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两个年轻人刚走到米线店门口,看到孙莉莉正在收桌子,于是开口问道:“孙姐,现在还做米线吗?”
“不好意思啊,已经打烊了。”
米线店周六日的生意要比平日好上很多,再加上这附近几家大型娱乐场所,孙莉莉通常要忙到十一点。
现在才九点半,孙莉莉就关火谢客,开始收拾卫生和桌椅板凳。
隔壁卖麻辣烫的大姨总是说她傻,放着生意不做有钱不赚。
孙莉莉对于大姨的调侃全然不在意,继续收拾桌子。如今她四十多岁的年龄眼角处攀上了细纹,面色却红润健康,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满脸幸福的说道:“回家陪孩子要紧。”
“你呀,有严桁这孩子,真是有福的嘞。”麻辣烫大姨突然冒着这么一句话,孙莉莉下意识抬头,只见严桁骑着山地自行车正往这边来,晚间微凉,严桁穿着一件深色的牛仔外套,将自行车停在店门口,礼貌的同隔壁大姨打了声招呼就一刻不停歇地开始搬桌子。
“妈,我来帮你收拾吧。”
“你这孩子,好不容易放假,不好好休息。”
“没事的,明天不上课。”
孙莉莉极为疼爱孩子,从不舍得让严桁来店里帮工。懂事孝顺的严桁拗不过母亲,只能在假期间打烊时来店里帮忙收拾收拾,即使是这样,孙莉莉也总觉着是自己没大本事,亏待了孩子。
店门口的桌椅收拾的差不多了,孙莉莉突然想起来道:“对了,今天倒是没见你的朋友过来。”
夏芜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每个假期的晚上都会踩着快打烊的点到店里要上一份肉酱米线。吃过饭还抢着帮忙收拾桌子板凳,夏芜嘴甜会说话,又是严桁的同班同学,孙莉莉很是喜欢。
最开始孙莉莉只以为是自家米线好吃,但后来才明白了,人家是冲着严桁来的。
严桁搬桌子的手一滞,动作不自然的提着板凳往屋里走。
这一细微的反常动作落入孙莉莉眼里,她看似不在意地调侃道:“怎么了,跟朋友闹别扭了。”
“没有。妈,你别多想,我们只是同学。”严桁冷淡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落寞。
“是是是,妈知道。”
“你现在高中阶段,很关键的,凡事都以学习为主。”
严桁这孩子是她亲手带大的,自是了解他的脾气性格。他自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端正稳重,克己守礼,待人接物不卑不亢,从不在任何人的面前展示多余的情绪。
可每每面对那个叫夏芜的女生,他总会有些鲜活的反应,会不悦、会生气、甚至会沮丧自卑。
那些小性子,是她和丈夫都从未见过的。
她是过来人,明白他的自尊心,他的傲气。
孙莉莉望着严桁高挑的背影出神,无论是附近商铺的邻居还是小区邻里,都对严桁这孩子赞不绝口。夸赞她有福气,生出这么一个优秀的孩子。
每每听到这些话她只会下意识欣慰几秒,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恐慌与无力,严桁逐渐长大,可无论是样貌还是气质,都与他们夫妻二人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相似之处。
严桁这么聪明的孩子,会不会有一天意识到,他不是自己亲生的呢。
丈夫总安慰她不要多想,可她这几天总做噩梦,梦到严桁的亲生父母找了过来,严桁离开了自己回到了亲生父母的怀抱。
她不敢想象,没有了严桁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下去。
孙莉莉和丈夫严修成都是天桥村人,二十几年前的孙莉莉经同村人介绍认识里现在的丈夫严修成,二人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
可两人结婚多年却一直未有孩子,经检查发现,是孙莉莉没有生育功能。在那个落后封建的农村,极其重视子嗣传承的老年人眼里,这无异于断子绝孙。严母发疯似地用上吊喝药做威胁,要求严修成和她离婚。村里一时间流言四起,各种谣言漫天飞。
多亏严修成是个有担当的男人,二话不说带着孙莉莉离开了家乡。常年在外跑长途,虽然艰苦些,可夫妻齐心,好过在天桥村的日子。
直到他们在跑长途时,从欣州带回了两岁的小严桁,生活才算彻底好了起来。
准确的说,是严桁的出现,给了她和丈夫一个家。
“妈。都收拾好了,我们回家吧。”
