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见老丈人有点欲言又止,见他看过来,才道,“还有一件事。”
司马炽笑道,“外舅何事,尽管言!”他本来想说“外舅何事竟羞涩难言”,但想着太轻佻,着实不适合。
梁芬说道,“傅侍郎,也就是陛下侄女婿。前几日在与友人聚会时,言陛下,‘今日复见武帝之世矣!’”
司马炽闻言一愣,“世弘果真这么说?”像司马炎,可不是好事啊!如果是另外一个武帝,那就不错。
然后,叹了一口气,“世弘言过了!炽如今哪敢跟家君相比呀!”
梁芬开口劝阻,义正辞严,“陛下乃人君也!勿过于自谦!”
司马炽闻言哈哈一笑。然后,突然有些明白过来,醒悟梁芬提及这件事的意思。
这是为其报功呢。看来老丈人是等不及了啊。急切给我推荐人。
不过他们怎么搅合到一块了?
心中悚然一惊,但随即想到,两家是同州,同属于雍州,一个是北地泥阳,一个安定乌氏,离得也近,是乡土之谊。
古代的老乡,还没有太多后世那样背后插一刀的习惯。尤其官场上,老乡结盟,是很难破除的痼疾。
于是,司马炽并没有直接说破,笑道,“若不是外舅,我还不知道,我与世弘乃君臣相宜啊!不瞒外舅,世弘此君,我亦看好,早存用之之心!”
“翁若与之相识,可与之多亲近亲近呀!”
然后,他转口道,“早前让翁推西州之才,翁过后可将名单呈我。”
“翁且放宽心!年后,应当会有良机出现!”
梁芬闻言大喜,赶紧应道,“诺!”
西州之才,早已渴望能踏入朝堂,哪怕入京为一小官,也十分愿意。因为,他们缺的就是这个进身之阶。
梁芬带着喜色告退。
堂中,司马炽有些幽幽,这不过月余,他的疑心病越发严重。八字还没有一撇,他就开始忧心外戚与他人的联合。
现在,他应该希望外戚变得更加强大才对,这样才能更好为他所用。至于以后,也要到他彻底掌权,统一天下再说。
他按下心中不可有的遐思。
关于傅宣,确实是个可用的,而且应该大用。
他跟老丈人说的,并不是骗他,而是实情。他确实早有用傅宣的心思。
包括之前那些眼花缭乱的职位变动,其中傅祗和高光,就是司马炽出了些力。他们二人资历足够,也很符合司马炽的利益,而且官声都很不错,是做实事的。
荀藩和华混,其实同样如此。这四人,都算是同类人,高门出身,家族显赫,游离于司马越权臣圈和司马炽的皇权圈,是典型的中立。
只是荀氏和华氏,家族枝叶繁茂,蔓延的太大,让司马炽心中不禁警惕。而傅氏和高氏,没有那么夸张。
荀氏和华氏可以用,但一定要提防,否则很容易成为东晋的王与马那种情况,尾大不掉,反客为主。
琅琊王氏在东晋之所以影响深远,除了王导王敦的权势外,跟其家族子嗣昌盛关系也很大。
一個家族再怎么气焰滔天,但子嗣不昌,很容易就一世二世而斩。
而傅氏和高氏,目前来看,可以放心用。
傅宣,是傅祗的长子,尚公主,身为皇亲,这就有别于其他官员。而高光的儿子高韬,是右卫将军,已逐渐在被收拢,重用其父,也是一种手段。
司马炽一直没闲着。
掌握信息,是关键。知己知彼,胜之道。
现在有梁芬、王延和缪播三处消息来源,他更是扩大信息面,汲取一切有用的信息。他着三人收集汇总各处消息,包括朝野各家族,甚至稍有些名声的人物,都不放过。
其中,尤以现任朝官、州郡官这些为主。以点及面,扩大到他们的家族,人际关系,利益网等等。
到如今,至少各州大家族的情况,他都能说道一二。
他手下人,诸如缪播兄弟、妻族梁芬这些,都还很弱小,无法用之与司马越争锋。那就只能借力,这些世家大族就是很好的工具。() ()
他们在利益上,无必要倒向司马越,甚至还与司马越要篡位的野心有冲突。他们更愿意朝堂稳定,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一代代权力传承。
其实在没有科举选官僚这种体制成熟之前,司马炽所能依靠治理国家的,还是这些世家豪门。
想要打倒和瓦解他们,至少目前这个时代,这个现状,是绝不可能的。但放之不管,也决计不行。
