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崔余知道,她爸这是有了决定了。
崔见阳是老实的,是善良的,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是没有底线的。他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确对所有人都抱有善意,他也会一直对爱的人退让,但是他有自己的底线,任何事情,任何人,在他退到不能再退的时候,他就会反手一刀,切断乱麻,不给对方和自己半点退路。
这一点,崔余和崔见阳很像。
上辈子,崔见阳也是这样切断和自己的联系的。
他为了崔余过上好生活,为了崔余能成为余晚嘴里真正的上层人,他可以自己偷偷去看崔余,可以在和别人聊天时不停提及他的小鱼,他可以为小鱼做任何事,但绝对不会联系她,也不会接触她。
他可以单方面断的一干二净。
他就是这样的人。
崔余明白,后面的话,她不需要再说了。
崔见阳如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爸,再吃点吧。”崔余去端了粥,“钟铉姑姑煮的小米粥,很黏。”
崔见阳点点头,“你也吃点。”
“你吃完我再吃。”崔余笑着和崔见阳说起过往的事,“姑姑走的时候和我简单说了几句,她说家里来了个叫钟铉的姑姑,以前在咱们家住过。刚刚我一见,就觉得不应该叫姑姑,太年轻了。”
“看着是不大。”崔见阳算了算日子,“不过也得快四十了。”
“是吗?”崔余道:“看样子也就三十出头,不像快四十的人。”
“人长得年轻。”崔见阳吃了一口菜,点点头:“菜炒的也挺好。”
*
方老师今天下午没课,中午提了一块肉回来,又买了洋葱,准备包包子。
她家这孩子对吃饭没什么兴趣,最喜欢的就是包子饺子等面食,只要是带馅的,荤素都可以,比吃别的,能多吃一些。
方老师就准备包点包子,小笼包那种大小,蘸着醋吃最好。
这个夏天快要过去了,林听又瘦了不少。前几天大雨,他还被派去防汛了,方菲在家里提心吊胆的,好不容易盼着林听回来了,死死睡了一觉,一大早又走了。
忙的啊,别提。
方菲就把肉给洗了,剁成肉馅,扒好洋葱又切碎了,最后调好味道,就开始包。
洋葱猪肉的包子最好吃,又香又鲜,林听每次都能吃很多。这孩子又喜欢吃醋,一锅包子蘸着醋和辣椒油一起吃,再有人陪着说话,不知不觉就能吃完。
方菲想着林听能多吃点东西,就开心,包的很快,一会儿就上锅蒸了。
魏辰阳来的比林听早,上班的时候就接到了方菲的电话,告诉他中午回家吃饭,包的包子。魏辰阳盯着下班时间,秒针一到就骑上摩托车来了。
下了车,就去洗手,走进厨房发现里面热的像蒸笼。
“夏天做饭真是要命。”魏辰阳念叨着,立刻转头出去,再进来,扛着落地扇就来了。
魏辰阳熟门熟路找到插头,又给把风扇调好了,对着方菲吹,才满意了。
方菲笑道:“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有福气,能嫁给你。”
“那必须有福气。”魏辰阳去帮忙包包子:“姨,我也包。”
“你别沾手了,马上就包完。”
魏辰阳探头看了一眼盆里的馅和面,还有那么老多,“这么多呢,怎么就马上包完了,咱俩一起,快。”
魏辰阳说着,就去擀皮,“我还是擀皮吧,你腰不好,坐着包,别站着了。”
说着,又抬脚拉来一个椅子,让方菲坐下。
方菲还能说什么,满脸笑容,真觉得这孩子自己没白疼。
两个人包的就快很多,家务活魏辰阳大多都会做,擀皮包包子没有不会的。这孩子早早没了妈,即使经常在方菲这里吃饭,不过还是在自己家的日子多。魏老师工作又忙,他自己一个人便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从小就这样,干到大了,没有什么不会干的。
方菲忍不住夸:“这皮擀的比我都好。”
“嘿嘿。”魏辰阳得意笑了,“姨,我包包子捏的褶子更好。”
“知道你厉害。”方菲说。
“怎么想着包包子了,这天怪热的。”
“还不是林听挑食,他能吃个啥,什么都不爱吃,能进嘴的,也就这包子饺子了,说前几天在单位光吃饺子了,我想着还是包包子吧。你看他瘦的,一个夏天过去,都脱相了要。”
“姨,你别担心,林听身体不错,你看他那一身腱子肉。我都没见过他生病啥的。”
说到这里,魏辰阳就想起去医院看崔记者爸爸的事儿了,便对方菲道:“真是有什么别有病,我一个同事,她爸突然高烧,直接送医院了。我去医院的时候,她说话都抖,给吓的。”
“小姑娘?”方菲问,“她一个人吗?”
“对,一个人。”魏辰阳只见了崔余,还有一个据说是崔余的姑姑,没见到崔余妈妈。路上他还顺嘴问了一句,袁琴当时支支吾吾没有说明白,魏辰阳也没听明白。
“那一个人就是吓到了。”方菲说,“你们同事之间也多帮忙,一个小姑娘也是不容易,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人的。”
“我知道。”魏辰阳说。
这两人说着话,林听就进来了。
进来正好听到有人住院了,便问:“谁生病了?”