孙莉莉赶忙应声道:“哎好好,我们回家。”
“不好意思啊,已经打烊了。”
米线店周六日的生意要比平日好上很多,再加上这附近几家大型娱乐场所,孙莉莉通常要忙到十一点。
现在才九点半,孙莉莉就关火谢客,开始收拾卫生和桌椅板凳。
隔壁卖麻辣烫的大姨总是说她傻,放着生意不做有钱不赚。
孙莉莉对于大姨的调侃全然不在意,继续收拾桌子。如今她四十多岁的年龄眼角处攀上了细纹,面色却红润健康,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满脸幸福的说道:“回家陪孩子要紧。”
“你呀,有严桁这孩子,真是有福的嘞。”麻辣烫大姨突然冒着这么一句话,孙莉莉下意识抬头,只见严桁骑着山地自行车正往这边来,晚间微凉,严桁穿着一件深色的牛仔外套,将自行车停在店门口,礼貌的同隔壁大姨打了声招呼就一刻不停歇地开始搬桌子。
“妈,我来帮你收拾吧。”
“你这孩子,好不容易放假,不好好休息。”
“没事的,明天不上课。”
孙莉莉极为疼爱孩子,从不舍得让严桁来店里帮工。懂事孝顺的严桁拗不过母亲,只能在假期间打烊时来店里帮忙收拾收拾,即使是这样,孙莉莉也总觉着是自己没大本事,亏待了孩子。
店门口的桌椅收拾的差不多了,孙莉莉突然想起来道:“对了,今天倒是没见你的朋友过来。”
夏芜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每个假期的晚上都会踩着快打烊的点到店里要上一份肉酱米线。吃过饭还抢着帮忙收拾桌子板凳,夏芜嘴甜会说话,又是严桁的同班同学,孙莉莉很是喜欢。
最开始孙莉莉只以为是自家米线好吃,但后来才明白了,人家是冲着严桁来的。
严桁搬桌子的手一滞,动作不自然的提着板凳往屋里走。
这一细微的反常动作落入孙莉莉眼里,她看似不在意地调侃道:“怎么了,跟朋友闹别扭了。”
“没有。妈,你别多想,我们只是同学。”严桁冷淡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落寞。
“是是是,妈知道。”
“你现在高中阶段,很关键的,凡事都以学习为主。”
严桁这孩子是她亲手带大的,自是了解他的脾气性格。他自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端正稳重,克己守礼,待人接物不卑不亢,从不在任何人的面前展示多余的情绪。
可每每面对那个叫夏芜的女生,他总会有些鲜活的反应,会不悦、会生气、甚至会沮丧自卑。
那些小性子,是她和丈夫都从未见过的。
她是过来人,明白他的自尊心,他的傲气。
孙莉莉望着严桁高挑的背影出神,无论是附近商铺的邻居还是小区邻里,都对严桁这孩子赞不绝口。夸赞她有福气,生出这么一个优秀的孩子。
每每听到这些话她只会下意识欣慰几秒,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恐慌与无力,严桁逐渐长大,可无论是样貌还是气质,都与他们夫妻二人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相似之处。
严桁这么聪明的孩子,会不会有一天意识到,他不是自己亲生的呢。
丈夫总安慰她不要多想,可她这几天总做噩梦,梦到严桁的亲生父母找了过来,严桁离开了自己回到了亲生父母的怀抱。
她不敢想象,没有了严桁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下去。
孙莉莉和丈夫严修成都是天桥村人,二十几年前的孙莉莉经同村人介绍认识里现在的丈夫严修成,二人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
可两人结婚多年却一直未有孩子,经检查发现,是孙莉莉没有生育功能。在那个落后封建的农村,极其重视子嗣传承的老年人眼里,这无异于断子绝孙。严母发疯似地用上吊喝药做威胁,要求严修成和她离婚。村里一时间流言四起,各种谣言漫天飞。
多亏严修成是个有担当的男人,二话不说带着孙莉莉离开了家乡。常年在外跑长途,虽然艰苦些,可夫妻齐心,好过在天桥村的日子。
直到他们在跑长途时,从欣州带回了两岁的小严桁,生活才算彻底好了起来。
准确的说,是严桁的出现,给了她和丈夫一个家。
“妈。都收拾好了,我们回家吧。”
孙莉莉赶忙应声道:“哎好好,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