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玄元年,天下大赦。
“哇——”
产房内稳婆洗净刚出生的婴儿,抱着给给床榻上满头是汗的妇人。那妇人只瞧上了一眼,便因产后虚弱昏了过去。下人们连忙为妇人擦汗清理着身体。
稳婆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用手驱了驱产房里的血腥味,这才走出去向这一大家人汇报。
“老夫人、侯爷,夫人生了,生了个聪慧伶利的小姐!”
清雅堂里,稳婆欣喜的声音在每个人的耳回响,永庆候当即乐开了花,连连拍手称好。主位上的老人也是笑得合不拢嘴。侯府里添了个嫡小姐,又生在正月初八这么个吉利日子,真是天佑他们永庆侯府。将来必是好运连连。
一屋了人沉浸在喜悦中,那时的天空飘着依依白雪,天空异象频频,瑞雪照丰年。强褓中还在哇哇啼哭的女婴慢慢失去了意识,并陷入了深深的沉睡。新生的女婴还未睡开眼睛,便已被安排好了命运。齿轮一环套着一环,仿若神迹一般开始了转动。
鹅毛般的大雪飞入皇城之中,落在玄武大街上,但很快被踏上了脚印子变得发黑。只见那士兵以飞快的速度奔向皇宫奔去,直到皇宫才大声传报着他比行的目的:“报,南方传来紧急军情。安南王南疆战场苦战三日深受重伤,至今未醒。南昭野心勃勃进犯春州!”
温玄帝看着从南疆前线传来的军情折子,坐在龙椅上需庭震怒:“这群南昭人是吃了什么能心豹子胆,屡次进犯南境也就罢了,如今竟洗动了春州?”
承德厚仁殿内跪着几位朝中的肱股之臣,龙颜不悦的这时没人愿意触霉头。户部尚书赵良稍直起身,声音都还有点颤:“陛下,春州是产粮重区,如今南昭人抢了粮,国府损失重大啊。”
吏部尚书林丞柄闻声冷笑,“也不知是谁建议将粮仓设在春州,若是粮食早早北运入京,那里还有这档子事。”
户部当初是考虑到锦州的洪灾需要振济,而春州离锦州最近又储粮丰富。等到粮食北运再派往锦州赈济灾民,那锦州百姓怕是早就饿死了。如今被吏部拉出来说事,一看就是居心不良。
“陛下,”玄羽卫督军指挥使韩斯从殿外进来,肩上的雪还未化开便知定是要紧事,“有急报。”
密折被温玄帝打开,又是一阵大怒:“赵良,你户部的账算得如此不清不楚,中间到底是捞了多少才将你养成如今这个球样,啊?”温玄帝实在气到不行,甚至最后这几句是走下阶去,伸腿踹了赵良几脚骂的。而赵良连疼都不敢喊出来,大气也不敢出,就怕皇帝再气发怒。
国库空虚多年,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皇帝当然也知道,只不过如今需要个揽罪羊。而赵良也深知这点,也知道户部这个差,甚至他的仕途也算是到头了。但他此刻更多的竟是轻松。
想当年他高中,风光无限探花郎,一腔凌云壮志誓要荡平世间险恶。但这个梦在他接手户部时就轻轻碎了。他在世家面前是个揽钱的开门砖,与世家周旋这么些年,能撑到现在实属不易。
大景现在最缺的是钱!缺能用到实处的钱!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钱!
亏损为什么不查?这皇家的水深着呢,户部说得好听充其量是个证账的,用钱的地方这么多,能有几笔是走明账的?世家吞银子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能有账目上这些都算不错的了。
有些话不能明面上讲,那我们就只能暗着来。
就在这时,蒙着雪花的天空传来风鸣,火红的颜色染过天空,只留下一道红痕。天空被红痕一步两半,这是吉兆亦是凶兆。
钦天监对此事亦是头疼极了,因为此事不好汇报。凤凰现世是具有凤格之人降世的标志,皇帝才刚刚登基,而帝星却还未明。更让人头疼的是今日诞生的女婴如此之多,光京中贵女就有永庆侯府和忠勇伯府。哪一家的女儿做了太子妃都会惹得不快。
而这又注定拥有凤命之人的命运坎坷,所谓得此女者,得天下。看来世道太平不了多久了。
*
南昭前线的营帐内,昏迷的安南王在天显异象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王爷”,下属激动道,“您终于醒了。”
安南王并不废话,“南昭攻到哪儿了?"
