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变得毒起来,蝉鸣声四起,夏君兮走在前面一蹦一跳,谢云舟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地图。
夏君兮停下脚步,凑过去看,说:“我们还要多久到山顶?”
谢云舟思考道:“还有大概2公里,不过我们现在遇见了一些小麻烦,刚刚那边山坡上岩石滑下来把道路堵了,换了路线,但是新的路线比较模糊,前面路会更不好走,你注意安全。”
夏君兮点点头道:“嗯,知道了。”随后继续一蹦一跳往前跑去。
谢云舟也紧跟上去,以防万一夏君兮遇到什么危险。
不过很快她便停下来了,看着视线里密密麻麻的草丛,她冒冷汗道:“不会有蛇吧?”
谢云舟淡定地用登山杖扫了一遍草丛,确定没有蛇后扶着她穿过去。
两个小时以后,他们到达了山顶,在丹华山山顶上,能俯观整个上阮城,山顶有一些人早早到达扎营,空气清新,十分安静。
“哇,好壮观,我没想到这上面景色这么好。”夏君兮感叹道。
“你第一次来?”谢云舟推了一下金框眼镜问。
“也不是第一次,很小的时候来过,没上过山顶,好久以前了,记忆很模糊。”夏君兮张开双臂说。
“是挺美的。”谢云舟温柔地笑,正如山顶上的暖阳。
夏君兮扭头正好和他对视上,立刻视线落在草丛上。
“歇会儿就坐缆车下去吧,等下和伙伴们汇合。”夏君兮耳朵有些发红说。
“嗯。”谢云舟回答道。
他们没多久就准备坐缆车下山了。
缆车里,安静的氛围有些不太自然,二人面对面坐着,夏君兮眼皮都没抬一下,为了缓解一下气氛,她有些别扭地说:“外面的景色挺美的……”
“嗯,”谢云舟笑了笑说,“很快就要告别这个城市了……”他欲言又止。
夏君兮看了看他,有些失落地说:“我本来以为我会和初中一样度过平平淡淡的高中,没想到我还能有一群好朋友……总之,在未来我回忆起这段时光,都是无比幸福的。”
谢云舟看向窗外,仿佛心事重重。
“对了,”夏君兮说,“你想考哪里?”
'你想考哪里'看似平平无奇的四个字,另一种层面上的意思是'我们未来还会一起吗?'有将对方规划到自己未来的意思。
“我会去汉京上大学,”谢云舟说,“公安大学。”
夏君兮有些惊讶:“你要去当警察?”
“对。”
“太酷了,”夏君兮竖了个大拇指,“谢警官,以后请多多关照。”
“哈哈,”谢云舟笑得很明朗道,“夏君兮,你想报什么专业?”
“我?”夏君兮思索了一下说,“对老师和我爸妈对我的期望值来说,汉京大吧……我想报考古学专业,因为兴趣,你呢?你为什么想当警察?”
