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皇家家宴(二)
提酒过后,大殿角落音乐奏起,丝竹之声喜庆绵长。
接着细腰丰臀,身姿曼妙的舞姬们身着彩色舞衣,面带笑容,迈着轻盈的步伐挥舞着长袖开始跳舞。
氛围即刻变得轻松起来,一舞闭,随着皇帝“赏”,舞姬们跪谢,又弓身退了下去。
太后不饮酒,岁数也大了,过了提酒环节就说乏了,要先回去,皇后起身亲自送太后回宫。
太后离场,皇后又不在,两位贵妃都犹如透明人,面无表情。
淑妃率先起身笑着率先给皇帝敬酒,她穿了一身紫瑾色的锦服,鲜眉亮眼,又直勾勾的看着皇帝,秋波一转,美目盼兮,皇帝愉快的饮了一杯。
最近皇帝连连在皇后寝宫,淑妃心里不好过,但她不是拈酸吃醋的小姑娘,越是这个时候她越要表现的温柔贴心,才能留得住皇帝。
紧接着高国舅起身敬酒。
她看自己的姐姐话也没跟他说就回宫了,自己的女儿也是一点表情都没有,自己的外孙女更是像一块木雕一样,就气不打一处来,尽管他是八面玲珑的高国舅,也难逃与子女离心离德的命运。
他把皇帝夸成千古一帝,那叫一个英明神武,皇帝更是非常开心。
不得不佩服这国舅爷,虽没有出色的能力,但是有过人的眼力,何尝不是一种补偿。
没一会皇后回来,皇帝亲自起身迎她,俩人携手坐到主座,皇后笑颜:“刚再说什么,陛下这么开心。”
皇帝显然心情不错:“刚在敬酒来着,既然皇后回来了,朕提议,共饮此杯。”
所有人都起身,喝了杯中酒。
因为苏绽是新妇,李成瑾又不喝酒,所以他们两口子就没主动起身敬酒。
直接轮到晋王两口子敬酒,晋王话少,但却非常有涵养,语速缓和声音低沉洪亮,他敬酒的时候,周边氛围特别好。
反观晋王妃虽嚣张跋扈,却腹中无半点墨水,在这种场合明显上不了台面。
齐王两口子和越王也给皇帝皇后和兄弟姐妹们敬酒,齐王颇有才名,又是引经据典又是暗喻的,皇帝龙颜大悦,皇后也喜笑颜开,可谓是挣足了面子。
皇后笑道:“既是家宴,就随性些。殷贵妃多年没有参加家宴了,可还习惯?”
殷贵妃起身回复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臣妾很是高兴。”
皇后看她干巴巴地回答,没有理她,接着说道:“陛下,本宫也是第一次见秦王妃,这孩子不愧是从小在外面长大的,一点没有我们洛都世家子弟的世俗气。”
这表面上说的是秦王妃,实际是点皇帝呢,皇帝尴尬的喝了口茶。
苏绽起身,行了礼,但并未开口。
皇后无所谓的笑了笑,接着说道:“太子妃有孕,最近都在养胎,不宜多动。
本宫也许久不见大家了,让孩子们表演些擅长的,大伙图个热闹,陛下意下如何?”
