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最敬畏大海的村民到底是无知还是自负呢。
陶淼明白了事情的大致缘由,第二天她继续下山去了村里,颙则留在家里监工。
还是那个集市上,大夏天的也只有集市才会聚集这么多人,依旧是那个摊子上的村民,陶淼这次来买了两个水桶,向村民证实了颙说的是实情。
村民提起这个更觉愧疚,常年出海脸色晒成了深的小麦色,依旧遮不住眉间皱起的纹路,“唉,小姑娘,情况就是这样,可后悔都已经晚了,那些个垃圾根本就捞不完啊,起初我们大家伙也试过跑去打捞,天刚亮就出发,日头大了再回来,下午太阳眼看着要下去了,我们再出海,可就算这样,也总是打不完,真的是奇了怪了。渐渐的,大家都泄气了,不再去了。没办法呀,一家人都得吃饭,现在也就村里的老人坚持去岸边捡回飘到岸上的垃圾。”
闻曦又去了那片海域,这次她爬上了海滩最旁边的山石上,约莫有几层楼那么高,崎岖不平,几乎没有泥土,很容易就上去了。
这片小山石绵延至村边,一部分伸进浅水区,也能简单看作一个分隔。
陶淼站在山石的最高处,眺望飘着垃圾的海面。
近海处的垃圾还不算多,海面深处更多,陶淼仅凭肉眼看不具体,但由近至远那些垃圾像一条毯子绵延至深处,消失在海平面。
午饭陶淼要回去吃,一路上她都在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打捞垃圾既耗人力又费财力,渔民已经无法承担日常开支,恐怕难以进行这项活动,尽管从长远来看这才是关乎潜龙村数口人家存活的一线生机,可即便是从上帝角度看,渔民也要考虑眼前的实际。
想想家里的金龙,有没有上帝还另说呢,可能有的是玉皇大帝。
走到坡上,小院逐渐出现眼前,颙坐在院子里的木桌旁和那些工人闲聊着,还给他们隔空扔了几个果子,应该又是玄鸟从林子里叼回来的,桌子上那么些果子玄鸟不吃,偏偏要跑到地上抢雪饼的。
这才又过了半天,地基已经建好了,正在往上砌砖。
或许他们要在这里生活很久吧。
不能眼看着潜龙村陷入绝境,陶淼不信颙无动于衷,不然怎么会离开几十年又再回来呢,他没法做的事情那就她来做。
走上了坡,院子里那个古朴气息的男人笑看了过来,“回来了。”
陶淼点点头,往木桌那走。
颙拿了一个红彤彤的果子放到陶淼手心,陶淼从来没见过,“尝尝,这个果子只有潜龙村有。”
一口咬下去,充盈的汁水占满了口腔,这个果子皮那么薄。
“很甜。”这是陶淼的评价。
颙也咬了一个,“我小时候可爱吃了。”
“你小时候?”按照沈爷爷的故事,颙不是一直都是龙形吗,金龙模样的时候也吃这个果子吗?
“嗯,小时候,我娘会找这种果子给我吃。”
颙吃东西总是不紧不慢,好像他已经吃遍了这世上所有的珍馐,陶淼还是问了出来,“那你娘亲去哪了?”龙是真的可以活上千年的对吧。
“他们都消散于天地了。”
消散天地,是连个遗体都没留下吧,还不如她,她爸妈最起码还有个墓能让她有个倾诉的地方。
颙放下了红果,有些无可奈何地笑了,“别伤心,天地也是一种归宿,何况活了上千年”
也对,可能是人类太贪心了,对于百年不满足,总是充斥着奢望。
颙问了下陶淼今日下山有什么收获,陶淼说了她看到的一望无际的海洋垃圾,犯起了愁,“那么多,也怪不得村民会放弃。”
“你说我应该怎么办?”陶淼问向始终处之淡然的男人。
“你要管这事吗?”
陶淼坚定地点头。
颙轻叹一声,柔声道:“此事极为不易,渔民的难处太多了,力量却太小了,即便心知此事必要解决才能换来生存的希望,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积蓄支撑,也不能舍弃这段时间的收入。没有人告诉他们一定可以解决,他们便更不敢冒这个险,届时那些污物不知能不能处理干净,一家老小却已断了口粮。”
“你又如何帮他们呢?”颙看向陶淼的眼神,温柔中有一丝悲悯,天道要如此,凡力不可违。只等若干年之后,此事自会消解。
有办法的,一定会有办法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已经娴熟运用几千年了,没道理在潜龙村行不通。
陶淼已经有了解决方案的雏形,说到底就是个钱的问题,若渔民不需为打捞垃圾支付任何费用也不用担心这段时间断了收入,大家应该就能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陶淼把颙前天拿回来的那一箱子钱打开,这次她数了数具体的金额,一捆一捆的也很好数,九十二万。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很明显做的还不够。
“工人的钱是不是已经给过了?”这里面的钱不是个整数,
颙坐在床边看着她一捆一捆地数,“嗯,全部工费加上装修给了八万。”
唉,什么样的故人动辄就是一百万一百万的给啊。
看着陶淼愁眉苦脸的表情,颙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开口说道:“这钱来路干净,对那个故人来说也不算什么。”
末了,他又轻轻说道,“我给他们的,经营百年,怕不止这么一点。”
陶淼皱眉看着坐的笔直的某人,怎么还骄傲起来了。
“行吧,这钱来的真是太容易了,用起来总觉得心虚,不如拿去做些事,你以为呢?”
