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很快就到了书房,温沛海看着大哥与大侄子,心中暗暗吃惊。
温家三位老爷,老大温沛荣与老太爷温致远一脉相承,能力卓越,如今是正三品吏部右侍郎,因是皇上做太子时的近臣,也算是很得皇上信任。
所以温致远着力培养他,他也是温家将来的希望。
老二温沛华能力一般,也没什么上进心,但胜在稳重踏实,如今外放只是个知县。之前老夫人想让老太爷走走关系,让二儿子回到京都,弄个高一点的官位也好一些。毕竟京都勋贵世家,荫庇的子侄,年纪轻轻就是六七品开始。
但温沛华自己不肯,只想靠自己的努力。
老三温沛海比不得大哥能耐,也不是二哥那么安于现状,他是有雄心壮志的。若不是之前与那个女人撕扯,害他耽误了前程,现在也不至于还在六品官位上混着。
心里是这么想,面上却不敢显露半分。父亲一向不喜欢他,每每见了都是疾言厉色,不是训他贪心,就是怪母亲对他太过宠溺。
至于喊他来书房议事?他都不记得上回是什么时候了。
而且,还是跟着大哥大侄儿一起过来。
要知道大哥大侄儿,都是父亲万分器重的人,一心认为温家只要有他们,就可屹立不倒。
对面规矩站着的三个人,是什么神情,温致远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
岁数都不小了,他这七旬老人,还能管得了他们几日?
温沛荣最先开口:“父亲面有疲惫,可是身体有恙?儿替父亲寻大夫……”
“这不是你应当做的事情。”
温沛荣敛眉:“父亲是一家之主,无论什么事情,儿都当以父亲的身体为先。”
温致远并不领情,只是冷嗤一声:“惜惜回京,你们可知晓?”
温沛海大吃一惊,惜惜是她的女儿,但……她回京了?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回京了没有回来?
真是逆女!从小到大不让人省心。
温沛荣亦是吃惊,何家出了事,温惜惜在陵安城与通州城时,都曾给他写过信,详细说了何家目前的情况。所以前阵子他一直在查相关事务,安排将何家救出来——不单单是因为何家每年供养温家巨额的银钱,更因何家与他温家是姻亲。
何家脱困之后,他又开始调查那幕后之人,如今……
他侧过头,去看站在他右后方的儿子温明实,见儿子脸上毫无讶异之色,便知惜惜回京之事,儿子肯定是早已知晓。
温沛海惧怕父亲,最先开口:“父亲,儿不知……惜惜她不曾与儿联系过……”
温致远冷声:“她如何会与你联系?”
温沛海不敢言语,心中是敢怒不敢言,温惜惜这个女儿,天生就是来克他的!听说前阵子何家出了事,她不告知他这个父亲,巴巴地去给她大伯父写信。
哼,她还记得她是温家女,就得记得他这个父亲。
当然,父亲这般言语,是维护惜惜的意思。
温沛海忙道:“父亲,儿这就让人打听惜惜所在之处,让人好好将她接回来。从前她的错事,儿再不会提,一定好好待她。”
“错事?”温致远难得嘴角浮现一丝讥讽,看了这个儿子一样,“惜惜的事情不用你管,回去约束你的人,若姚家敢针对惜惜以及惜惜身边的人,我温家不在意与他们作对。出去吧。”
姚家怎么了?难道曼彤知道惜惜回京,让娘家人帮着对付惜惜,是报复惜惜在陵安城对媛媛做的那些?