话说到这,皇帝是不能拒绝了。
本来才艺表演在上流社会的宴会上都是贵族子弟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有才华的少男少女远近闻名呢。
淑妃率先开口:“皇后娘娘说的是,臣妾也想着助陛下和娘娘雅兴,只不过臣妾这个年纪已经是半老徐娘,与诸位王爷、王妃和公主花一般的年纪比起来,望尘莫及,多谢娘娘体谅臣妾等。”
这话说的很有意思。
首先,皇帝皇后受用,皇帝也有台阶。
皇帝被皇后呛了一下,再让这些女人叽叽喳喳,对他更是添堵。
他被皇后挤兑,也不高兴,不就是老三赐婚的时候没知会她,他的这个皇后年轻时候虽然霸道,但也有可爱的一面,岁数越大,脾气见长,心眼越小。今天这样的日子生气肯定犯不着。
对皇后而言,刚刚淑妃说的不单单是自己,更是把两位贵妃和德妃一同拉下去了,皇后不喜欢她们在自己面前晃,当然同意。
淑妃怎么会不知道,今时今日,自己还是低调点的好,皇后风头无量,自己何必跟她抬杠呢。
她恨皇后在齐王成婚时破的脏水。可时移世易,能在后宫中安然无恙怎么会没有这点忍辱负重的眼色。
皇后想为难的分明是儿媳们,她何不把自己撇开,不趟这个浑水。
这就把皮球踢给了在场的五位皇子,三位王妃和端慧公主。
其中太子和李成瑾身体不好,在大众广庭下,肯定没人会让他们表演什么才艺,太子妃有孕也肯定要免了这一遭。
苏绽作为秦王妃,资历最长,自然要为兄弟姐妹们做个表率。
苏绽领会到被点名,也不慌,起身走到大殿中,行跪拜礼道:“承蒙皇后娘娘抬爱,儿媳粗枝大叶,通身并无长处,儿媳擅长的都是些粗活,难登大雅之堂,但母后盛情,儿媳只能献丑了。”
她叫来下人,拿出一张一尺多长的红纸,现场剪起了窗花。
一时间大殿所有人看着苏绽的手来回穿梭在红纸间,听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不一会就剪完了。
打开后中间是“吉祥如意”清晰可见,轮廓的蝙蝠,谐音“福”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和祝福,非常美又完整的一副剪纸。
“父皇、母后,儿媳拙作,聊表寸心,祝父皇母后福寿无疆,吉祥如意。”皇帝皇后一看,剪纸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又大气又好看。
皇帝看着很是满意,率先开口道:“老三媳妇心灵手巧,上次给我做的那香囊也是很实用。”
皇后也笑道:“这孩子很会说话,讨人喜欢。”
皇帝强调实用,其他人也不能说什么。
晋王妃和齐王妃脸上齐齐露出鄙夷的表情,不同的是晋王妃不屑隐藏,齐王妃表情转瞬即逝。
果然是乡野村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拿不出手。
在她们看来这种事都是家里的绣娘和丫鬟做的事,哪个千金大小姐会没日没夜的做剪纸工艺,岂不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苏绽完成任务,识相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李成瑾坐在位子上,目光中充满了温柔与鼓励,苏绽坐下后他不顾众人的目光伸手握住她的手,又给她倒了杯热茶。
苏绽倒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事先不知道有这一出,并没有准备什么节目不说,在这样的场合实在不需要你出头露面,皇后就是想为难她,也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没什么意思。
针锋相对的机会还是留给她这几个要强的妯娌吧。
晋王妃是将门之后,她用一把特制木剑表演了一套剑术,利剑出鞘,势如破竹,英姿飒爽,看来会些拳脚功夫。
但是晋王妃的剑气凌厉,没有女子的阴柔之美,反而有种战场上杀敌,杀出重围的感觉。
皇帝又象征性的夸了两句。
齐王妃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轮到她了,她柔柔的起身行礼。
琴声响起,她弹了一首《雪山春晓》助兴,技艺高超,果然名不虚传。
皇帝当场赏了一对金镯子,孙嘉珑高兴地谢恩,夫妻俩可谓风头无量。
之后越王打了一套拳给助兴,最小的皇子李成启写了一副迎春对联。
“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笔墨中规中矩,寓意也是缺乏新意,但是皇帝还是很欣慰。
