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450天。

    邬春将新的日期填好,又检查一遍文具,这才轻轻关门,从家里出来。

    巷子末,有棵几百年的枫杨,垂着厚重的花序,在家里从窗外看时,层层渐明的绿荫,是森森细细的美。邬春特意去查过,得知了它的别样的花语:力争上游,又深深被它的低调折服。

    因此,路过的时候,总要折一串到手里,将苍蝇般的果实,往额心一印,有花钿的既视感。

    走一步,扔一颗,序果扔完,恰好到都中校门口。

    “班长!”有人欣喜地打招呼。

    邬春朝着声看,是班主任的女儿,李佩宁,隔着不远在招手。“早饭吃了吗?”邬春顺口问,路过盥洗盆,仔细将手上翠绿的汁水洗干净。

    “没呢,就等着食堂今日的早饭。”李佩宁笑着凑过来,打趣着说,就盼着考试这点好。

    都中的食堂大厨多是镇上居闲的叔婶,一口大铁锅,常年白菜鱼仔碎辣椒,一通地冷水下锅,油也涩涩的,味道不尽人意。只是到考试周,会请专门做红白喜事的厨师,好好地吃上一顿。

    可不就是断头饭麽。邬春也笑起来,细细的眉,揶不住的书卷气。

    李佩宁就羡慕她身上这股调调,又从小被家里人叮嘱,多与成绩好的人来往,半推半搡地结交着。此刻,走在一起,忍不住又问:“班长,你说应野会分在哪?”

    “大抵是最后一个考场吧,他之前没有记录在册的成绩。”

    按成绩分的考场,确实该这样。李佩宁“噢”了声,喋喋不休地八卦,“总觉得他在班上很,”她略微停顿,找不出形容词,“长得很帅,坐在那总让人忍不住去瞧,但又不敢凑上去说话。”

    食堂的门开着,有同学已经坐着在吃饭,勤奋的,手里还捧着语文书在背诗词。

    话题到这里断了,邬春不太乐意谈论别人,往前走了两步,拿盘子去打菜。

    后者悻悻,似了非了,心里又忍不住暗嗤一句:假清高。

    -

    都中今日只有高二的学生,交卷铃声响过,邬春收拾好文具,从考场出来。

    被几个同学簇拥着,食堂里已经人声鼎沸,尽数是讨论试卷的。

    “班长,你作文选的哪个?”李佩宁边走边问。

    二选一,一个去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一枝一叶一世界;还有个,2004年的命题:赶不上。

    邬春今日穿的棉裙,邬静亲手裁的,玫红色,衬得她格外好气色。此时,手里还在转笔,侧过头想答话,视线却不自觉落到了人群外的应野身上。

    他应该是刚巧经过,有些长的刘海遮住了眉眼,焦褐的中长毛呢,里面是件灰雾色的高领毛衣,远远看着,比平日要更柔软一点。

    “赶不上。”邬春心不在焉回,一转眼,被注视的人察觉,他就这样看过来,似乎是朝她点了下头。

    李佩宁还在身侧“噢噢”,要拉着邬春进食堂,嘴里在说,我选的第一个,赶不上实在太意识流了。

    再一眨眼,应野已经不见了。

    今日势必是有一场雨的。燕子低低地盘旋不去,考地理的时候,邬春往窗外望,风将拔尖的椿树吹得呼啦作响。

    于是,等考过化学,她再从教室出来,外面已经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

    一些人困在阶梯前,嘴里碎碎念,明明天气预报昨日说的,甚好的晴天,怎这样变幻无常。邬春么,自小雷打不动地带伞,晴天也好,雨天也罢,略去心间那点儿微妙的庆幸,邬春躲开人群,淌进雨中。

    “春儿!”是守卫室的保安大爷。

    在校门口前被拦住,邬春应声,问,怎么啦?

    “你看看,这是你们班那个新同学的信吗?”保安从床下拖出个纸箱,翻翻捡捡,拿出个厚厚的纸方。

    邬春凑过来,只见那挂号信上,上面一行“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678弄季淳寄”,再下方,略过都中地址,后面端正写着“应野收。”

    是。她应一声。

    得到准确答案,保安大爷将信封塞给她,“那你知道他家住哪的吧?我不认识这孩子,你帮忙送去吧。”又说,这地儿,还能收着上海来的信,稀奇嘞!

    邬春笑笑,捏了一下,厚厚的一沓,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但这样的情谊,估计是很要好的朋友吧。无可避免的,心间升起一些淡淡的失落,噢,原来他和我不一样的。

    他是很有朋友的人。邬春早就意识到了,春水巷于他而言,只是片刻的歇脚地。彼时,她也同样的以为,自己也不属于这里。

    但应野属于上海,哪里又属于她呢?