颙自然知道陶淼要拿来做什么,笑着点点头,他自然是不心疼的,用完了还会有的。
心里有了数,陶淼便立马行动,一连几天,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屋里,木制家具散发出的木质香,让人更觉平静。
在这几天里,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都是颙在料理,玄鸟打打下手,雪饼偶尔添个乱。
厕所和淋浴间也完工了。
陶淼拿着那几张纸信心满满地走出了卧室,计划已成,接下来就是行动的时间了。
早上的集市人是最多的,他们赶在大部分人还没出摊的时候出了门,因为陶淼决定在集市也摆个摊,不卖东西,就是宣传。
可摆摊也得有个样子,桌子凳子标语哪样不需要?可总不能人力搬下山,那些龙族传下来的家具一个赛一个的沉,没有代步工具那只能让颙躲开村民的视线搞下山了。
桌子铺好,凳子摆好,一家四口全部出动。
陶淼忙前忙后写标语,得亏陶淼练过毛笔字,不过不太美观就是了,七七八八写了一堆,等会发鸡蛋的时候一起发出去。
等陶淼写了一沓的时候,颙也买好鸡蛋回来了,一手两个提篮,里面的鸡蛋垒的都快冒出来了,恐怕是把潜龙村的鸡窝都掏遍了。
就连玄鸟嘴里都叼着一个花花绿绿的袋子,估计里面装的也是鸡蛋,至于雪饼,寸步不离地跟着颙,陶淼最近对此颇为吃醋。
陶淼把用大宣纸写的几张大标语垂在桌子一边,面向长街。
“拿广告,领鸡蛋!”
多么朴实无华的标语,陶淼信心满满地坐在桌后等着一大波人的“袭击”。
至于颙,虽对这个招数保留意见,但还是按照计划帮助陶淼实施。
可是半个时辰过去了,根本就没人来光顾。
太奇怪了!陶淼由兴致冲冲转向面容呆滞。问题出在哪了?不是说大家没有收入吗?那免费的鸡蛋为什么不来领?他们不喜欢吃鸡蛋吗?
虽说这条街上光顾的客人很少,目光所至,全是摆摊的,可也不应该一个人都没有啊。
陶淼苦着脸看向坐在旁边一脸平静的颙,“为什么没有人来领?”
颙微笑摇头。
这时,一个老人慢慢走到了桌子前,颤颤巍巍的手指向篮子,“姑娘,你这鸡蛋怎么卖的?”
终于来人了,陶淼起身对老爷爷笑道:“爷爷,我们的鸡蛋只送不卖。”
老爷爷像是第一次见,也是年纪大了反应了一会才说,“姑娘,你这不要钱怎么能行,现在条件都不好,你这样怎么赚钱?”
“爷爷,我们不赚钱,只要您把这张小纸带回家给家人看看就行。”看样子老爷爷应该不识字或者看不清。
老爷爷点点头,应了两声,也不知道到底懂没懂,拿着一小袋鸡蛋和小标语走了。
小标语上是陶淼写的打捞垃圾的广告,为什么说是广告呢,一个小渔船的海洋垃圾可以卖给陶淼,一船两百块钱,就家家户户都有的那种小木船,就算装满也不费什么力气。
许是第一个老爷爷起了作用,离他们有些距离的小摊贩,问道:“姑娘,刚才那老伯真没给钱啊?”
陶淼他们在街尾,中间的摊位都是固定商贩的,早被占了,街尾稀稀疏疏地分布着几家小摊。
陶淼仰头放声道:“是啊,我们这边鸡蛋都是免费送的。”
这摆摊的大哥来了兴趣,正好也没人来买东西,大哥径直往陶淼这边过来了。
大哥仔细看了看两边的标语,“姑娘,你这不赚钱图什么呢?这些鸡蛋也不少钱呢。”
“大哥,我们在打广告呢,希望大家能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打广告?”
陶淼从一沓广告纸片里拿一张递给大哥,“是啊,大哥你看,我们在做回收垃圾的业务。”
大哥好像第一次听说这种业务,半信半疑地接过了纸片,“这是真的吗,那海里的垃圾都泡烂了,你们还能有用啊?”
