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宫早已熄灯。淑妃最看重保养,在不侍寝的日子用膳睡觉时间都很规律。

    听宫女通报,齐王这个时间过来,也是意外。

    她这个儿子不但事事孝顺而且从不逆着她的意思,明知道她歇息了,这么晚上过来,肯定是碰到棘手的事。

    齐王进屋后噗通跪下,行了个大礼:“母妃,请救救儿子。”

    淑妃身量高挑纤细,乌黑长发光泽柔顺,白皙艳丽的脸上有瞬间的疑惑。

    她在宫女搀扶下慢慢坐到太师椅上:“我儿莫急,大半夜的,怎么回事?”

    “三哥已经奉旨回来。儿子听闻父皇想把应国公孙女指婚给三哥。儿子不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想求娶应国公孙女。”说完跪地不起。

    淑妃蹭的站起来,较好的面容晦暗不明,直直看着伏地的齐王。

    身边宫人默默低头,大气不敢喘,屋内可闻齐王的呼吸声。

    淑妃看着伏在地上的儿子,曾经的小奶娃真是长大了。早已有了弯弯绕绕的心思。

    还真是好大的胆子,她日日生活在这宫墙之内都不知道陛下要给秦王赐婚的事消息,这个在外建府的亲王却知道了。

    这是提早听到了风声,说的好听担心孙嘉珑嫁给秦王,说白了不就是想让她也帮着弄黄这个婚事吗。

    齐王还年轻,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她在这宫廷这么多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孙嘉玲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看来皇帝还是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

    但换个角度细想,目前皇后没了依仗,她在整个宫中最得宠。

    他这个儿子正是适婚年纪,岁数上也与孙嘉珑相当,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皇上却要给秦王赐婚,还不是顾念贤妃,在打她这个当母妃的脸不是。

    她度了几步又慢慢坐下,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平稳道:

    “你父皇已经做了决定,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忤逆他的意思,本宫实在不知该如何劝?”

    齐王深吸一口气,道:“儿子想,嘉珑出身高贵,单纯活泼,却是难得的良配。

    我们自幼相识也称得上青梅竹马,她最是孝顺,若嫁给儿子,必每日侍奉母妃左右,让母妃开心,也是美事一桩。

    况且不说嘉珑不愿意嫁给秦王,静和郡主及应国公老夫人肯定都不愿意。”

    淑妃轻轻的笑了。

    烛光下这一笑更显得妩媚动人,不难想象,年轻时候是何等姿色。

    她起身扶起齐王,“快起来吧,地上凉别跪着了。

    这天赐良缘自然需要做母亲的商量,我儿不必担忧,为娘自会为你尽全力。”

    “多谢母妃。”齐王再次叩首。

    第二日,淑妃邀请应国公老夫人和静和郡主婆媳入宫赏菊,目的不言而喻。

    淑妃是庆国公的庶女,只因当年庆国公府没有适龄嫡女嫁入皇室,且淑妃从年轻时候就是洛都有名的美人,所以才能进宫封妃。

    自贤妃出事后,淑妃最得皇帝宠爱,且她长相明艳,姿色倾城,说话得体,很会钻营,深得帝后喜欢。

    所以即使她只是妃位,在宫中也没人敢给她气受,说起来她的日子比殷贵妃好过太多。

    与此同时,李瑾成带着厚礼去了韩王府上。

    韩王是他的大伯父,顺祐帝的庶兄,且为人随和,是个名副其实的闲散王爷。

    当年孙嘉玲要嫁给他,韩王当时也很赞成的。

    只是这个事情还没开头就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断了,除了皇室少数人外,很多人都不知道皇帝起过和应国公结亲的心思。

    李瑾成从韩王府离开后半个时辰,韩王就入宫求见皇帝。

    皇帝昨夜没睡好,看着厚厚一摞折子,正头晕眼花。

    听到韩王求见:“皇兄来了?中秋过去,也是许久不见皇兄了。”

    韩王是他仅剩的哥哥,出身不高,一辈子不争不抢的。所以没有和其他几个兄弟落得一样的下场,兄长膝下仅有静和郡主一个女儿,嫁给了应国公世子,可以说对皇权没有任何威胁,所以皇帝对他也很礼遇。

    韩王进来后,跪着不起。

    多年兄弟,皇帝也不忍心,韩王也不绕圈子,“秦王来找老臣,臣才听闻陛下要给秦王赐婚,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秦王说不愿娶我外孙女,他心仪的另有他人,娶嘉珑是对不起人家。

    臣不才,我那孙女娇气,怕不能体恤照顾秦王,认为秦王所言有理,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听到“他心仪的另有他人”后也不确定怎么回事,又看着下跪的哥哥不忍心说重话。

    韩王都快六十岁了,这样低声下气的求他,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正要开口,郝公公恰巧进来,“启禀陛下,秦王殿下上折子说九月初一是好日子,适合带佳人进宫拜见太后娘娘。”

    这是......皇帝冷笑:“刚才皇兄说的时候,朕还不纳闷呢,好小子,这是要领着人来见“闯宫”啊!”

