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罗马帝国的夕阳
在君士坦丁堡,不管是劳工还是官僚都忧心忡忡,他们生怕君堡被这些异教徒攻破,到时候他们就都成为了奴隶。
曼努埃尔也是如此,他不知道从哪里求援兵了。他想派人去奥斯曼苏丹那里求和,但被拒绝了。
“怎么办,怎么办呢?”,曼努埃尔在皇宫中来回踱步,因为没有财力,君士坦丁堡皇宫已经年久失修,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裂缝,但被画像挡住了。
他的皇后正在怀孕中,弟弟正在瓦拉几亚,身边又没有什么可靠的人,只剩下他一个干着急。
“陛下,如今只有瓦拉几亚才能救帝国了。”身旁的侍从开口说道。
“朕也知道,可是他们已经和奥斯曼签订和约,除非帝国能够给他们更有诱惑力的东西。”
可是罗马帝国能有什么东西给瓦拉几亚呢,已经给了一个专制公了,难不成给共治皇帝吗?
此时的他越想越害怕,他觉得瓦拉几亚可能会成为塞尔维亚那样的国家。在几十年前,他们的君主杜尚就自行加冕为塞尔维亚和罗马人的皇帝,巅峰时统治三分之二的巴尔干半岛,这实在是心有余悸。
曼努埃尔此时已经岁,从年登基以来就没有休息过,每一天都在包围帝国的事情上忙碌。几年下来,他的头发全白了。
“难道,上帝不眷顾帝国了吗?”,他悲伤的说道。
此时的太阳正在落下,夕阳将皇帝的影子拉长,而曼努埃尔在落日中叹息,这不仅是为自己悲哀,更是为帝国悲哀。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钟声响起,这个人口不足八万的世界渴望之城发出了叹息,而与之一个海峡隔开的加拉塔则完全没有这种心情,奢侈、音乐应有尽有,外面的危险完全和他们没有关系。
在金角湾附近,一个摊位前人山人海,来的人有知识分子、艺术家、商人,甚至还有一些平民。原因无他,就是在这里能够买到一张前往康斯坦察的船票。
热那亚商人也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于是开通了君士坦丁堡到康斯坦察和瓦尔纳的航线,因为这些地方是安全的。而那些身上有余财的人自然会选择来一张船票,他们可不想把命葬在这里。
如何评价热那亚人呢,用几句话形容就是:热那亚人无非是些自私的商人,“这些自私的商人一心只求使自己最后一个被吃掉”,当然不肯冒这个险。说得更露骨些,在奥斯曼帝国日益强大和罗马帝国越来越衰落的过程中,在近东一带活动的热那亚人不少是“狂热的亲土耳其派”,以至于“没有谁比热那亚人更奴性十足”,他们怎会牺牲自己的商业利益来为罗马卖命呢?
约翰五世曾试探着要同罗马教皇相会,并指望罗马教皇相援。罗马教皇依然以基督教的唯一领袖自居,除非东正教的教会和信徒转而信奉天主教,否则只是对君士坦丁堡的困境表示同情或怜悯而已。约翰五世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带了一大批随从,包括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等人,乘船前往意大利,第一站是威尼斯。约翰五世居然自比为罗马帝国创立者奥古斯都的继承人。他在威尼斯和意大利各地沿途都受到欢呼,他不曾想到这只不过是一种礼节,而沿途的意大利人来观看拜占庭帝国的大队人马更多地出于好奇,因为无论是拜占庭帝国皇帝还是侍从们的装束,如长袍子、长袖子,还有他们的长胡子,都令意大利普通老百姓感到古怪、可笑。() ()
虽然罗马帝国已经十分贫穷潦倒,皇帝和大批随从人员在意大利待了这么久,狩猎和舞会都不曾停止。不仅如此,当时的罗马帝国同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相比,在工业技术上也大大落后了。君士坦丁堡仍使用传统的手工技术,而在意大利,无论是炼铁技术还是造船技术、锯木技术、水车技术都有巨大的进步。当时住在罗马多年的希腊教士为此着急,曾写信给巴西琉斯,要他赶快派青年人来这里学习技术。但罗马皇帝和他的大臣、随从在意大利逗留的时间不短,但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些,也不想了解罗马和意大利之间的技术差距。
