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能卖上价的时间很短,几乎是一天一个价,沈家的山地不多,沈父每年都会去离家很远的山里摘野茶去卖,等到茶叶卖不上价他才会摘家里要喝的。
天亮起床,徐晚星刚出房间,就见沈父已经挎着竹篓出了院门。
早饭是沈望舒做的,一锅豆子粥加一盘子的煎饼,是最简单的小麦加两个鸡蛋摊的饼,并两小碟咸菜。
见徐晚星出来,沈望舒道:“怎么不多睡一会。”
徐晚星道:“都起床了,我怎好做懒虫。”
沈望舒摇摇头,“没事的,爹不会说什么。”这话说的是,沈父性格敦厚待人和善并没有大家长的严厉对徐晚星没有立过什么规矩。
徐晚星笑着应了,看着糊了边的饼子,徐晚星笑出了声,沈望舒摸了摸鼻子,“火大了,没注意。”
吃过早饭,沈望舒收拾碗筷去洗,被徐晚星拦住了,“我来,你快去镇上,别迟了。”
沈望舒要去粮铺做事,沈父也出门去了,家中也没什么事情,徐晚星主动分担家中的事务。
过了一会,沈望舒从房间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木匣。
“这是我攒下来的一些钱,还有我娘留给我的她的嫁妆首饰。”他将小木匣打开,里面有放着十几枚银锭子和珠钗什么的,惊的徐晚星睁大了双眼。
这么多,粗看也有三十多两了,她的嫁妆不过才八两银子。
但是徐晚星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道:“这是贵重的东西,你自己收着吧。”
沈望舒摇头道:“咱们成了亲,你就是我娘子,家里的钱应该交给你。”
徐晚星呆了一下,“可是,这些钱.....”
看出了她的疑虑,沈望舒将匣子放在她手上,“放心吧,爹知道的,这些银子是我读书的时候抄书写字赚来的。”
见他有些执着,徐晚星只能点头,“那我帮你先帮你收着。”
沈望舒眼神暗了暗,脸上的笑容淡了很多,似有几分受伤的意味,却没有再反驳只是道:“这是给你的,你怎么用都可以,以后我还会挣更多的银子给你。”
说完带着几本书离开了。
徐晚星看着手中的匣子,苦笑了一下回到房间将它收在了带锁的箱子里。
晴好的天气很适合晒被子,收拾好碗筷徐晚星便把被子都抱出来晾到杆子上晒着,一家人的,盖的垫的晒了满院子。
————
午饭过后徐晚星去山中竹林拔白竹笋。
后山茂密的竹林中,尖细的竹笋在枯枝落叶中成片的生长,一根根约莫有小腿长,咔嚓一下用力一掰就断了。
这些活都是原主做惯了的,经过这些天的生活,她已经与原身的记忆全部融合,做起事情来也更加自然更加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因为她穿越的时候就离开了徐家,与沈望舒也是才相处,自己性格和一些生活习惯就算有什么变化他们也很难察觉,更不用说怀疑到她非本人这样灵异的事情上了。
春天家家户户都会挖竹笋,或吃新鲜的,或保存了冬天吃干的,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笋壳很容易扒,用刀子剌道口子笋壳卷在手指上旋转一下子剥的又快又干净,徐晚星坐在院子里的梨树下,麻利地拾掇竹笋。
竹笋的吃法有很多,煮汤、爆炒或是腌着吃都很不错,其做法也各不相同。
留好了这两天要吃的竹笋,徐晚星将大部分的竹笋放到沸水锅中焯烫,再捞起来放在筛子里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冬天的时候用来炖鸭子或咸肉骨头味道都非常鲜美。
腌制的竹笋,在笋晾干水分后就可以装在坛子里,再放上新鲜的辣椒、生姜、大蒜和盐,徐晚星喜欢吃酸辣的,便又加了一些白醋,加满凉开水后把坛子盖住用水密封放在阴凉的地方就可以了,这样腌制个十来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
佛诞节是本朝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每年的四月初八这一天,附近大大小小的庙都会举办或大或小的庙会。