“回王爷,南昭洗劫春州之后就并未有其它动作。”和安南王预想的不错,南昭山穷水恶,耕地太少了,加之多患水、蝗之灾,早就颗粒无收,能打到现在全靠蛮戎供应,洗劫春州才是南昭的目的。只要撑过清明,南昭人就能吃上饭了。
南昭无冬,虽然是正月可天气又实在是好。战士们作战都穿短甲偏生毒气多。南昭人只要稍稍一躲,设点陷阱,大景的将士便是有来无回,这三天下来死伤惨重。
南隘关是春州与南昭之间唯一的关口,但却不是南昭前往春州的必经之路,春州地处春州平原,是阴南盆地的核心地段,南昭人修了天梯,不从南隘关也可从南边入春州。
“如今形势不容乐观,短时间内南昭会消停,蛮戎却可不是好打发的。”安南王按住胸口的伤处,指着东南方的蛮戎。
“那又能怎么样?朝廷的军饷一日下不来,我们便要饿一天肚子,春州被洗劫,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将粮食抢回来也困难。”副官实话实说,活气中不免有对朝廷的怨言。
安南王沉思良久,低声道:“楚王呢?”
“对啊,楚王是监军,仗还没打完怎么能这么快就跑了?”
不出半日,楚王又出现在了安南军中的营帐中。
“安南王,本王还过是想回京了,你什么都不说就将本王抓回来,安的什么心!”楚王在营帐里哭嚎,不知道的以为安南王杀了他全家。
安南王嘿嘿两声,一扫之前的阴郁,“本王什么时候说不让楚王您回京?不过这朝廷军饷迟迟了不来,您看这……”
楚王脑子一转,随即便明白了安南王这是来要钱的。他这么穷可不能被宰割了,“你把本王放回京城,本王再向皇兄禀报,这粮不就来了?”
见软的不行,安南王眼神示意下属。下属走上前,厉声对楚王说:“楚王殿下,监军可不好乱跑,还是回帐好好待着吧,昂。”说着使将楚王擒住带回了他的营帐。
楚王开始破口大骂,骂了一路,回了帐子里又开始后悔,乱砸起东西来。他来监军只是畏寒来南方躲躲养身子,顺便领略这南方姑娘的风情。谁成想南疆突然就开打了,要是一个不留意,小命都得搭在这里。
不知是什么东西掉落到脚边,楚王眼神变得阴鸷。他斜着嘴,眼睛死死盯着手上捏着那个东西,轻声细语地说道:“安南王,你死期不远了。”
*
镇北王在北疆马场上驰骋,寒风刮在健壮的体魄上。他手里“牵”着五岁的小世子,怀里揣着两岁的幼子,场外的王妃一脸欣慰。
“知道错了没有?”镇北王问小世子,而后者双手被拽着半吊在空中。
小世子不服气,他虽是哥哥,却也见不得弟弟天天霸着一家人的关心。
“启明,你别伤着他。”王妃喊道。
这才使镇北王稍稍消气,“要不是你母妃,看我揍不揍你。”语罢便撒开手把小世子扔下,自己骑着马跑圈。
小世子揉揉被摔疼的屁股,狠不得咬上他爹一口。
“母妃,父王就这么喜欢弟弟吗?”小世了栽进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傻孩子,你父王就是想练练你,日后才好接他的班。”
小世子仍是不解,却也知道,这片北疆之地他喜欢得不得了,他想一辈子守下去。
镇北王了一身热汗,回帐休息时,拆开了才到不久的赵良的书信。
王妃看后与镇北王对视一眼,两人一时都没有人说话的凝重氛围告诉他们,世道要乱了。
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或许几十年也说不定。凤命代表的是一个新的开局,一个新的开始。
清明前后,南昭第一批作物成熟。南方战场势必要展开一战恶战。而眼下已经一月中旬,这意味着留给南方的时间不多了。
镇北王看着雪地里玩耍的两个儿子,握紧了手里的信纸。“清婉,异象的事京城可有消息了?”
