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之时,最后一盏烛光熄灭,屋中瞬间陷入了一片黑暗。

    陶栀躺在地上,身下是铺着的厚厚的棉被,丝毫感觉不到地面的凉度。身上搭着一层薄被,暖和程度刚刚好。

    她在一片黑暗中瞪大双眼,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她看向躺在床上的霍去病,此时他背对着自己,长长的头发披散在床榻上,背部硬朗的线条在月光的照耀下格外清楚。

    或许他已经睡着了吧。

    陶栀现如今脑子很乱,这些时日发生的所有事在她的脑海中都循环播放着,所有人所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她不是情感迟钝,相反,她心思细腻,喜欢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做出接下来的反应。晚时霍去病的反应确实与平日并不相同,着实有些奇怪。

    一种念头忽然浮上心头。

    陶栀被自己的这种想法吓了一跳,又不免有些自嘲地笑了笑,霍去病喜欢她?未免也太过自恋了些,一个堂堂战神,又怎么可能喜欢一个籍籍无名的她?

    放下此事不论,又想到宇文箐之后的遭遇,她又忍不住心烦意乱,一时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陶栀?”

    一道沙哑的声音冷不丁地从床榻那边传来。陶栀猛地翻过身,看清霍去病竟也翻了个身,与她面对面地躺着。

    她有些心虚地揉了揉鼻尖:“好巧啊,你也没睡着吗?”

    “嗯。”霍去病的声音闷闷的,听不出任何情绪来,“你盯着这天花板在想什么?”

    “没想什么,就是在发呆数羊。”陶栀脸不红心不跳地回答道,“一只羊,两只羊,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灰太狼……”

    霍去病在黑暗中笑出了声。

    “那你睡着了?”

    陶栀诚恳地摇摇头:“没有。”

    “那我来数羊吧,你闭上眼睛,尝试能不能睡着。”不等陶栀同意,霍去病就自顾自地轻声道。

    “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他的声音低沉又沙哑,宛如耳畔好听的催眠曲,令陶栀的眼皮不禁沉重不堪,缓缓合上。

    她舒服地侧了个身,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霍去病一直暗中观察着陶栀的反应,直到她彻底睡去,他才停止数羊,不再发出声音。

    他赤着脚下地,地面冰凉的触感让他瞬间清醒几分。霍去病矗立在黑暗之中,缓缓抬起双手,盯着手心发怔。

    一种难以诉说的情绪涌上心头,令他不禁心间发涩,仿佛有千万根绒毛在挠痒着,让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

    内心的纠结束缚着他的大脑,让他近乎失去思考,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

    霍去病慢慢蹲下身,蹲在陶栀面前,伸出双手轻轻抱起早已睡熟的女子,轻手轻脚地将她放到床榻上,为她盖好被子。

    盯着她沉睡的侧颜,霍去病不禁陷入了上一世的回忆之中。那个女子,似乎也有着这般侧颜,眼尾的那颗痣也与记忆之中的有些相似。

    可她不是她。

    记忆之中的女子是一位胆子很小,做什么事都会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同时举手投足温婉大气之人。而陶栀的性格却与她大大相反。

    她喜欢穿火一般颜色的衣裳,纵使看不清脸,却也能感受到她明媚的笑意在阳光下璀璨万分。而陶栀总是穿着一身淡蓝色的长裙,也与她不同。

    霍去病不清楚这份情感到底是不是喜欢,上一世,他一心只为攻下匈奴,为国效力,并未花些心思在儿女情长之上。重活一世,再想起却是惆怅万分。

    她不是她。

    霍去病慢慢走到窗前,看着窗外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街道两旁昏暗无比,阵阵风吹过,店铺的窗棂也随之摆动。

    细纱窗布在月光的照射下映到地板上,微风吹动,如节节竹影。

    霍去病叹了口气,拿起立在窗边的剑,拔出剑鞘,在月光下仔细擦拭着剑柄上的灰尘。

    他的身影像是融入在那茫茫夜空之中,投射到地板之上,徒增几分孤寂落寞之情。

    ·

    翌日,陶栀缓缓转醒,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到了床上,错愕了几秒后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

    发觉屋内没人,她连忙简单地收拾了下就冲到一楼去,果不其然,霍去病正坐在昨日他们坐的位置慢慢品茶。

    “我……”陶栀不好意思地在他对面坐下,“昨日是不是睡相不好看?”

    霍去病淡淡品茶,微微抬眸:“没有。”

    “那我怎么一早起来……”

    恰逢小二端着两份包子和粥,笑脸盈盈地打断了她的话:“二位客官,你们的包子和粥上齐了。”

    陶栀目光炯炯地盯着霍去病,霍去病冲着小二微微点头,示意知道。

    小二离开后,霍去病拿起一个包子道:“你刚才想说什么?”