皇帝很久没这么高兴了,这些孩子相聚一堂也不容易。
就在大家都以为才艺表演要告一段落的时候,皇帝叫了庄嫔:“嫔妃都没有表演节目,你来一个吧。”
他甚至都没说庄嫔,直接说“你”,可见亲近。
没想到皇帝如此钟爱庄嫔,现场的人都露出奇怪的表情,只是一瞬间,大家又恢复正常。
庄嫔起身跪到殿中,她穿了一件鸢尾色的蜀锦,上面绣的是菊花,双目如清水,肌肤胜雪,唇若丹霞,娴静端庄,真是姿容绝代。
庄嫔也就三十岁,比起别的嫔妃她还是很年轻。
“谢陛下垂爱,臣妾无才无德,最近学了一首词,改为歌曲献给陛下皇后。”
随即甜美的歌声唱起,是最近非常流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等唱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时候皇帝也动容,这是一首新出的词,他也是刚听到。
庄嫔擅诗词歌赋,这首诗,真是绝美的词句,由庄嫔清冷轻柔的唱出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唱完曲,庄嫔安静的回到座位。
才艺表演过后,又有一排舞姬弹琵琶,大家又安静的欣赏表演,然后就开始了自由敬酒。
齐王妃又去和太子妃聊天,那叫一个亲热。
大殿氛围恢复很好,因为家宴,大家也敞开了喝酒。
较好的嫔妃也两两对饮,非常和谐。殷贵妃特意来与他们两口子喝酒,她脸色看着比她们成婚时好了很多,显然是因为南楚的事情有了解决方法,感激他们两口子相助。
庄嫔也带孩子过来敬酒,苏绽近距离见她,杏脸桃腮、眉目如画,莫名产生好感。
那孩子长相随了母亲,个子高高的,正是嗓音变化的时候,只叫了一声“三哥、三嫂”。李成瑾很喜欢这个弟弟,难得的摸了他的头。
刚刚七皇子是跟着皇帝他们过来的,看来皇帝对这个老幺还是很疼爱的。
他的其他儿子都已经成年,心思各异,好几个跟他离心离德,只有这个孩子还小,生母得宠又不争不抢,把儿子教的也很有礼貌,虽然笨了点,但是又仁慈又有孝心,特意把他带在身边,陪着老父亲。
思绪间,庄嫔轻声细语道:“还未当面恭喜秦王王妃喜结连理,真是郎才女貌。”
“还要多谢娘娘送的幻影纱,我都挂到床头了,一早听王爷夸奖庄嫔娘娘人淡如菊,花容月貌,今日一见,真是如此。”苏绽由衷的夸赞道。
“王妃见笑了,气质清雅,闭月羞花是用来形容王妃的,秦王好福气。”
庄嫔离开后她又和晋王两口子和齐王两口子喝了两杯,又和端慧公主喝了一杯。
太子的郡主安静的待在父母旁边,中间只去给殷贵妃斟酒。苏绽看那孩子,年岁不大却已经明白了人情世故,不由心疼。
晋王的儿子又淘气又霸道,满屋子乱窜,还去拽高国舅的胡子,妥妥的晋王妃翻版。
这样你来我往的,一晚上她已经喝了好几壶,加上没吃什么东西,很快就觉得自己头晕了。
接着细腰丰臀,身姿曼妙的舞姬们身着彩色舞衣,面带笑容,迈着轻盈的步伐挥舞着长袖开始跳舞。
氛围即刻变得轻松起来,一舞闭,随着皇帝“赏”,舞姬们跪谢,又弓身退了下去。
太后不饮酒,岁数也大了,过了提酒环节就说乏了,要先回去,皇后起身亲自送太后回宫。
太后离场,皇后又不在,两位贵妃都犹如透明人,面无表情。
淑妃率先起身笑着率先给皇帝敬酒,她穿了一身紫瑾色的锦服,鲜眉亮眼,又直勾勾的看着皇帝,秋波一转,美目盼兮,皇帝愉快的饮了一杯。
最近皇帝连连在皇后寝宫,淑妃心里不好过,但她不是拈酸吃醋的小姑娘,越是这个时候她越要表现的温柔贴心,才能留得住皇帝。
紧接着高国舅起身敬酒。
她看自己的姐姐话也没跟他说就回宫了,自己的女儿也是一点表情都没有,自己的外孙女更是像一块木雕一样,就气不打一处来,尽管他是八面玲珑的高国舅,也难逃与子女离心离德的命运。
他把皇帝夸成千古一帝,那叫一个英明神武,皇帝更是非常开心。
不得不佩服这国舅爷,虽没有出色的能力,但是有过人的眼力,何尝不是一种补偿。
没一会皇后回来,皇帝亲自起身迎她,俩人携手坐到主座,皇后笑颜:“刚再说什么,陛下这么开心。”
皇帝显然心情不错:“刚在敬酒来着,既然皇后回来了,朕提议,共饮此杯。”
所有人都起身,喝了杯中酒。
因为苏绽是新妇,李成瑾又不喝酒,所以他们两口子就没主动起身敬酒。
直接轮到晋王两口子敬酒,晋王话少,但却非常有涵养,语速缓和声音低沉洪亮,他敬酒的时候,周边氛围特别好。
反观晋王妃虽嚣张跋扈,却腹中无半点墨水,在这种场合明显上不了台面。
齐王两口子和越王也给皇帝皇后和兄弟姐妹们敬酒,齐王颇有才名,又是引经据典又是暗喻的,皇帝龙颜大悦,皇后也喜笑颜开,可谓是挣足了面子。
皇后笑道:“既是家宴,就随性些。殷贵妃多年没有参加家宴了,可还习惯?”
