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警察本部
早上七点整
陶队提着缠着纱布的手掌,从走廊上走过,引来无数警员的侧目。
毕竟,这位从国际警方派来协助抓捕的队长一向温和有礼,除了昨天。
他暴跳如雷地揪着自家队长的领子咆哮,失态的模样让他们都深刻明白老祖宗的话是有道理的:越看上去温和的人发起脾气来越恐怖。
要不是当时日本警方的其他几名成员以及医护匆匆忙忙赶过来拉架,他们毫不怀疑自家队长的脖子下秒就会被他拧下来。
不过今日陶队倒是又恢复了平时状态,那样温和,像是即将燃光的火焰,不复曾经的明亮,热度,只留一缕若隐若现的烟气和余烬,但仍却被它鼎盛时期的光耀所震慑,让人不敢靠近。
伊藤弥倒是一如既往得好说话,陶队刚想因为昨天的举动道歉,他倒是摆了摆手,一副毫不介意样子。
那习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在面前被重伤、不知生死,要是换做是自己也没有办法保持冷静。
他回头确定那帮好奇心旺盛的犹如刚出生的动物幼仔的队员没有过来偷听,才压低声音,用流利的中文说:
“前两天顶层来了几位,据可靠消息不排除内部情況,但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估计这回要好好排查一阵子了。”
“这事都谁知道?”
“你、我、顶层、国际警方东亚分部的高层知道,目前没敢放消息……”
就毕竟当年都谈叛逃那会是挺轰动的,哪怕不是当事人各方都有所耳闻——
国际警方堂堂刑侦队副队长,年少有为,却是毒枭安插在光明里的一颗棋子。
陶队退开两步抬手掐了掐眉心:
上一回出事,即使过去了两年他还是心有余悸。
都谈参加工作那么多年,竟然没有一个人能看出他的伪装……
而浅仓既然能发现他们,并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甩开警方隐匿于黑夜中,那么不说是有人通风报信,那就得把此事归结于玄学的范围。
那个人最有可能还在日本或岭南的某个阴暗处躲着。
不,或许等级更高,或许更放肆。
这种敌在暗我在明的感觉非常不好,会让人觉得自己身旁的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叛徒,疑神疑鬼;不信任可靠的上司,封闭自我,从而与真相擦肩而过。
“冯彦怎么样了?我听说还没醒。”
伊藤善解人意地转移了话题,顺便摸出烟盒,给陶队点了一根。
“目前没事,只是麻醉剂的效果还没有过,估计今早就已经醒了……没有什么大碍,就是腿得再动几次手术。”
双方又陷入了沉默。
冯彦从两米多高的集装箱上被罂粟绊倒,对方在他头朝下倒下时开了枪还抬腿猛踢他左腿的膝盖侧面,造成了膝盖的错位,冯彦在落地时的角度也不对,导致他左腿的膝盖粉碎性骨折和双腿的三处骨裂。
虽然说现在医疗发达,但说到底人类也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物,在后期治疗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点的差错,那么即使冯彦之后虽能正常行走,也不能跟大部队一起行动。
如果真的了那个地步,他今后就必须调职去文岗,这与提前退休没有任何区别。
突然,门被人礼貌地轻敲两下,是江亦轩。
“陶队,冯彦醒了,直升机将于九点整起飞。”
江亦轩说完转身就走,还拽走了停在三米开外犹豫不决的小警员,给两位上级贴心地留下了告别空间。
“好,那就这样。走了。”
“没事。”
陶队拍了拍伊藤弥的肩膀,不管怎么说,年少有为又待人有礼的年轻人还是挺好的。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前副队。
“有情况随时联系。”
“好”
窗外又开始下起了雪,窗外枝条嶙峋,在雪的衬托下越发瘦骨伶仃,枝桠光秃而棕黑,呈现一种扭曲生长的姿态,宛如无声尖嚎的迷路人,正吃力地窥探。
陶队指问的烟静静燃烧着白雾,在一片阴暗中逐渐逸散。
“免子啊免子,在这漫天大雪里——”
