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来的人却是贾琏。
贾琏和王熙凤一向管着这荣国府的营生,总有些时候要往这江南跑,这一回恰好赶上贾敏的生辰,便将这生辰礼一路拉过来了。
娘家来了人,还送来了生辰礼,贾敏自然喜不自胜,又是叫人热热闹闹迎了贾琏来府,又是叫准备一应人的住处吃食,直忙了半晌,才歇下来好好坐下和贾琏说话。
贾敏问老太太身子如何,家中众人如何。
贾琏一一回了这位出嫁的姑奶奶,笑着道,
“老太太一切都好,家里也好,只是惦记着您和她那外孙女。
这不,刚好听说我有事来南边一趟,算着日子近了您的生辰,千叮咛万嘱咐叫我亲自送了这东西来,省得另叫人押送,她不放心。”
贾敏拿帕子拭了泪,知道她娘亲是心疼她,自打她嫁人离了京,每年都不忘给她捎带东西礼物,生辰更是雷打不动替她过,生怕她觉得嫁了人就是离了家。
“都好就好。”
贾琏也问起林家如今一切可好,大家身体可好一类的话来。
贾敏捡了几样体面的说了,没提先前那闹剧一个字。
一来是已经查明了是有人构陷,内中详情还要慢慢摸来,背后那些人还得缓缓斗法,告诉贾琏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二来便是报喜不报忧,她是个要强的,不想这件事传过去叫母亲跟着忧心。
再者,贾琏一个男子,和他说这些内宅的事也说不着。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贾敏叫了林黛玉过来,又叫人去请了画师,准备画几幅写真小样,叫贾琏带回去给老太太。
林黛玉睡得迷迷糊糊间听说京城来了人,后又听了贾琏的名字,哦了一声就任由喜儿她们几个帮她洗漱扎头发收拾衣裳带金镯了。
家里来了客人,还是京城来的客人,她少不得要露个脸。
喜儿第一天在屋内当值,来得早,不争位,看着哪里少人便搭把手。
尤其是看着给林黛玉梳发髻的大丫头的手法的时候,眼珠子都舍不得错开。
她是后来的,不能抢功,但得快速学着上手。
她不能指望这里头原先的几个大丫头掏心掏肺的带着她教着她,只能自己多看多学,争取不犯错,还能把事情都干好。
等林黛玉收拾齐整了,用了早膳,贾敏那边也叫人来传话了,叫她去见客人。
林黛玉叫了喜儿陪她去,喜儿应了声,没特意去看其它几个大丫头的脸色,替林黛玉掀了帘,跟着她出了院子。
路上喜儿小声和她说,
“前院请了画师,这会儿叫姑娘过去,多半是要画像带回京城去的。”
林黛玉喜欢她这样凡是多打听的机灵模样,暗道自己没看错人。
进了正厅,和贾琏见了礼,贾琏笑着夸赞道,
“果然是一年一个模样,越发冰雪可爱了些。这画像带回京城去,老祖宗不定欢喜成什么样子。明年怕是越发要催我亲来送生辰,顺便带画像回去了。”
贾敏笑着道,
“你惯会说话讨人喜欢。”
又道,“也不必等明年,今年晚些时候,我也是要回去一趟的。”
原本贾敏就盘算着要回京城,这会儿刚好顺着贾琏的话透个口风出去。
贾琏连忙道,“那老祖宗怕是要坐不住了,掰着指头算您的归期呢。我传了这个好消息回去,老祖宗高兴了,肯定好好打赏我,也不枉我大老远跑这一场。”
话是这样说着,贾琏心中却在嘀咕,不知道这位姑奶奶回去有些什么事,是不是和林如海后头的官职有关。
回去得先和王熙凤,王夫人几个通个气,商量下如何招待,是不是叫住进府内。
这一会儿的功夫,画师也已经请来了,贾敏叫了林黛玉在身边,替她理了头发,贾琏自寻了借口回了客居的院子,只等着这画像画完,他休息整顿一日,就要打道回府。
“囡囡,笑一笑,让外祖母看着也高兴。”
贾敏拉了林黛玉的手,柔声道。
这画像,也是她传回京城的家书,是要叫老太太安心的。
林黛玉乖巧点头,依偎在贾敏身边,等画师作画。
喜儿在旁边等着,大约两个时辰之后,才算完全画完了。