节日需要的东西是徐晚星和沈望舒一起准备的,以前在徐家的时候,这些都是两位嫂嫂准备的。昨天的时候沈望舒便和她一起准备了乌饭和结缘豆,还去山上摘了一些桃花,清晨的时候用来放在水中沐浴更衣后再去庙会拜佛。
乾元寺在松山镇的南边,距离云溪村有很长一段路。
出门的时候天还没亮,沈望舒拎着篮子和徐晚星一起往寺庙去。
一路上人很多,都是去赶庙会的。
到了寺庙山下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半时辰后了,太阳高挂太天空,蔚蓝的天不见一片云彩。
“咱们歇一会再上去。”沈望舒见她脸颊发红额头冒汗很是疲累的样子,便拉着她走到了树荫下。
走了这么长时间,脚底隐隐酸痛,徐晚星坐在大石头上,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喝点水。”沈望舒从篮子里拿出竹筒递给她。
徐晚星接过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这才感觉舒服了很多,见沈望舒站在面前,徐晚星往边上挪了挪道:“你也坐坐,休息一下。”
沈望舒嗯了一声走过去坐了下来。
石头不大,勉强够两个人坐,二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几乎是紧挨在一起,沈望舒明显感觉到从左边传来的热意,他的身体微微僵住了,眼角余光落在她的脸上,距离如此近,他清晰地看到了她发红的肌肤像是成熟的石榴籽白里透红又光滑无比,挺翘的鼻子,双唇如花瓣一般,她的睫毛又黑又长不时地随着眼睑的开合微微眨动,将她那双水润黑亮的眸子衬的更加美丽。
不知不觉,沈望舒几乎看呆了,眼神也完全放在徐晚星身上,晴朗的风吹乱了她的发丝,沈望舒不由自主地抬手勾住那几缕发丝。
察觉到他的动作,徐晚星一扭头却对上了他那双看的及其专注的眼眸,时间仿佛定格,他清澈的眸中映着自己脸,似在看什么极其重要的宝贝一般,心跳陡然加快,徐晚星在这一刻几乎要陷入这深情的眸色中,恍惚地以为对方深爱自己。
到了庙里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站满了人,连外面的场地上也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小玲,你拜菩萨求什么呀?”一个身穿青色衣裙挽着双髻的的少女问身旁的女孩。
“我求全家人身体健康求菩萨保佑我哥哥能中举。”那女孩回答着问道:“你呢?”
青衣女孩道:“我和你一样,求家人健康平安,求我嫂嫂能顺利生下小侄子。”
站在门口等候进去的人都在说笑着十分热闹,只是人太多了很是拥挤,加上还有从里面出来的人,挤挤攘攘的,徐晚星个子不高视线全都被挡住,只能跟着人群移动。
“啊..”猝不及防,前面一个身高体壮的男人被人挤的往后退了一大步一下子撞到徐晚星身上,将她撞的往后倒去。
“小心!”
沈望舒站在她身后一直注意着,见她往后倒赶紧往前一步伸手接住她,“抱歉抱歉!”前面的男人稳住身子转过身连忙道歉。
“没事吧?”沈望舒关心地看着她。
“没、没事。”被他完全抱在怀中,徐晚星呆了一下立刻站好,旁边又几个男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感觉有些尴尬,虽然在现代来说这不过是寻常举动,但在这里似乎还是亲密了些,徐晚星抬手摸了摸脸颊,今日脸红的频率也太高了吧,她扭头看了眼走到身边的沈望舒,嗯,不愧是读者们的男配,这脸太有杀伤力了。
佛诞节有念经文的传统,释迦摩尼佛像前有一个僧人专门安排了诵经的地方,去诵经的人可以拿出带着的经文念上一段。
徐晚星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箩筐,以前他们家都没有诵过经,她本以为沈望舒虽然是读书人,但对这些应该是不上心的,没想到进了佛殿后,他径直朝僧人过去,跪下磕过头后从怀中拿出经文在小师傅的木鱼声中虔诚严肃地念诵起来。
徐晚星依次拜过殿里的几尊菩萨,又把结缘豆放在佛前的罐子里后便走出去为其他人让位置。
二人将庙里所有的菩萨都拜了一遍后,沈望舒道:“累不累,咱们去后面凉亭休息一下?”