“可要小心猎人的枪支和陷阱。”
*
岭南
广州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
手术室里拉着厚厚的窗帘,与外隔绝。
无影灯的光线赤果果的从上方投到下方正在紧张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的脸上,呈现出一种惊人的苍白。而光明后的阴影则像被雨淋湿的毛毯如影随形的披覆在他们身上,平和如海面迷惑着每一个不知底细的游人。
室内只有金属工具和铁盘的清脆碰撞和年轻的主刀医生从容温和地指挥:
“小心点右边的血管,对,就是它……”
“准备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
接下来就是这位年轻的医生个人的战场。
他再次认真地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娴熟地拿起手术工具,气定神闲地开始了时长三个多小时的手术。
他神色安然,仿佛是在赏月饮茶,而不是在进行场重要的战役。与手术室外坐立不安的警方成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手术室外
邓湘颂在姜宿年第十一次从她面前背着手晃过去后,终于忍不住出声制止了他那仿佛是流水生产线上陈批次复制下来似的、来回踱步的行为。
“你安静一点,没事的。”
陶队也在一旁附和,神色轻松:“危险期都过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
当冯彦睁眼时就被西江那热情的阳光明媚地拥抱,要不是胸口犹如撕裂般的疼痛和如蚊虫叮咬般的痒意,还以为之前那惊险的枪战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场梦境。
都说人死前潜意识会走马观花般,重复这辈子所有重要的场景,但那一刻其实冯彦大脑放空,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来不及想。
在他中枪的一瞬,就像故事中的芝麻开门,咒语瞬间落地,他所有的动作都在刹那间凝固,甚至思维都像被冻住了一般,出现了刹那短暂的空白。
就连回家陪母亲放假,这种持久的愿望都是在落地后,在疼痛所至的几秒清醒中所想的,之后,便坠入了黑甜的虚空。
痛苦与恐惧都被抽离,只有他一人孤独地飘荡在万顷深海。
他好像一个溺水的人,不断在下坠,下坠。耳朵听见的声音,好像隔着水听岸上的人说话,他听见了队长的吼声和队友们的尖叫,间或夹杂着警笛的长鸣,却什么也做不了。
而当他再次睁眼时,阳光从薄纱窗帘外投进病房,雪白干净的墙壁反射出光晕。
病床前,一束百合尚留露水,散发出幽幽的芬芳,房间静谧得犹如密闭的蛋壳。
当陶队和姜宿年推门而入时,冯彦依旧保持着刚睡醒的姿势,靠在窗前的躺椅上,瞳孔映出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更远处蔚蓝的天空,深处则带着无耐——
岭南明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下雨。
难得这么好的天气,而他还要在这里呆着。
他感觉自己要是再待下去,没准第二天身上就可以长蘑菇了。
当自家队长和队友前来探望时,要不是腿伤阻碍了他的发挥,没准他就会像队里的那只自来熟的拉不拉多搜救犬一样扑上去。
不过,也差不了多少,冯彦从床上支起上半身,一手扣着姜宿年的手肘,一手去翻对方挂在手臂上的袋子里有什么好东西。
“这几天没油没盐的,可馋死我了,快点让我瞧瞧有什么好吃的。”
还没等冯彦扒住袋子,姜宿年就凭着地理位置优势将袋子拎高……
病房里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陶队默默的站在一旁观战,笑呵呵的,完全没有要阻止的意思。
“不给,要遵医嘱。要是等一下你家太后来了……我看你怎样交代。”
“那你带这么多东西过来干嘛?”
“就是特意为了过来馋我的吗?”
“要不然呢?”