殷贵妃起身回复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臣妾很是高兴。”
皇后看她干巴巴地回答,没有理她,接着说道:“陛下,本宫也是第一次见秦王妃,这孩子不愧是从小在外面长大的,一点没有我们洛都世家子弟的世俗气。”
这表面上说的是秦王妃,实际是点皇帝呢,皇帝尴尬的喝了口茶。
苏绽起身,行了礼,但并未开口。
皇后无所谓的笑了笑,接着说道:“太子妃有孕,最近都在养胎,不宜多动。
本宫也许久不见大家了,让孩子们表演些擅长的,大伙图个热闹,陛下意下如何?”
话说到这,皇帝是不能拒绝了。
本来才艺表演在上流社会的宴会上都是贵族子弟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有才华的少男少女远近闻名呢。
淑妃率先开口:“皇后娘娘说的是,臣妾也想着助陛下和娘娘雅兴,只不过臣妾这个年纪已经是半老徐娘,与诸位王爷、王妃和公主花一般的年纪比起来,望尘莫及,多谢娘娘体谅臣妾等。”
这话说的很有意思。
首先,皇帝皇后受用,皇帝也有台阶。
皇帝被皇后呛了一下,再让这些女人叽叽喳喳,对他更是添堵。
他被皇后挤兑,也不高兴,不就是老三赐婚的时候没知会她,他的这个皇后年轻时候虽然霸道,但也有可爱的一面,岁数越大,脾气见长,心眼越小。今天这样的日子生气肯定犯不着。
对皇后而言,刚刚淑妃说的不单单是自己,更是把两位贵妃和德妃一同拉下去了,皇后不喜欢她们在自己面前晃,当然同意。
淑妃怎么会不知道,今时今日,自己还是低调点的好,皇后风头无量,自己何必跟她抬杠呢。
她恨皇后在齐王成婚时破的脏水。可时移世易,能在后宫中安然无恙怎么会没有这点忍辱负重的眼色。
皇后想为难的分明是儿媳们,她何不把自己撇开,不趟这个浑水。
这就把皮球踢给了在场的五位皇子,三位王妃和端慧公主。
其中太子和李成瑾身体不好,在大众广庭下,肯定没人会让他们表演什么才艺,太子妃有孕也肯定要免了这一遭。
苏绽作为秦王妃,资历最长,自然要为兄弟姐妹们做个表率。
苏绽领会到被点名,也不慌,起身走到大殿中,行跪拜礼道:“承蒙皇后娘娘抬爱,儿媳粗枝大叶,通身并无长处,儿媳擅长的都是些粗活,难登大雅之堂,但母后盛情,儿媳只能献丑了。”
她叫来下人,拿出一张一尺多长的红纸,现场剪起了窗花。
一时间大殿所有人看着苏绽的手来回穿梭在红纸间,听着剪刀咔嚓咔嚓的声音,不一会就剪完了。
打开后中间是“吉祥如意”清晰可见,轮廓的蝙蝠,谐音“福”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和祝福,非常美又完整的一副剪纸。
“父皇、母后,儿媳拙作,聊表寸心,祝父皇母后福寿无疆,吉祥如意。”皇帝皇后一看,剪纸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又大气又好看。
皇帝看着很是满意,率先开口道:“老三媳妇心灵手巧,上次给我做的那香囊也是很实用。”
皇后也笑道:“这孩子很会说话,讨人喜欢。”
皇帝强调实用,其他人也不能说什么。
晋王妃和齐王妃脸上齐齐露出鄙夷的表情,不同的是晋王妃不屑隐藏,齐王妃表情转瞬即逝。
果然是乡野村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拿不出手。
在她们看来这种事都是家里的绣娘和丫鬟做的事,哪个千金大小姐会没日没夜的做剪纸工艺,岂不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苏绽完成任务,识相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李成瑾坐在位子上,目光中充满了温柔与鼓励,苏绽坐下后他不顾众人的目光伸手握住她的手,又给她倒了杯热茶。
