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慕尼黑战役
满载着黄金的船只驶入君士坦丁堡,更加刺激了罗马人向东方探索的欲望。之前运河关闭的教训让君士坦丁堡更加注重当地的防御,不仅新修几座城堡,还正式将东印度公司的护航舰队扩大化,公司还得到了罗马的拨款援助。
半岛的港口城市惨了,自从重要港口吉达被炮击后,阿拉伯人的贸易能力明显下降。同时马斯喀特等波斯湾城镇也因为航线问题遭到衰落,阿拉伯人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可罗马的隐形封锁无处不在让他们的质量上不去。这就很让人窝火了。
加上耶路撒冷陷落,原本的圣战军队更加扩大,一下子拥有将近十万人,其中九成是平民,纯粹是宗教情绪加入的。
这群人的后勤只能由他们自己负责,因为麦加负担不住这么多人的开销,当初征服萨珊王朝,打残罗马帝国一个是这两个国家刚刚打完,实力没有恢复;另一个是他们的政策很宽松,只要改信就能获得大片土地。
但这种辉煌的时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贵族占据着大片可以耕种的土地,但人口是不断增长的,只有不断扩张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土地。但阿拔斯王朝后阿拉伯人的扩张不仅停止,还退步了。只能龟缩在沙漠中和其他部落争夺绿洲。
大军保持阵营好不容易到达了约旦河附近,正好看到一对巡逻的士兵。准备冲过去呢,对方的骆驼直接蹲了下来,士兵用上面的火炮向他们开火,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哪里见过这个东西,倒下了一大片。
在营地里的彼得怎会放过这大好的良机,立刻命令:全军进攻!
士兵们很快冲出了营门。
――――分割线――――
可当撤退的军号响起之后,早已做好准备的罗马士兵们迅速而有次序的涌出。骑兵冲锋在前,其次是步兵,虽然他们注定无法追上逃跑的敌人,但可以为前方部队压阵,以防止对方的反击。
“小心!!”指挥官亡魂直冒,伴随他这一声惊呼,队伍中更是发生无数声惨叫。
而当队伍正惊慌不安之时,罗马的第二波火炮打击再次降临,联军士兵们惊慌的四处躲避,整个阵型变得混乱起来。
大部分溃兵像无头的苍蝇,在罗马士兵有意的驱使下,分不清东南西北,只朝着压力最小的方向逃命。而此时的右翼联军部队也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罗马的轰击,但他们很快稳住了阵脚,后撤了一段距离之后,开始也用过去进行还击,双方正处于对峙状态,洛克里的溃兵向潮水一般的涌来,顿时冲乱了他们的阵营。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联军有多人的伤亡,其中还包括被俘虏的多人,主要是巴伐利亚士兵,对罗马部队而言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胜利。
已经被不断砸落的石弹轰击得士气低落、阵列支离破碎的联军正在乱糟糟的后撤,看到罗马全军尽出,气势汹汹的向他们扑来,即使有心反击,也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而士兵们更是没有了应战的勇气,争先恐后的往后跑了。罗马骑兵也不使用长矛,而是驱马直撞,将本就散乱的溃兵变得更加散乱,使其无法重整。() ()
剩下那些平民也没有见过这东西,平常只是劳作念经,没有机会和罗马接触,自然对大炮的力量一无所知。
看着前方的炮手将沉重的石弹放进炮膛,指挥官满怀期待的看向罗马的营地,然后他惊奇的看到十个小黑点从敌人营地飞出,转瞬间呼啸着落入军阵中……