王妃从袖中抽出另一封信递给镇北王看,信中甚至记明了异象发生的各种细节。“异象是初八那天在京都发生后向四周蔓延开来的,我们北地近来大雪连连,看不见也好。”
“清婉,你的意思是……”
“总之,京都之事我们北境的少管些,疑心这东西不是我们说了算。”王妃又叫人拿了床头柜里压的红色信纸,“念云给我来信了,还有他家侯爷。”
本来喜庆的大红色信纸到了镇北王手里,却显得杀气腾腾。看着手里永庆侯府的求亲信,镇北王哭笑不得,“这个唐雍和,要把刚出生的闺女嫁给我儿子,也不问问我儿子愿不愿意!”
“妾以为,这门姻亲没什么不好,要说不好,只怪出生的日子赶上这么个是非。再说唐国公早些年与我们家有恩,人情总归还是要还的。一个凤命命格而已,他们唐家要躲,我们就给他们躲,王爷不是自来不信这些?”王妃握住镇北王的手,“做世子妃那边不会放心,那就做临泽媳妇好了。”
“就依你。”
*
自登基以来,温玄帝对中央进行了大规模的除弊事改革。虽大有改进,但仍未触及六大家族核心利益。百姓困苦依旧,地方权力膨胀,积患日益严重。
温玄元年三月,南方战场死伤惨重,安南王带领众将士们浴血奋战,守下南隘关,捣毁南昭天梯。
同年永庆侯府“凤格”嫡女三小姐被诊断出有先天不足之症。
忠勇侯府大小姐被赐婚为太子妃。
温玄二年,皇帝病重,太后垂帘听政,废除新政未实施的内容。
温玄三年,皇帝重掌政权,太后一族宁氏衰落。
温玄四年六月,安南王在与南昭作战中,通致叛国,致安南年全军覆没。自己身死于齐合战场后全家流放齐南。流放途中暴雨呼啸,全家因山体滑坡遇难,无一幸免。
同年十二月,镇北死守天关,大败北晟,封镇北王妃为一品诰命夫人。
温玄六年,永庆侯府嫡女唐沅璃的痴儿病大好,私下与镇北王重提当年婚约。
温玄十年,戎西两次大败夜玄国,镇北支援有功,镇北王世子顾沉鸣封北啸将军,镇北王次子顾临泽留京学习。
温玄十一年,温玄帝因病崩逝。同年,其弟即位,是为康乐元年。
“哇——”
产房内稳婆洗净刚出生的婴儿,抱着给给床榻上满头是汗的妇人。那妇人只瞧上了一眼,便因产后虚弱昏了过去。下人们连忙为妇人擦汗清理着身体。
稳婆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用手驱了驱产房里的血腥味,这才走出去向这一大家人汇报。
“老夫人、侯爷,夫人生了,生了个聪慧伶利的小姐!”
清雅堂里,稳婆欣喜的声音在每个人的耳回响,永庆候当即乐开了花,连连拍手称好。主位上的老人也是笑得合不拢嘴。侯府里添了个嫡小姐,又生在正月初八这么个吉利日子,真是天佑他们永庆侯府。将来必是好运连连。
一屋了人沉浸在喜悦中,那时的天空飘着依依白雪,天空异象频频,瑞雪照丰年。强褓中还在哇哇啼哭的女婴慢慢失去了意识,并陷入了深深的沉睡。新生的女婴还未睡开眼睛,便已被安排好了命运。齿轮一环套着一环,仿若神迹一般开始了转动。
鹅毛般的大雪飞入皇城之中,落在玄武大街上,但很快被踏上了脚印子变得发黑。只见那士兵以飞快的速度奔向皇宫奔去,直到皇宫才大声传报着他比行的目的:“报,南方传来紧急军情。安南王南疆战场苦战三日深受重伤,至今未醒。南昭野心勃勃进犯春州!”
温玄帝看着从南疆前线传来的军情折子,坐在龙椅上需庭震怒:“这群南昭人是吃了什么能心豹子胆,屡次进犯南境也就罢了,如今竟洗动了春州?”