大厨房早就备好了席面,又在外面酒楼买了上席的菜,一张主桌备在了正厅,还有若干桌面放在在下人的院子里,招待跟着贾琏来的那些小子,婆子等一干仆役。
林家的席面办得好,不仅房内的伙食好,下人们那头的菜也十分有油水。
厨房还有多出来的炸丸子等肉菜,叫分到家里各个丫头婆子的手上。
于是这一日,像是过年一般。
府上的人知道是沾了京城来的人的光。
席上林黛玉话不多,她对贾琏这个人印象算不上好,但又不能在贾敏面前太没礼貌,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贾琏的话。
贾琏倒是对林黛玉这个小孩儿十分热情,又是问喜欢玩儿些什么,又是问如今读的什么书。
林黛玉说原先在女学里正学着女纪。
贾敏笑着道,“不过是跟着认几个字。说起读书这件事,我还正发愁呢。”
“原先她是在女学里面念书的,之前病了一场,有些跟不上了,正不知如何是好。”
贾敏没说女学里面的内情,只说林黛玉病了一场,这会儿病虽然好了,却是不太适合跟着众人一起念书了。
贾琏听了之后,先是一愣,接着便是拊掌大笑,道
“您说巧不巧,我这回来江南,恰好和一个人同船。这个人和我们贾家有些渊源,也是中了进士点了官职的。不过后头和上司闹了矛盾,免了官职。他这回回来,就是想寻个好徒弟教教。他这个学识,给妹妹做个老师,如何。”
贾敏听说是个进士,有些心动,问道,
“那可是巧了,你说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眼下住在哪里?”
才和林如海商量了请个先生来府上单独教玉儿,就赶上有个进士欲当老师。
这不就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吗?
林黛玉一激灵,已经在心中先念出了那个人的名字。
“贾雨村。”
贾琏和王熙凤一向管着这荣国府的营生,总有些时候要往这江南跑,这一回恰好赶上贾敏的生辰,便将这生辰礼一路拉过来了。
娘家来了人,还送来了生辰礼,贾敏自然喜不自胜,又是叫人热热闹闹迎了贾琏来府,又是叫准备一应人的住处吃食,直忙了半晌,才歇下来好好坐下和贾琏说话。
贾敏问老太太身子如何,家中众人如何。
贾琏一一回了这位出嫁的姑奶奶,笑着道,
“老太太一切都好,家里也好,只是惦记着您和她那外孙女。
这不,刚好听说我有事来南边一趟,算着日子近了您的生辰,千叮咛万嘱咐叫我亲自送了这东西来,省得另叫人押送,她不放心。”
贾敏拿帕子拭了泪,知道她娘亲是心疼她,自打她嫁人离了京,每年都不忘给她捎带东西礼物,生辰更是雷打不动替她过,生怕她觉得嫁了人就是离了家。
“都好就好。”
贾琏也问起林家如今一切可好,大家身体可好一类的话来。
贾敏捡了几样体面的说了,没提先前那闹剧一个字。
一来是已经查明了是有人构陷,内中详情还要慢慢摸来,背后那些人还得缓缓斗法,告诉贾琏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二来便是报喜不报忧,她是个要强的,不想这件事传过去叫母亲跟着忧心。
再者,贾琏一个男子,和他说这些内宅的事也说不着。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贾敏叫了林黛玉过来,又叫人去请了画师,准备画几幅写真小样,叫贾琏带回去给老太太。
林黛玉睡得迷迷糊糊间听说京城来了人,后又听了贾琏的名字,哦了一声就任由喜儿她们几个帮她洗漱扎头发收拾衣裳带金镯了。
家里来了客人,还是京城来的客人,她少不得要露个脸。
喜儿第一天在屋内当值,来得早,不争位,看着哪里少人便搭把手。
尤其是看着给林黛玉梳发髻的大丫头的手法的时候,眼珠子都舍不得错开。