联军迅速后撤,同时尽力保持着一个个还算整体的队列,粗暴的将散乱的溃兵挤在了后面。罗马骑兵持续的追击了五六里地,直到对方骑兵迎击上来,在前方作战的克里斯蒂安才下令收兵回营。
在中欧战场上,由阿尔高公爵带领的军队已经突破了帕尔马,目标直指米兰。驻守在拉斯佩齐亚的守军不得不回撤防卫,而彼得带领的罗马军队和斯图加特的联军也已经来到了慕尼黑城下,双方在城外拉开阵势。
“往后撤!快往后撤!!”炮弹不断下落,有一颗就落在指挥官附近,吓得他顾不得前方的火炮,急忙下达命令。
双方都以火炮作为开始,勃艮第的指挥官兴奋的不断催促士兵将火炮前移,为此整支军队也在向前。他要让火炮的轰击更加精准,要让罗马人无处藏身!他要看着他们在石弹的打击下,惊慌的四处躲藏。
约翰见情况不妙,果断下令:撤退。
同盟军一方,士兵,火炮门,由勃艮第公爵指挥,西吉斯蒙德在斯图加特等待好消息;罗马帝国军,火炮门,由彼得指挥。
对于犹太人,彼得大发慈悲的允许犹太会堂在耶路撒冷存在。但在语言方面,罗马要求所有宗教举行仪式时都要用罗马尼亚语,结果只有亚美尼亚教会表示不同意。他们表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罗马尼亚语,但在宗教仪式上还是使用原来的语言。对于亚美尼亚人,彼得暂时同意了。
同时对耶路撒冷地区的改造也随之开始,阿克萨清真寺被彼得赐给阿拉维派,每年分出一部分收入来作为保护费。
这样大的胜利自然是让罗马士气大涨,在第二天的对战前,彼得派人送过去一封信,只要慕尼黑投降,他就不会为难对方,自己只是要和西吉斯蒙德有个了断,为了双方,还是不要对抗了。
这个实在是空话,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如一场战斗说服力强。
不过还好,来自黑森公国等地方总共援军加入联军中,这让原本的损失弥补回来。约翰也觉得大不了在慕尼黑城中坚守,只要他们能正面击溃罗马军队,那就能极大震撼罗马,逼迫他们议和。如果不行的话,那就说服更多的国家加入,然后兵临君士坦丁堡,虽然有些不可能,但说不定可以呢?
满载着黄金的船只驶入君士坦丁堡,更加刺激了罗马人向东方探索的欲望。之前运河关闭的教训让君士坦丁堡更加注重当地的防御,不仅新修几座城堡,还正式将东印度公司的护航舰队扩大化,公司还得到了罗马的拨款援助。
半岛的港口城市惨了,自从重要港口吉达被炮击后,阿拉伯人的贸易能力明显下降。同时马斯喀特等波斯湾城镇也因为航线问题遭到衰落,阿拉伯人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可罗马的隐形封锁无处不在让他们的质量上不去。这就很让人窝火了。
加上耶路撒冷陷落,原本的圣战军队更加扩大,一下子拥有将近十万人,其中九成是平民,纯粹是宗教情绪加入的。
这群人的后勤只能由他们自己负责,因为麦加负担不住这么多人的开销,当初征服萨珊王朝,打残罗马帝国一个是这两个国家刚刚打完,实力没有恢复;另一个是他们的政策很宽松,只要改信就能获得大片土地。
但这种辉煌的时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贵族占据着大片可以耕种的土地,但人口是不断增长的,只有不断扩张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土地。但阿拔斯王朝后阿拉伯人的扩张不仅停止,还退步了。只能龟缩在沙漠中和其他部落争夺绿洲。
大军保持阵营好不容易到达了约旦河附近,正好看到一对巡逻的士兵。准备冲过去呢,对方的骆驼直接蹲了下来,士兵用上面的火炮向他们开火,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哪里见过这个东西,倒下了一大片。
在营地里的彼得怎会放过这大好的良机,立刻命令:全军进攻!
