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看着熹微的光亮一点一点的吞噬了暗夜,清脆的啼鸣唤醒沉酣,心中的阴霾也跟着去了几分。拥着的寝被早已冷透,僵直坐着也是十分不舒适,动了动,反复捏捏手,敲了敲肩膀,想着早点过去请安也好。
环顾四周,拉起帘子,别扭的穿鞋怎么也穿不好,手太小了,心中恼意非常。脚一蹬,重新坐在床上,“呼”,歇会儿。
哪知手往里一放,碰到了什么东西凉沁沁的,反射性往外一缩,撇过头,原来是这些日子从不离身的子云佩。撇了撇嘴,不由自主的想着,这玉佩好是好看,可是太重了些,还非得佩戴,忒麻烦。两年前听到生了我的是一国之后,且其他妃子早已诞下皇子,我这母后膝下仅有一位公主,朝堂后宫似乎对此颇有微词,麻烦更大了。摇摇头,走一步看一步吧,见招拆招。
望着窗中透过的光,思绪渐渐飘远。这一世的母亲,那个婉约清丽的女子,不可见的叹口气,也是爱极了皇帝吧,那双眼里无时无刻不是满满的爱意。过去为了尽快了解这里的文字,偷偷的到泰和殿小书房,在门口看到母亲拿着一个信笺,一动不动的看着,不知回忆起什么,唇角有一抹笑意不曾消失,直到进去,她匆匆藏起,放于屉中。那时,心中流过一丝不解,后来趁午睡无人时,悄悄爬上去打开,才知道是年少时,皇帝写给母亲的心迹。知道时,对这母亲,又多了一丝心疼,自古爱上皇帝的人,都不是如意的,只希望她不是其中的那一个。
“叩,叩,叩,公主,该起了”老宫人站于门外平静说道。
听得屋内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直接道:“知道了,嬷嬷进来吧”于是一个老宫人带着侍女鱼贯而入。
衣饰整理完毕,司衾叠好被后,跟着用银盆端好一盆热水,用热手巾将手包起来,在热水盆里浸泡一会儿,抹干。
坐在梳妆台前,老宫人轻轻拢着两鬓,带着笑意说道:“公主的头发是越来越乌黑了呢,皇后娘娘看到了定然是很高兴。”
闻言,瞧了瞧镜中人眉如翠羽,眼如春杏,齿如含贝,似乎已经能看到未来姿容殊色。垂眸,想到如此也不知是福是祸。同时对这宫人也有些许不满,这嬷嬷虽然这三年来认真做事,十分敬业,可是是由太后假借母后的手拨到自己身边,总是有着各种规矩,还频繁干预自己的事,还是得借机将这老嬷嬷调换出去。淡淡道:“走吧。”
出了云阁,走入泰和正殿。
站于殿外的宫女正欲行礼
像前世一样,对自己呵护备至的母亲,总是希望她是开心的,没有忧愁的,也乐得在她面前孩子般天真的模样。向着她们眨了眨眼,“嘘”,将手放于唇上向站在外面的宫女示意道。挂上笑意,踏入殿内,想给她一个惊喜。
在老宫人的帮扶下,小心翼翼的跨过门槛,四周环望,没有看见母后的身影。奇怪,以往她都是在正殿看书习画。
突然瞄到轩窗桌上还有一本书,一杯茶,快步走过去,用手一碰杯壁,还是温的,说明才离开一会儿,这般早,会去哪里呢?
实在想不出那样教育下的女子会去哪,还是坐下等着吧,立即付诸行动,坐于轩窗一侧的坐榻上。
“公主”一声惊呼传来,抬起头,原来是栖兰姑姑。身穿深绿色宫服的宫人回过神,几步便向前,放下手中物事,道:“老奴参见公主。公主这般早便过来了。”
站起身,扶起栖兰姑姑,微笑道:“是的,今日天儿亮的早,所以今日过来的早些。”继而疑问道:“姑姑可知母后这般早去了哪里?”
栖兰默了默,眼中挣扎了几番,道:“早知公主聪慧懂事,娘娘心中肯定甚为欣慰,要是”,好像还想说什么,顿了顿,换了句,说道:“老奴曾有幸见过娘娘过去早些时候去过梨花林。”
“哦?”转了转眼珠,不解,为何看到栖兰姑姑说起梨花林眼里又是心疼又是晦涩。直言道:“为何去梨花林?云儿都不曾知道还有梨花林。”
栖兰僵了一下,未言,后反复想了想,还是说道:“这梨花林是皇上为娘娘所栽。”内心默祷,希望公主能去解娘娘的烦忧。
看来这花林中还有故事啊,假装欣喜道“那云儿便去那里吧,栖兰姑姑能带云儿去么?”
栖兰踌躇说道:“娘娘从不让奴婢们去那里,老奴也只是跟着娘娘去过一次。”
心中一个念头闪过,快的没有抓住。只道:“这个简单,栖兰姑姑把云儿带到门口便是。”
芳若纠结了片刻,还是应声道:“是”
走到后殿西侧,栖兰突然地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深深望着清云公主,隔了一会,才缓缓道:“公主,这便是梨花林了,老奴告退。”说完,便离开了。
止步在那里,良久。在栖兰姑姑的眼中,我似乎看到一丝期盼的目光,她在期盼着什么呢?
