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曦透过窗棂轻柔地洒在屋内,给房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林韵早早地起身梳洗完毕,她身着一身简洁的素衣,将头发整齐地束起,便步伐轻盈地前往前堂。
当她来到前堂时,只见医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阳光透过敞开的大门,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几张老旧的木椅上坐着几位等待诊治的病人,他们或面露焦虑,或神情疲惫。姜医师正忙碌地为病人诊断,他身旁的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和几本翻开的医书。
看到林韵,姜医师抬起头,微笑着说道:“昨夜休息可好。”
“挺好的,谢谢老先生招待。”
“你师傅与我本是同门,我虚长几岁,你以后可唤我师伯,可好”。
“是,师伯;”林韵甜笑,顶着那张假面皮,看着甚是恐怖。
她全然不知。
“孩子,既已在此,听你师傅说你精通医术,今日可先帮忙抓药。”
林韵乖巧地点点头,应声道:“是,师伯。”她走到药柜前,仔细地按照师伯的药方,寻找着所需的药材。药柜上的小抽屉密密麻麻,每个抽屉上都标着药材的名字。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拿错了一味药。
姜医师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继续为病人诊治,嘴里不停地说着各种药材的名字和剂量,林韵则有条不紊地一一拿取。
小四在一旁说:“姑娘日后常住吗?姑娘来了,我轻松不少。姑娘心善又勤快,要是能常住,那可真是太好了!”说着,小四脸上洋溢着真诚的期待。
林韵微微一笑,说道:“这还得看师伯的安排,我自是愿意多帮忙的。”
小四连忙点头:“那敢情好!”
正说着,一位小斯急匆匆地来了,只见他满头大汗,神色焦急,一进门便大声喊道:“姜医师,裕王府派人来请您啦!”
姜医师眉头微皱,说道:“现下走不开,这边还有这么多病人等着诊治呢。”
那小斯面露难色,说道:“可是,王府那边催得紧,说是郡主的病情加重,急需您去瞧瞧。”
姜医师思索片刻,转头看向林韵,说道:“小四,你把给郡主准备的药送过去,随后又说,韵儿,你也去,了解一下郡主的具体情况,回来告知于我。”
林韵微微颔首,应道:“是,师伯。”
林韵与小四跟着王府小厮,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裕王府。刚踏入王府大门,只见朱红色的大门威严耸立,门上牌匾的金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入门后,是一条宽阔的青石大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丛锦簇,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掩映其间。
穿过几进院落,林韵被带到了一处幽静的庭院。庭院中,假山怪石嶙峋,一泓清泉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小四在屋外等候,林韵走进屋内,只见一女子斜倚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却难掩其天生丽质。她那如黛的柳眉微微蹙着,一双美目黯淡无光。樱桃小口微张,轻轻喘息着,透出一股惹人怜爱的娇弱之态。
一旁的丫鬟见来人,上下打量着林韵,面露质疑之色,尖声说道:“就凭你这丑丫头,也能给郡主看病?”
床榻的女子轻咳两声,虚弱地说道:“莫要无礼,让她诊治便是。”
林韵赶忙上前,仔细问诊。郡主不时咳喘着,声音低微而沙哑。一番询问后,林韵判断郡主是感染了风寒,进而引起了发烧。她吩咐丫头去熬药,又嘱咐了几句,随后告辞准备回去向姜医师复命。
刚走到庭院门口,迎面走来一位锦衣华服的公子。此人剑眉星目,气质不凡。
沈度本是听着妹妹又病倒了,前来探望。
林韵来不及细看,看衣着只知应是大人物,匆匆微微俯身行礼,而后乖巧地站在一侧。待男子抬手示意允许后,她才转身准备走过。
此时,她身上若有若无的药香引起了沈度的侧目。一看那背影,果然觉着有些熟悉,随后下意识说道:“站住!”
林韵闻声顿住脚步,身子微微一颤。沈度大步走近,再次说道:“抬起头来。”
林韵缓缓抬起头,目光迎向男子。这一看,林韵才看清男子的长相,与之前面色苍白,满身是血的男子重合。
而沈度看清林韵的脸时,却先是一惊,只见那脸上满是黑斑,显得丑陋不堪,然而那双眼,却格外好看。犹如一汪清泉,清澈明亮,又似繁星闪烁,透着灵动与聪慧。
沈度皱了皱眉,疑惑地问道:“我似乎未曾在府中见过你,你是何人?”
林韵垂眸,恭顺地回答道:“回大人,小女林韵,是受姜医师之托来为郡主送药问诊的。”
沈度目光犀利,审视着她,继续追问:“你这模样倒是陌生,且为何身上有如此特别的药香?”
