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九年冬,风雪交加,不见晴日,众人皆躲屋中以避寒气,唯一人于空巷前敲鼓鸣冤。

    不多时,便有衙役将其带入公堂。

    只见一蜂腰猿背的女子跪于堂下,其鼻尖微红,杏眼横波,身穿单薄粗衣依不遮其倾国之色,只是额间伤痕未消,破了三分美意。

    墨锦书跪于堂下,仍觉一阵恍惚,她本是现代非遗发簪技艺传人,一个月前只因一起意外,死于非命。

    在她意识模糊之际,一只温暖的手引着自己在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走着,那手的主人一遍遍的重复着自己的委屈和不甘,最后天光大亮。

    女人眼中含泪看向墨锦书道:“姑娘 ,这世间对女子来说太苦了,我早已没了活的念头,我愿将身躯许你,只求你为我争上一份公道。”

    墨锦书穿来的一个月内,她一边贩卖花簪以供自己生计,一边搜寻证据以求圆原身之愿,而今墨锦书跪于堂下就是为了给那惨死的原主求份公道。

    那京兆尹坐于正堂之上,严声厉色道:“堂下何人,有何冤屈?”

    墨锦书行大礼道:“民女墨锦书,是京城外二十里处白珍镇的百姓,今日到此,是要告簪品阁张掌柜强抢民女,逼良为娼,求大人做主。”

    京兆尹道:“发生何事,细细讲来。”

    墨锦书道:“早年间,民女父母双双仙去,家中却无钱为其安葬,因此借簪品阁所放印子钱,攒够了银两,到簪品阁还钱消契,不料那簪品阁管事张罗收钱却拒不销契,隔日,竟又找我索要银两,那还钱的银两,便是我所有的家当,哪还有什么银子,他便日日派人到我家,还....。”

    墨锦书说着像似难以启齿,慢慢抽噎起来道:“还调戏于我,后发现我是真的拿不出银两,他竟想要将我强娶,我拼命反抗,一头撞在那房门之上,晕死过去,他认为我命丧黄泉,惺惺离去,民女这才逃脱一劫,得以有机会向大人申冤,请大人为我做主。”

    京兆尹眉头深皱,吩咐两旁衙役将其拘来审问。

    少时,那张掌柜便被拘于堂上,他口中直叫喊着衙役抓错了人。

    京兆尹将惊堂木拍于案上,厉声问道:“张罗,有人告你强抢民女,你可认罪?”

    张罗砰的跪于地上道:“大人,小人冤枉,并非是小人强抢民女,她欠我簪品阁银两,我们所签的契上明写着 ,若她未还上钱 ,她人便是我们簪品阁的,任我们簪品阁处置。”

    张罗将纸契找出交于两旁的衙役:“大人明察啊,上面清楚的记着这女娘,只还了利息的三分之一,小人并未冤枉与她啊。”

    那京兆尹将纸契仔细查看,发现果然如张罗所说一般,将契纸拍于桌上,喝道:“放肆!你这女娘无事告冤,岂是在戏耍本官,来人还不将其拿下,杖责三十。”

    周围的衙役一听杖责三十皆是面露同情,三十大板就算是身强体壮的男子也受不住,更何况是个娇滴滴的女娘,而那张罗却是小人得志 ,笑得畅快。

    墨锦书不紧不慢道:“大人!民女冤枉。”

    京兆尹怒道:“证据确凿,你还有何可说?”