“哎呀,你听我说,此一时彼一时,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生生将医院吵成了菜场。万幸的是病房的门隔音效果不错……
陶队在一旁旁暗自庆幸。
可还没等他松下一口气,病房的门开了。
一名男医生推门而入。病房内瞬问安静了下来。
大伙都有了一种在上学时教室里同学们在大声喧嚷,如果突然安静了下来,那么一定是班主任进了门的错觉。
这位班主任,哦不,医生看上去很年轻,甚至有些太年轻了。可身上的沉稳却不是同龄人可比的,半张脸隐藏在医用的浅蓝色口罩下看不真切,眉目秀丽看上去人畜无害,却又隐隐给人一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白大褂的口袋里插了一支笔,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属专有的光泽。
他对三人的尴尬熟视无睹。自我介绍道:“你好,冯先生,我姓席,是您的主治医生。”
陶喆、姜宿年、冯彦和这位过分年轻的医生象征性的握了握手。
这位席医生看上去不怎么爱搭理人,也不是高冷,就是单纯的不想和旁人交流。
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伤者的情况,且在昨日亲手主刀给人动了手术,他又仔细地看了片子说,还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才行,又交代了一堆注意事项后就转身离开了房间。
陶队接过电子单的时候有种看购物清单的即视感,他只能挑几项他自己认识的看完,又问了医生几句,就目送那位医生转身出了房间。
冯彦扯了扯离他最近的姜宿年的袖子示意他弯腰。
“他今年多大?”
“怎么上班这么早?”
“医院还招童工啊?”
姜宿年:“……”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还是陶队解开了疑惑:“他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的。今年二十六岁,二十四岁那年就把博士考完了,据说是教育局特批他跳级入学的,十五岁保送北大,硕博连读。”
显而易见是个高智商人才,也是刑警最不喜欢打交道的那种人。
“那他为什么不留在北京?”
“这我哪知道啊?啧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都要自卑了。”
于是,一些人就瞬间联想起上学时被学霸无意识打压的瞬间。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吐槽模式。
“哐”
就在大家其乐融融的集体讨伐学霸时,门被人几乎是撞开的,金属把手摩擦墙壁的声音让他们瞬间闭嘴。
他们还以为自己出言不逊得罪了那位席医生,导致人家去而又返。一转头却发现却是江亦轩正魂不守舍地撑着墙壁,脸色颇为苍白。还
没等他们开口询问。邓湘领也急匆匆地赶来了。
“咋滴了……”
还没等冯彦把话说完,江亦轩就抬手挥了挥,表示自己没事。
“你们有没有觉得刚才的那个医生的上半张脸有点像某个人?”
“什么?”
“像谁?”
四个人在将疑问脱口而出的同时,细细地在脑海里过了遍那位席医生的面部特征。
!
他们终于明白了违和感在哪里,那位医生抬头的瞬间,带着口罩的侧脸分明和那位叫古柯的女杀手一模一样!
一股凉意从脚底直冲上天灵盖。明明房问里是温暖的,扫过的风却好像更凉了,“嘶嘶”的带着地下返上来的腥气。
五个人不约而同地回头看向敞开的房门,走廊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忙,一如先前每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晨。
他们心头的寒意却久久挥之不去。
江亦轩见众人皆面色凝重地盯着走廊,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心里不太过意得去。
开始对自己刚才的鲁莽而感到歉意,好端端的,非要这般紧张干什么。
他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妄图给因为高速思考而疲意的大脑一点安慰:
“可能是我神经过敏了吧,别太放在心上。”
虽然说两人都带着口罩,可是这天底下哪有如此相像的两人。
长得像也就罢了,说话的语气和下意识地习惯呢?
冯延当机立断表示他并无大碍,想回家,却被陶队不由分说地给重新塞进了被子里。
“回什么回,伤还没好呢?给我好好养着。”
陶队说完,下意识地觉得自己的语气太过于生硬,于是又补充道:
“手术还是人家医生给你动的呢。治疗的效果人家的主任和导师都说好,没有问题的。”
“安心点吧,江亦轩,江队早年卧过底,在有些方面.…….”
