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和贾敏执手相看,怎么看都看厌。
"爹爹。"黛玉提着月白襦裙插进去,发间珍珠步摇晃出细碎银光。
她方满八岁,身量尚不及母亲腰间,却已显出弱柳扶风的姿态。
贾敏忙伸手扶住女儿,林如海这会儿才腾出手来,轻轻抚了抚她头上的发髻。
林如海笑着从袖中取出个鎏金珐琅匣,机关轻响,竟飘出叮咚乐声。
黛玉惊呼一声,踮脚去够那旋转的铜制小人,额间花钿映着晚霞,恍若画中仙童。
"这是偶然间得的八音盒,玉儿可还喜欢?"
林如海俯身将女儿抱起,转头朝贾敏笑道:"给夫人带的东西正在后头箱笼里,都是些当地的特色玩意儿。"
贾敏心里甜丝丝的,早将之前那些风波抛到了脑后。
接风的晚膳设在荷花榭。八宝攒盒里盛着胭脂鹅脯、火腿鲜笋,黛玉面前另置一碟糖蒸酥酪。
一家人安安静静吃了一餐饭,贾敏便叫人把林黛玉领走了。
她和林如海还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这边林黛玉将她父亲送的八音盒摆在案头,随着乐声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恍惚间感觉有人在轻手轻脚给她换衣裳,散发髻。
~~~~~~~
林如海和贾敏回了房,关起门来说话,先问了他不在这几日家里如何。
贾敏不好说那戏子找来的事,也怪她自己一时间想差了疑心了去,只捡了贾琏来家里等几件事说给林如海听。
林如海听说贾琏来了又走了,有些过意不去,
“大老远从京城来一趟,原本是该留在家里好生招待的。”
贾敏说,“谁说不是呢,只是他来得急,走得更急,想必是还有差事在身上,我不好多问。但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赶明儿咱们回了京城,自然有聚在一处的时候。”
大不了到时候将礼备得重一些。
林如海点头,又给贾敏说起这一回出事的盐船来。
事情已经归了临安府,不需要他插手,但他总觉得这里面还有文章。
或许背后又牵扯着扬州不知道哪个官员。
他的这些话没说给贾敏听,没凭借没把握的事,他不想说出来平白惹贾敏担心。
他只说起那出事的盐商的家人们,那些裹着绫罗的少女们低眉顺眼立在屏风后,像极了被金丝笼困住的画眉。
他喉头微动,话语就此打住,心中却在担忧,不知道以后自己若是出了事,自己的妻女又是如何光景。
更深漏静时,贾敏对镜卸下九鸾钗,铜镜里映出林如海若有所思的面容。
窗外竹影婆娑,将月光筛成满地碎玉。她转身接过夫君递来的雨前龙井,另一只手握住林如海的手,问他:"又在想些什么?”
林如海打着哈哈,将话题插过去,
“今日看玉儿,已经出落得灵秀起来,我想起去年金陵盐商嫁女儿的阵仗,玉儿出嫁,要比那还要隆重才好。”
贾敏笑着道,“玉儿才几岁?”又问
"那金陵盐商之女可是嫁的金陵薛家的公子?"
贾敏指尖在青瓷盏沿划过,皱着眉,"听闻前日刚纳了第三房妾室。"
她的女儿,以后可不要遇到这样多情的才好。
贾敏忽觉腕间一暖,原是林如海握住了她的手。
烛花爆开的刹那,她看见夫君眼中跳动着晦暗不明的光。
"玉儿这般灵秀,断不能配那些纨绔。"林如海声音沉了几分,"
“前日见她诵《长恨歌》时神情,倒让我想起你年少在荣国府作海棠诗的模样。"
林如海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盏上缠枝莲纹,转头看着贾敏,"可叹女子才情总被埋没在深宅后院。"
贾敏望着案头将熄的烛火,恍惚看见大观园里凋落的海棠。
那年她十四,在诗社拔得头筹的红笺至今锁在嫁妆箱底。
忽听得更鼓声响,贾敏反握住夫君的手:"老爷可记得贾府那位衔玉而生的侄儿?前日家书说那孩子聪明异常,只是..."