    韩王:“陛下严重了,瑾儿心如明镜,必不会让陛下失望。”

    哼,不愧是他的儿子,在这等着呢,直接把人带过来,真是闻所未问。

    要娶别人是吧,不知道是何方神圣,他倒要看看,还能飞出什么幺蛾子。

    韩王也是暗暗点头,他还担心冒然进宫搅黄秦王和外孙女婚事,这把火会烧到自己这,好小子,原来早就准备了过桥梯啊!

    皇帝自有定夺,他也识相的告退了。

    韩王走后,皇帝正在案后发呆,没过多久,又有太监来报:“陛下,齐王求见。”

    呵,刚走一个,又来一个,这帮兔崽子,平时一声不吭,关键时刻没一个省心的。

    齐王进来后,毕恭毕敬的行礼,直接切入主题,“父皇明鉴,儿子爱慕应国公孙女,想求娶为王妃。”

    皇帝缓缓抬头,眯着眼看着这个儿子,尽管淑妃已经吹过枕边风,他还是小看了这个儿子的谋略。

    以前太子在位,儿子们都很消停,现在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呢!

    哼,这么凑巧,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个不想娶,另一个想求娶,还是他定的三媳妇。

    韩王前脚刚来晓之以情拒绝赐婚,后脚他就来求取王妃。

    真是有意思,想到此,皇帝多多少少明白过来来龙去脉,从开始,他的这个好儿子已经惦记上了应国公家,就防着这个老父亲昏庸乱点鸳鸯谱。

    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就是不知道应国公和韩王参与了多少。

    不过他还没有公开说过想把孙嘉珑嫁给老三的话,老五这么求也面上也挑不出什么错。

    齐王已经顾不上皇帝高不高兴了,要么让三哥和四哥打擂台,要么他和四哥打擂台,要么三足鼎立,他筹划了这么久,决不能在这个时候功亏一篑。

    这婚事要是不成,他就失去了最大的筹码,所有计划都泡汤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输不起。

    皇帝凉飕飕的问道:“为何求取应国公孙女?”

    皇帝的声音一下把他拉回了现实,“嘉珑与我年龄相当,自小认识,青梅竹马也不为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儿子也不能免俗。”

    好一句日久生情,罢了罢了,“你先回去吧,朕考虑考虑。”

    齐王退出后,皇帝:“去查查韩王知不知道这个事。”

    郝公公:“是。”

    *

    次日早上,苏绽起了个大早,跟着方嬷嬷去了秦王院里。

    秦王是王府唯一的主人,且还未娶王妃,独自住在王府的主院。

    苏绽不急不缓走在院子里,偌大的王府,在路上见不到什么奴仆,仿佛就她们俩人在逛一个巨大的公园。

    她们走进去后,看见秦王院中有很多大树还有很多矮矮的灌木,成排的冬青树在阳光下生机勃勃。

    洪公公等在门口,见到苏绽很是恭敬,行礼后领着她们进屋。

    秦王的寝店是庑殿顶七间的屋子,外面还有抱厦,进屋是个四折紫檀屏风,上面画着水墨花鸟图,绕过屏风对面也是紫檀条案,条案上是一个大理石背景,还有两个对放的紫檀的太师椅,下首也是成对的椅子。

    右面稍间有一个紫檀如意纹圆桌,贴墙有个多宝阁,放着摆件瓷器等,左边临床有个矮炕,炕中间有个方几,最左边改成书房,有个公务桌,还有书柜,最右边是寝间,只能隐约看见床幔。

    李瑾成的寝店罗帐、帷幔全都是深黄色,死气深深。

    李成瑾一身深蓝色锦衣,坐在桌子前,看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信,楚随站在李成瑾身后朝她点点头。

    李成瑾让她坐下,她也不客气坐到他旁边开始把脉。

    “脉象看着比前几日平和些,但并无明显差别。”

    李成瑾倒了一杯茶给她,看她穿了一件蓝色蝴蝶纹的对襟抹胸长裙,头上也带了蝴蝶首饰,整个人白里透红,很是灵动。

    “住的习不习惯,有什么缺的只管跟方嬷嬷说。”李成瑾温和的说道。

    “没有缺的,这里很好,嬷嬷很贴心,饭菜很好吃,住的很舒服,衣服首饰很漂亮。”

章节目录

重生医女闪婚残疾王爷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弱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弱蔓并收藏重生医女闪婚残疾王爷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