她是后来的,不能抢功,但得快速学着上手。
她不能指望这里头原先的几个大丫头掏心掏肺的带着她教着她,只能自己多看多学,争取不犯错,还能把事情都干好。
等林黛玉收拾齐整了,用了早膳,贾敏那边也叫人来传话了,叫她去见客人。
林黛玉叫了喜儿陪她去,喜儿应了声,没特意去看其它几个大丫头的脸色,替林黛玉掀了帘,跟着她出了院子。
路上喜儿小声和她说,
“前院请了画师,这会儿叫姑娘过去,多半是要画像带回京城去的。”
林黛玉喜欢她这样凡是多打听的机灵模样,暗道自己没看错人。
进了正厅,和贾琏见了礼,贾琏笑着夸赞道,
“果然是一年一个模样,越发冰雪可爱了些。这画像带回京城去,老祖宗不定欢喜成什么样子。明年怕是越发要催我亲来送生辰,顺便带画像回去了。”
贾敏笑着道,
“你惯会说话讨人喜欢。”
又道,“也不必等明年,今年晚些时候,我也是要回去一趟的。”
原本贾敏就盘算着要回京城,这会儿刚好顺着贾琏的话透个口风出去。
贾琏连忙道,“那老祖宗怕是要坐不住了,掰着指头算您的归期呢。我传了这个好消息回去,老祖宗高兴了,肯定好好打赏我,也不枉我大老远跑这一场。”
话是这样说着,贾琏心中却在嘀咕,不知道这位姑奶奶回去有些什么事,是不是和林如海后头的官职有关。
回去得先和王熙凤,王夫人几个通个气,商量下如何招待,是不是叫住进府内。
这一会儿的功夫,画师也已经请来了,贾敏叫了林黛玉在身边,替她理了头发,贾琏自寻了借口回了客居的院子,只等着这画像画完,他休息整顿一日,就要打道回府。
“囡囡,笑一笑,让外祖母看着也高兴。”
贾敏拉了林黛玉的手,柔声道。
这画像,也是她传回京城的家书,是要叫老太太安心的。
林黛玉乖巧点头,依偎在贾敏身边,等画师作画。
喜儿在旁边等着,大约两个时辰之后,才算完全画完了。
大厨房早就备好了席面,又在外面酒楼买了上席的菜,一张主桌备在了正厅,还有若干桌面放在在下人的院子里,招待跟着贾琏来的那些小子,婆子等一干仆役。
林家的席面办得好,不仅房内的伙食好,下人们那头的菜也十分有油水。
厨房还有多出来的炸丸子等肉菜,叫分到家里各个丫头婆子的手上。
于是这一日,像是过年一般。
府上的人知道是沾了京城来的人的光。
席上林黛玉话不多,她对贾琏这个人印象算不上好,但又不能在贾敏面前太没礼貌,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贾琏的话。
贾琏倒是对林黛玉这个小孩儿十分热情,又是问喜欢玩儿些什么,又是问如今读的什么书。
林黛玉说原先在女学里正学着女纪。
贾敏笑着道,“不过是跟着认几个字。说起读书这件事,我还正发愁呢。”
“原先她是在女学里面念书的,之前病了一场,有些跟不上了,正不知如何是好。”
贾敏没说女学里面的内情,只说林黛玉病了一场,这会儿病虽然好了,却是不太适合跟着众人一起念书了。
贾琏听了之后,先是一愣,接着便是拊掌大笑,道
“您说巧不巧,我这回来江南,恰好和一个人同船。这个人和我们贾家有些渊源,也是中了进士点了官职的。不过后头和上司闹了矛盾,免了官职。他这回回来,就是想寻个好徒弟教教。他这个学识,给妹妹做个老师,如何。”
贾敏听说是个进士,有些心动,问道,
“那可是巧了,你说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眼下住在哪里?”
才和林如海商量了请个先生来府上单独教玉儿,就赶上有个进士欲当老师。
这不就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吗?
林黛玉一激灵,已经在心中先念出了那个人的名字。
“贾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