"敏妹。"林如海突然起身,月白中衣被穿堂风鼓起,将贾敏的话断在这里。
贾敏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些不恰当。
不过话赶话,说起林黛玉的婚事,顺便提了一嘴。
贾敏忙将话收回去,笑着道,“你看你,分明是你引出来的话来。她年纪还小,我又不是叫她真的如此草草定下来。”
她们的掌上明珠,自然是要精挑细选,慢慢寻摸好媒茬的。
可惜她的根在京城,扬州官场如此混杂排外,要在这里为林黛玉找一门好亲事,怕是不容易。
扬州这里水太深,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扬州知州忌惮林如海,连带他手下的一波人都对林家有敌意。
怕只怕拖上几年情况仍然不能缓解,等林黛玉年纪渐渐大起来,连个门当户对的都难寻到。
难道真的要林黛玉往下面去挑,或者远离自己身边吗?
一想到这里,贾敏就特别希望林如海能够立刻回京任职,远离这地界。
但她知道这不现实,至少近几年,林如海在这里还有要紧事要做。
林如海安慰似地将贾敏的手握得更紧了些,“没关系的,不着急。”
等他为圣上办好这件差事,风风光光升上去,一切也还来得及。
林日浩推开雕花窗,夜风裹着荷香涌入,吹散了他未尽的话语。
远处传来守夜婆子模糊的梆子声,惊起荷塘里数点流萤。
贾敏走到他身侧,见丈夫凝望的方向正是黛玉闺房所在。纱窗上犹透着朦胧光晕,想是那小女儿又在夜读。
林如海转身时,不知道是受了凉还是如何,呛咳起来。
贾敏忙替他抚背,指尖触到官服下清瘦的肩胛,蓦然惊觉夫君已生出华发。
扬州这地界,实在是熬人。
梆子敲过三更时,黛玉早已进入梦乡。眼前熟悉的直播间铺开,零星的留言越滚越快,大有热度一飞冲天的势头。
"爹爹。"黛玉提着月白襦裙插进去,发间珍珠步摇晃出细碎银光。
她方满八岁,身量尚不及母亲腰间,却已显出弱柳扶风的姿态。
贾敏忙伸手扶住女儿,林如海这会儿才腾出手来,轻轻抚了抚她头上的发髻。
林如海笑着从袖中取出个鎏金珐琅匣,机关轻响,竟飘出叮咚乐声。
黛玉惊呼一声,踮脚去够那旋转的铜制小人,额间花钿映着晚霞,恍若画中仙童。
"这是偶然间得的八音盒,玉儿可还喜欢?"
林如海俯身将女儿抱起,转头朝贾敏笑道:"给夫人带的东西正在后头箱笼里,都是些当地的特色玩意儿。"
贾敏心里甜丝丝的,早将之前那些风波抛到了脑后。
接风的晚膳设在荷花榭。八宝攒盒里盛着胭脂鹅脯、火腿鲜笋,黛玉面前另置一碟糖蒸酥酪。
一家人安安静静吃了一餐饭,贾敏便叫人把林黛玉领走了。
她和林如海还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这边林黛玉将她父亲送的八音盒摆在案头,随着乐声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恍惚间感觉有人在轻手轻脚给她换衣裳,散发髻。
~~~~~~~
林如海和贾敏回了房,关起门来说话,先问了他不在这几日家里如何。
贾敏不好说那戏子找来的事,也怪她自己一时间想差了疑心了去,只捡了贾琏来家里等几件事说给林如海听。
林如海听说贾琏来了又走了,有些过意不去,
“大老远从京城来一趟,原本是该留在家里好生招待的。”
贾敏说,“谁说不是呢,只是他来得急,走得更急,想必是还有差事在身上,我不好多问。但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赶明儿咱们回了京城,自然有聚在一处的时候。”
大不了到时候将礼备得重一些。
林如海点头,又给贾敏说起这一回出事的盐船来。
事情已经归了临安府,不需要他插手,但他总觉得这里面还有文章。
或许背后又牵扯着扬州不知道哪个官员。
他的这些话没说给贾敏听,没凭借没把握的事,他不想说出来平白惹贾敏担心。
他只说起那出事的盐商的家人们,那些裹着绫罗的少女们低眉顺眼立在屏风后,像极了被金丝笼困住的画眉。
他喉头微动,话语就此打住,心中却在担忧,不知道以后自己若是出了事,自己的妻女又是如何光景。
更深漏静时,贾敏对镜卸下九鸾钗,铜镜里映出林如海若有所思的面容。
窗外竹影婆娑,将月光筛成满地碎玉。她转身接过夫君递来的雨前龙井,另一只手握住林如海的手,问他:"又在想些什么?”