    -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春水巷1号。

    邬春思绪回笼,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停的,崔家大门没关,应野恰好坐在台阶上。

    她还没走近,听见门内隐约传来说话声,有一道陌生的女人的声音。

    “有空吗?”应野抬起眼来看她,眸光很碎。

    邬春没往前,伞甚至没收,她觉得此刻的应野有点儿像隔壁养的橘猫,因为常被主人厌弃,所以反而老跑她家来,要笑不笑的样子,憋着委屈。

    她心里隐约升起一个答案。但终究什么也没说,伞往前移了半寸。

    没下雨呢。话是这么说,人已经走到伞下。

    “阿野——”

    这时,门内有人喊。邬春犹豫了下,没动,忍不住往里面看。

    “不管。”

    几乎话音刚落,邬春感到手腕一热,大脑还在迟钝着,人已经被带着不自觉跟着跑起来。

    湿湿润润的春风将头发吹开,他跑得极快,周遭熟悉的环境倒带般后退,渐渐模糊、陌生起来。从街道至田野,月光如银,树梢笼着雾气,昏黄的灯光远去了,影影绰绰。

    拉长的影子在田野间搅碎、又重叠。

    应野终于停下来。他不知道这里是哪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后知后觉握着的手腕,冰冰凉。

    “冷吗?”他放开她的手,脱下毛呢外套,递过去。

    还好。邬春这样回,脸色却是惨白的。

    应野“嗯”了声,靠过来,低了低头,不容拒绝地,将衣服搭到了她肩上。

    “抱歉,就是不想待在那。”她还背着书包,衣服攮上去,鼓着,根本裹不住她。应野的手落在邬春肩上,嘴上与她说话,停顿了一秒,去接书包肩带。

    温热的手覆上来,邬春条件反射地退后一步。

    “我……”应野下意识去接滑落的衣服,指了指她后背,“书包。”

    他在说什么?邬春的心怦怦地跳,耳朵里似有幻鸣。这个年纪,男女生之间已经有了些微妙的性别观念,来往间总刻意疏离着,又架不住荷尔蒙的滋生,朦朦胧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相互牵引。

    他是木头么!还是说上海的人都这样“开放”?邬春的目光垂着,水田里沉沉浮浮的藻荇。

    电视里,摩登的代名词,那颗闪耀的东方明珠。

    上海、上海。邬春在心里念两遍。

    那是她以为的漫长的好久,实际上也不过瞬间。

    厚厚的温热的毛呢,覆到了她头上,将无名的失落和恍惚藏住了。

    衣服完完全全地将她裹住了,温热而柔软的,邬春的睫毛颤了颤,呼吸里多了一缕似有若无的香樟气息。

    吓我一跳。她轻声找补,将书包背到正面,掏出厚厚的信封递过去,“你的,上海寄过来的。”想了想,又说,学校守卫室是收发邮件的地方。

    “是你的同学吗?”又忍不住问。

    一声淡淡的“嗯”,应野当着她面拆开,两叠崭新的红钞,还有分开套着的一个小信封。

    邬春微讶,在“同学”两个字上琢磨着,不解,但并不多问,安静地陪他站着。

    下一瞬,那小信封递到了她眼前。

    “拆拆?”应野抖了抖手,信封跟着发颤。

    “我拆?”有些不敢置信的语气。

    少女眉梢敛着细细的喜悦,又被她刻意地去藏。哪里是藏得住的?应野笑起来,将信封落到了她面前挂着的书包坎上。

    应野转过身,也不自觉弯了弯唇角。一晚上沉郁的心情,似乎就这么被打散了大半。

    “唉!”邬春短促地,小跑跟上,“真的我拆吗?”

    “本来就是给你的。”应野抬了抬下巴,迟来的补上见面礼。

    见面礼那是长辈给晚辈的!邬春不满地反驳,捏着信封,没拆。

    她穿着大衣,并不合身,走路的时候,衣摆晃晃悠悠,总能粘上他毛衣来。应野拂了几下,索性不管了,趁手将钱往呢子兜里塞。

    两人因此挨得更近些了。

    晚间的风,轻柔的,将邬春的碎发吹散,一丝两缕的,吹到了应野的脖颈上。又凉又痒。

    给朋友也是有见面礼的。应野说,拆吧。

    那我真的拆咯?有人雀跃的,又确认一遍。

    拆吧。他也不厌其烦地重诉。

    邬春终于下了决定,沿着信封边沿,一点点撕开。

    硬硬的,是什么?心里一边猜着,信封完全地被撕开了,露出一点透明的底子。

    无端地,邬春抬眸,去看了一眼应野。然后,将里面的东西拿捏出来。

    “香山的红叶,喜欢吗?”应野适时出声,目光随着她落在那方标本上。

    透明的亚克力板子,在月光下,映着泠泠的碎光,中心凝固着一片枫叶,沉沉的红,脉络清晰分明,无意成荫,弯弯的月,正巧落在红叶上。

    “香山是哪里?”邬春小声的,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坦然地承认,很喜欢。

    北京的香山公园。应野告诉她。

    此刻,天已经完全黑透了。

    他们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周遭一盏路灯也没有,虫鸣声渐隐渐明,只遥遥的远方,有点昏黄的光。

    “意外得知,第一次见面那天是你生日。”

    应野的声音散在湿润的晚风里,“其实一直觉得紧绷着,不知道下一阵风会将我吹向何方。”这段日子过得懵懵然,像处在一方浮夸滑稽的旧电影里。

    “认识你很开心。”

    邬春听见他这样说。

    落在掌心的红叶仿佛要燃烧起来,滚烫的,挡住了她泾渭分明的命运线。

    “虽然送你的礼物是来自秋天,”应野的笑隐匿在静谧的夜里。

    “但我个人,还是最喜欢春天的。”

章节目录

春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杜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杜渐并收藏春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