“啊……”谢云舟仰起头说,“我小时候住在罗州(离上阮很近的城市)的时候,邻居家有个警察学院的哥哥,我那时候总跑去他家里玩,他会跟我说他在警察学院的故事,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当警察这个想法就在我心里了……我想真正地帮助人民。”
夏君兮若有所思地说:“原来是这样啊,我想报汉大考古学专业的事情还没跟我爸妈说,或许我说了,他们又会说考古这个工作一年到头在古墓里风吹日晒雨淋的,吃力不讨好……但我也下定决心了,我报了这个专业,未来从事了这种工作,即便再艰难,我也不后悔,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夏君兮的语气很坚定,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在谢云舟眼里散发着光,她注视着谢云舟的眼睛,他温柔地笑了笑,看着她的眼睛饱含欣赏和坚定。
“那就这么说定了,多年以后,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考古学家,我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刑警。”谢云舟同样看着她的眼睛说。
顾衿正在晾衣服,她在阳台缓慢地移动着,夏日灼热的阳光一条条掠过她的手臂。
晾完衣服,她端着盆子朝屋内走,单手拿走了茶几上的手机。
“ 已经十一点了啊……”
和伙伴们约好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夏君兮和谢云舟两人一大早就水灵灵去爬山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顾衿半个小时前给夏君兮打去了三个电话,又发了几条信息,都没回,看来山上信号不好,给谢云舟打电话也关机,这两个人真是……
尽管有些不爽,但一想到这俩人有戏,顾衿心里就像媒婆撮合成了一对那样的高兴,她露出了姨母笑,这两个人以后结婚办席得让她和江文禹两人单独一大桌。
她现在想问问下午去太阴街谁能和她一起去,她点开了和许阮宁,聊天对话框,最新的一条还是昨天晚上问她去不去一起玩,直到现在还没回复。
“她怎么突然这么奇怪?该不会……”顾衿嘟囔着,虽然这样怀疑,但凭借她们三年的感情还是打消了这个猜测,她决定打一个电话过去,实在不行在她家去当面问她。
于是顾衿拨去了许阮宁的电话,她开始焦急地等待着,铃声一直在响。
许阮宁这个点在浴室里洗澡,手机放在卧室里的床上一直振动着,她没有听见,而没有打通电话的顾衿心情也十分失落。
算了,等下再打过去吧,说不定她现在真的在忙,如果她实在不想去的话那就问问江文禹吧。
顾衿犹豫着,坐在沙发上发着呆。
上阮市是一个神奇的城市,有着“人间冰火两重天”的称号,也就是说,一半是刚刚作者写景时常提到的炎炎盛夏,而另一半是作者一直没透露给读者的秘密,那就是另一半仿佛已经了秋,相比起前者要凉风习习的世外异境,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海拔因素。
洛云街道两旁是植了很多年的桂花树,因气温较低,正好也对应了那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桂花在凉时,便开于凉时。
这段时间洛云街道两旁的桂花树火遍网络,毫不夸张地说,随便拿手机一拍都能当手机壁纸。
人行道上的桂花树下,光影重叠,光一粒一粒洒在大理石板上,别有一番美意……
空气中飘着陨落的桂花,叶残花落,风中站着一位二十岁出头年纪的女孩,身躯弱不经风,仿佛下一秒就要变成桂花瓣随风而去……
未完待续
夏君兮停下脚步,凑过去看,说:“我们还要多久到山顶?”
谢云舟思考道:“还有大概2公里,不过我们现在遇见了一些小麻烦,刚刚那边山坡上岩石滑下来把道路堵了,换了路线,但是新的路线比较模糊,前面路会更不好走,你注意安全。”
夏君兮点点头道:“嗯,知道了。”随后继续一蹦一跳往前跑去。
谢云舟也紧跟上去,以防万一夏君兮遇到什么危险。
不过很快她便停下来了,看着视线里密密麻麻的草丛,她冒冷汗道:“不会有蛇吧?”
谢云舟淡定地用登山杖扫了一遍草丛,确定没有蛇后扶着她穿过去。
两个小时以后,他们到达了山顶,在丹华山山顶上,能俯观整个上阮城,山顶有一些人早早到达扎营,空气清新,十分安静。
“哇,好壮观,我没想到这上面景色这么好。”夏君兮感叹道。
“你第一次来?”谢云舟推了一下金框眼镜问。
“也不是第一次,很小的时候来过,没上过山顶,好久以前了,记忆很模糊。”夏君兮张开双臂说。
“是挺美的。”谢云舟温柔地笑,正如山顶上的暖阳。
夏君兮扭头正好和他对视上,立刻视线落在草丛上。
“歇会儿就坐缆车下去吧,等下和伙伴们汇合。”夏君兮耳朵有些发红说。
“嗯。”谢云舟回答道。
他们没多久就准备坐缆车下山了。
缆车里,安静的氛围有些不太自然,二人面对面坐着,夏君兮眼皮都没抬一下,为了缓解一下气氛,她有些别扭地说:“外面的景色挺美的……”
“嗯,”谢云舟笑了笑说,“很快就要告别这个城市了……”他欲言又止。
夏君兮看了看他,有些失落地说:“我本来以为我会和初中一样度过平平淡淡的高中,没想到我还能有一群好朋友……总之,在未来我回忆起这段时光,都是无比幸福的。”
谢云舟看向窗外,仿佛心事重重。
“对了,”夏君兮说,“你想考哪里?”
