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小时候,身体还没有这么弱,皇上就是如此,一丝不苟地教他。
耐心温和,却又不失严厉。
而七皇子与当年的太子,也实在是太像了。太子就像是寄予厚望一样,认真仔细地教他。
皇后按捺不住,推门进去喊了声:“屹儿。”
太子抬起头,起身行了礼,对七皇子说:“七弟,去院子里玩一玩。”
“母后。”七皇子规规矩矩行了礼,才跟着内侍出去了。
皇后回头看着他的背影,良久才说:“屹儿,你这是做什么?”
“他是儿臣的弟弟,儿臣教养他不是应该的吗?”
“可是,你分明是……”皇后心情激动,上前几步,走到太子面前,“屹儿,你如今身体大好了,等阿瑾找到你中毒的真相,就能彻底康复了,你七弟还小,况且他也不是正宫嫡出。”
“母后只有我一个儿子,除了我,谁也不是正宫嫡出。”太子平淡地说,“父皇很早之前,就做好了失去我的准备,母后也该明白,就是以防万一,最好的方法,就是再选一个继承人。”
“那也不能是老七。”
太子问:“母后觉得应该是谁?”
皇后心乱如麻,摇摇头:“他只有十二岁,如何能当大任?”
“父皇正直壮年,能等得起七弟长大。”
皇后抿唇许久,才继续追问:“屹儿,你告诉母后,是不是有别的原因。母后问你,是不是与……那温惜惜有关?”
母子二人就这么面对面看着。其实皇后也不敢确定,她原本也以为只是因为温惜惜的血能救儿子的性命,可是上次见过温惜惜之后,儿子数次问她何时给温惜惜请封,还与她说温惜惜的过往。
可是现在,儿子的沉默让她彻底明白了。
皇后踉跄着后退一步,深吸一口气说:“她是个不错的女子,你既然心仪她,回头让你父皇将她赐给你……我可以让她做侧妃。”
太子微微一笑:“母后,儿臣不会答应的,儿臣此生认定了她。”
“你要娶一个和离妇做太子妃?这怎么可以啊屹儿,便是母后应允,你父皇也不会答应的。”皇后着急地拉住太子的袖子。
太子依旧微笑着:“那,请母后勿要替我操心,静嫔胆小,母族家世低微。母后多替七弟打算,他有我当年的聪慧,身体亦比我好太多了,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
“不,屹儿怎能胡说?母后只有你一个儿子,你怎能胡说!”皇后泣不成声,可是看着儿子坚决的样子,她又软了心肠,“你父皇那儿,母后去想法子,她可以做太子妃,毕竟是温家女。回头母后再给你选两个家世高的太子侧妃……”
太子扶住悲伤的皇后,轻声说道:“母后,我能不能活尚且不知道,她愿意一直伴我身边,而我心仪她,自也想要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母后勿要再劝了,儿子心意如此,不会更改的。”
“你怎么这样狠心?”
皇后气得不行,可太子就是油盐不进。她回了中宫,依旧十分不平,这些年她作为皇后,遭遇了太多的事情,一件一件都扛过来了,唯一没扛过来的,是屹儿将要二十岁的时候,险些没了性命。
可现在屹儿可能有救,却为了那个女人,宁愿远走高飞,她怎么能忍?
宫娥伺候皇后歇下,对外只说皇后头风犯了,今日不见其他妃嫔。
女史一边给皇后按揉额头,一边劝道:“皇后娘娘,您从前与奴婢说过,只要太子殿下活着,便是皇后与太子的位置,您也不在乎,不是吗?”
“可是……”
“皇后先听奴婢说。”女史轻声打断皇后的话,“娘娘,奴婢不是说您做得不对,而是觉得,娘娘不必与太子殿下置气。太子殿下如今是极其喜欢县主,娘娘越是阻拦,他越是割舍不下,倒不如先试探试探明阳县主,若她的确如表面看起来的一般,倒是该要从长计议,若并非如此,娘娘便要想想,如何快刀斩乱麻才是。”
皇后心中百感交集,听了这话却也点点头说:“你说得对,本宫不该自乱阵脚。让她入宫!”