西行归来以后,约翰五世的自我安慰是一回事,信奉东正教的虔诚的教徒却是另一种感受,不少对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西欧军队的暴行记忆犹新的君士坦丁堡市民更有不同于寻常的感受。贵族们议论纷纷,军官们愤愤不平。他们不满意约翰五世对罗马教廷的屈膝,他们认为西欧国家的国王和诸侯们对帝国向来是不怀好心的,他们认为皇帝的这次西行等于使整个帝国受到屈辱,甚至有人认为,宁可归顺奥斯曼帝国也不愿沦为西欧的殖民地。连君士坦丁堡城内的教徒们都不愿意到索菲亚大教堂去做礼拜,因为教堂采用了西方教会的弥撒仪式。东正教的教士们不再为约翰五世祈祷。约翰五世和宫内生活方式的西欧化同样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君士坦丁堡的危机一如过去。这里的城墙虽然已经加固,防务却依靠外国雇佣军,一支由突厥人组成的雇佣军还担当了禁卫任务。
雇佣军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以加泰罗尼亚军团为例。安德罗尼库斯二世在邀请他们前来抗击奥斯曼人时曾许诺给他们高薪酬,事后却不如数付清,这些桀骜不驯的雇佣军就占地称霸了。他们在拜占庭帝国境内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甚至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统治所占地区,横征暴敛,发号施令。
这不是外国雇佣军在罗马帝国晚期割据称雄的唯一例子。而这些没有纪律并且往往同入侵的外敌相勾结的外国雇佣军,在城市中抢劫财物,在乡村中既劫物又掳人,从而又进一步打击了罗马的工商业者和自耕农。即使这些雇佣军不抢劫财物,不掳人,罗马帝国的城乡居民为了供应这些军队而长期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至此,这座城市已经没有希望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奥斯曼人围困自己而一点办法都没有。要么守住这里,要么灰飞烟灭。
在君士坦丁堡,不管是劳工还是官僚都忧心忡忡,他们生怕君堡被这些异教徒攻破,到时候他们就都成为了奴隶。
曼努埃尔也是如此,他不知道从哪里求援兵了。他想派人去奥斯曼苏丹那里求和,但被拒绝了。
“怎么办,怎么办呢?”,曼努埃尔在皇宫中来回踱步,因为没有财力,君士坦丁堡皇宫已经年久失修,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裂缝,但被画像挡住了。
他的皇后正在怀孕中,弟弟正在瓦拉几亚,身边又没有什么可靠的人,只剩下他一个干着急。
“陛下,如今只有瓦拉几亚才能救帝国了。”身旁的侍从开口说道。
“朕也知道,可是他们已经和奥斯曼签订和约,除非帝国能够给他们更有诱惑力的东西。”
可是罗马帝国能有什么东西给瓦拉几亚呢,已经给了一个专制公了,难不成给共治皇帝吗?
此时的他越想越害怕,他觉得瓦拉几亚可能会成为塞尔维亚那样的国家。在几十年前,他们的君主杜尚就自行加冕为塞尔维亚和罗马人的皇帝,巅峰时统治三分之二的巴尔干半岛,这实在是心有余悸。
曼努埃尔此时已经岁,从年登基以来就没有休息过,每一天都在包围帝国的事情上忙碌。几年下来,他的头发全白了。
“难道,上帝不眷顾帝国了吗?”,他悲伤的说道。
此时的太阳正在落下,夕阳将皇帝的影子拉长,而曼努埃尔在落日中叹息,这不仅是为自己悲哀,更是为帝国悲哀。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钟声响起,这个人口不足八万的世界渴望之城发出了叹息,而与之一个海峡隔开的加拉塔则完全没有这种心情,奢侈、音乐应有尽有,外面的危险完全和他们没有关系。
在金角湾附近,一个摊位前人山人海,来的人有知识分子、艺术家、商人,甚至还有一些平民。原因无他,就是在这里能够买到一张前往康斯坦察的船票。
热那亚商人也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于是开通了君士坦丁堡到康斯坦察和瓦尔纳的航线,因为这些地方是安全的。而那些身上有余财的人自然会选择来一张船票,他们可不想把命葬在这里。
如何评价热那亚人呢,用几句话形容就是:热那亚人无非是些自私的商人,“这些自私的商人一心只求使自己最后一个被吃掉”,当然不肯冒这个险。说得更露骨些,在奥斯曼帝国日益强大和罗马帝国越来越衰落的过程中,在近东一带活动的热那亚人不少是“狂热的亲土耳其派”,以至于“没有谁比热那亚人更奴性十足”,他们怎会牺牲自己的商业利益来为罗马卖命呢?