陶淼明白了事情的大致缘由,第二天她继续下山去了村里,颙则留在家里监工。
还是那个集市上,大夏天的也只有集市才会聚集这么多人,依旧是那个摊子上的村民,陶淼这次来买了两个水桶,向村民证实了颙说的是实情。
村民提起这个更觉愧疚,常年出海脸色晒成了深的小麦色,依旧遮不住眉间皱起的纹路,“唉,小姑娘,情况就是这样,可后悔都已经晚了,那些个垃圾根本就捞不完啊,起初我们大家伙也试过跑去打捞,天刚亮就出发,日头大了再回来,下午太阳眼看着要下去了,我们再出海,可就算这样,也总是打不完,真的是奇了怪了。渐渐的,大家都泄气了,不再去了。没办法呀,一家人都得吃饭,现在也就村里的老人坚持去岸边捡回飘到岸上的垃圾。”
闻曦又去了那片海域,这次她爬上了海滩最旁边的山石上,约莫有几层楼那么高,崎岖不平,几乎没有泥土,很容易就上去了。
这片小山石绵延至村边,一部分伸进浅水区,也能简单看作一个分隔。
陶淼站在山石的最高处,眺望飘着垃圾的海面。
近海处的垃圾还不算多,海面深处更多,陶淼仅凭肉眼看不具体,但由近至远那些垃圾像一条毯子绵延至深处,消失在海平面。
午饭陶淼要回去吃,一路上她都在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打捞垃圾既耗人力又费财力,渔民已经无法承担日常开支,恐怕难以进行这项活动,尽管从长远来看这才是关乎潜龙村数口人家存活的一线生机,可即便是从上帝角度看,渔民也要考虑眼前的实际。
想想家里的金龙,有没有上帝还另说呢,可能有的是玉皇大帝。
走到坡上,小院逐渐出现眼前,颙坐在院子里的木桌旁和那些工人闲聊着,还给他们隔空扔了几个果子,应该又是玄鸟从林子里叼回来的,桌子上那么些果子玄鸟不吃,偏偏要跑到地上抢雪饼的。
这才又过了半天,地基已经建好了,正在往上砌砖。
或许他们要在这里生活很久吧。
不能眼看着潜龙村陷入绝境,陶淼不信颙无动于衷,不然怎么会离开几十年又再回来呢,他没法做的事情那就她来做。
走上了坡,院子里那个古朴气息的男人笑看了过来,“回来了。”
陶淼点点头,往木桌那走。
颙拿了一个红彤彤的果子放到陶淼手心,陶淼从来没见过,“尝尝,这个果子只有潜龙村有。”
一口咬下去,充盈的汁水占满了口腔,这个果子皮那么薄。
“很甜。”这是陶淼的评价。
颙也咬了一个,“我小时候可爱吃了。”
“你小时候?”按照沈爷爷的故事,颙不是一直都是龙形吗,金龙模样的时候也吃这个果子吗?
“嗯,小时候,我娘会找这种果子给我吃。”
颙吃东西总是不紧不慢,好像他已经吃遍了这世上所有的珍馐,陶淼还是问了出来,“那你娘亲去哪了?”龙是真的可以活上千年的对吧。
“他们都消散于天地了。”
消散天地,是连个遗体都没留下吧,还不如她,她爸妈最起码还有个墓能让她有个倾诉的地方。
颙放下了红果,有些无可奈何地笑了,“别伤心,天地也是一种归宿,何况活了上千年”
也对,可能是人类太贪心了,对于百年不满足,总是充斥着奢望。
颙问了下陶淼今日下山有什么收获,陶淼说了她看到的一望无际的海洋垃圾,犯起了愁,“那么多,也怪不得村民会放弃。”
“你说我应该怎么办?”陶淼问向始终处之淡然的男人。
“你要管这事吗?”
陶淼坚定地点头。
颙轻叹一声,柔声道:“此事极为不易,渔民的难处太多了,力量却太小了,即便心知此事必要解决才能换来生存的希望,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积蓄支撑,也不能舍弃这段时间的收入。没有人告诉他们一定可以解决,他们便更不敢冒这个险,届时那些污物不知能不能处理干净,一家老小却已断了口粮。”
“你又如何帮他们呢?”颙看向陶淼的眼神,温柔中有一丝悲悯,天道要如此,凡力不可违。只等若干年之后,此事自会消解。
有办法的,一定会有办法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已经娴熟运用几千年了,没道理在潜龙村行不通。
陶淼已经有了解决方案的雏形,说到底就是个钱的问题,若渔民不需为打捞垃圾支付任何费用也不用担心这段时间断了收入,大家应该就能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陶淼把颙前天拿回来的那一箱子钱打开,这次她数了数具体的金额,一捆一捆的也很好数,九十二万。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很明显做的还不够。
“工人的钱是不是已经给过了?”这里面的钱不是个整数,
颙坐在床边看着她一捆一捆地数,“嗯,全部工费加上装修给了八万。”
唉,什么样的故人动辄就是一百万一百万的给啊。
看着陶淼愁眉苦脸的表情,颙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开口说道:“这钱来路干净,对那个故人来说也不算什么。”
末了,他又轻轻说道,“我给他们的,经营百年,怕不止这么一点。”
陶淼皱眉看着坐的笔直的某人,怎么还骄傲起来了。
“行吧,这钱来的真是太容易了,用起来总觉得心虚,不如拿去做些事,你以为呢?”