他碍于当事人的在场,不好意思明说,只能丢给自家队员一个让他安心的眼神。
有情况会随时跟你说的,不要担心。反正你就在这里再呆上个三五天,等伤好的差不多了就没事了。”
冯彦扭不过自家队长的关心,只得闷闷不乐地把白己用被子卷成蚕蛹。
最后,还是姜宿年放下了装着零食的袋子,并保证明天还会过来探望。
才让病人重新恢复了往日神采飞扬。
早上七点整
陶队提着缠着纱布的手掌,从走廊上走过,引来无数警员的侧目。
毕竟,这位从国际警方派来协助抓捕的队长一向温和有礼,除了昨天。
他暴跳如雷地揪着自家队长的领子咆哮,失态的模样让他们都深刻明白老祖宗的话是有道理的:越看上去温和的人发起脾气来越恐怖。
要不是当时日本警方的其他几名成员以及医护匆匆忙忙赶过来拉架,他们毫不怀疑自家队长的脖子下秒就会被他拧下来。
不过今日陶队倒是又恢复了平时状态,那样温和,像是即将燃光的火焰,不复曾经的明亮,热度,只留一缕若隐若现的烟气和余烬,但仍却被它鼎盛时期的光耀所震慑,让人不敢靠近。
伊藤弥倒是一如既往得好说话,陶队刚想因为昨天的举动道歉,他倒是摆了摆手,一副毫不介意样子。
那习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在面前被重伤、不知生死,要是换做是自己也没有办法保持冷静。
他回头确定那帮好奇心旺盛的犹如刚出生的动物幼仔的队员没有过来偷听,才压低声音,用流利的中文说:
“前两天顶层来了几位,据可靠消息不排除内部情況,但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估计这回要好好排查一阵子了。”
“这事都谁知道?”
“你、我、顶层、国际警方东亚分部的高层知道,目前没敢放消息……”
就毕竟当年都谈叛逃那会是挺轰动的,哪怕不是当事人各方都有所耳闻——
国际警方堂堂刑侦队副队长,年少有为,却是毒枭安插在光明里的一颗棋子。
陶队退开两步抬手掐了掐眉心:
上一回出事,即使过去了两年他还是心有余悸。
都谈参加工作那么多年,竟然没有一个人能看出他的伪装……
而浅仓既然能发现他们,并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甩开警方隐匿于黑夜中,那么不说是有人通风报信,那就得把此事归结于玄学的范围。
那个人最有可能还在日本或岭南的某个阴暗处躲着。
不,或许等级更高,或许更放肆。
这种敌在暗我在明的感觉非常不好,会让人觉得自己身旁的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叛徒,疑神疑鬼;不信任可靠的上司,封闭自我,从而与真相擦肩而过。
“冯彦怎么样了?我听说还没醒。”
伊藤善解人意地转移了话题,顺便摸出烟盒,给陶队点了一根。
“目前没事,只是麻醉剂的效果还没有过,估计今早就已经醒了……没有什么大碍,就是腿得再动几次手术。”
双方又陷入了沉默。
冯彦从两米多高的集装箱上被罂粟绊倒,对方在他头朝下倒下时开了枪还抬腿猛踢他左腿的膝盖侧面,造成了膝盖的错位,冯彦在落地时的角度也不对,导致他左腿的膝盖粉碎性骨折和双腿的三处骨裂。
虽然说现在医疗发达,但说到底人类也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物,在后期治疗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点的差错,那么即使冯彦之后虽能正常行走,也不能跟大部队一起行动。
如果真的了那个地步,他今后就必须调职去文岗,这与提前退休没有任何区别。
突然,门被人礼貌地轻敲两下,是江亦轩。
“陶队,冯彦醒了,直升机将于九点整起飞。”
江亦轩说完转身就走,还拽走了停在三米开外犹豫不决的小警员,给两位上级贴心地留下了告别空间。
“好,那就这样。走了。”
“没事。”
陶队拍了拍伊藤弥的肩膀,不管怎么说,年少有为又待人有礼的年轻人还是挺好的。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前副队。
“有情况随时联系。”
“好”
窗外又开始下起了雪,窗外枝条嶙峋,在雪的衬托下越发瘦骨伶仃,枝桠光秃而棕黑,呈现一种扭曲生长的姿态,宛如无声尖嚎的迷路人,正吃力地窥探。
