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等回复了之后,老王妃还是亲自去了一趟温惜惜那儿,与她说起这件事情:“承恩侯府想要见一见你,说是登门致歉。”
温惜惜只是摇头:“祖母,我害怕。”
老王妃展眉笑起来:“我便知道如此,已经替你回绝了。”
“多谢祖母。”
倒是王妃得了这个消息,急急忙忙找到王爷:“王爷,承恩侯亲自登门,您怎么竟是避而不见?他到底是贵妃娘娘的亲兄长,你这般做,岂不是与三皇子对立了?”
王爷不悦:“我是皇室宗亲,难道还怕他一个外戚?再说了,现在太子还活着,即便太子身体不行,皇上也是壮年,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上来?”
王妃本就不是个有主见的,听了这话就有些讪讪:“我只是觉得不好得罪人……说起来明阳县君只是婆母名义上的孙女,不曾入皇家玉碟,与我们王府也毫无关系。”
王爷不爱理会这些事情,让人喊两个儿子去书房。
却说温家也闹了个鸡犬不宁,姚曼彤得知姚志高的事情,不至于多心疼娘家侄子,只觉得温惜惜一个小丫头,竟然让她娘家没脸,心中十分气恼。
又听说大伯哥为了温惜惜,竟然不惜得罪姚家,更是气得不行。大伯哥从来不将她这个弟媳看在眼里,明明姚家与温家是姻亲,他竟也这般不在乎?
凭什么?
待得姚曼彤想要回娘家看看,才发现阖府上下都被下了禁令,别说她了,就是夫君温沛海都告了几日假,门都不许出。
这就算了,温沛荣直接告诉所有人:“任何人不许与姚家联系,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这话说完,他还看了眼温沛海:“多事之秋,为兄不要求你多么明事理,但明哲保身的道理,希望你明白!”
平时大哥不出面,一旦出面肯定是大事,温沛海心中害怕,自然不敢出声。
但姚曼彤不依:“大哥这是什么意思?我是姚家人,难道回娘家也不许吗?”
温沛荣冷淡的说:“当初你撺掇沛海分了家,却一直不曾分府。既然如此,不如借这个机会分府吧!”
这话一说,温沛海着急了,连连摇头:“这怎么行?父母康健,做儿子的怎能分开?大哥,曼彤妇人之见,大哥千万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不是他想受管束,只是第一次分家的时候,他以为一切都更好。毕竟姚曼彤说了,分家之后将温惜惜手里的那些都拿过来,他们三房哪里需要怕什么?
温惜惜手中,是当初明缨离开时留下的嫁妆,她将所有嫁妆都留给了温惜惜,和离时一点都没有带走。
那些嫁妆,抵得过整个温家了!
温沛海光是想一想,就觉得热血沸腾。
只可惜分了家还没分府,他问温惜惜要那些嫁妆,却一点都没有要过来。反倒被大哥痛骂一通,只因明缨走的时候,留给温惜惜的夏嬷嬷,乃是宫里出来的,将嫁妆握在手中不肯拿出来。并且明缨大概是早就算好了,他会以下人把持主人嫁妆不合适为由,将嫁妆收回去,所以直接让夏嬷嬷半年报账,都报到大嫂那儿。
就是大嫂也冷声说:“勋贵之家,断没有夫君用妻子嫁妆的道理,何况明缨离开时说了,请我代为看一眼,等惜惜出嫁时尽数交给她。小叔子你又怎好把手伸到前妻的嫁妆里头?”
一句话,把温沛海的脸给羞红了,哪里还敢提要嫁妆的事情?