颙自然知道陶淼要拿来做什么,笑着点点头,他自然是不心疼的,用完了还会有的。
心里有了数,陶淼便立马行动,一连几天,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屋里,木制家具散发出的木质香,让人更觉平静。
在这几天里,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都是颙在料理,玄鸟打打下手,雪饼偶尔添个乱。
厕所和淋浴间也完工了。
陶淼拿着那几张纸信心满满地走出了卧室,计划已成,接下来就是行动的时间了。
早上的集市人是最多的,他们赶在大部分人还没出摊的时候出了门,因为陶淼决定在集市也摆个摊,不卖东西,就是宣传。
可摆摊也得有个样子,桌子凳子标语哪样不需要?可总不能人力搬下山,那些龙族传下来的家具一个赛一个的沉,没有代步工具那只能让颙躲开村民的视线搞下山了。
桌子铺好,凳子摆好,一家四口全部出动。
陶淼忙前忙后写标语,得亏陶淼练过毛笔字,不过不太美观就是了,七七八八写了一堆,等会发鸡蛋的时候一起发出去。
等陶淼写了一沓的时候,颙也买好鸡蛋回来了,一手两个提篮,里面的鸡蛋垒的都快冒出来了,恐怕是把潜龙村的鸡窝都掏遍了。
就连玄鸟嘴里都叼着一个花花绿绿的袋子,估计里面装的也是鸡蛋,至于雪饼,寸步不离地跟着颙,陶淼最近对此颇为吃醋。
陶淼把用大宣纸写的几张大标语垂在桌子一边,面向长街。
“拿广告,领鸡蛋!”
多么朴实无华的标语,陶淼信心满满地坐在桌后等着一大波人的“袭击”。
至于颙,虽对这个招数保留意见,但还是按照计划帮助陶淼实施。
可是半个时辰过去了,根本就没人来光顾。
太奇怪了!陶淼由兴致冲冲转向面容呆滞。问题出在哪了?不是说大家没有收入吗?那免费的鸡蛋为什么不来领?他们不喜欢吃鸡蛋吗?
虽说这条街上光顾的客人很少,目光所至,全是摆摊的,可也不应该一个人都没有啊。
陶淼苦着脸看向坐在旁边一脸平静的颙,“为什么没有人来领?”
颙微笑摇头。
这时,一个老人慢慢走到了桌子前,颤颤巍巍的手指向篮子,“姑娘,你这鸡蛋怎么卖的?”
终于来人了,陶淼起身对老爷爷笑道:“爷爷,我们的鸡蛋只送不卖。”
老爷爷像是第一次见,也是年纪大了反应了一会才说,“姑娘,你这不要钱怎么能行,现在条件都不好,你这样怎么赚钱?”
“爷爷,我们不赚钱,只要您把这张小纸带回家给家人看看就行。”看样子老爷爷应该不识字或者看不清。
老爷爷点点头,应了两声,也不知道到底懂没懂,拿着一小袋鸡蛋和小标语走了。
小标语上是陶淼写的打捞垃圾的广告,为什么说是广告呢,一个小渔船的海洋垃圾可以卖给陶淼,一船两百块钱,就家家户户都有的那种小木船,就算装满也不费什么力气。
许是第一个老爷爷起了作用,离他们有些距离的小摊贩,问道:“姑娘,刚才那老伯真没给钱啊?”
陶淼他们在街尾,中间的摊位都是固定商贩的,早被占了,街尾稀稀疏疏地分布着几家小摊。
陶淼仰头放声道:“是啊,我们这边鸡蛋都是免费送的。”
这摆摊的大哥来了兴趣,正好也没人来买东西,大哥径直往陶淼这边过来了。
大哥仔细看了看两边的标语,“姑娘,你这不赚钱图什么呢?这些鸡蛋也不少钱呢。”
“大哥,我们在打广告呢,希望大家能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打广告?”
陶淼从一沓广告纸片里拿一张递给大哥,“是啊,大哥你看,我们在做回收垃圾的业务。”
大哥好像第一次听说这种业务,半信半疑地接过了纸片,“这是真的吗,那海里的垃圾都泡烂了,你们还能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