'你想考哪里'看似平平无奇的四个字,另一种层面上的意思是'我们未来还会一起吗?'有将对方规划到自己未来的意思。
“我会去汉京上大学,”谢云舟说,“公安大学。”
夏君兮有些惊讶:“你要去当警察?”
“对。”
“太酷了,”夏君兮竖了个大拇指,“谢警官,以后请多多关照。”
“哈哈,”谢云舟笑得很明朗道,“夏君兮,你想报什么专业?”
“我?”夏君兮思索了一下说,“对老师和我爸妈对我的期望值来说,汉京大吧……我想报考古学专业,因为兴趣,你呢?你为什么想当警察?”
“啊……”谢云舟仰起头说,“我小时候住在罗州(离上阮很近的城市)的时候,邻居家有个警察学院的哥哥,我那时候总跑去他家里玩,他会跟我说他在警察学院的故事,大概是从那个时候,当警察这个想法就在我心里了……我想真正地帮助人民。”
夏君兮若有所思地说:“原来是这样啊,我想报汉大考古学专业的事情还没跟我爸妈说,或许我说了,他们又会说考古这个工作一年到头在古墓里风吹日晒雨淋的,吃力不讨好……但我也下定决心了,我报了这个专业,未来从事了这种工作,即便再艰难,我也不后悔,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夏君兮的语气很坚定,当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在谢云舟眼里散发着光,她注视着谢云舟的眼睛,他温柔地笑了笑,看着她的眼睛饱含欣赏和坚定。
“那就这么说定了,多年以后,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考古学家,我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刑警。”谢云舟同样看着她的眼睛说。
顾衿正在晾衣服,她在阳台缓慢地移动着,夏日灼热的阳光一条条掠过她的手臂。
晾完衣服,她端着盆子朝屋内走,单手拿走了茶几上的手机。
“ 已经十一点了啊……”
和伙伴们约好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夏君兮和谢云舟两人一大早就水灵灵去爬山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顾衿半个小时前给夏君兮打去了三个电话,又发了几条信息,都没回,看来山上信号不好,给谢云舟打电话也关机,这两个人真是……
尽管有些不爽,但一想到这俩人有戏,顾衿心里就像媒婆撮合成了一对那样的高兴,她露出了姨母笑,这两个人以后结婚办席得让她和江文禹两人单独一大桌。
她现在想问问下午去太阴街谁能和她一起去,她点开了和许阮宁,聊天对话框,最新的一条还是昨天晚上问她去不去一起玩,直到现在还没回复。
“她怎么突然这么奇怪?该不会……”顾衿嘟囔着,虽然这样怀疑,但凭借她们三年的感情还是打消了这个猜测,她决定打一个电话过去,实在不行在她家去当面问她。
于是顾衿拨去了许阮宁的电话,她开始焦急地等待着,铃声一直在响。
许阮宁这个点在浴室里洗澡,手机放在卧室里的床上一直振动着,她没有听见,而没有打通电话的顾衿心情也十分失落。
算了,等下再打过去吧,说不定她现在真的在忙,如果她实在不想去的话那就问问江文禹吧。
顾衿犹豫着,坐在沙发上发着呆。
上阮市是一个神奇的城市,有着“人间冰火两重天”的称号,也就是说,一半是刚刚作者写景时常提到的炎炎盛夏,而另一半是作者一直没透露给读者的秘密,那就是另一半仿佛已经了秋,相比起前者要凉风习习的世外异境,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海拔因素。
洛云街道两旁是植了很多年的桂花树,因气温较低,正好也对应了那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桂花在凉时,便开于凉时。
这段时间洛云街道两旁的桂花树火遍网络,毫不夸张地说,随便拿手机一拍都能当手机壁纸。
人行道上的桂花树下,光影重叠,光一粒一粒洒在大理石板上,别有一番美意……
空气中飘着陨落的桂花,叶残花落,风中站着一位二十岁出头年纪的女孩,身躯弱不经风,仿佛下一秒就要变成桂花瓣随风而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