苏绽倒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事先不知道有这一出,并没有准备什么节目不说,在这样的场合实在不需要你出头露面,皇后就是想为难她,也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没什么意思。
针锋相对的机会还是留给她这几个要强的妯娌吧。
晋王妃是将门之后,她用一把特制木剑表演了一套剑术,利剑出鞘,势如破竹,英姿飒爽,看来会些拳脚功夫。
但是晋王妃的剑气凌厉,没有女子的阴柔之美,反而有种战场上杀敌,杀出重围的感觉。
皇帝又象征性的夸了两句。
齐王妃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轮到她了,她柔柔的起身行礼。
琴声响起,她弹了一首《雪山春晓》助兴,技艺高超,果然名不虚传。
皇帝当场赏了一对金镯子,孙嘉珑高兴地谢恩,夫妻俩可谓风头无量。
之后越王打了一套拳给助兴,最小的皇子李成启写了一副迎春对联。
“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笔墨中规中矩,寓意也是缺乏新意,但是皇帝还是很欣慰。
皇帝很久没这么高兴了,这些孩子相聚一堂也不容易。
就在大家都以为才艺表演要告一段落的时候,皇帝叫了庄嫔:“嫔妃都没有表演节目,你来一个吧。”
他甚至都没说庄嫔,直接说“你”,可见亲近。
没想到皇帝如此钟爱庄嫔,现场的人都露出奇怪的表情,只是一瞬间,大家又恢复正常。
庄嫔起身跪到殿中,她穿了一件鸢尾色的蜀锦,上面绣的是菊花,双目如清水,肌肤胜雪,唇若丹霞,娴静端庄,真是姿容绝代。
庄嫔也就三十岁,比起别的嫔妃她还是很年轻。
“谢陛下垂爱,臣妾无才无德,最近学了一首词,改为歌曲献给陛下皇后。”
随即甜美的歌声唱起,是最近非常流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等唱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时候皇帝也动容,这是一首新出的词,他也是刚听到。
庄嫔擅诗词歌赋,这首诗,真是绝美的词句,由庄嫔清冷轻柔的唱出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唱完曲,庄嫔安静的回到座位。
才艺表演过后,又有一排舞姬弹琵琶,大家又安静的欣赏表演,然后就开始了自由敬酒。
齐王妃又去和太子妃聊天,那叫一个亲热。
大殿氛围恢复很好,因为家宴,大家也敞开了喝酒。
较好的嫔妃也两两对饮,非常和谐。殷贵妃特意来与他们两口子喝酒,她脸色看着比她们成婚时好了很多,显然是因为南楚的事情有了解决方法,感激他们两口子相助。
庄嫔也带孩子过来敬酒,苏绽近距离见她,杏脸桃腮、眉目如画,莫名产生好感。
那孩子长相随了母亲,个子高高的,正是嗓音变化的时候,只叫了一声“三哥、三嫂”。李成瑾很喜欢这个弟弟,难得的摸了他的头。
刚刚七皇子是跟着皇帝他们过来的,看来皇帝对这个老幺还是很疼爱的。
他的其他儿子都已经成年,心思各异,好几个跟他离心离德,只有这个孩子还小,生母得宠又不争不抢,把儿子教的也很有礼貌,虽然笨了点,但是又仁慈又有孝心,特意把他带在身边,陪着老父亲。
思绪间,庄嫔轻声细语道:“还未当面恭喜秦王王妃喜结连理,真是郎才女貌。”
“还要多谢娘娘送的幻影纱,我都挂到床头了,一早听王爷夸奖庄嫔娘娘人淡如菊,花容月貌,今日一见,真是如此。”苏绽由衷的夸赞道。
“王妃见笑了,气质清雅,闭月羞花是用来形容王妃的,秦王好福气。”
庄嫔离开后她又和晋王两口子和齐王两口子喝了两杯,又和端慧公主喝了一杯。
太子的郡主安静的待在父母旁边,中间只去给殷贵妃斟酒。苏绽看那孩子,年岁不大却已经明白了人情世故,不由心疼。
晋王的儿子又淘气又霸道,满屋子乱窜,还去拽高国舅的胡子,妥妥的晋王妃翻版。
这样你来我往的,一晚上她已经喝了好几壶,加上没吃什么东西,很快就觉得自己头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