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国太子选妃的消息通告了全国上下,距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的襄阳也没放过。
那告示在公告栏里已经贴了一天一夜,前来看热闹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君彤拽拽师姐的衣袖:“青姐,我们回去吧,还得给师父煎药呢。这太子选妃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别再看了!”
还没等对方回答,身侧一个男子却先开了口:“小姑娘这话就不太对了,咱们襄阳是离京城比较远,但这告示能贴到这儿就说明朝廷还记得咱们,太子是咱们厉国的太子,选出来的可就是将来的国母,怎么能说跟咱们没关系呢!”
君彤扭头看去,那人虽一身便衣,脚上却是一双官靴,她猜想,这恐怕是被人授意的言辞。
君青回身按住她的手,附和道:“就是就是,这也算是大事,我就到前面看看,你若是觉得人多拥挤,就到外面等我一会儿,师父那边差这么一刻不会有事的!”
少女明媚的笑脸转回去,一头扎进了人群。君彤无奈,只得反方向往出挤。
人群吵吵嚷嚷的,君彤刚站稳脚步喘口气,眼角余光就见到一个五六岁的男童被人撞了,身体正不受控制的歪倒。
摔跤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孩子手里拿着个吃了一半的糖葫芦,尖利的竹签正冲向墙角边的一个小乞丐。
而那小乞丐似乎还没发现危险到来。
若是竹签进了眼睛,后果不堪设想。
君彤几乎是脚步先于大脑地冲了出去,一手将孩子抱住,另一只手稳稳握住了他的糖葫芦。
竹签尖端堪堪停在小乞丐的鼻尖。
千钧一发,十分惊险。
“呼——”君彤长舒一口气,温柔地拍拍小孩子的后背压惊,“你们都没事吧?”
那小孩子倒是乐观,不哭不闹,看着自己的糖葫芦没受什么损失,乐呵呵地说着“没事”就去找自己的娘亲了。
君彤又转头看向那小乞丐,“你没事吧?”
那少年却微微一怔,让君彤看出了一些措手不及的样子。
半晌后才木讷地摇摇头。
君彤看他衣衫褴褛的样子,二话没说到一边买了两个热包子递给他,“吃点东西吧,慢慢吃!”
那小乞丐年纪看着和自己差不了多少,看着她手里的包子没做反应。君彤自然而然地觉得对方恐怕是饿了太久,对这种施舍都带着防备,不由得叹了口气,像刚刚拍那孩子一样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害怕慢慢吃。”
少年瑟缩了一下,缓缓接过她手中的包子,抬起头来看她。虽然脸上满是污渍,但总觉得那五官应该是精致漂亮的,君彤听他笑道:“谢谢姐姐!”
片刻后,君青终于从人群中退了出来,看到君彤站在乞丐面前,过去拉了她的手就走,口中还念念有词:“你施舍就施舍,还站在那里做什么?不觉得脏吗?”
君彤笑了一下:“我是怕他的食物会被别人抢走……”
“你呀,真的有人来抢,你还能挡得住不成?”
两人走出去没两步,官道前方便来了一群清道的队伍,一辆华贵的座驾在其后缓缓前行,百姓纷纷退让到一旁俯首行礼。
那是当今的韩王殿下路北寒,皇帝的第七子。
君彤从没见过如此大的阵仗,不禁有些出神。她看到座驾上的那年轻男子玄衣加身,华贵异常,脸部轮廓如刀削般俊美,明明正单手托腮地笑着,浑身上下却透露着一股森冷的气质。
冷不防突然一个眼神扫过来,君青赶紧一把拉她跪下,小声说:“韩王为人严厉,喜怒无常,不可以惹怒他!”
君彤把头深深低下。
直到队伍的最后一人也从面前经过许久,众人才缓缓站起,人群重新恢复了熙攘热闹。
君青看一眼车队离去的方向,喃喃道:“也不知韩王来此地是要做什么?穷乡僻壤,总不会是来游玩散心的!”