    陶栀笑了笑:“没什么。对了,怎么没看到雍虞闾?还在睡觉?”

    霍去病看向窗外阴沉的天空以及飘落的雨点,嘴角微微上扬,连他自己都未察觉:“他走了,回突厥了。”

    “什么时候?”

    “今早,我到房间找他发现他不在,小二说他今早便快马加鞭地向西边去了。”霍去病沉吟一声,“不知信里的内容说了些什么,竟令他如此着急地回到突厥。”

    陶栀舒了口气:“那么事已至此,你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不急着回突厥,接下来去哪儿?”

    “去长安。”霍去病咬了口包子道,“既然答应了宇文箐,那我们一定要把糖葫芦带到。”

    陶栀点点头,喝了口粥:“那我们何时出发?”

    “吃完饭就走。”霍去病看了一眼窗外的天空,“中原这边的雨势不大,多披几件衣裳赶路,应当不会着凉。”

    “好。”

    二人草草吃完,来到后院牵起马匹,双双头戴斗笠,跨上马背,疾驰而去。

    这个村庄距离长安还有些距离,在日落之前是无法赶到了。他们又随意找家客栈住下,第二日继续赶路。

    两人两马,又足足跑了四天之久,到了长安之时,已是夜幕降临,街道两侧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二人找了家客栈将马匹安置好,随后来到市井之中,漫无目的地闲逛着。

    天色已晚,天边那抹淡淡的朱砂晚霞也渐渐隐去,市井上亮起了火红凤灯,不偏不倚地洒在那红砖绿瓦,楼阁飞檐上。川流不息的人们身着华服,恬淡惬意,满是繁华喧嚣的景象。

    陶栀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在这个摊位走走,在那个摊位停停,对所有东西都充满了好奇。霍去病紧跟在她的身后,生怕人流将他二人挤散。

    走到一家卖簪子的摊位前,一只金簪子吸引了陶栀的目光。她拿起来,爱不释手地轻抚着,霍去病注意到她的动作,双手抱胸靠墙站着:“你喜欢?”

    摊主一听,连忙介绍起来:“我这簪子是用上好的黄金打造,可是富家子弟才能用的起的!保证品质无忧!”

    陶栀抬头看他:“多少钱?”

    “三十两黄金!”

    陶栀莞尔一笑,缓缓将其放下:“罢了,我只是一介草民,用不起此等高贵的物品。”

    摊主忙改口:“哎这位姑娘,此簪子不分贵贱,只为寻到一个有缘之人,我看你方才对它爱不释手,想必定是与它对了眼,如此有缘,倒不如买下它。”

    霍去病与她在市井逛了许久,每路过一个摊位她都只是淡淡瞥了一眼,而这只簪子却能令她驻足,想必是喜爱有加。

    他极易观察人的神色,从陶栀一个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眼神中,他便知道她想什么。

    霍去病走上前,二话不说从怀中掏出一个陈旧的金元宝放到摊位上,摊主见状立刻喜笑颜开,捧起金元宝眼神放光:“这……这纹迹古老,不常见啊,怕不是古时的金子?!发了发了……”

    霍去病握紧背后的剑,耍了个剑花,用剑柄翘起摊主的下巴,吓得摊主将手中的金元宝掉落到摊位上,脸上的表情由喜悦被惊恐所取代:“说,这些够不够。”

    “够够够!”摊主小心翼翼地挪开他的下巴,冲着霍去病挤了一抹笑容,弯下腰捡起他心爱的金元宝,心疼地吹了吹上面的灰尘。

    陶栀拿起簪子,一只金黄色的凤凰盘旋在酷似枝干的发簪上,寓意极佳,摊主擦干净金元宝后笑嘻嘻道:“姑娘当真好眼神,此簪预示着二位之后日子里相伴相结,长长久久一辈子,当真是金玉良缘呀,可以用作山盟海誓!”

    陶栀一愣,连忙看向霍去病。霍去病也是一幅愣怔的表情,有些出神。

    摊主见气氛不对,试探地观察着二人的脸色,又赶忙改口道:“当然,此簪子的寓意有众多种,不光是金玉良缘,山盟海誓,还有……”

    “行了,就这样吧。”霍去病出声打断他的话,将剑收回,看向陶栀,“我们走吧,还要去买糖葫芦呢。”

    陶栀握着手里的簪子,迟疑地点点头,二人一前一后离开了摊位。

    陶栀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向那个摊主,那个摊主此时还在辨别金元宝的真假,看得不亦乐乎。她收回目光,低头凝视着手中的簪子,张了张口,冷不丁道:“霍去病。”

    “嗯?”走在前面的霍去病没有回头,只是发出了一个音节。

    “我喜欢你。”

章节目录

当我与霍去病开了一家时空鉴宝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米饭馒头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米饭馒头片并收藏当我与霍去病开了一家时空鉴宝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