在古代,家族是抱团生存的产物。而世家豪门,其实就是家族抱团到极致的表现。
自东汉以来,家族抱团发展就越来越兴盛,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家族、官僚家族、地方家族相结合的三类,垄断思想、政治、经济这些国家命脉。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更加剧了家族的抱团取暖。虽经过战乱杀戮以及曹操、孙权、刘备等执政者的特意打压,一批批家族消散在历史中,但现状并未发生本质改变。
尤其在曹魏立国后,文帝曹丕采取陈群所提议的九品选官制度,更扩大了家族抱团的利益,等于执政者宣告向家族抱团投降。
这让世家大族的发展和兴盛,再上一层楼。
而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立晋后,一同接受了曹魏的政治遗产。而其本身就是家族抱团而崛起得国的胜利者,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利益。从大封宗室,就能看出其对家族抱团的支持。
武帝时,品官占田荫客制、户调制等制度的相继出台,加之容忍纵容腐败、奢豪,世家的辉煌又进一步达到鼎盛。但同样滋生着腐朽。
近日来,司马炽不断翻看汇总的消息,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曹魏高官到西晋高官的继承。简单列一下:
魏太仆何夔,到晋太傅何曾,父子,陈郡何氏;
魏豫州刺史贾逵,到晋司空、尚书令贾充,父子,平阳贾氏;
魏尚书卫顗,到晋司空、尚书令卫瓘,父子,河东卫氏;
魏司徒王昶,到晋司徒王浑,父子,太原王氏;
魏尚书令裴潜,到晋司空裴秀,父子,河东裴氏。
等等,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甚至直到如今,有些家族依旧显赫。
司马炽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段话:
魏晋易代用“禅让”,未经战火充分洗礼,未能彻底扫除前期政府而另起炉灶。西晋统治集团成员依然是曹魏那批高官显贵及其子弟,他们所积累的腐化、老化、贵族化的因素,几乎原封不动带入了西晋朝廷。王朝对他们无法绳之以法,只能优容甚至纵容,以换取支持。
已不记得以前是在哪里看过,但这段描述西晋王朝内因的话,他还很清晰地记着。
到了这个时代,他才真正感受到这句话中,蕴含的那种难以破除的、错综复杂的、已根深蒂固的腐朽。
其实,若不谈人们对司马晋的反感,把曹魏、司马晋当成一个朝代来理解,更能体现出西晋所面临的的困境。
再加上司马炎选择继承人这一因素,西晋的轰然倒塌,完全无意外。
西晋承继曹魏,曹魏又承继后汉,三代的发展,世家大族就像一个正在喷火冒烟的火山口,只差一个时机,积蓄的力量,就能彻底爆发。
历史上,这个时机就是永嘉之乱。
晋室南迁,皇权微弱,王与马共天下,至此,世家进化,大怪兽门阀腾空而起,与皇权并驾齐驱,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共治天下。
随着东晋为寒族刘氏取代,门阀依旧存在。但已开始孤芳自赏,不再凌驾或并驾皇权。
从南北朝到隋唐,随着皇权的振兴,门阀又开始朝世家退化。这个过程,继续存在数百年,直至黄巢“天街踏尽公卿骨”,后续五代十国的战火,宋朝科举而起官僚,世家的身影才慢慢消散。
最终,继续退成为最开始的雏形,大家族、豪门,鲜少再有累世不绝之官禄。
司马炽笑道,“外舅何事,尽管言!”他本来想说“外舅何事竟羞涩难言”,但想着太轻佻,着实不适合。
梁芬说道,“傅侍郎,也就是陛下侄女婿。前几日在与友人聚会时,言陛下,‘今日复见武帝之世矣!’”