约翰五世曾试探着要同罗马教皇相会,并指望罗马教皇相援。罗马教皇依然以基督教的唯一领袖自居,除非东正教的教会和信徒转而信奉天主教,否则只是对君士坦丁堡的困境表示同情或怜悯而已。约翰五世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带了一大批随从,包括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等人,乘船前往意大利,第一站是威尼斯。约翰五世居然自比为罗马帝国创立者奥古斯都的继承人。他在威尼斯和意大利各地沿途都受到欢呼,他不曾想到这只不过是一种礼节,而沿途的意大利人来观看拜占庭帝国的大队人马更多地出于好奇,因为无论是拜占庭帝国皇帝还是侍从们的装束,如长袍子、长袖子,还有他们的长胡子,都令意大利普通老百姓感到古怪、可笑。() ()
虽然罗马帝国已经十分贫穷潦倒,皇帝和大批随从人员在意大利待了这么久,狩猎和舞会都不曾停止。不仅如此,当时的罗马帝国同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相比,在工业技术上也大大落后了。君士坦丁堡仍使用传统的手工技术,而在意大利,无论是炼铁技术还是造船技术、锯木技术、水车技术都有巨大的进步。当时住在罗马多年的希腊教士为此着急,曾写信给巴西琉斯,要他赶快派青年人来这里学习技术。但罗马皇帝和他的大臣、随从在意大利逗留的时间不短,但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些,也不想了解罗马和意大利之间的技术差距。
西行归来以后,约翰五世的自我安慰是一回事,信奉东正教的虔诚的教徒却是另一种感受,不少对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西欧军队的暴行记忆犹新的君士坦丁堡市民更有不同于寻常的感受。贵族们议论纷纷,军官们愤愤不平。他们不满意约翰五世对罗马教廷的屈膝,他们认为西欧国家的国王和诸侯们对帝国向来是不怀好心的,他们认为皇帝的这次西行等于使整个帝国受到屈辱,甚至有人认为,宁可归顺奥斯曼帝国也不愿沦为西欧的殖民地。连君士坦丁堡城内的教徒们都不愿意到索菲亚大教堂去做礼拜,因为教堂采用了西方教会的弥撒仪式。东正教的教士们不再为约翰五世祈祷。约翰五世和宫内生活方式的西欧化同样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君士坦丁堡的危机一如过去。这里的城墙虽然已经加固,防务却依靠外国雇佣军,一支由突厥人组成的雇佣军还担当了禁卫任务。
雇佣军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以加泰罗尼亚军团为例。安德罗尼库斯二世在邀请他们前来抗击奥斯曼人时曾许诺给他们高薪酬,事后却不如数付清,这些桀骜不驯的雇佣军就占地称霸了。他们在拜占庭帝国境内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甚至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统治所占地区,横征暴敛,发号施令。
这不是外国雇佣军在罗马帝国晚期割据称雄的唯一例子。而这些没有纪律并且往往同入侵的外敌相勾结的外国雇佣军,在城市中抢劫财物,在乡村中既劫物又掳人,从而又进一步打击了罗马的工商业者和自耕农。即使这些雇佣军不抢劫财物,不掳人,罗马帝国的城乡居民为了供应这些军队而长期承受着沉重的负担。
至此,这座城市已经没有希望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奥斯曼人围困自己而一点办法都没有。要么守住这里,要么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