上次温惜惜被封县君,是桂兆老王妃带去太后面前,太后亲自下的懿旨,老王妃也带着温惜惜当场谢恩了,故而不需要再入宫。
但这次册封县主的圣旨,直接到了王府,她自该入宫谢恩。
到了宫内先去皇上跟前谢恩,但皇上并未见她,只是让内侍过来,说免她谢恩,让她直接去皇后宫里即可。
温惜惜略略松了口气,她尚未得见天颜,心中难免有些打鼓,如今不用单独见了,自是开心的。至于皇后娘娘,上次见过一回,皇后慈和,她不紧张。
但是等进了皇后宫里的偏殿内,却并未等到皇后娘娘。坐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皇后身边的女史带着宫娥们进来。
“县主,皇后娘娘这会儿有些事情处理,尚不能过来。”女史笑容温和,“这是皇后娘娘最喜欢经书,听闻县主一手字写得极好,便想请县主抄写一番。”
“好。”
温惜惜点头走到案前坐下,便有小宫娥替她研磨,让她坐下来抄写。
厚厚的一本经书,若是整个抄写完毕,今日怕是未必能回王府了。
温惜惜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也能大概猜出,皇后为啥要处罚她。而她的字,只能说是普通娟秀,绝不能用写得好来形容。
她十一岁到了何家,才真正开始学那些,比起一般的女郎,要晚了好些时日,便是刻苦钻营,也比不上人家五岁开蒙就学的。
抄了一个半时辰,该用午膳了,但两个宫娥守在殿内,并没有丝毫要传膳的模样,女史也不知所踪。
温惜惜腹中咕噜一声,的确有些饿。早起要入宫谢恩,怕殿前失仪,早膳只用了很少一点,权当垫一垫肚子,却没想到入宫来这样久,都无法回去。
而且,她因幼年饥一顿饱一顿,染了胃病饿不得,一饿就容易疼。
这可怎么是好?
耐心温和,却又不失严厉。
而七皇子与当年的太子,也实在是太像了。太子就像是寄予厚望一样,认真仔细地教他。
皇后按捺不住,推门进去喊了声:“屹儿。”
太子抬起头,起身行了礼,对七皇子说:“七弟,去院子里玩一玩。”
“母后。”七皇子规规矩矩行了礼,才跟着内侍出去了。
皇后回头看着他的背影,良久才说:“屹儿,你这是做什么?”
“他是儿臣的弟弟,儿臣教养他不是应该的吗?”
“可是,你分明是……”皇后心情激动,上前几步,走到太子面前,“屹儿,你如今身体大好了,等阿瑾找到你中毒的真相,就能彻底康复了,你七弟还小,况且他也不是正宫嫡出。”
“母后只有我一个儿子,除了我,谁也不是正宫嫡出。”太子平淡地说,“父皇很早之前,就做好了失去我的准备,母后也该明白,就是以防万一,最好的方法,就是再选一个继承人。”
“那也不能是老七。”
太子问:“母后觉得应该是谁?”
皇后心乱如麻,摇摇头:“他只有十二岁,如何能当大任?”
“父皇正直壮年,能等得起七弟长大。”
皇后抿唇许久,才继续追问:“屹儿,你告诉母后,是不是有别的原因。母后问你,是不是与……那温惜惜有关?”