司马炽闻言一愣,“世弘果真这么说?”像司马炎,可不是好事啊!如果是另外一个武帝,那就不错。
然后,叹了一口气,“世弘言过了!炽如今哪敢跟家君相比呀!”
梁芬开口劝阻,义正辞严,“陛下乃人君也!勿过于自谦!”
司马炽闻言哈哈一笑。然后,突然有些明白过来,醒悟梁芬提及这件事的意思。
这是为其报功呢。看来老丈人是等不及了啊。急切给我推荐人。
不过他们怎么搅合到一块了?
心中悚然一惊,但随即想到,两家是同州,同属于雍州,一个是北地泥阳,一个安定乌氏,离得也近,是乡土之谊。
古代的老乡,还没有太多后世那样背后插一刀的习惯。尤其官场上,老乡结盟,是很难破除的痼疾。
于是,司马炽并没有直接说破,笑道,“若不是外舅,我还不知道,我与世弘乃君臣相宜啊!不瞒外舅,世弘此君,我亦看好,早存用之之心!”
“翁若与之相识,可与之多亲近亲近呀!”
然后,他转口道,“早前让翁推西州之才,翁过后可将名单呈我。”
“翁且放宽心!年后,应当会有良机出现!”
梁芬闻言大喜,赶紧应道,“诺!”
西州之才,早已渴望能踏入朝堂,哪怕入京为一小官,也十分愿意。因为,他们缺的就是这个进身之阶。
梁芬带着喜色告退。
堂中,司马炽有些幽幽,这不过月余,他的疑心病越发严重。八字还没有一撇,他就开始忧心外戚与他人的联合。
现在,他应该希望外戚变得更加强大才对,这样才能更好为他所用。至于以后,也要到他彻底掌权,统一天下再说。
他按下心中不可有的遐思。
关于傅宣,确实是个可用的,而且应该大用。
他跟老丈人说的,并不是骗他,而是实情。他确实早有用傅宣的心思。
包括之前那些眼花缭乱的职位变动,其中傅祗和高光,就是司马炽出了些力。他们二人资历足够,也很符合司马炽的利益,而且官声都很不错,是做实事的。
荀藩和华混,其实同样如此。这四人,都算是同类人,高门出身,家族显赫,游离于司马越权臣圈和司马炽的皇权圈,是典型的中立。
只是荀氏和华氏,家族枝叶繁茂,蔓延的太大,让司马炽心中不禁警惕。而傅氏和高氏,没有那么夸张。
荀氏和华氏可以用,但一定要提防,否则很容易成为东晋的王与马那种情况,尾大不掉,反客为主。
琅琊王氏在东晋之所以影响深远,除了王导王敦的权势外,跟其家族子嗣昌盛关系也很大。
一個家族再怎么气焰滔天,但子嗣不昌,很容易就一世二世而斩。
而傅氏和高氏,目前来看,可以放心用。
傅宣,是傅祗的长子,尚公主,身为皇亲,这就有别于其他官员。而高光的儿子高韬,是右卫将军,已逐渐在被收拢,重用其父,也是一种手段。
司马炽一直没闲着。
掌握信息,是关键。知己知彼,胜之道。
现在有梁芬、王延和缪播三处消息来源,他更是扩大信息面,汲取一切有用的信息。他着三人收集汇总各处消息,包括朝野各家族,甚至稍有些名声的人物,都不放过。
其中,尤以现任朝官、州郡官这些为主。以点及面,扩大到他们的家族,人际关系,利益网等等。
到如今,至少各州大家族的情况,他都能说道一二。
他手下人,诸如缪播兄弟、妻族梁芬这些,都还很弱小,无法用之与司马越争锋。那就只能借力,这些世家大族就是很好的工具。() ()
他们在利益上,无必要倒向司马越,甚至还与司马越要篡位的野心有冲突。他们更愿意朝堂稳定,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一代代权力传承。
其实在没有科举选官僚这种体制成熟之前,司马炽所能依靠治理国家的,还是这些世家豪门。
想要打倒和瓦解他们,至少目前这个时代,这个现状,是绝不可能的。但放之不管,也决计不行。
在古代,家族是抱团生存的产物。而世家豪门,其实就是家族抱团到极致的表现。