君彤摇摇头,也是毫无头绪。
两人没再多停留,径直回了山中。
襄阳城外山势连绵成片,群山无名,因多年前襄阳子大师回乡隐居入住其间,而被世人顺势称为了襄阳山。
襄阳子其人很有些传说,学识广博,智慧超群,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因为他出生于襄阳这个地方,故而世人尊称他为襄阳子。
襄阳子十几年前回到此地时便有着收徒的心思。
据说他在附近几城中都转遍了才找到师姐这一个顺眼的娃娃被父母亲在卖,众多孩子中只有她一个没有在哭。
他觉得这孩子甚好,也不在意是个女娃就抱了回来,只是心中却还想着应该要再收个男徒才更合适。
说来也巧,当天下午回山经过大雁河时,有个婴儿被放在水盆里正顺流而下。襄阳子心中莫名一动,用树杆将其拉上了岸,抱在怀里就回了襄阳山。
只是等到了山上才发现,原来又是个女孩,可既然已经带了回来就没有再扔回去的道理。
襄阳子想要收个男徒的愿望彻底破灭了,但对这两个女徒弟,他还是每日每日细心调教,毫无保留,试图将自己的一身学识都传授给她们。
一晃就是十几年。
如今的襄阳子大师已是满头银发,一身白衣使他看上去有些仙风道骨。
他看着面前的药有些出神,许久许久,叹了口气。
君彤上前看看那些药,“师父,是这药有什么问题吗?”
襄阳子摇摇头,看着她们两个,目光有些沉重。
“你们两个是我从小带大的徒儿,如今已到了这般年岁,该是下山的时候了,你们……今日……便下山去吧!”
君彤和君青面面相觑,这消息来的过于突然。
襄阳子起身走到窗边的书架,拿下两只锦囊分别递给二人,“这个你们带在身边,若遇到十分棘手的情况便拿出来一看,这是为师给你们最后的忠告。走吧,从此不要再回来!”
君彤突然起身拦住师父的去路,极力控制声音平稳:“师父,徒儿还小,还想再陪师父两年……”
襄阳子怒道:“为师教导你们,不是为了让你们给我养老送终的,我教给你们的学识你不想用,是要让师父这么多年的心血都白费了吗?”
君彤抿着唇说不出话,襄阳子没再看他们,径直离开了房间,仿佛没有一丝留恋,巴不得让她们现在就消失一样。
君青却很快便接受了现实,走上前宽慰道:“师父也是好意,我们就听话吧,只有将他老人家教授的学识发扬光大,我们才算是真正对得起他!”
“那我们……”
“我们今夜就走,师父选择这个档口让我们离开,一定是知道了太子正在选妃的事情,想让我们趁机进入朝堂,完成他的愿望。”
君彤又静立片刻,才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行李。
她衣服不多,想了想,挑了件黑色男装换上。
她将过年时师父送给她的那套红色罗裙装进包裹,又检查了师父每日要吃的药,细心留下了各种备注说明才放心地离开了房间。
君青看到君彤的装扮,不免皱了皱眉:“为什么非得这副扮相?这样出去有什么好?”
两人来到厨房为师父备好最后一次晚饭,端到襄阳子门前时对方却连门都没开。
君彤和君青于是双双跪在门外,恭敬地磕了三个头,终是在依依不舍中结伴而去。
襄阳子在她们走后打开房门,看着两人远行的背影叹了口气,“前路不一定是光明坦途,为师……只能做到这儿了……”
重新来到城中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君彤突然问:“师姐,你觉不觉得师父今天有些太奇怪了?我们真的就这样走了?”
“你怎么还在想这件事?师父已经表明了态度,你我二人既已下山,唯一的目标便是做出些成绩,然后才好再回去看他老人家。”
“师姐想怎么做?”
君青此时正逛到一个卖镜子的摊位前,看看镜中的自己,她扭头问君彤:“你觉得我长得漂亮吗?”