林韵不卑不亢,轻声说道:“小女常随医师左右,自然沾染了些药香。世子若觉着不适,还望海涵。”
沈度微微眯起眼睛,语气稍有缓和:“罢了,那郡主的病情究竟如何?你可如实说来。”
林韵抬眼快速看了一下沈度,又赶忙低下头,说道:“郡主只是感染风寒,引发了发烧,服几剂药,悉心调养,应无大碍。”
沈度沉默片刻,而后说道:“若郡主未能好转,你当如何?”
林韵咬了咬嘴唇,坚定地回答:“小女自当担责,但姜医师医术高明,小女也定当尽心尽力,郡主定会康复。”
沈度冷哼一声:“最好如此,你且去吧。”
林韵再次行礼:“多谢大人,小女告退。”
林韵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裕王府,脚步略显沉重。她登上马车,车帘落下的瞬间,仿佛将那府中的紧张气氛隔绝在了外面。马车缓缓启动,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林韵紧绷的气息稍微缓解。
坐在马车里,林韵的心依旧无法平静,满心的疑问促使她向同车的小四打听裕王府的情况。
小四坐在一旁,娓娓道来:“这裕王啊,乃是当今皇帝的弟弟。5年前他突然辞官清修,一直住在京郊道馆里,对世事不闻不问。而那沈度,虽贵为世子,却是个闲散之人,手中没有一官半职,整日只知道游山玩水,不务正业。郡主呢,自幼体弱多病,身子骨又一向娇弱。王妃也是为此操碎了心,整日吃斋念佛,祈求郡主能平安康健。正因为裕王府在上京没有实权,所以郡主得病时,才没有太医前来照看,只能请姜医师这样的民间名医看顾。”
林韵听罢小四的一番话,不禁陷入了沉思。她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思绪也随之飘飞。她回想起之前的种种,心中愈发笃定:之前偶然碰见的那个受伤男子确实是沈度。而且,他竟然在暗中查询林家灭门案,这绝非偶然。
再者,他的父王裕王也是在五年前开始辞官,这两件事在时间上如此巧合,其中应该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那世子目光犀利,像是能看透人心,绝不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花花公子行径,林韵越想越觉得此事迷雾重重,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她暗暗下定决心,想着日后还是要再去王府暗中探查一番,一定要弄清楚这背后隐藏的真相,或许这也是为林家沉冤昭雪的关键所在。哪怕前路艰险,她也绝不退缩。
当她来到前堂时,只见医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气。阳光透过敞开的大门,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几张老旧的木椅上坐着几位等待诊治的病人,他们或面露焦虑,或神情疲惫。姜医师正忙碌地为病人诊断,他身旁的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和几本翻开的医书。
看到林韵,姜医师抬起头,微笑着说道:“昨夜休息可好。”
“挺好的,谢谢老先生招待。”
“你师傅与我本是同门,我虚长几岁,你以后可唤我师伯,可好”。
“是,师伯;”林韵甜笑,顶着那张假面皮,看着甚是恐怖。
她全然不知。
“孩子,既已在此,听你师傅说你精通医术,今日可先帮忙抓药。”
林韵乖巧地点点头,应声道:“是,师伯。”她走到药柜前,仔细地按照师伯的药方,寻找着所需的药材。药柜上的小抽屉密密麻麻,每个抽屉上都标着药材的名字。她的眼神专注而认真,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拿错了一味药。
姜医师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继续为病人诊治,嘴里不停地说着各种药材的名字和剂量,林韵则有条不紊地一一拿取。
小四在一旁说:“姑娘日后常住吗?姑娘来了,我轻松不少。姑娘心善又勤快,要是能常住,那可真是太好了!”说着,小四脸上洋溢着真诚的期待。
林韵微微一笑,说道:“这还得看师伯的安排,我自是愿意多帮忙的。”
小四连忙点头:“那敢情好!”
正说着,一位小斯急匆匆地来了,只见他满头大汗,神色焦急,一进门便大声喊道:“姜医师,裕王府派人来请您啦!”
姜医师眉头微皱,说道:“现下走不开,这边还有这么多病人等着诊治呢。”
那小斯面露难色,说道:“可是,王府那边催得紧,说是郡主的病情加重,急需您去瞧瞧。”
姜医师思索片刻,转头看向林韵,说道:“小四,你把给郡主准备的药送过去,随后又说,韵儿,你也去,了解一下郡主的具体情况,回来告知于我。”
林韵微微颔首,应道:“是,师伯。”
林韵与小四跟着王府小厮,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裕王府。刚踏入王府大门,只见朱红色的大门威严耸立,门上牌匾的金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入门后,是一条宽阔的青石大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丛锦簇,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掩映其间。
穿过几进院落,林韵被带到了一处幽静的庭院。庭院中,假山怪石嶙峋,一泓清泉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小四在屋外等候,林韵走进屋内,只见一女子斜倚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却难掩其天生丽质。她那如黛的柳眉微微蹙着,一双美目黯淡无光。樱桃小口微张,轻轻喘息着,透出一股惹人怜爱的娇弱之态。
一旁的丫鬟见来人,上下打量着林韵,面露质疑之色,尖声说道:“就凭你这丑丫头,也能给郡主看病?”