太阳高挂于空,庙里人又多,挤来挤去的颇觉燥热,连头都有点发晕,徐晚星点点头,与沈望舒一起往佛殿后面走去。
寺庙的后院种满了桃花,此时已经盛开,风一吹漫天的花瓣飘落,带起阵阵香气,中间的地方修建了一方池塘,里面种着莲花红鲤鱼在里面成群结队的漫游,池塘上方是曲折迂回的石桥并几座小亭子,供来往的香客休息赏景。
二人寻了一处人少的地方坐下,沈望舒从篮子里拿出乌米饭递给徐晚星。
乌米饭是用乌菜水泡米后用嫩一些的笋壳包住蒸出来的饭,有的人用鲜米有的喜欢用糯米,全看个人口味。
徐晚星做了两种,蒸的时候还往里面放了一些绿豆,吃起来味道更好。她看了看周围的人,有不少人都和他们一样吃着带来的乌米饭,还有的人在寺庙中买了馒头和小菜,与家人或朋友赏景吃饭。氛围很融洽,像是春日野餐,令人心情舒畅。
天亮起床,徐晚星刚出房间,就见沈父已经挎着竹篓出了院门。
早饭是沈望舒做的,一锅豆子粥加一盘子的煎饼,是最简单的小麦加两个鸡蛋摊的饼,并两小碟咸菜。
见徐晚星出来,沈望舒道:“怎么不多睡一会。”
徐晚星道:“都起床了,我怎好做懒虫。”
沈望舒摇摇头,“没事的,爹不会说什么。”这话说的是,沈父性格敦厚待人和善并没有大家长的严厉对徐晚星没有立过什么规矩。
徐晚星笑着应了,看着糊了边的饼子,徐晚星笑出了声,沈望舒摸了摸鼻子,“火大了,没注意。”
吃过早饭,沈望舒收拾碗筷去洗,被徐晚星拦住了,“我来,你快去镇上,别迟了。”
沈望舒要去粮铺做事,沈父也出门去了,家中也没什么事情,徐晚星主动分担家中的事务。
过了一会,沈望舒从房间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木匣。
“这是我攒下来的一些钱,还有我娘留给我的她的嫁妆首饰。”他将小木匣打开,里面有放着十几枚银锭子和珠钗什么的,惊的徐晚星睁大了双眼。
这么多,粗看也有三十多两了,她的嫁妆不过才八两银子。
但是徐晚星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道:“这是贵重的东西,你自己收着吧。”
沈望舒摇头道:“咱们成了亲,你就是我娘子,家里的钱应该交给你。”
徐晚星呆了一下,“可是,这些钱.....”
看出了她的疑虑,沈望舒将匣子放在她手上,“放心吧,爹知道的,这些银子是我读书的时候抄书写字赚来的。”
见他有些执着,徐晚星只能点头,“那我帮你先帮你收着。”
沈望舒眼神暗了暗,脸上的笑容淡了很多,似有几分受伤的意味,却没有再反驳只是道:“这是给你的,你怎么用都可以,以后我还会挣更多的银子给你。”
说完带着几本书离开了。
徐晚星看着手中的匣子,苦笑了一下回到房间将它收在了带锁的箱子里。
晴好的天气很适合晒被子,收拾好碗筷徐晚星便把被子都抱出来晾到杆子上晒着,一家人的,盖的垫的晒了满院子。
————
午饭过后徐晚星去山中竹林拔白竹笋。
后山茂密的竹林中,尖细的竹笋在枯枝落叶中成片的生长,一根根约莫有小腿长,咔嚓一下用力一掰就断了。
这些活都是原主做惯了的,经过这些天的生活,她已经与原身的记忆全部融合,做起事情来也更加自然更加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因为她穿越的时候就离开了徐家,与沈望舒也是才相处,自己性格和一些生活习惯就算有什么变化他们也很难察觉,更不用说怀疑到她非本人这样灵异的事情上了。
春天家家户户都会挖竹笋,或吃新鲜的,或保存了冬天吃干的,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笋壳很容易扒,用刀子剌道口子笋壳卷在手指上旋转一下子剥的又快又干净,徐晚星坐在院子里的梨树下,麻利地拾掇竹笋。
竹笋的吃法有很多,煮汤、爆炒或是腌着吃都很不错,其做法也各不相同。
留好了这两天要吃的竹笋,徐晚星将大部分的竹笋放到沸水锅中焯烫,再捞起来放在筛子里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冬天的时候用来炖鸭子或咸肉骨头味道都非常鲜美。
腌制的竹笋,在笋晾干水分后就可以装在坛子里,再放上新鲜的辣椒、生姜、大蒜和盐,徐晚星喜欢吃酸辣的,便又加了一些白醋,加满凉开水后把坛子盖住用水密封放在阴凉的地方就可以了,这样腌制个十来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
佛诞节是本朝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每年的四月初八这一天,附近大大小小的庙都会举办或大或小的庙会。
节日需要的东西是徐晚星和沈望舒一起准备的,以前在徐家的时候,这些都是两位嫂嫂准备的。昨天的时候沈望舒便和她一起准备了乌饭和结缘豆,还去山上摘了一些桃花,清晨的时候用来放在水中沐浴更衣后再去庙会拜佛。
乾元寺在松山镇的南边,距离云溪村有很长一段路。