    墨锦书道:“大人,我是没还上簪品阁的钱,因为簪品阁根本就不打算让你还上,簪品阁的契纸上的利率比副契上的利率高了十倍不止,他以副契哄骗不识字女娘签订契纸,并允许女娘将副契带回找人查看,副契的利率正常,女娘们自然看不出什么问题,加上大多数女娘不识字体,自然是被他们哄骗着签了这契纸。”

    那张罗大喊冤枉。

    墨锦书一改刚刚哭哭啼啼的作态,铿锵有力地说道:“大人,簪品阁以此方法,哄骗女娘签订名为借债纸契 ,实为卖身契的契约,欺上瞒下,单是一年之际,被簪品阁逼死的女子就数不胜数,被逼良为娼者更是数不胜数,大人请看。”

    墨锦书从怀里掏出一张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以血红的鲜血为墨写着的名字,那鲜红的血迹如强势的入侵者,毫不留情的刺入每个人的眼眸。

    墨锦书颤抖着手指着上面的名字,一点点的细数着他的罪行,将那藏于暗中的罪恶展于阳光之下。

    墨锦书将纸张贴近张罗的眼睛道:“她张家姑娘,你还记得吗?”

    张罗将墨锦书的手打到一旁,别开眼睛吼道:“我又不认识她,怎么记得她的名字。”

    墨锦书一双杏眼充斥着恨意,墨锦书穿过来的这一个月中,便开始布局着手为原主讨公道。

    随着墨锦书对事情了解的越深,她便常常被那些女子的凄惨惊醒,午夜梦回她不知为她们流下了多少泪水。

    一股郁闷在她心中斡旋,泪水也随之流下:“你该记住的,她明明已经按照副契将钱还与簪品阁,却还是被你们卖进了红怡园,就在这个月,她死了,死于花柳病,这是她死前签的,张罗你欠她一条命,一条活生生的命。”

    张罗道:“你胡说,我根本不认识她,再说你一个未出阁的小女娘怎么知道行院里面的事情,除非你是行院里面的娼/姬,才可能知道,不然你就是诬蔑。”

    墨锦书道:“大人,行院中最近流行起来的簪花围便是民女所提供的,民女在于行院供货之际,便有机会接触到其中女娘,得到这血书。”

    “你胡说。”张罗眼神躲闪,喉结不住的滚动:“这她说的女娘应该在怡红院,而红怡园根本没和旁的簪行做过生意。”

    墨锦书暗想自己下了这么多套,他可算是说漏嘴了:“京城里的行院数不胜数,张管事却单单如此了解红怡园的事情,莫不是簪品阁与红怡园勾结,以买卖女娘盈利吧?”

    簪品阁依财仗势,时日以多,可谓是树大根深,若是单单一个逼良为娼的罪名,还不一定能拉他下马,那以后肯定还是会有女娘被他们坑害,若是能将他与红怡园勾结所做的事情揭出来,这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张罗听她如此说,呼吸不由的急促了两分,随即向上说道:“大人明察,这女娘嘴里无一句实话,那怡红院并无和其他簪行有过交易,她如何的则血书。”

    墨锦书道:“大人明察,刚刚我问张罗可认识那张家女娘时,张罗口口声声的不认识,但后来却不假思索的说出她所在行院,这样唯有两个可能可以解释,一是他做过那逼良为娼的事情,自然是记得自己做的缺德事,二宗就是簪品阁与行院买卖女娘盈利。”

    那张罗知道今天不得善了,终是要担上一个罪责的,索性认下了契约不同,哄骗女娘的罪,本认为事情到这要结束。

    墨锦书则是不急不忙的说道:“大人,我有张罗与其行院勾结罪证。”

    她将怀中一直未拿出的卖身契拿出道:“大人请看,这是我在怡红院后院外院找到的废契纸,上面所印的却是簪品阁的戳子。”

    随着墨锦书逐渐将罪证指出,那京兆尹瞧向张罗的眼神越发冰冷,仿若在瞧一个必死之人。

    张罗道:“你怎么能证明这是我簪品阁的章,再说说不定是那怡红院的章子太多了用错了,也未可知。”

    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每个行有每个行的章,每个商铺有每个商铺的戳子,同行的尚且没有相似的戳子,更何况不同行当之间,那不过是张罗不认罪的借口罢了。

    不过这张罗也是无理可辩了,竟想出如此荒谬的理由,首宗便是上面说的戳子哪有相似到如此地步的,二宗则是刚刚墨锦书拿上去的契纸上也有那簪品阁的戳,是相似,还是就是,那就是一看便知的。