床榻的女子轻咳两声,虚弱地说道:“莫要无礼,让她诊治便是。”
林韵赶忙上前,仔细问诊。郡主不时咳喘着,声音低微而沙哑。一番询问后,林韵判断郡主是感染了风寒,进而引起了发烧。她吩咐丫头去熬药,又嘱咐了几句,随后告辞准备回去向姜医师复命。
刚走到庭院门口,迎面走来一位锦衣华服的公子。此人剑眉星目,气质不凡。
沈度本是听着妹妹又病倒了,前来探望。
林韵来不及细看,看衣着只知应是大人物,匆匆微微俯身行礼,而后乖巧地站在一侧。待男子抬手示意允许后,她才转身准备走过。
此时,她身上若有若无的药香引起了沈度的侧目。一看那背影,果然觉着有些熟悉,随后下意识说道:“站住!”
林韵闻声顿住脚步,身子微微一颤。沈度大步走近,再次说道:“抬起头来。”
林韵缓缓抬起头,目光迎向男子。这一看,林韵才看清男子的长相,与之前面色苍白,满身是血的男子重合。
而沈度看清林韵的脸时,却先是一惊,只见那脸上满是黑斑,显得丑陋不堪,然而那双眼,却格外好看。犹如一汪清泉,清澈明亮,又似繁星闪烁,透着灵动与聪慧。
沈度皱了皱眉,疑惑地问道:“我似乎未曾在府中见过你,你是何人?”
林韵垂眸,恭顺地回答道:“回大人,小女林韵,是受姜医师之托来为郡主送药问诊的。”
沈度目光犀利,审视着她,继续追问:“你这模样倒是陌生,且为何身上有如此特别的药香?”
林韵不卑不亢,轻声说道:“小女常随医师左右,自然沾染了些药香。世子若觉着不适,还望海涵。”
沈度微微眯起眼睛,语气稍有缓和:“罢了,那郡主的病情究竟如何?你可如实说来。”
林韵抬眼快速看了一下沈度,又赶忙低下头,说道:“郡主只是感染风寒,引发了发烧,服几剂药,悉心调养,应无大碍。”
沈度沉默片刻,而后说道:“若郡主未能好转,你当如何?”
林韵咬了咬嘴唇,坚定地回答:“小女自当担责,但姜医师医术高明,小女也定当尽心尽力,郡主定会康复。”
沈度冷哼一声:“最好如此,你且去吧。”
林韵再次行礼:“多谢大人,小女告退。”
林韵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裕王府,脚步略显沉重。她登上马车,车帘落下的瞬间,仿佛将那府中的紧张气氛隔绝在了外面。马车缓缓启动,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林韵紧绷的气息稍微缓解。
坐在马车里,林韵的心依旧无法平静,满心的疑问促使她向同车的小四打听裕王府的情况。
小四坐在一旁,娓娓道来:“这裕王啊,乃是当今皇帝的弟弟。5年前他突然辞官清修,一直住在京郊道馆里,对世事不闻不问。而那沈度,虽贵为世子,却是个闲散之人,手中没有一官半职,整日只知道游山玩水,不务正业。郡主呢,自幼体弱多病,身子骨又一向娇弱。王妃也是为此操碎了心,整日吃斋念佛,祈求郡主能平安康健。正因为裕王府在上京没有实权,所以郡主得病时,才没有太医前来照看,只能请姜医师这样的民间名医看顾。”
林韵听罢小四的一番话,不禁陷入了沉思。她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思绪也随之飘飞。她回想起之前的种种,心中愈发笃定:之前偶然碰见的那个受伤男子确实是沈度。而且,他竟然在暗中查询林家灭门案,这绝非偶然。
再者,他的父王裕王也是在五年前开始辞官,这两件事在时间上如此巧合,其中应该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那世子目光犀利,像是能看透人心,绝不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花花公子行径,林韵越想越觉得此事迷雾重重,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她暗暗下定决心,想着日后还是要再去王府暗中探查一番,一定要弄清楚这背后隐藏的真相,或许这也是为林家沉冤昭雪的关键所在。哪怕前路艰险,她也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