但是当初姚曼彤跟他的时候,是私相授受在一起的,姚家对此非常生气。当时的姚夫人也就是现在的姚老夫人,就是个蛮不讲理的性子,对庶女极尽苛待,别说自己的私房了,就是公中该有的嫁妆银子,也丝毫不肯出。
理由很简单,温家为了温沛海与明缨和离一事恼了温沛海,不肯要姚曼彤过府,还是温老夫人知晓姚曼彤腹中的孩子,已经五个月了,才肯接纳她的。也只是勉强接受,一应大婚的礼仪都从简,至于彩礼,也根本没有。
温家不给彩礼,姚家自然也没有嫁妆。
当初分家,温沛海的确可能会有一些钱,只是因为母亲心疼他,给他一些私产作为体己——偏巧母亲更爱孙儿,又对于他没有儿子颇有些怨念,这私产也不算多。
公中产业银钱,他一点都拿不到。父亲早就分配好,但严明只有他死了,才能真正将产业交给三个儿子。
所以即便分了家,温沛海手中也没有钱。目前许多开支公中都供应着,若是离了府,公中断不会再管三房的支出,他们的日子岂会好过?
姚曼彤尖叫一声:“夫君,你怎能如此?分府就分府,我要回娘家,家中出了事,我还不曾回去过。温惜惜当初害得我腹中你的亲儿子没了性命,导致那以后我也不曾有孕,现在她成了县君,你又愿意认她了?”
温沛荣可懒得听他们吵架,冷淡地说:“各房的事情各房解决,若要分府也不难,二房只有两个小子还在府内,你们搬出去后,我立刻修书一封给老二,让他看看是否要将两个小子接过去!”
说罢,他甩袖就走了。
温沛海看着大哥走了,他转头就瞪着姚曼彤:“分府了怎么过?你手中能有多少银钱?”
姚曼彤实在不理解,分府了怎么就不能好好过了?
“如何过不了?你手中还有母亲给的一些私产,加上你的俸银足够了。我们一家子只有三个人,需得多少钱用?”
听到这话,温沛海的眼神闪了闪,含糊其辞:“母亲给我的那点……出息不好,没啥收成……至于我的俸银……你不当家,自是不知花钱的地方有多少。不许再提分府的事情!”
姚曼彤不甘心,还是继续说:“不分府怎么办?如今媛媛媛媛被他们弄到庄子上不许回来,也不让我回娘家,我竟不知,天下间竟有这样的道理,出嫁女就不给回娘家了?我不管,不分府可以,我今日一定要回姚家看看!”
温惜惜只是摇头:“祖母,我害怕。”
老王妃展眉笑起来:“我便知道如此,已经替你回绝了。”
“多谢祖母。”
倒是王妃得了这个消息,急急忙忙找到王爷:“王爷,承恩侯亲自登门,您怎么竟是避而不见?他到底是贵妃娘娘的亲兄长,你这般做,岂不是与三皇子对立了?”
王爷不悦:“我是皇室宗亲,难道还怕他一个外戚?再说了,现在太子还活着,即便太子身体不行,皇上也是壮年,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上来?”
王妃本就不是个有主见的,听了这话就有些讪讪:“我只是觉得不好得罪人……说起来明阳县君只是婆母名义上的孙女,不曾入皇家玉碟,与我们王府也毫无关系。”
王爷不爱理会这些事情,让人喊两个儿子去书房。
却说温家也闹了个鸡犬不宁,姚曼彤得知姚志高的事情,不至于多心疼娘家侄子,只觉得温惜惜一个小丫头,竟然让她娘家没脸,心中十分气恼。
又听说大伯哥为了温惜惜,竟然不惜得罪姚家,更是气得不行。大伯哥从来不将她这个弟媳看在眼里,明明姚家与温家是姻亲,他竟也这般不在乎?
凭什么?
待得姚曼彤想要回娘家看看,才发现阖府上下都被下了禁令,别说她了,就是夫君温沛海都告了几日假,门都不许出。
这就算了,温沛荣直接告诉所有人:“任何人不许与姚家联系,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这话说完,他还看了眼温沛海:“多事之秋,为兄不要求你多么明事理,但明哲保身的道理,希望你明白!”
平时大哥不出面,一旦出面肯定是大事,温沛海心中害怕,自然不敢出声。
但姚曼彤不依:“大哥这是什么意思?我是姚家人,难道回娘家也不许吗?”