士兵们很快冲出了营门。
――――分割线――――
可当撤退的军号响起之后,早已做好准备的罗马士兵们迅速而有次序的涌出。骑兵冲锋在前,其次是步兵,虽然他们注定无法追上逃跑的敌人,但可以为前方部队压阵,以防止对方的反击。
“小心!!”指挥官亡魂直冒,伴随他这一声惊呼,队伍中更是发生无数声惨叫。
而当队伍正惊慌不安之时,罗马的第二波火炮打击再次降临,联军士兵们惊慌的四处躲避,整个阵型变得混乱起来。
大部分溃兵像无头的苍蝇,在罗马士兵有意的驱使下,分不清东南西北,只朝着压力最小的方向逃命。而此时的右翼联军部队也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罗马的轰击,但他们很快稳住了阵脚,后撤了一段距离之后,开始也用过去进行还击,双方正处于对峙状态,洛克里的溃兵向潮水一般的涌来,顿时冲乱了他们的阵营。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联军有多人的伤亡,其中还包括被俘虏的多人,主要是巴伐利亚士兵,对罗马部队而言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胜利。
已经被不断砸落的石弹轰击得士气低落、阵列支离破碎的联军正在乱糟糟的后撤,看到罗马全军尽出,气势汹汹的向他们扑来,即使有心反击,也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而士兵们更是没有了应战的勇气,争先恐后的往后跑了。罗马骑兵也不使用长矛,而是驱马直撞,将本就散乱的溃兵变得更加散乱,使其无法重整。() ()
剩下那些平民也没有见过这东西,平常只是劳作念经,没有机会和罗马接触,自然对大炮的力量一无所知。
看着前方的炮手将沉重的石弹放进炮膛,指挥官满怀期待的看向罗马的营地,然后他惊奇的看到十个小黑点从敌人营地飞出,转瞬间呼啸着落入军阵中……
联军迅速后撤,同时尽力保持着一个个还算整体的队列,粗暴的将散乱的溃兵挤在了后面。罗马骑兵持续的追击了五六里地,直到对方骑兵迎击上来,在前方作战的克里斯蒂安才下令收兵回营。
在中欧战场上,由阿尔高公爵带领的军队已经突破了帕尔马,目标直指米兰。驻守在拉斯佩齐亚的守军不得不回撤防卫,而彼得带领的罗马军队和斯图加特的联军也已经来到了慕尼黑城下,双方在城外拉开阵势。
“往后撤!快往后撤!!”炮弹不断下落,有一颗就落在指挥官附近,吓得他顾不得前方的火炮,急忙下达命令。
双方都以火炮作为开始,勃艮第的指挥官兴奋的不断催促士兵将火炮前移,为此整支军队也在向前。他要让火炮的轰击更加精准,要让罗马人无处藏身!他要看着他们在石弹的打击下,惊慌的四处躲藏。
约翰见情况不妙,果断下令:撤退。
同盟军一方,士兵,火炮门,由勃艮第公爵指挥,西吉斯蒙德在斯图加特等待好消息;罗马帝国军,火炮门,由彼得指挥。
对于犹太人,彼得大发慈悲的允许犹太会堂在耶路撒冷存在。但在语言方面,罗马要求所有宗教举行仪式时都要用罗马尼亚语,结果只有亚美尼亚教会表示不同意。他们表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罗马尼亚语,但在宗教仪式上还是使用原来的语言。对于亚美尼亚人,彼得暂时同意了。
同时对耶路撒冷地区的改造也随之开始,阿克萨清真寺被彼得赐给阿拉维派,每年分出一部分收入来作为保护费。
这样大的胜利自然是让罗马士气大涨,在第二天的对战前,彼得派人送过去一封信,只要慕尼黑投降,他就不会为难对方,自己只是要和西吉斯蒙德有个了断,为了双方,还是不要对抗了。
这个实在是空话,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如一场战斗说服力强。
不过还好,来自黑森公国等地方总共援军加入联军中,这让原本的损失弥补回来。约翰也觉得大不了在慕尼黑城中坚守,只要他们能正面击溃罗马军队,那就能极大震撼罗马,逼迫他们议和。如果不行的话,那就说服更多的国家加入,然后兵临君士坦丁堡,虽然有些不可能,但说不定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