承德厚仁殿内跪着几位朝中的肱股之臣,龙颜不悦的这时没人愿意触霉头。户部尚书赵良稍直起身,声音都还有点颤:“陛下,春州是产粮重区,如今南昭人抢了粮,国府损失重大啊。”
吏部尚书林丞柄闻声冷笑,“也不知是谁建议将粮仓设在春州,若是粮食早早北运入京,那里还有这档子事。”
户部当初是考虑到锦州的洪灾需要振济,而春州离锦州最近又储粮丰富。等到粮食北运再派往锦州赈济灾民,那锦州百姓怕是早就饿死了。如今被吏部拉出来说事,一看就是居心不良。
“陛下,”玄羽卫督军指挥使韩斯从殿外进来,肩上的雪还未化开便知定是要紧事,“有急报。”
密折被温玄帝打开,又是一阵大怒:“赵良,你户部的账算得如此不清不楚,中间到底是捞了多少才将你养成如今这个球样,啊?”温玄帝实在气到不行,甚至最后这几句是走下阶去,伸腿踹了赵良几脚骂的。而赵良连疼都不敢喊出来,大气也不敢出,就怕皇帝再气发怒。
国库空虚多年,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皇帝当然也知道,只不过如今需要个揽罪羊。而赵良也深知这点,也知道户部这个差,甚至他的仕途也算是到头了。但他此刻更多的竟是轻松。
想当年他高中,风光无限探花郎,一腔凌云壮志誓要荡平世间险恶。但这个梦在他接手户部时就轻轻碎了。他在世家面前是个揽钱的开门砖,与世家周旋这么些年,能撑到现在实属不易。
大景现在最缺的是钱!缺能用到实处的钱!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钱!
亏损为什么不查?这皇家的水深着呢,户部说得好听充其量是个证账的,用钱的地方这么多,能有几笔是走明账的?世家吞银子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能有账目上这些都算不错的了。
有些话不能明面上讲,那我们就只能暗着来。
就在这时,蒙着雪花的天空传来风鸣,火红的颜色染过天空,只留下一道红痕。天空被红痕一步两半,这是吉兆亦是凶兆。
钦天监对此事亦是头疼极了,因为此事不好汇报。凤凰现世是具有凤格之人降世的标志,皇帝才刚刚登基,而帝星却还未明。更让人头疼的是今日诞生的女婴如此之多,光京中贵女就有永庆侯府和忠勇伯府。哪一家的女儿做了太子妃都会惹得不快。
而这又注定拥有凤命之人的命运坎坷,所谓得此女者,得天下。看来世道太平不了多久了。
*
南昭前线的营帐内,昏迷的安南王在天显异象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王爷”,下属激动道,“您终于醒了。”
安南王并不废话,“南昭攻到哪儿了?"
“回王爷,南昭洗劫春州之后就并未有其它动作。”和安南王预想的不错,南昭山穷水恶,耕地太少了,加之多患水、蝗之灾,早就颗粒无收,能打到现在全靠蛮戎供应,洗劫春州才是南昭的目的。只要撑过清明,南昭人就能吃上饭了。
南昭无冬,虽然是正月可天气又实在是好。战士们作战都穿短甲偏生毒气多。南昭人只要稍稍一躲,设点陷阱,大景的将士便是有来无回,这三天下来死伤惨重。
南隘关是春州与南昭之间唯一的关口,但却不是南昭前往春州的必经之路,春州地处春州平原,是阴南盆地的核心地段,南昭人修了天梯,不从南隘关也可从南边入春州。
“如今形势不容乐观,短时间内南昭会消停,蛮戎却可不是好打发的。”安南王按住胸口的伤处,指着东南方的蛮戎。
“那又能怎么样?朝廷的军饷一日下不来,我们便要饿一天肚子,春州被洗劫,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将粮食抢回来也困难。”副官实话实说,活气中不免有对朝廷的怨言。
安南王沉思良久,低声道:“楚王呢?”
“对啊,楚王是监军,仗还没打完怎么能这么快就跑了?”
不出半日,楚王又出现在了安南军中的营帐中。
“安南王,本王还过是想回京了,你什么都不说就将本王抓回来,安的什么心!”楚王在营帐里哭嚎,不知道的以为安南王杀了他全家。
安南王嘿嘿两声,一扫之前的阴郁,“本王什么时候说不让楚王您回京?不过这朝廷军饷迟迟了不来,您看这……”
楚王脑子一转,随即便明白了安南王这是来要钱的。他这么穷可不能被宰割了,“你把本王放回京城,本王再向皇兄禀报,这粮不就来了?”