母子二人就这么面对面看着。其实皇后也不敢确定,她原本也以为只是因为温惜惜的血能救儿子的性命,可是上次见过温惜惜之后,儿子数次问她何时给温惜惜请封,还与她说温惜惜的过往。
可是现在,儿子的沉默让她彻底明白了。
皇后踉跄着后退一步,深吸一口气说:“她是个不错的女子,你既然心仪她,回头让你父皇将她赐给你……我可以让她做侧妃。”
太子微微一笑:“母后,儿臣不会答应的,儿臣此生认定了她。”
“你要娶一个和离妇做太子妃?这怎么可以啊屹儿,便是母后应允,你父皇也不会答应的。”皇后着急地拉住太子的袖子。
太子依旧微笑着:“那,请母后勿要替我操心,静嫔胆小,母族家世低微。母后多替七弟打算,他有我当年的聪慧,身体亦比我好太多了,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
“不,屹儿怎能胡说?母后只有你一个儿子,你怎能胡说!”皇后泣不成声,可是看着儿子坚决的样子,她又软了心肠,“你父皇那儿,母后去想法子,她可以做太子妃,毕竟是温家女。回头母后再给你选两个家世高的太子侧妃……”
太子扶住悲伤的皇后,轻声说道:“母后,我能不能活尚且不知道,她愿意一直伴我身边,而我心仪她,自也想要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母后勿要再劝了,儿子心意如此,不会更改的。”
“你怎么这样狠心?”
皇后气得不行,可太子就是油盐不进。她回了中宫,依旧十分不平,这些年她作为皇后,遭遇了太多的事情,一件一件都扛过来了,唯一没扛过来的,是屹儿将要二十岁的时候,险些没了性命。
可现在屹儿可能有救,却为了那个女人,宁愿远走高飞,她怎么能忍?
宫娥伺候皇后歇下,对外只说皇后头风犯了,今日不见其他妃嫔。
女史一边给皇后按揉额头,一边劝道:“皇后娘娘,您从前与奴婢说过,只要太子殿下活着,便是皇后与太子的位置,您也不在乎,不是吗?”
“可是……”
“皇后先听奴婢说。”女史轻声打断皇后的话,“娘娘,奴婢不是说您做得不对,而是觉得,娘娘不必与太子殿下置气。太子殿下如今是极其喜欢县主,娘娘越是阻拦,他越是割舍不下,倒不如先试探试探明阳县主,若她的确如表面看起来的一般,倒是该要从长计议,若并非如此,娘娘便要想想,如何快刀斩乱麻才是。”
皇后心中百感交集,听了这话却也点点头说:“你说得对,本宫不该自乱阵脚。让她入宫!”
上次温惜惜被封县君,是桂兆老王妃带去太后面前,太后亲自下的懿旨,老王妃也带着温惜惜当场谢恩了,故而不需要再入宫。
但这次册封县主的圣旨,直接到了王府,她自该入宫谢恩。
到了宫内先去皇上跟前谢恩,但皇上并未见她,只是让内侍过来,说免她谢恩,让她直接去皇后宫里即可。
温惜惜略略松了口气,她尚未得见天颜,心中难免有些打鼓,如今不用单独见了,自是开心的。至于皇后娘娘,上次见过一回,皇后慈和,她不紧张。
但是等进了皇后宫里的偏殿内,却并未等到皇后娘娘。坐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皇后身边的女史带着宫娥们进来。
“县主,皇后娘娘这会儿有些事情处理,尚不能过来。”女史笑容温和,“这是皇后娘娘最喜欢经书,听闻县主一手字写得极好,便想请县主抄写一番。”
“好。”
温惜惜点头走到案前坐下,便有小宫娥替她研磨,让她坐下来抄写。
厚厚的一本经书,若是整个抄写完毕,今日怕是未必能回王府了。
温惜惜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也能大概猜出,皇后为啥要处罚她。而她的字,只能说是普通娟秀,绝不能用写得好来形容。
她十一岁到了何家,才真正开始学那些,比起一般的女郎,要晚了好些时日,便是刻苦钻营,也比不上人家五岁开蒙就学的。
抄了一个半时辰,该用午膳了,但两个宫娥守在殿内,并没有丝毫要传膳的模样,女史也不知所踪。
温惜惜腹中咕噜一声,的确有些饿。早起要入宫谢恩,怕殿前失仪,早膳只用了很少一点,权当垫一垫肚子,却没想到入宫来这样久,都无法回去。
而且,她因幼年饥一顿饱一顿,染了胃病饿不得,一饿就容易疼。
这可怎么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