带着疑虑,一步一步地走向梨花林。
置身于如玉似雪的梨花海中,风起,一阵又一阵馥郁的香气迎面而来,直浸人心。忍不住用手去接住那洁白,不染纤尘的花瓣,似乎能理解母后为何爱梨花了。不想破坏这片静谧美好的一隅,缓步向前走着。
渐渐地,影影约约听见清脆悠扬的曲子;近了一点,听见了婉转的歌喉伴随着曲调起伏跌宕;再向前走去,在梨花深处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
清云收住了脚步,任谁也不愿意破坏天地间这一幅画面了。
一曲缠绵悱恻的古曲终了,林中,着红白色交错相应的倩影似乎已经忘却了周围的一切,手覆上琴弦,反复摩挲,浓浓的情意随着琴音的最后持续着,发酵着。
不欲再看着母后带着些许凄婉的样子,迈着短腿,跑到女子身边,抱住她,软软糯糯出声道:“母后,云儿捉到你了。”
女子的身躯一僵,一暖,转过身,紧紧回抱着,哽咽道:“云儿”再无别的话,清云却知道她因为自己不再凄婉似是要离去,也好像理解了栖兰眼中的期盼,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再次凝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女子整理好心中爆发出的情感,才道:“云儿今日怎么到了这里?”
灵动的双眼眨了又眨,脆生生的说:“自然是因为想母后,等不及,就到这里来捉母后了。”
女子终于露出笑颜,眼中有了宠溺,揉了揉白嫩的小脸,道:“小小的人儿都会说甜言蜜语哄母后开心了。”
撅了撅嘴,说道:“母后过去每天都要念书给云儿听的。今日还未曾念书给云儿听呢?莫非母后忘记了。”
女子站起,理好衣襟,拉起细腻的小手,对着清云愧疚道:“你看,母后今日忘记了,现在补上可好?”
这世的母亲依旧如此呵护,不想让她感到歉疚。伸手抱住女子的腿,把脸埋在她怀里,故意说道:“这怎可补上?”随后铮铮有词的说:“许久没有假期,今日自是假休。”
女子彻底笑开,柔声说道:“你这孩子,贫嘴。”拉着清云,向泰和殿走去。
背后,梨花还在飘落,汇聚,在赏,在嗅,在感受盎然的春意。缤纷的梨花如雪无声的素雅,悄无声息的盛艳。团团簇簇,一阵阵清新正在飘来。
环顾四周,拉起帘子,别扭的穿鞋怎么也穿不好,手太小了,心中恼意非常。脚一蹬,重新坐在床上,“呼”,歇会儿。
哪知手往里一放,碰到了什么东西凉沁沁的,反射性往外一缩,撇过头,原来是这些日子从不离身的子云佩。撇了撇嘴,不由自主的想着,这玉佩好是好看,可是太重了些,还非得佩戴,忒麻烦。两年前听到生了我的是一国之后,且其他妃子早已诞下皇子,我这母后膝下仅有一位公主,朝堂后宫似乎对此颇有微词,麻烦更大了。摇摇头,走一步看一步吧,见招拆招。
望着窗中透过的光,思绪渐渐飘远。这一世的母亲,那个婉约清丽的女子,不可见的叹口气,也是爱极了皇帝吧,那双眼里无时无刻不是满满的爱意。过去为了尽快了解这里的文字,偷偷的到泰和殿小书房,在门口看到母亲拿着一个信笺,一动不动的看着,不知回忆起什么,唇角有一抹笑意不曾消失,直到进去,她匆匆藏起,放于屉中。那时,心中流过一丝不解,后来趁午睡无人时,悄悄爬上去打开,才知道是年少时,皇帝写给母亲的心迹。知道时,对这母亲,又多了一丝心疼,自古爱上皇帝的人,都不是如意的,只希望她不是其中的那一个。
“叩,叩,叩,公主,该起了”老宫人站于门外平静说道。
听得屋内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直接道:“知道了,嬷嬷进来吧”于是一个老宫人带着侍女鱼贯而入。
衣饰整理完毕,司衾叠好被后,跟着用银盆端好一盆热水,用热手巾将手包起来,在热水盆里浸泡一会儿,抹干。
坐在梳妆台前,老宫人轻轻拢着两鬓,带着笑意说道:“公主的头发是越来越乌黑了呢,皇后娘娘看到了定然是很高兴。”
闻言,瞧了瞧镜中人眉如翠羽,眼如春杏,齿如含贝,似乎已经能看到未来姿容殊色。垂眸,想到如此也不知是福是祸。同时对这宫人也有些许不满,这嬷嬷虽然这三年来认真做事,十分敬业,可是是由太后假借母后的手拨到自己身边,总是有着各种规矩,还频繁干预自己的事,还是得借机将这老嬷嬷调换出去。淡淡道:“走吧。”
出了云阁,走入泰和正殿。
站于殿外的宫女正欲行礼
像前世一样,对自己呵护备至的母亲,总是希望她是开心的,没有忧愁的,也乐得在她面前孩子般天真的模样。向着她们眨了眨眼,“嘘”,将手放于唇上向站在外面的宫女示意道。挂上笑意,踏入殿内,想给她一个惊喜。
在老宫人的帮扶下,小心翼翼的跨过门槛,四周环望,没有看见母后的身影。奇怪,以往她都是在正殿看书习画。
突然瞄到轩窗桌上还有一本书,一杯茶,快步走过去,用手一碰杯壁,还是温的,说明才离开一会儿,这般早,会去哪里呢?