君彤点点头。
“那你觉得如果我能选上太子妃……”
君彤皱眉,“青姐,太子选妃不是一件小事,即便你长得比所有人都美,无权无势无背景,也是不可能的。”
君青撇撇嘴,笑道:“我只是开个玩笑,我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是要靠头脑成事,才不能只用美色惑人,对吧!”她眼睛又转了一下,说:“不过,这又确实是个好手段……”
“什么?”君彤没听清她的话。
君青却神秘的不再说了。
两人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挂着花灯的醉月楼前,看到那些衣着暴露的女子站在门口,君彤本想快速离开,却被君青拉住了手。
“师姐?”
后者“嘘”一下,示意她往前看。
只见一行人成群结队而来,为首的玄衣男子身形高挑,闲庭信步,夜色都比不过他身上孤冷的气质。
那不是白天才见过的韩王吗?看他的样子,是要去青楼?
“还以为韩王是个不近女色的怪胎,没想到居然如此明目张胆的逛青楼!哈,如此倒是个机会,”君青笑道,“我知道这醉月楼有一个偏门,平时无人值守,我们两个的身材是可以进去的。只要你我能被韩王看上,将来要进入官场成就事业就容易多了。”
君彤看着那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门,想起曾听过的关于韩王的传闻。
据说,此人天资聪颖,文韬武略皆在行。
他十五岁时,曾亲赴战场前线,武安侯对他赞不绝口,夸他行军布阵颇有天赋,众人都觉得他将掌兵的时候,皇帝却以要保护皇子的安全为由,再也没让他上过战场。
而如今他虽也在朝担任职位,但已经类似于一个富贵闲王。
起初,君彤还觉得颇为惋惜,但不久之后就听说这个人喜怒无常,脾气暴躁,曾徒手砸碎了东陵进献的半人高的红瓷花瓶,导致手上的伤整整一个月才结好了痂。
此人脾气秉性若是如此,与他交易,无异于与虎谋皮。
那告示在公告栏里已经贴了一天一夜,前来看热闹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君彤拽拽师姐的衣袖:“青姐,我们回去吧,还得给师父煎药呢。这太子选妃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别再看了!”
还没等对方回答,身侧一个男子却先开了口:“小姑娘这话就不太对了,咱们襄阳是离京城比较远,但这告示能贴到这儿就说明朝廷还记得咱们,太子是咱们厉国的太子,选出来的可就是将来的国母,怎么能说跟咱们没关系呢!”
君彤扭头看去,那人虽一身便衣,脚上却是一双官靴,她猜想,这恐怕是被人授意的言辞。
君青回身按住她的手,附和道:“就是就是,这也算是大事,我就到前面看看,你若是觉得人多拥挤,就到外面等我一会儿,师父那边差这么一刻不会有事的!”
少女明媚的笑脸转回去,一头扎进了人群。君彤无奈,只得反方向往出挤。
人群吵吵嚷嚷的,君彤刚站稳脚步喘口气,眼角余光就见到一个五六岁的男童被人撞了,身体正不受控制的歪倒。
摔跤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孩子手里拿着个吃了一半的糖葫芦,尖利的竹签正冲向墙角边的一个小乞丐。
而那小乞丐似乎还没发现危险到来。
若是竹签进了眼睛,后果不堪设想。
君彤几乎是脚步先于大脑地冲了出去,一手将孩子抱住,另一只手稳稳握住了他的糖葫芦。
竹签尖端堪堪停在小乞丐的鼻尖。
千钧一发,十分惊险。
“呼——”君彤长舒一口气,温柔地拍拍小孩子的后背压惊,“你们都没事吧?”
那小孩子倒是乐观,不哭不闹,看着自己的糖葫芦没受什么损失,乐呵呵地说着“没事”就去找自己的娘亲了。
君彤又转头看向那小乞丐,“你没事吧?”