温沛荣冷淡的说:“当初你撺掇沛海分了家,却一直不曾分府。既然如此,不如借这个机会分府吧!”
这话一说,温沛海着急了,连连摇头:“这怎么行?父母康健,做儿子的怎能分开?大哥,曼彤妇人之见,大哥千万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不是他想受管束,只是第一次分家的时候,他以为一切都更好。毕竟姚曼彤说了,分家之后将温惜惜手里的那些都拿过来,他们三房哪里需要怕什么?
温惜惜手中,是当初明缨离开时留下的嫁妆,她将所有嫁妆都留给了温惜惜,和离时一点都没有带走。
那些嫁妆,抵得过整个温家了!
温沛海光是想一想,就觉得热血沸腾。
只可惜分了家还没分府,他问温惜惜要那些嫁妆,却一点都没有要过来。反倒被大哥痛骂一通,只因明缨走的时候,留给温惜惜的夏嬷嬷,乃是宫里出来的,将嫁妆握在手中不肯拿出来。并且明缨大概是早就算好了,他会以下人把持主人嫁妆不合适为由,将嫁妆收回去,所以直接让夏嬷嬷半年报账,都报到大嫂那儿。
就是大嫂也冷声说:“勋贵之家,断没有夫君用妻子嫁妆的道理,何况明缨离开时说了,请我代为看一眼,等惜惜出嫁时尽数交给她。小叔子你又怎好把手伸到前妻的嫁妆里头?”
一句话,把温沛海的脸给羞红了,哪里还敢提要嫁妆的事情?
但是当初姚曼彤跟他的时候,是私相授受在一起的,姚家对此非常生气。当时的姚夫人也就是现在的姚老夫人,就是个蛮不讲理的性子,对庶女极尽苛待,别说自己的私房了,就是公中该有的嫁妆银子,也丝毫不肯出。
理由很简单,温家为了温沛海与明缨和离一事恼了温沛海,不肯要姚曼彤过府,还是温老夫人知晓姚曼彤腹中的孩子,已经五个月了,才肯接纳她的。也只是勉强接受,一应大婚的礼仪都从简,至于彩礼,也根本没有。
温家不给彩礼,姚家自然也没有嫁妆。
当初分家,温沛海的确可能会有一些钱,只是因为母亲心疼他,给他一些私产作为体己——偏巧母亲更爱孙儿,又对于他没有儿子颇有些怨念,这私产也不算多。
公中产业银钱,他一点都拿不到。父亲早就分配好,但严明只有他死了,才能真正将产业交给三个儿子。
所以即便分了家,温沛海手中也没有钱。目前许多开支公中都供应着,若是离了府,公中断不会再管三房的支出,他们的日子岂会好过?
姚曼彤尖叫一声:“夫君,你怎能如此?分府就分府,我要回娘家,家中出了事,我还不曾回去过。温惜惜当初害得我腹中你的亲儿子没了性命,导致那以后我也不曾有孕,现在她成了县君,你又愿意认她了?”
温沛荣可懒得听他们吵架,冷淡地说:“各房的事情各房解决,若要分府也不难,二房只有两个小子还在府内,你们搬出去后,我立刻修书一封给老二,让他看看是否要将两个小子接过去!”
说罢,他甩袖就走了。
温沛海看着大哥走了,他转头就瞪着姚曼彤:“分府了怎么过?你手中能有多少银钱?”
姚曼彤实在不理解,分府了怎么就不能好好过了?
“如何过不了?你手中还有母亲给的一些私产,加上你的俸银足够了。我们一家子只有三个人,需得多少钱用?”
听到这话,温沛海的眼神闪了闪,含糊其辞:“母亲给我的那点……出息不好,没啥收成……至于我的俸银……你不当家,自是不知花钱的地方有多少。不许再提分府的事情!”
姚曼彤不甘心,还是继续说:“不分府怎么办?如今媛媛媛媛被他们弄到庄子上不许回来,也不让我回娘家,我竟不知,天下间竟有这样的道理,出嫁女就不给回娘家了?我不管,不分府可以,我今日一定要回姚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