崔见阳是老实的,是善良的,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是没有底线的。他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确对所有人都抱有善意,他也会一直对爱的人退让,但是他有自己的底线,任何事情,任何人,在他退到不能再退的时候,他就会反手一刀,切断乱麻,不给对方和自己半点退路。
这一点,崔余和崔见阳很像。
上辈子,崔见阳也是这样切断和自己的联系的。
他为了崔余过上好生活,为了崔余能成为余晚嘴里真正的上层人,他可以自己偷偷去看崔余,可以在和别人聊天时不停提及他的小鱼,他可以为小鱼做任何事,但绝对不会联系她,也不会接触她。
他可以单方面断的一干二净。
他就是这样的人。
崔余明白,后面的话,她不需要再说了。
崔见阳如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爸,再吃点吧。”崔余去端了粥,“钟铉姑姑煮的小米粥,很黏。”
崔见阳点点头,“你也吃点。”
“你吃完我再吃。”崔余笑着和崔见阳说起过往的事,“姑姑走的时候和我简单说了几句,她说家里来了个叫钟铉的姑姑,以前在咱们家住过。刚刚我一见,就觉得不应该叫姑姑,太年轻了。”
“看着是不大。”崔见阳算了算日子,“不过也得快四十了。”
“是吗?”崔余道:“看样子也就三十出头,不像快四十的人。”
“人长得年轻。”崔见阳吃了一口菜,点点头:“菜炒的也挺好。”
*
方老师今天下午没课,中午提了一块肉回来,又买了洋葱,准备包包子。
她家这孩子对吃饭没什么兴趣,最喜欢的就是包子饺子等面食,只要是带馅的,荤素都可以,比吃别的,能多吃一些。
方老师就准备包点包子,小笼包那种大小,蘸着醋吃最好。
这个夏天快要过去了,林听又瘦了不少。前几天大雨,他还被派去防汛了,方菲在家里提心吊胆的,好不容易盼着林听回来了,死死睡了一觉,一大早又走了。
忙的啊,别提。
方菲就把肉给洗了,剁成肉馅,扒好洋葱又切碎了,最后调好味道,就开始包。
洋葱猪肉的包子最好吃,又香又鲜,林听每次都能吃很多。这孩子又喜欢吃醋,一锅包子蘸着醋和辣椒油一起吃,再有人陪着说话,不知不觉就能吃完。
方菲想着林听能多吃点东西,就开心,包的很快,一会儿就上锅蒸了。
魏辰阳来的比林听早,上班的时候就接到了方菲的电话,告诉他中午回家吃饭,包的包子。魏辰阳盯着下班时间,秒针一到就骑上摩托车来了。
下了车,就去洗手,走进厨房发现里面热的像蒸笼。
“夏天做饭真是要命。”魏辰阳念叨着,立刻转头出去,再进来,扛着落地扇就来了。
魏辰阳熟门熟路找到插头,又给把风扇调好了,对着方菲吹,才满意了。
方菲笑道:“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有福气,能嫁给你。”
“那必须有福气。”魏辰阳去帮忙包包子:“姨,我也包。”
“你别沾手了,马上就包完。”
魏辰阳探头看了一眼盆里的馅和面,还有那么老多,“这么多呢,怎么就马上包完了,咱俩一起,快。”
魏辰阳说着,就去擀皮,“我还是擀皮吧,你腰不好,坐着包,别站着了。”
说着,又抬脚拉来一个椅子,让方菲坐下。
方菲还能说什么,满脸笑容,真觉得这孩子自己没白疼。
两个人包的就快很多,家务活魏辰阳大多都会做,擀皮包包子没有不会的。这孩子早早没了妈,即使经常在方菲这里吃饭,不过还是在自己家的日子多。魏老师工作又忙,他自己一个人便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从小就这样,干到大了,没有什么不会干的。
方菲忍不住夸:“这皮擀的比我都好。”
“嘿嘿。”魏辰阳得意笑了,“姨,我包包子捏的褶子更好。”
“知道你厉害。”方菲说。
“怎么想着包包子了,这天怪热的。”
“还不是林听挑食,他能吃个啥,什么都不爱吃,能进嘴的,也就这包子饺子了,说前几天在单位光吃饺子了,我想着还是包包子吧。你看他瘦的,一个夏天过去,都脱相了要。”
“姨,你别担心,林听身体不错,你看他那一身腱子肉。我都没见过他生病啥的。”
说到这里,魏辰阳就想起去医院看崔记者爸爸的事儿了,便对方菲道:“真是有什么别有病,我一个同事,她爸突然高烧,直接送医院了。我去医院的时候,她说话都抖,给吓的。”
“小姑娘?”方菲问,“她一个人吗?”
“对,一个人。”魏辰阳只见了崔余,还有一个据说是崔余的姑姑,没见到崔余妈妈。路上他还顺嘴问了一句,袁琴当时支支吾吾没有说明白,魏辰阳也没听明白。
“那一个人就是吓到了。”方菲说,“你们同事之间也多帮忙,一个小姑娘也是不容易,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人的。”
“我知道。”魏辰阳说。
这两人说着话,林听就进来了。
进来正好听到有人住院了,便问:“谁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