温沛海心中万千疑惑,但没法问父亲,只能依言退了出去。
等三叔出去了,温明实才道:“祖父,是孙儿未能妥善处理此事,让祖父忧心了。孙儿知道惜惜不肯回府,见她自己安排好,住在与何家交好的郑家,便没有过多干涉。”
“不干涉是正确的,但你不该什么都不管,你该让人看着她。她是我温家血脉,总是要护她周全,也得防止别的人,趁她落在外面对她不利。”
温明实垂首:“祖父教训得是。”
温致远又对温沛荣说:“现在也不必去接,她在桂兆王府,桂兆老王妃认了她做孙女,太后娘娘下懿旨,封她为明阳县君。”
温沛荣眼中露出惊讶神色,父亲的话里透着多重意思。
太后与桂兆老王妃都知道温惜惜的真实身份,当然了,这些事情原本也不可能隐瞒,当年明家女明缨与三弟和离的事情,京城何人不知,何人不晓?明阳县君……这个封赏恐怕不是为了桂兆老王妃的孙女,而是为了惜惜的外祖母昭阳郡主。
若真如此,太后此举,是想让惜惜与温家脱离,亲近母族?
另外,温惜惜是温家女,却一直不住在温家,如今封赏了,也是在旁人家里,当年温明两家撕破脸的事情,只怕是又要被翻出来了,此事对温家大大的不利。
再则,不论如何不利,温惜惜都是温家女,定会有人认为,是温家故意用温惜惜去接近桂兆老王妃与太后,好为三皇子筹谋。
温致远见长子沉思的模样,便知道他想通了其中重重关节,便也不再多说:“好在太后没有明发懿旨,除了敏锐的世家,大部分人并不太清楚个中细节,也不知新封的县君是温家女。此事细节你们自去了解商议,若可以与惜惜见一面,是最好的。”
后面一句,是对温明实说的。
温明实应声:“多谢祖父提点。”
温致远又道:“要记住,我温家是纯臣,无论何时要挺直了脊梁,心不能歪。”
温沛荣与温明实一起应:“是。”
等温致远摆摆手,他二人一起退出去,退至门口,却听温致远又开了口。
“沛荣,当初他们和离时,你曾答应明缨,要视惜惜为亲女,护她周全。是你食言了。”
温沛荣心中一紧,回头去看父亲,见父亲靠在椅背上,满脸都是疲态,一点都不似平日里的精神矍铄。
父亲不是怪他食言,而是说温家愧对惜惜,愧对信任他们的明缨啊。
温家三位老爷,老大温沛荣与老太爷温致远一脉相承,能力卓越,如今是正三品吏部右侍郎,因是皇上做太子时的近臣,也算是很得皇上信任。
所以温致远着力培养他,他也是温家将来的希望。
老二温沛华能力一般,也没什么上进心,但胜在稳重踏实,如今外放只是个知县。之前老夫人想让老太爷走走关系,让二儿子回到京都,弄个高一点的官位也好一些。毕竟京都勋贵世家,荫庇的子侄,年纪轻轻就是六七品开始。
但温沛华自己不肯,只想靠自己的努力。
老三温沛海比不得大哥能耐,也不是二哥那么安于现状,他是有雄心壮志的。若不是之前与那个女人撕扯,害他耽误了前程,现在也不至于还在六品官位上混着。
心里是这么想,面上却不敢显露半分。父亲一向不喜欢他,每每见了都是疾言厉色,不是训他贪心,就是怪母亲对他太过宠溺。
至于喊他来书房议事?他都不记得上回是什么时候了。
而且,还是跟着大哥大侄儿一起过来。
要知道大哥大侄儿,都是父亲万分器重的人,一心认为温家只要有他们,就可屹立不倒。
对面规矩站着的三个人,是什么神情,温致远看在眼里,却没有多说。
岁数都不小了,他这七旬老人,还能管得了他们几日?
温沛荣最先开口:“父亲面有疲惫,可是身体有恙?儿替父亲寻大夫……”
“这不是你应当做的事情。”
温沛荣敛眉:“父亲是一家之主,无论什么事情,儿都当以父亲的身体为先。”
温致远并不领情,只是冷嗤一声:“惜惜回京,你们可知晓?”
温沛海大吃一惊,惜惜是她的女儿,但……她回京了?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回京了没有回来?
