淮习和觉青姑姑是她为数不多直面血腥和死亡的场面。
周祯拥着郑颂宜来到觉青面前,把匕首放在她手里,“来,这贱奴骂我们骂得太难听了,你割下她的舌头。”
周祯的语气慵懒又玩味,郑颂宜胃里翻滚着,几欲想呕。
郑颂宜退后两步,故作镇定,“别弄脏了本宫的手。”
周祯看着面色略白的郑颂宜,不解道:“怎么,舍不得?”
“只是觉得没必要罢了。”
周祯笑了,继而神色一冷,视线在两人之间来回打转。
殿中气压一度低的让人喘不过气。
“那真是太可惜了。”周祯悠悠道,对韩将军摆手,“枫宜宫。“
郑颂宜怀疑自己听错了,下意识看向周祯,他神色冷漠、带着恶毒的笑。
枫宜宫,位置偏僻,他年幼时在此遭宫人欺辱过,周祯登基后那里被改造成酷刑的宫殿。
郑颂宜没有去过,只从宫女嘴里听闻那里有近百种酷刑,日日有彻骨的惨叫。
还听闻酷吏心狠手辣,让受刑者痛苦百倍千倍却求死不成。
郑颂宜知道那里是专门用于折磨曾经折辱过他的人,而觉青一直跟着长公主久居道观,鲜少来都城。
“何必如此?”郑颂宜发出疑问,她看着眼前的男子,觉得陌生起来。
周祯反而很诧异,无辜道:“我怎么了?”
他扳过郑颂宜,暗暗用力,郑颂宜被他钳制住,步摇金坠碰撞,发出细碎的声音,“不如,你送她去枫宜宫?”
郑颂宜皱眉看着周祯,“你疯了?”
……
良久的沉默,周祯松了手,对韩将军摆手。
韩将军将觉青压着,拖拽着往外走,觉青绝望般咒骂着,“狼狈为奸!”、“不得好死!”
周祯偏头捂着耳朵回喊,“聒噪得很,韩将军,记得把她舌头送来。”
“是,皇上。”
周祯说的字眼好像化作画面,直逼郑颂宜的脑海,胸腔、心头气血上涌着,霎那间,郑颂宜捻着银针甩手而出。
觉青身形一顿,几秒后便倒地了。
韩将军试了鼻息,跪下道:“皇上,人已死。”
周祯哎呀一声,“你怎么就把她杀了?”
见郑颂宜不说话,面色有痛苦之色,周祯靠近欣赏着,“真是可惜啊……这下,就变得无聊了。”
“陆淮习真是厉害,”周祯假意叹息,“你说,他要是知道,他亲手教会你防身用的针法,却用来杀了他母亲的忠仆,你说,他会不会后悔、痛苦?”
周祯说着便笑了。
郑颂宜只觉得心特别累,“难道皇上还要管死人的事?”
周祯面色不悦,阴狠之色尽显,随即一甩长袖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