那少年却微微一怔,让君彤看出了一些措手不及的样子。
半晌后才木讷地摇摇头。
君彤看他衣衫褴褛的样子,二话没说到一边买了两个热包子递给他,“吃点东西吧,慢慢吃!”
那小乞丐年纪看着和自己差不了多少,看着她手里的包子没做反应。君彤自然而然地觉得对方恐怕是饿了太久,对这种施舍都带着防备,不由得叹了口气,像刚刚拍那孩子一样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害怕慢慢吃。”
少年瑟缩了一下,缓缓接过她手中的包子,抬起头来看她。虽然脸上满是污渍,但总觉得那五官应该是精致漂亮的,君彤听他笑道:“谢谢姐姐!”
片刻后,君青终于从人群中退了出来,看到君彤站在乞丐面前,过去拉了她的手就走,口中还念念有词:“你施舍就施舍,还站在那里做什么?不觉得脏吗?”
君彤笑了一下:“我是怕他的食物会被别人抢走……”
“你呀,真的有人来抢,你还能挡得住不成?”
两人走出去没两步,官道前方便来了一群清道的队伍,一辆华贵的座驾在其后缓缓前行,百姓纷纷退让到一旁俯首行礼。
那是当今的韩王殿下路北寒,皇帝的第七子。
君彤从没见过如此大的阵仗,不禁有些出神。她看到座驾上的那年轻男子玄衣加身,华贵异常,脸部轮廓如刀削般俊美,明明正单手托腮地笑着,浑身上下却透露着一股森冷的气质。
冷不防突然一个眼神扫过来,君青赶紧一把拉她跪下,小声说:“韩王为人严厉,喜怒无常,不可以惹怒他!”
君彤把头深深低下。
直到队伍的最后一人也从面前经过许久,众人才缓缓站起,人群重新恢复了熙攘热闹。
君青看一眼车队离去的方向,喃喃道:“也不知韩王来此地是要做什么?穷乡僻壤,总不会是来游玩散心的!”
君彤摇摇头,也是毫无头绪。
两人没再多停留,径直回了山中。
襄阳城外山势连绵成片,群山无名,因多年前襄阳子大师回乡隐居入住其间,而被世人顺势称为了襄阳山。
襄阳子其人很有些传说,学识广博,智慧超群,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因为他出生于襄阳这个地方,故而世人尊称他为襄阳子。
襄阳子十几年前回到此地时便有着收徒的心思。
据说他在附近几城中都转遍了才找到师姐这一个顺眼的娃娃被父母亲在卖,众多孩子中只有她一个没有在哭。
他觉得这孩子甚好,也不在意是个女娃就抱了回来,只是心中却还想着应该要再收个男徒才更合适。
说来也巧,当天下午回山经过大雁河时,有个婴儿被放在水盆里正顺流而下。襄阳子心中莫名一动,用树杆将其拉上了岸,抱在怀里就回了襄阳山。
只是等到了山上才发现,原来又是个女孩,可既然已经带了回来就没有再扔回去的道理。
襄阳子想要收个男徒的愿望彻底破灭了,但对这两个女徒弟,他还是每日每日细心调教,毫无保留,试图将自己的一身学识都传授给她们。
一晃就是十几年。
如今的襄阳子大师已是满头银发,一身白衣使他看上去有些仙风道骨。
他看着面前的药有些出神,许久许久,叹了口气。
君彤上前看看那些药,“师父,是这药有什么问题吗?”
襄阳子摇摇头,看着她们两个,目光有些沉重。
“你们两个是我从小带大的徒儿,如今已到了这般年岁,该是下山的时候了,你们……今日……便下山去吧!”
君彤和君青面面相觑,这消息来的过于突然。
襄阳子起身走到窗边的书架,拿下两只锦囊分别递给二人,“这个你们带在身边,若遇到十分棘手的情况便拿出来一看,这是为师给你们最后的忠告。走吧,从此不要再回来!”