陶队指问的烟静静燃烧着白雾,在一片阴暗中逐渐逸散。
“免子啊免子,在这漫天大雪里——”
“可要小心猎人的枪支和陷阱。”
*
岭南
广州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
手术室里拉着厚厚的窗帘,与外隔绝。
无影灯的光线赤果果的从上方投到下方正在紧张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的脸上,呈现出一种惊人的苍白。而光明后的阴影则像被雨淋湿的毛毯如影随形的披覆在他们身上,平和如海面迷惑着每一个不知底细的游人。
室内只有金属工具和铁盘的清脆碰撞和年轻的主刀医生从容温和地指挥:
“小心点右边的血管,对,就是它……”
“准备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
接下来就是这位年轻的医生个人的战场。
他再次认真地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娴熟地拿起手术工具,气定神闲地开始了时长三个多小时的手术。
他神色安然,仿佛是在赏月饮茶,而不是在进行场重要的战役。与手术室外坐立不安的警方成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手术室外
邓湘颂在姜宿年第十一次从她面前背着手晃过去后,终于忍不住出声制止了他那仿佛是流水生产线上陈批次复制下来似的、来回踱步的行为。
“你安静一点,没事的。”
陶队也在一旁附和,神色轻松:“危险期都过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
当冯彦睁眼时就被西江那热情的阳光明媚地拥抱,要不是胸口犹如撕裂般的疼痛和如蚊虫叮咬般的痒意,还以为之前那惊险的枪战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场梦境。
都说人死前潜意识会走马观花般,重复这辈子所有重要的场景,但那一刻其实冯彦大脑放空,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来不及想。
在他中枪的一瞬,就像故事中的芝麻开门,咒语瞬间落地,他所有的动作都在刹那间凝固,甚至思维都像被冻住了一般,出现了刹那短暂的空白。
就连回家陪母亲放假,这种持久的愿望都是在落地后,在疼痛所至的几秒清醒中所想的,之后,便坠入了黑甜的虚空。
痛苦与恐惧都被抽离,只有他一人孤独地飘荡在万顷深海。
他好像一个溺水的人,不断在下坠,下坠。耳朵听见的声音,好像隔着水听岸上的人说话,他听见了队长的吼声和队友们的尖叫,间或夹杂着警笛的长鸣,却什么也做不了。
而当他再次睁眼时,阳光从薄纱窗帘外投进病房,雪白干净的墙壁反射出光晕。
病床前,一束百合尚留露水,散发出幽幽的芬芳,房间静谧得犹如密闭的蛋壳。
当陶队和姜宿年推门而入时,冯彦依旧保持着刚睡醒的姿势,靠在窗前的躺椅上,瞳孔映出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更远处蔚蓝的天空,深处则带着无耐——
岭南明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下雨。
难得这么好的天气,而他还要在这里呆着。
他感觉自己要是再待下去,没准第二天身上就可以长蘑菇了。
当自家队长和队友前来探望时,要不是腿伤阻碍了他的发挥,没准他就会像队里的那只自来熟的拉不拉多搜救犬一样扑上去。
不过,也差不了多少,冯彦从床上支起上半身,一手扣着姜宿年的手肘,一手去翻对方挂在手臂上的袋子里有什么好东西。
“这几天没油没盐的,可馋死我了,快点让我瞧瞧有什么好吃的。”
还没等冯彦扒住袋子,姜宿年就凭着地理位置优势将袋子拎高……
病房里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陶队默默的站在一旁观战,笑呵呵的,完全没有要阻止的意思。
“不给,要遵医嘱。要是等一下你家太后来了……我看你怎样交代。”
“那你带这么多东西过来干嘛?”
“就是特意为了过来馋我的吗?”
“要不然呢?”