    京兆尹便发签当即要让人将那张罗拘于狱中,没料到,就当其要掷签之时,那张罗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来。

    信笺被两旁的门子呈递给京兆尹,他瞧着信中的内容,脸色晦暗不明,喉结不住地滚动,眼中透出贪婪之色。

    京兆尹的目光从堂下的两人身上徘徊几许,神色有些纠结,终是下令道:“罪民张罗,违我朝律法.....。”

    张罗满脸不可置信地看向京兆尹,那京兆尹面色如常地将这人命官司竟避重就轻按到那死去之人的命格不好之上,更是闭口不提墨锦书所告的强抢民女和两者勾结买卖女娘之事。

    高举轻放判了张罗,五百两银钱做那张家女娘的烧埋费,那张罗数罪并罚,竟无牢狱之灾。

    那张罗连连磕头谢恩,口中直称京兆尹明察秋毫,墨锦书听着那称赞不由觉得讽刺。

    墨锦书似是让人夺舍了魂魄,心中郁结,双目无神,她直愣愣的站稳了身躯。

    等她反应过来,她已经指着那京兆尹嗤骂道:“你这狗官也配明察秋毫之词,我看你与那徇私枉法最是相配,这人命官司竟是赔上几两银子便可了的,也亏你读了那些个圣堂书,竟是连明察秋毫一词之形未学一二,倒将着贪官污吏之事学了个十成十。”

    “放肆!”京兆尹被戳中心思,恼羞成怒道:“公堂之上,你敢藐视法威,莫不成是想受刑?”

    墨锦书嗤笑道:“法威?我看是看是官威吧?富商贵族残害人命,轻拿轻放,平民百姓申冤公堂,横眉冷目,这就是大人口中的法威?他倒是给了您什么好处,竟然你觉得那人命只值五百两银子。”

    那京兆尹怒道:“疯妇一派胡言,左右衙役还不将其拿下,杖责三十。”

    “且慢——。”

    众人向来人看去,只见衙门门前站着两青年公子,一者身穿明黄蛟纹袍,腰系金丝龙纹绾玉环。

    一者身穿淡绿长袍,袍上绣着金丝玉湘竹,一双狐狸眼微微向上挑着,透出主人的精明,眉墨如画,目如明星,端的是男生女相之态,偏身形生得腰圆背厚,高大伟岸。

    京兆尹满脸惊恐,连滚带爬地对黄衣男子叩首道:“臣拜见太子。”

    那黄衣男子斜睨了眼站在墨锦书身旁的沈玉,只见两人正私语着,他走到堂上拿起那契文,细细看着。

    忽地嗤笑道:“孤,今日实看了场好戏,京兆尹好本事啊,一个金丝婵竟让京兆尹忘了明察秋毫一词。”

    京兆尹听见那“明察秋毫”,便知太子知晓殿中发生之事,吓得两股颤颤,不敢为自己辩解一句,

    只敢朝着太子的方位不住的磕头,不多时他的额头汩汩鲜血,好不可怜。

    那堂上之人却未因此动容,他面色不改地定了两人的生死。

    不多时,墨锦书几人便坐在茶楼。

    太子悠悠开口道:“沈玉,你不愧是咱们永安第一奸商,今日连孤都算计进去了,你叫孤受冻看了那场戏,莫不是就是为了你这心上人了?”

    沈玉淡淡的指向墨锦书道:“心上人?”

    他扶额苦笑道:“殿下,再仔细看看呢?她你也认识的。”

    太子瞳孔放大,了然道:“你是那天的小簪娘?”

    太子指了指沈玉,又指了指墨锦书,目光来回徘徊问道:“墨女娘和沈兄怎么会有联系?”