君彤突然起身拦住师父的去路,极力控制声音平稳:“师父,徒儿还小,还想再陪师父两年……”
襄阳子怒道:“为师教导你们,不是为了让你们给我养老送终的,我教给你们的学识你不想用,是要让师父这么多年的心血都白费了吗?”
君彤抿着唇说不出话,襄阳子没再看他们,径直离开了房间,仿佛没有一丝留恋,巴不得让她们现在就消失一样。
君青却很快便接受了现实,走上前宽慰道:“师父也是好意,我们就听话吧,只有将他老人家教授的学识发扬光大,我们才算是真正对得起他!”
“那我们……”
“我们今夜就走,师父选择这个档口让我们离开,一定是知道了太子正在选妃的事情,想让我们趁机进入朝堂,完成他的愿望。”
君彤又静立片刻,才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行李。
她衣服不多,想了想,挑了件黑色男装换上。
她将过年时师父送给她的那套红色罗裙装进包裹,又检查了师父每日要吃的药,细心留下了各种备注说明才放心地离开了房间。
君青看到君彤的装扮,不免皱了皱眉:“为什么非得这副扮相?这样出去有什么好?”
两人来到厨房为师父备好最后一次晚饭,端到襄阳子门前时对方却连门都没开。
君彤和君青于是双双跪在门外,恭敬地磕了三个头,终是在依依不舍中结伴而去。
襄阳子在她们走后打开房门,看着两人远行的背影叹了口气,“前路不一定是光明坦途,为师……只能做到这儿了……”
重新来到城中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君彤突然问:“师姐,你觉不觉得师父今天有些太奇怪了?我们真的就这样走了?”
“你怎么还在想这件事?师父已经表明了态度,你我二人既已下山,唯一的目标便是做出些成绩,然后才好再回去看他老人家。”
“师姐想怎么做?”
君青此时正逛到一个卖镜子的摊位前,看看镜中的自己,她扭头问君彤:“你觉得我长得漂亮吗?”
君彤点点头。
“那你觉得如果我能选上太子妃……”
君彤皱眉,“青姐,太子选妃不是一件小事,即便你长得比所有人都美,无权无势无背景,也是不可能的。”
君青撇撇嘴,笑道:“我只是开个玩笑,我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是要靠头脑成事,才不能只用美色惑人,对吧!”她眼睛又转了一下,说:“不过,这又确实是个好手段……”
“什么?”君彤没听清她的话。
君青却神秘的不再说了。
两人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挂着花灯的醉月楼前,看到那些衣着暴露的女子站在门口,君彤本想快速离开,却被君青拉住了手。
“师姐?”
后者“嘘”一下,示意她往前看。
只见一行人成群结队而来,为首的玄衣男子身形高挑,闲庭信步,夜色都比不过他身上孤冷的气质。
那不是白天才见过的韩王吗?看他的样子,是要去青楼?
“还以为韩王是个不近女色的怪胎,没想到居然如此明目张胆的逛青楼!哈,如此倒是个机会,”君青笑道,“我知道这醉月楼有一个偏门,平时无人值守,我们两个的身材是可以进去的。只要你我能被韩王看上,将来要进入官场成就事业就容易多了。”
君彤看着那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门,想起曾听过的关于韩王的传闻。
据说,此人天资聪颖,文韬武略皆在行。
他十五岁时,曾亲赴战场前线,武安侯对他赞不绝口,夸他行军布阵颇有天赋,众人都觉得他将掌兵的时候,皇帝却以要保护皇子的安全为由,再也没让他上过战场。
而如今他虽也在朝担任职位,但已经类似于一个富贵闲王。
起初,君彤还觉得颇为惋惜,但不久之后就听说这个人喜怒无常,脾气暴躁,曾徒手砸碎了东陵进献的半人高的红瓷花瓶,导致手上的伤整整一个月才结好了痂。
此人脾气秉性若是如此,与他交易,无异于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