出门的时候天还没亮,沈望舒拎着篮子和徐晚星一起往寺庙去。
一路上人很多,都是去赶庙会的。
到了寺庙山下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半时辰后了,太阳高挂太天空,蔚蓝的天不见一片云彩。
“咱们歇一会再上去。”沈望舒见她脸颊发红额头冒汗很是疲累的样子,便拉着她走到了树荫下。
走了这么长时间,脚底隐隐酸痛,徐晚星坐在大石头上,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喝点水。”沈望舒从篮子里拿出竹筒递给她。
徐晚星接过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这才感觉舒服了很多,见沈望舒站在面前,徐晚星往边上挪了挪道:“你也坐坐,休息一下。”
沈望舒嗯了一声走过去坐了下来。
石头不大,勉强够两个人坐,二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几乎是紧挨在一起,沈望舒明显感觉到从左边传来的热意,他的身体微微僵住了,眼角余光落在她的脸上,距离如此近,他清晰地看到了她发红的肌肤像是成熟的石榴籽白里透红又光滑无比,挺翘的鼻子,双唇如花瓣一般,她的睫毛又黑又长不时地随着眼睑的开合微微眨动,将她那双水润黑亮的眸子衬的更加美丽。
不知不觉,沈望舒几乎看呆了,眼神也完全放在徐晚星身上,晴朗的风吹乱了她的发丝,沈望舒不由自主地抬手勾住那几缕发丝。
察觉到他的动作,徐晚星一扭头却对上了他那双看的及其专注的眼眸,时间仿佛定格,他清澈的眸中映着自己脸,似在看什么极其重要的宝贝一般,心跳陡然加快,徐晚星在这一刻几乎要陷入这深情的眸色中,恍惚地以为对方深爱自己。
到了庙里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站满了人,连外面的场地上也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小玲,你拜菩萨求什么呀?”一个身穿青色衣裙挽着双髻的的少女问身旁的女孩。
“我求全家人身体健康求菩萨保佑我哥哥能中举。”那女孩回答着问道:“你呢?”
青衣女孩道:“我和你一样,求家人健康平安,求我嫂嫂能顺利生下小侄子。”
站在门口等候进去的人都在说笑着十分热闹,只是人太多了很是拥挤,加上还有从里面出来的人,挤挤攘攘的,徐晚星个子不高视线全都被挡住,只能跟着人群移动。
“啊..”猝不及防,前面一个身高体壮的男人被人挤的往后退了一大步一下子撞到徐晚星身上,将她撞的往后倒去。
“小心!”
沈望舒站在她身后一直注意着,见她往后倒赶紧往前一步伸手接住她,“抱歉抱歉!”前面的男人稳住身子转过身连忙道歉。
“没事吧?”沈望舒关心地看着她。
“没、没事。”被他完全抱在怀中,徐晚星呆了一下立刻站好,旁边又几个男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感觉有些尴尬,虽然在现代来说这不过是寻常举动,但在这里似乎还是亲密了些,徐晚星抬手摸了摸脸颊,今日脸红的频率也太高了吧,她扭头看了眼走到身边的沈望舒,嗯,不愧是读者们的男配,这脸太有杀伤力了。
佛诞节有念经文的传统,释迦摩尼佛像前有一个僧人专门安排了诵经的地方,去诵经的人可以拿出带着的经文念上一段。
徐晚星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箩筐,以前他们家都没有诵过经,她本以为沈望舒虽然是读书人,但对这些应该是不上心的,没想到进了佛殿后,他径直朝僧人过去,跪下磕过头后从怀中拿出经文在小师傅的木鱼声中虔诚严肃地念诵起来。
徐晚星依次拜过殿里的几尊菩萨,又把结缘豆放在佛前的罐子里后便走出去为其他人让位置。
二人将庙里所有的菩萨都拜了一遍后,沈望舒道:“累不累,咱们去后面凉亭休息一下?”
太阳高挂于空,庙里人又多,挤来挤去的颇觉燥热,连头都有点发晕,徐晚星点点头,与沈望舒一起往佛殿后面走去。
寺庙的后院种满了桃花,此时已经盛开,风一吹漫天的花瓣飘落,带起阵阵香气,中间的地方修建了一方池塘,里面种着莲花红鲤鱼在里面成群结队的漫游,池塘上方是曲折迂回的石桥并几座小亭子,供来往的香客休息赏景。
二人寻了一处人少的地方坐下,沈望舒从篮子里拿出乌米饭递给徐晚星。
乌米饭是用乌菜水泡米后用嫩一些的笋壳包住蒸出来的饭,有的人用鲜米有的喜欢用糯米,全看个人口味。
徐晚星做了两种,蒸的时候还往里面放了一些绿豆,吃起来味道更好。她看了看周围的人,有不少人都和他们一样吃着带来的乌米饭,还有的人在寺庙中买了馒头和小菜,与家人或朋友赏景吃饭。氛围很融洽,像是春日野餐,令人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