“哎呀,你听我说,此一时彼一时,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生生将医院吵成了菜场。万幸的是病房的门隔音效果不错……
陶队在一旁旁暗自庆幸。
可还没等他松下一口气,病房的门开了。
一名男医生推门而入。病房内瞬问安静了下来。
大伙都有了一种在上学时教室里同学们在大声喧嚷,如果突然安静了下来,那么一定是班主任进了门的错觉。
这位班主任,哦不,医生看上去很年轻,甚至有些太年轻了。可身上的沉稳却不是同龄人可比的,半张脸隐藏在医用的浅蓝色口罩下看不真切,眉目秀丽看上去人畜无害,却又隐隐给人一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白大褂的口袋里插了一支笔,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属专有的光泽。
他对三人的尴尬熟视无睹。自我介绍道:“你好,冯先生,我姓席,是您的主治医生。”
陶喆、姜宿年、冯彦和这位过分年轻的医生象征性的握了握手。
这位席医生看上去不怎么爱搭理人,也不是高冷,就是单纯的不想和旁人交流。
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伤者的情况,且在昨日亲手主刀给人动了手术,他又仔细地看了片子说,还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才行,又交代了一堆注意事项后就转身离开了房间。
陶队接过电子单的时候有种看购物清单的即视感,他只能挑几项他自己认识的看完,又问了医生几句,就目送那位医生转身出了房间。
冯彦扯了扯离他最近的姜宿年的袖子示意他弯腰。
“他今年多大?”
“怎么上班这么早?”
“医院还招童工啊?”
姜宿年:“……”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还是陶队解开了疑惑:“他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的。今年二十六岁,二十四岁那年就把博士考完了,据说是教育局特批他跳级入学的,十五岁保送北大,硕博连读。”
显而易见是个高智商人才,也是刑警最不喜欢打交道的那种人。
“那他为什么不留在北京?”
“这我哪知道啊?啧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都要自卑了。”
于是,一些人就瞬间联想起上学时被学霸无意识打压的瞬间。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吐槽模式。
“哐”
就在大家其乐融融的集体讨伐学霸时,门被人几乎是撞开的,金属把手摩擦墙壁的声音让他们瞬间闭嘴。
他们还以为自己出言不逊得罪了那位席医生,导致人家去而又返。一转头却发现却是江亦轩正魂不守舍地撑着墙壁,脸色颇为苍白。还
没等他们开口询问。邓湘领也急匆匆地赶来了。
“咋滴了……”
还没等冯彦把话说完,江亦轩就抬手挥了挥,表示自己没事。
“你们有没有觉得刚才的那个医生的上半张脸有点像某个人?”
“什么?”
“像谁?”
四个人在将疑问脱口而出的同时,细细地在脑海里过了遍那位席医生的面部特征。
!
他们终于明白了违和感在哪里,那位医生抬头的瞬间,带着口罩的侧脸分明和那位叫古柯的女杀手一模一样!
一股凉意从脚底直冲上天灵盖。明明房问里是温暖的,扫过的风却好像更凉了,“嘶嘶”的带着地下返上来的腥气。
五个人不约而同地回头看向敞开的房门,走廊上人来人往,一派繁忙,一如先前每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晨。
他们心头的寒意却久久挥之不去。
江亦轩见众人皆面色凝重地盯着走廊,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心里不太过意得去。
开始对自己刚才的鲁莽而感到歉意,好端端的,非要这般紧张干什么。
他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妄图给因为高速思考而疲意的大脑一点安慰:
“可能是我神经过敏了吧,别太放在心上。”
虽然说两人都带着口罩,可是这天底下哪有如此相像的两人。
长得像也就罢了,说话的语气和下意识地习惯呢?
冯延当机立断表示他并无大碍,想回家,却被陶队不由分说地给重新塞进了被子里。
“回什么回,伤还没好呢?给我好好养着。”
陶队说完,下意识地觉得自己的语气太过于生硬,于是又补充道:
“手术还是人家医生给你动的呢。治疗的效果人家的主任和导师都说好,没有问题的。”
“安心点吧,江亦轩,江队早年卧过底,在有些方面.…….”
他碍于当事人的在场,不好意思明说,只能丢给自家队员一个让他安心的眼神。
有情况会随时跟你说的,不要担心。反正你就在这里再呆上个三五天,等伤好的差不多了就没事了。”
冯彦扭不过自家队长的关心,只得闷闷不乐地把白己用被子卷成蚕蛹。
最后,还是姜宿年放下了装着零食的袋子,并保证明天还会过来探望。
才让病人重新恢复了往日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