    沈玉道:“她现在是我冥炎商会的人,我自是要护上一二的。”沈玉抿了口茶,扭头向墨锦书看去,吩咐其将前因后果讲细细讲于太子听。

    墨锦书记忆回溯到那日,自己如往常一般去给市井商摊和行院送去新做的簪花围。

    半路便被两人拦住,太子与她说,其母喜古书中所记之发簪,苦寻已久未得之,正值其母寿辰,加之,墨锦书因簪花围在京城初有名气,故来寻其是否可还原书中古技。

    墨锦书接过那古书细细看来,只见古书中记录,蚕丝为底,金线做配,以线之躯,成花之姿,经久不衰而可留于万世。

    墨锦书读书中对簪花的描写,加之为其的画得到一个结论,这花是缠花,得到这个结论,墨锦书对做出这个簪花胸有成竹,墨锦书也实在眼馋沈玉给的好处——京城中心一间商铺,那可是有钱都买不来的东西,更何况自己没钱,便接了下来。

    后来簪花阁的人到墨锦书家中找她麻烦,沈玉正好替太子去拿缠花,顺手替墨锦书解决了一次麻烦,并主动亮出他冥炎商会会长的身份,答应墨锦书可以给其庇护,只是要求她.....。

    太子猛地向墨锦书的方向倾斜,急切道:“你往下说啊,要求你做什么?”

    沈玉并未接话,而是轻轻摇动折扇,一副悠哉的大爷样。

    太子看见沈玉这模样知晓他不会与自己说了,一脸郁闷,埋怨道:“你素爱吊人胃口,真真是肚子的坏水。”

    转头又向墨锦书吐槽道:“你莫要被他迷惑了,甭他看着笑眯眯的,就觉得他好相处,他啊从小就是个笑面虎,大奸商,借刀杀人用的可溜了,你可小心着他点,甭那天被他买了还替他数钱。”

    墨锦书心里暗自腹诽,自己自然是知道沈玉是个大奸商,毕竟谁家好人单单只挂个冥炎商会的名头,就敢要簪中瑰宝——通草花。

    不仅如此他居然将主意打到了墨锦书所卖的发簪之上,要求利益四六分,而且不敢想的是他竟然好意思说出口他占六,墨锦书占四分。

    墨锦书当时听见这话就想转头就走,沈玉则才提出能举荐墨锦书进入司珍司考核。

    这个世界的簪师地位很高,但能证明你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簪师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

    司珍司一个天下簪品师都渴望的地方,又称——簪师的证道之地,其隶属户部。

    进入司珍司是除科考外入朝为官的唯一途径,曾经还有司珍司中的簪师的簪子得了太后的眼,官拜一品,位同副相,单是一个司珍司的考核名额就有无数的簪师挣破头颅。

    司珍司的名额素来自给那些簪品世家,或那些高门商户,普通的簪师若是没有个靠山,哪怕是技艺精湛,恐也难得窥见司珍司大门。

    墨锦书因此答应了与沈玉的合作。

    如今听太子对沈玉的吐槽,墨锦书也只是带着“安详”地微笑。

    沈玉看了房内的两人一眼道:“对我的意见都很大啊,亏的我还为你们俩个谋划已久。”

    沈玉仰头看着房顶的梁柱道:“司珍司一向是被那些高门霸占着,作为其拦人敛财的工具,如今你要是想进司珍司,可谓是困难重重。”

    沈玉看向太子道:“皇室后院,我一外臣难以进入,到时恐要麻烦殿下照拂一二。”

    太子嗤笑,看向墨锦书道:“你瞧,他又开始借花献佛。”

    转头对沈玉说道:“哪用的上你说,若是锦书姑娘真有本事将那世家的技艺比得下去,也算是将那司珍司那铜墙铁壁杀出个口子,孤自是会帮上一二,只是.......。”

    太子又道:“那司珍司的胜负靠的是实力,孤无法干涉,自得靠姑娘自己了,不过想来姑娘有还绒花之技,技艺自是无须担心的。”

    隔着茶水所冒出的氲氤雾气,沈玉和太子相视一笑,皆懂了彼此的算计。

章节目录

簪娘的古代致富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玉峰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峰琳并收藏簪娘的古代致富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