自东汉以来,家族抱团发展就越来越兴盛,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家族、官僚家族、地方家族相结合的三类,垄断思想、政治、经济这些国家命脉。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更加剧了家族的抱团取暖。虽经过战乱杀戮以及曹操、孙权、刘备等执政者的特意打压,一批批家族消散在历史中,但现状并未发生本质改变。
尤其在曹魏立国后,文帝曹丕采取陈群所提议的九品选官制度,更扩大了家族抱团的利益,等于执政者宣告向家族抱团投降。
这让世家大族的发展和兴盛,再上一层楼。
而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立晋后,一同接受了曹魏的政治遗产。而其本身就是家族抱团而崛起得国的胜利者,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利益。从大封宗室,就能看出其对家族抱团的支持。
武帝时,品官占田荫客制、户调制等制度的相继出台,加之容忍纵容腐败、奢豪,世家的辉煌又进一步达到鼎盛。但同样滋生着腐朽。
近日来,司马炽不断翻看汇总的消息,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曹魏高官到西晋高官的继承。简单列一下:
魏太仆何夔,到晋太傅何曾,父子,陈郡何氏;
魏豫州刺史贾逵,到晋司空、尚书令贾充,父子,平阳贾氏;
魏尚书卫顗,到晋司空、尚书令卫瓘,父子,河东卫氏;
魏司徒王昶,到晋司徒王浑,父子,太原王氏;
魏尚书令裴潜,到晋司空裴秀,父子,河东裴氏。
等等,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甚至直到如今,有些家族依旧显赫。
司马炽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段话:
魏晋易代用“禅让”,未经战火充分洗礼,未能彻底扫除前期政府而另起炉灶。西晋统治集团成员依然是曹魏那批高官显贵及其子弟,他们所积累的腐化、老化、贵族化的因素,几乎原封不动带入了西晋朝廷。王朝对他们无法绳之以法,只能优容甚至纵容,以换取支持。
已不记得以前是在哪里看过,但这段描述西晋王朝内因的话,他还很清晰地记着。
到了这个时代,他才真正感受到这句话中,蕴含的那种难以破除的、错综复杂的、已根深蒂固的腐朽。
其实,若不谈人们对司马晋的反感,把曹魏、司马晋当成一个朝代来理解,更能体现出西晋所面临的的困境。
再加上司马炎选择继承人这一因素,西晋的轰然倒塌,完全无意外。
西晋承继曹魏,曹魏又承继后汉,三代的发展,世家大族就像一个正在喷火冒烟的火山口,只差一个时机,积蓄的力量,就能彻底爆发。
历史上,这个时机就是永嘉之乱。
晋室南迁,皇权微弱,王与马共天下,至此,世家进化,大怪兽门阀腾空而起,与皇权并驾齐驱,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共治天下。
随着东晋为寒族刘氏取代,门阀依旧存在。但已开始孤芳自赏,不再凌驾或并驾皇权。
从南北朝到隋唐,随着皇权的振兴,门阀又开始朝世家退化。这个过程,继续存在数百年,直至黄巢“天街踏尽公卿骨”,后续五代十国的战火,宋朝科举而起官僚,世家的身影才慢慢消散。
最终,继续退成为最开始的雏形,大家族、豪门,鲜少再有累世不绝之官禄。