见软的不行,安南王眼神示意下属。下属走上前,厉声对楚王说:“楚王殿下,监军可不好乱跑,还是回帐好好待着吧,昂。”说着使将楚王擒住带回了他的营帐。
楚王开始破口大骂,骂了一路,回了帐子里又开始后悔,乱砸起东西来。他来监军只是畏寒来南方躲躲养身子,顺便领略这南方姑娘的风情。谁成想南疆突然就开打了,要是一个不留意,小命都得搭在这里。
不知是什么东西掉落到脚边,楚王眼神变得阴鸷。他斜着嘴,眼睛死死盯着手上捏着那个东西,轻声细语地说道:“安南王,你死期不远了。”
*
镇北王在北疆马场上驰骋,寒风刮在健壮的体魄上。他手里“牵”着五岁的小世子,怀里揣着两岁的幼子,场外的王妃一脸欣慰。
“知道错了没有?”镇北王问小世子,而后者双手被拽着半吊在空中。
小世子不服气,他虽是哥哥,却也见不得弟弟天天霸着一家人的关心。
“启明,你别伤着他。”王妃喊道。
这才使镇北王稍稍消气,“要不是你母妃,看我揍不揍你。”语罢便撒开手把小世子扔下,自己骑着马跑圈。
小世子揉揉被摔疼的屁股,狠不得咬上他爹一口。
“母妃,父王就这么喜欢弟弟吗?”小世了栽进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傻孩子,你父王就是想练练你,日后才好接他的班。”
小世子仍是不解,却也知道,这片北疆之地他喜欢得不得了,他想一辈子守下去。
镇北王了一身热汗,回帐休息时,拆开了才到不久的赵良的书信。
王妃看后与镇北王对视一眼,两人一时都没有人说话的凝重氛围告诉他们,世道要乱了。
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或许几十年也说不定。凤命代表的是一个新的开局,一个新的开始。
清明前后,南昭第一批作物成熟。南方战场势必要展开一战恶战。而眼下已经一月中旬,这意味着留给南方的时间不多了。
镇北王看着雪地里玩耍的两个儿子,握紧了手里的信纸。“清婉,异象的事京城可有消息了?”
王妃从袖中抽出另一封信递给镇北王看,信中甚至记明了异象发生的各种细节。“异象是初八那天在京都发生后向四周蔓延开来的,我们北地近来大雪连连,看不见也好。”
“清婉,你的意思是……”
“总之,京都之事我们北境的少管些,疑心这东西不是我们说了算。”王妃又叫人拿了床头柜里压的红色信纸,“念云给我来信了,还有他家侯爷。”
本来喜庆的大红色信纸到了镇北王手里,却显得杀气腾腾。看着手里永庆侯府的求亲信,镇北王哭笑不得,“这个唐雍和,要把刚出生的闺女嫁给我儿子,也不问问我儿子愿不愿意!”
“妾以为,这门姻亲没什么不好,要说不好,只怪出生的日子赶上这么个是非。再说唐国公早些年与我们家有恩,人情总归还是要还的。一个凤命命格而已,他们唐家要躲,我们就给他们躲,王爷不是自来不信这些?”王妃握住镇北王的手,“做世子妃那边不会放心,那就做临泽媳妇好了。”
“就依你。”
*
自登基以来,温玄帝对中央进行了大规模的除弊事改革。虽大有改进,但仍未触及六大家族核心利益。百姓困苦依旧,地方权力膨胀,积患日益严重。
温玄元年三月,南方战场死伤惨重,安南王带领众将士们浴血奋战,守下南隘关,捣毁南昭天梯。
同年永庆侯府“凤格”嫡女三小姐被诊断出有先天不足之症。
忠勇侯府大小姐被赐婚为太子妃。
温玄二年,皇帝病重,太后垂帘听政,废除新政未实施的内容。
温玄三年,皇帝重掌政权,太后一族宁氏衰落。
温玄四年六月,安南王在与南昭作战中,通致叛国,致安南年全军覆没。自己身死于齐合战场后全家流放齐南。流放途中暴雨呼啸,全家因山体滑坡遇难,无一幸免。
同年十二月,镇北死守天关,大败北晟,封镇北王妃为一品诰命夫人。
温玄六年,永庆侯府嫡女唐沅璃的痴儿病大好,私下与镇北王重提当年婚约。
温玄十年,戎西两次大败夜玄国,镇北支援有功,镇北王世子顾沉鸣封北啸将军,镇北王次子顾临泽留京学习。
温玄十一年,温玄帝因病崩逝。同年,其弟即位,是为康乐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