真是逆女!从小到大不让人省心。
温沛荣亦是吃惊,何家出了事,温惜惜在陵安城与通州城时,都曾给他写过信,详细说了何家目前的情况。所以前阵子他一直在查相关事务,安排将何家救出来——不单单是因为何家每年供养温家巨额的银钱,更因何家与他温家是姻亲。
何家脱困之后,他又开始调查那幕后之人,如今……
他侧过头,去看站在他右后方的儿子温明实,见儿子脸上毫无讶异之色,便知惜惜回京之事,儿子肯定是早已知晓。
温沛海惧怕父亲,最先开口:“父亲,儿不知……惜惜她不曾与儿联系过……”
温致远冷声:“她如何会与你联系?”
温沛海不敢言语,心中是敢怒不敢言,温惜惜这个女儿,天生就是来克他的!听说前阵子何家出了事,她不告知他这个父亲,巴巴地去给她大伯父写信。
哼,她还记得她是温家女,就得记得他这个父亲。
当然,父亲这般言语,是维护惜惜的意思。
温沛海忙道:“父亲,儿这就让人打听惜惜所在之处,让人好好将她接回来。从前她的错事,儿再不会提,一定好好待她。”
“错事?”温致远难得嘴角浮现一丝讥讽,看了这个儿子一样,“惜惜的事情不用你管,回去约束你的人,若姚家敢针对惜惜以及惜惜身边的人,我温家不在意与他们作对。出去吧。”
姚家怎么了?难道曼彤知道惜惜回京,让娘家人帮着对付惜惜,是报复惜惜在陵安城对媛媛做的那些?
温沛海心中万千疑惑,但没法问父亲,只能依言退了出去。
等三叔出去了,温明实才道:“祖父,是孙儿未能妥善处理此事,让祖父忧心了。孙儿知道惜惜不肯回府,见她自己安排好,住在与何家交好的郑家,便没有过多干涉。”
“不干涉是正确的,但你不该什么都不管,你该让人看着她。她是我温家血脉,总是要护她周全,也得防止别的人,趁她落在外面对她不利。”
温明实垂首:“祖父教训得是。”
温致远又对温沛荣说:“现在也不必去接,她在桂兆王府,桂兆老王妃认了她做孙女,太后娘娘下懿旨,封她为明阳县君。”
温沛荣眼中露出惊讶神色,父亲的话里透着多重意思。
太后与桂兆老王妃都知道温惜惜的真实身份,当然了,这些事情原本也不可能隐瞒,当年明家女明缨与三弟和离的事情,京城何人不知,何人不晓?明阳县君……这个封赏恐怕不是为了桂兆老王妃的孙女,而是为了惜惜的外祖母昭阳郡主。
若真如此,太后此举,是想让惜惜与温家脱离,亲近母族?
另外,温惜惜是温家女,却一直不住在温家,如今封赏了,也是在旁人家里,当年温明两家撕破脸的事情,只怕是又要被翻出来了,此事对温家大大的不利。
再则,不论如何不利,温惜惜都是温家女,定会有人认为,是温家故意用温惜惜去接近桂兆老王妃与太后,好为三皇子筹谋。
温致远见长子沉思的模样,便知道他想通了其中重重关节,便也不再多说:“好在太后没有明发懿旨,除了敏锐的世家,大部分人并不太清楚个中细节,也不知新封的县君是温家女。此事细节你们自去了解商议,若可以与惜惜见一面,是最好的。”
后面一句,是对温明实说的。
温明实应声:“多谢祖父提点。”
温致远又道:“要记住,我温家是纯臣,无论何时要挺直了脊梁,心不能歪。”
温沛荣与温明实一起应:“是。”
等温致远摆摆手,他二人一起退出去,退至门口,却听温致远又开了口。
“沛荣,当初他们和离时,你曾答应明缨,要视惜惜为亲女,护她周全。是你食言了。”
温沛荣心中一紧,回头去看父亲,见父亲靠在椅背上,满脸都是疲态,一点都不似平日里的精神矍铄。
父亲不是怪他食言,而是说温家愧对惜惜,愧对信任他们的明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