林如海打着哈哈,将话题插过去,
“今日看玉儿,已经出落得灵秀起来,我想起去年金陵盐商嫁女儿的阵仗,玉儿出嫁,要比那还要隆重才好。”
贾敏笑着道,“玉儿才几岁?”又问
"那金陵盐商之女可是嫁的金陵薛家的公子?"
贾敏指尖在青瓷盏沿划过,皱着眉,"听闻前日刚纳了第三房妾室。"
她的女儿,以后可不要遇到这样多情的才好。
贾敏忽觉腕间一暖,原是林如海握住了她的手。
烛花爆开的刹那,她看见夫君眼中跳动着晦暗不明的光。
"玉儿这般灵秀,断不能配那些纨绔。"林如海声音沉了几分,"
“前日见她诵《长恨歌》时神情,倒让我想起你年少在荣国府作海棠诗的模样。"
林如海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盏上缠枝莲纹,转头看着贾敏,"可叹女子才情总被埋没在深宅后院。"
贾敏望着案头将熄的烛火,恍惚看见大观园里凋落的海棠。
那年她十四,在诗社拔得头筹的红笺至今锁在嫁妆箱底。
忽听得更鼓声响,贾敏反握住夫君的手:"老爷可记得贾府那位衔玉而生的侄儿?前日家书说那孩子聪明异常,只是..."
"敏妹。"林如海突然起身,月白中衣被穿堂风鼓起,将贾敏的话断在这里。
贾敏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些不恰当。
不过话赶话,说起林黛玉的婚事,顺便提了一嘴。
贾敏忙将话收回去,笑着道,“你看你,分明是你引出来的话来。她年纪还小,我又不是叫她真的如此草草定下来。”
她们的掌上明珠,自然是要精挑细选,慢慢寻摸好媒茬的。
可惜她的根在京城,扬州官场如此混杂排外,要在这里为林黛玉找一门好亲事,怕是不容易。
扬州这里水太深,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扬州知州忌惮林如海,连带他手下的一波人都对林家有敌意。
怕只怕拖上几年情况仍然不能缓解,等林黛玉年纪渐渐大起来,连个门当户对的都难寻到。
难道真的要林黛玉往下面去挑,或者远离自己身边吗?
一想到这里,贾敏就特别希望林如海能够立刻回京任职,远离这地界。
但她知道这不现实,至少近几年,林如海在这里还有要紧事要做。
林如海安慰似地将贾敏的手握得更紧了些,“没关系的,不着急。”
等他为圣上办好这件差事,风风光光升上去,一切也还来得及。
林日浩推开雕花窗,夜风裹着荷香涌入,吹散了他未尽的话语。
远处传来守夜婆子模糊的梆子声,惊起荷塘里数点流萤。
贾敏走到他身侧,见丈夫凝望的方向正是黛玉闺房所在。纱窗上犹透着朦胧光晕,想是那小女儿又在夜读。
林如海转身时,不知道是受了凉还是如何,呛咳起来。
贾敏忙替他抚背,指尖触到官服下清瘦的肩胛,蓦然惊觉夫君已生出华发。
扬州这地界,实在是熬人。
梆子敲过三更时,黛玉早已进入梦乡。眼前熟悉的直播间铺开,零星的留言越滚越快,大有热度一飞冲天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