实在想不出那样教育下的女子会去哪,还是坐下等着吧,立即付诸行动,坐于轩窗一侧的坐榻上。
“公主”一声惊呼传来,抬起头,原来是栖兰姑姑。身穿深绿色宫服的宫人回过神,几步便向前,放下手中物事,道:“老奴参见公主。公主这般早便过来了。”
站起身,扶起栖兰姑姑,微笑道:“是的,今日天儿亮的早,所以今日过来的早些。”继而疑问道:“姑姑可知母后这般早去了哪里?”
栖兰默了默,眼中挣扎了几番,道:“早知公主聪慧懂事,娘娘心中肯定甚为欣慰,要是”,好像还想说什么,顿了顿,换了句,说道:“老奴曾有幸见过娘娘过去早些时候去过梨花林。”
“哦?”转了转眼珠,不解,为何看到栖兰姑姑说起梨花林眼里又是心疼又是晦涩。直言道:“为何去梨花林?云儿都不曾知道还有梨花林。”
栖兰僵了一下,未言,后反复想了想,还是说道:“这梨花林是皇上为娘娘所栽。”内心默祷,希望公主能去解娘娘的烦忧。
看来这花林中还有故事啊,假装欣喜道“那云儿便去那里吧,栖兰姑姑能带云儿去么?”
栖兰踌躇说道:“娘娘从不让奴婢们去那里,老奴也只是跟着娘娘去过一次。”
心中一个念头闪过,快的没有抓住。只道:“这个简单,栖兰姑姑把云儿带到门口便是。”
芳若纠结了片刻,还是应声道:“是”
走到后殿西侧,栖兰突然地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深深望着清云公主,隔了一会,才缓缓道:“公主,这便是梨花林了,老奴告退。”说完,便离开了。
止步在那里,良久。在栖兰姑姑的眼中,我似乎看到一丝期盼的目光,她在期盼着什么呢?
带着疑虑,一步一步地走向梨花林。
置身于如玉似雪的梨花海中,风起,一阵又一阵馥郁的香气迎面而来,直浸人心。忍不住用手去接住那洁白,不染纤尘的花瓣,似乎能理解母后为何爱梨花了。不想破坏这片静谧美好的一隅,缓步向前走着。
渐渐地,影影约约听见清脆悠扬的曲子;近了一点,听见了婉转的歌喉伴随着曲调起伏跌宕;再向前走去,在梨花深处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
清云收住了脚步,任谁也不愿意破坏天地间这一幅画面了。
一曲缠绵悱恻的古曲终了,林中,着红白色交错相应的倩影似乎已经忘却了周围的一切,手覆上琴弦,反复摩挲,浓浓的情意随着琴音的最后持续着,发酵着。
不欲再看着母后带着些许凄婉的样子,迈着短腿,跑到女子身边,抱住她,软软糯糯出声道:“母后,云儿捉到你了。”
女子的身躯一僵,一暖,转过身,紧紧回抱着,哽咽道:“云儿”再无别的话,清云却知道她因为自己不再凄婉似是要离去,也好像理解了栖兰眼中的期盼,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再次凝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女子整理好心中爆发出的情感,才道:“云儿今日怎么到了这里?”
灵动的双眼眨了又眨,脆生生的说:“自然是因为想母后,等不及,就到这里来捉母后了。”
女子终于露出笑颜,眼中有了宠溺,揉了揉白嫩的小脸,道:“小小的人儿都会说甜言蜜语哄母后开心了。”
撅了撅嘴,说道:“母后过去每天都要念书给云儿听的。今日还未曾念书给云儿听呢?莫非母后忘记了。”
女子站起,理好衣襟,拉起细腻的小手,对着清云愧疚道:“你看,母后今日忘记了,现在补上可好?”
这世的母亲依旧如此呵护,不想让她感到歉疚。伸手抱住女子的腿,把脸埋在她怀里,故意说道:“这怎可补上?”随后铮铮有词的说:“许久没有假期,今日自是假休。”
女子彻底笑开,柔声说道:“你这孩子,贫嘴。”拉着清云,向泰和殿走去。
背后,梨花还在飘落,汇聚,在赏,在嗅,在感受盎然的春意。缤纷的梨花如雪无声的素雅,悄无声息的盛艳。团团簇簇,一阵阵清新正在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